楊振寧,杜祥倫
(重慶長風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 光氣衍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1221)
光氣是一種劇毒氣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用作化學武器。吸入高濃度的光氣會引起嚴重的肺部刺激,并導致潛伏性肺水腫。由于光氣的安全性問題和監(jiān)管要求限制了其應用范圍。作為一種活潑的親電試劑,光氣廣泛用于有機合成中作為提供羰基結(jié)構(gòu)的原料,如氨基甲酸酯、碳酸酯、異氰酸酯、脲類、雜環(huán)的合成等,光氣也用作氯化、脫水、烷基化、脫烷基化等反應的試劑。
氯甲酸辛硫酯(S-octyl chlorothioformate)用于合成除草劑原藥噠草特。以噠草特為有效成分的除草劑可用于玉米、薄荷、豆類等作物雜草防治,對于難以控制的闊葉雜草具有很好的效果。噠草特可用于防治困難的紅根莧和長芒莧,且對環(huán)境友好,無污染[1]。也有報道氯甲酸辛硫酯用于合成酰胺類殺蟲劑和藥物的[2~4]。
EF Rogers等人[5]將 180 g(1.23 mol)1-辛硫醇和 97.2 g(1.23 mol)吡啶在 1 h 內(nèi)滴加到 2000 g 12.5% 光氣的苯溶液中,用冰水浴降溫使溫度保持在 10~12 ℃,使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并攪拌 21 h。將反應混合物過濾出吡啶鹽酸鹽并用無水苯洗滌,濾液濃縮后再次過濾,進一步濃縮得到油狀氯甲酸辛硫酯。該方法采吡啶為催化劑和大量苯作為溶劑,吡啶和苯的回收都較為麻煩,限制了該方法的工業(yè)化應用。本文直接采用三乙胺為催化劑,不在另外加溶劑,1-辛硫醇和光氣為原料反應,經(jīng)過氮氣趕氣后得到氯甲酸辛硫酯,避免了溶劑回收等步驟,并利用氣相色譜法對產(chǎn)品純度進行分析。
1-辛硫醇(AR分析純),來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乙胺(AR分析純),來自成都市科隆化學品有限公司;光氣(工業(yè)級)為重慶長風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稱取 100 g 1-辛硫醇和 0.5 g 三乙胺,加入 500 mL 的燒瓶中,光氣通過插入管緩慢均勻地通入到燒瓶中,總量約 70 g。反應期間,通過低溫恒溫反應浴控制反應溫度在 0 ℃ 左右,光氣通入完畢后常溫保溫 2 h,然后用氮氣趕氣,去除反應液中殘留的光氣和氯化氫,過濾后取樣用氣相色譜法進行分析。應當注意的是,光氣有劇毒,該反應過程必須在帶有通風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通風櫥中進行,反應產(chǎn)生的尾氣必須通過燒堿洗氣系統(tǒng)徹底進行吸收。
本實驗采用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的7820 A 型氣相色譜儀分析樣品,儀器設置參數(shù)如下:汽化室溫度 270 ℃,分流比30∶1,柱箱程序升溫 120 ℃—15 ℃/min—270 ℃(10 min),色譜柱載氣流速 1.5 mL/min,F(xiàn)ID 加熱器 300 ℃,空氣流量:400.0 mL/min,尾吹氣流量(N2)25.0 mL/min,進樣量 0.4 μL。色譜柱型號:HP-5,30 m×320 μm×0.25 μm。
一般而言,以醇為原料和光氣反應不需要使用催化劑,醇作為親核試劑直接進攻光氣中的碳氧雙鍵,脫去氯化氫后得到氯甲酸酯。例如,氯甲酸正辛酯(n-octyl chloroformate)的合成。如圖1所示。
就親核能力而言,硫醇巰基上S的親核能力要強于醇羥基上的O。然而,1-辛硫醇與光氣直接反應的速率十分緩慢,遠不及1-辛醇與光氣反應的速率。筆者認為,這是因為硫的原子半徑較大阻礙了其進攻光氣的親電中心。
采用叔胺作為催化劑可以有效促進反應進程,并使得反應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叔胺的催化作用來源于其可以和光氣形成離子化合物,叔胺和光氣離子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研究證實[6~7],這種離子化合物和硫醇之間進行親核取代反應要容易得多。
光氣-三乙胺離子化合物形成如圖2所示。
Ali Osman Konuray等人[8]研究了叔胺催化硫醇環(huán)氧加成的反應機理,并推測[R-S--銨根]離子對中間體的存在。筆者推測,硫醇與光氣-三乙胺離子化合物反應更容易的原因也可能是形成了離子對中間體,更加有利于親核取代的進行。
離子對的形成及離子對內(nèi)的親核取代反應如圖3所示。
結(jié)合氣相色譜儀分析結(jié)果(圖4),在 1.47 min 處的1-辛硫醇原料峰消失,表明反應已經(jīng)到達終點。
本反應過程中,控制適當?shù)姆磻獪囟扔欣谏傻穆然瘹浼皶r以氣體形式排出,溫度過高又有可能導致氯甲酸辛硫酯與原料1-辛硫醇反應生成碳酸酯,也有可能導致碳硫鍵斷裂形成其它雜質(zhì)。本文考察了反應溫度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1。
表1 反應溫度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當反應溫度超過10℃后,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產(chǎn)品純度反而有所下降。這是因為氯甲酸酯類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較差,反應溫度稍高就可能導致分解,產(chǎn)生氯代烴等雜質(zhì)。另外,溫度過高也容易導致碳酸酯的生成。結(jié)合實驗結(jié)果來看,光化反應控制溫度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在確定反應溫度對反應時間的影響基礎上,進一步考察了反應時間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
表2 反應時間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
實驗表明,反應時間低于25 h時,產(chǎn)品純度較低,這主要是由于較短的反應時間導致原料未能完全轉(zhuǎn)化;當反應時間控制在27~31 h時,產(chǎn)品純度達到99.8 %以上;反應時間超過31 h后,產(chǎn)品純度反而略有降低,這可能與反應產(chǎn)生的雜質(zhì)增多有關。
圖2中介紹了三乙胺鹽酸鹽在光氣作用下再生的反應機理。為了驗證三乙胺鹽酸鹽的催化效果,進一步開展了催化劑回收套用實驗,分析了產(chǎn)品純度。
實驗證明,在完成首批光化反應后,先采用氮氣趕氣,然后過濾,得到的三乙胺鹽酸鹽直接繼續(xù)用于下一批光化投料的催化劑??紤]到催化劑的損失,另外補加0.1 g三乙胺。表3表明,對于次數(shù)不多的套用,重復使用三乙胺鹽酸鹽為催化劑對于產(chǎn)品的純度沒有明顯的影響。
表3 催化劑套用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
以1-辛硫醇和光氣為原料,采用三乙胺為催化劑合成氯甲酸辛硫酯,并探討了三乙胺催化酰基轉(zhuǎn)移反應的機理。本方法避免了大量溶劑和縛酸劑的使用和回收,經(jīng)過濾后催化劑可直接用于下一批投料循環(huán)使用。當溫度為0 ℃,反應時間29 h左右時,產(chǎn)品純度達到最高。結(jié)合標準樣品比對,證明該產(chǎn)物即為目標產(chǎn)物。本方法操作工藝簡單,反應可控,成本較低,而且產(chǎn)物的收率和純度都較高,特別適用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