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爾本定居不久,我們趕上了一年一度的喜劇節(jié)。整個喜劇節(jié)持續(xù)12天,世界各國很多喜劇藝術(shù)家和脫口秀演員都來墨爾本表演。喜劇節(jié)的最后一天,我和妻子剛好在一個分會場附近,閑來無事,那就進去瞧瞧吧。
還有幾分鐘就要開場,我倆火速買票,一路小跑沖進去,才發(fā)現(xiàn)整個觀眾席只有我們兩個人。年輕的表演者正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她見我們進來了,尷尬對視,又把手里已經(jīng)打包好的話筒重新放回舞臺支架,一場表演就這樣尷尬開場。
受語言限制,我們實在聽不懂她的笑點,可她像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表演機器,無論我們笑不笑,都沉浸在自己的演出中,還時不時地把自己逗笑。出于禮貌,我們也跟著笑。
中場休息時,小姑娘過來跟我們聊天,問我們感覺怎么樣,我們假模假樣地夸贊,她笑得更開心了?!斑@是你第一次表演嗎?”我忍不住問她。
她露出一臉自豪的表情:“不是的,我已經(jīng)在這塊場地上連續(xù)表演6天了?!?/p>
我又問:“那你每場表演的內(nèi)容一樣嗎?”
“是的,可是每次觀眾都不一樣,這次你們是‘VIP’?!彼噶酥缚湛盏挠^眾席。這一次,我和妻子發(fā)自肺腑地笑了出來。
“我感覺你好像第一次演喜劇,因為你笑得很開心?!?/p>
“因為每次我的演出都很成功啊!而且我確實覺得很好笑,我是真的很開心。”
好不好笑姑且不論,但她怎么會覺得只有兩個觀眾的表演是成功的?小姑娘的阿Q精神真是足,我跟妻子對視一眼。
我越發(fā)感到好奇:“那你前幾天的演出有很多觀眾嗎?”
“最多的一場有7個人,其他時候只有兩三人?!彼f出來的時候臉不紅心不跳。
我和妻子面面相覷,生怕再問下去會更尷尬。可是我又忍不住,持續(xù)在尷尬的邊緣試探:“觀眾不是特別多,你為什么還要連演好幾天呢?”
她聽我這么說,好像有點兒驚訝:“我表演的時候很開心啊,無論有幾個觀眾,既然有人來看,為什么不繼續(xù)演下去呢?”
我大概懂了,阿Q覺得自己成功是因為自己騙了自己,而她是真開心。她走回臺上,隔著不近的距離都能看到她的笑容。
散場的時候,我們幫她收拾道具,她又給我解釋,她在喜劇節(jié)里沒有賺到很多錢,可是每次對著觀眾席上的幾個人表演,她都能把自己逗笑,有很大的成就感,這就足夠了。
她沒有把一場演出的3個小時看作是浪費時間,反而把會場的舞臺看成了展示自己快樂的地方。只要有人觀看,她就愿意表演下去。
記得曾看過一檔脫口秀節(jié)目,一位演員在臺上調(diào)侃:“有誰真的愛演出?不過都是為了生計罷了?!?/p>
顯然,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