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樹軍
一
山西省長治地委試辦初級社伊始,趙樹理便從北京返回山西農村親自參加指導試辦初級社的工作。同時,他以長期下鄉(xiāng)體驗生活、所見所聞所感為素材,發(fā)表了一系列宣講互助合作化優(yōu)越性、批評教育變質退坡干部“革命到頂”與自私落后農民單干發(fā)家、投機取巧等小農經濟意識的作品《表明態(tài)度》(電影故事,1951)、《三里灣》(1954)、《“鍛煉鍛煉”》(1958)、《老定額》(1959)等。即便在 1958-1962 年間,他都是很自覺地以國家政策宣講員、集體利益代言人的身份意識與創(chuàng)作姿態(tài)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他當時稱這種基于認同感而自覺的創(chuàng)作為“自動”寫作。[1]
趙樹理最早描寫合作化題材的作品為《表明態(tài)度》,它既反映了合作化運動之初的農村社會生活與農民思想狀況,又流露出了他當時對合作化運動的真實態(tài)度。1950 年秋,趙樹理回晉東南農村體驗生活期間,長治地委正在擬訂試辦初級社事宜,他為了“趕任務”而創(chuàng)作了《表明態(tài)度》。這則故事“原寫的是試辦合作社,后來北京對合作社有爭論,不讓寫,才改為互助組”[2]。作品講述的是退坡干部村武裝主任王永富鬧退組、受到批評以至被開除黨籍留黨察看,在經兒子兒媳、親家輪番規(guī)勸與批評教育后,終于幡然“悔悟”并重新回到互助組的故事,教化意味非常明顯。土改結束后,王永富經濟上日益寬裕,兒子也娶妻結婚,人手多了,他“便覺得革命成了功,因此又覺著這時候參加互助組和擔任干部工作都成了累害,背著個進步名號,有些退坡的話不好說出口來”[3]。無論是對待互助組開會、制定生產計劃等事情都是態(tài)度冷漠、抵觸、厭煩,甚至還反過來批評“一年盡開會,什么也不用辦了”[4]。當互助組借王永富家牛和車拉石頭時,他堅決不肯,擔心牛和車被用壞了,與互助組爭吵一番,就連縣里布置的全村民兵會議都忘了開,因此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嚴厲批評,被撤了職,后又因鬧退組而被村黨支部開除黨籍。與之相反,兒媳臘梅不僅是全區(qū)模范團支書、勞模代表,還向全區(qū)各村互助組發(fā)出挑戰(zhàn),開展“結合抗美援朝開展愛國主義生產”競賽……從這部作品可以看出,此后很多合作化小說的主題、故事情節(jié)、人物塑造的基本模式都與《表明態(tài)度》相類似。
同樣,在此后創(chuàng)作的《三里灣》《“鍛煉鍛煉”》和《老定額》等小說中塑造的一系列先進與落后、立場反差鮮明的人物形象及其關系來看,蘊涵于其作品中的思想內涵——“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已經一目了然。同時,趙樹理在《三里灣》中也以“寫明天”[5]的創(chuàng)作手法宣傳農業(yè)合作化的優(yōu)越性,以及展望農村的美好未來。不僅如此,他還將《三里灣》改編為電影《花好月圓》和秧歌戲《開渠》。這種“寫明天”“唱贊歌”的創(chuàng)作立場無疑是趙樹理作為宣講員身份的形象而深刻的詮釋。
關于合作化的優(yōu)越性,趙樹理在《論“吃社果”說法的錯誤》[6]《回憶歷史、認識自己》等文章中作了解釋和宣傳。他指出,合作化可集體經營土地、讓土地休養(yǎng)生息、合理制定生產計劃、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糧食產量,還有利于統(tǒng)一人力物力,以及科學的土地基本建設(如修建水利設施等)。
趙樹理非常欽佩當時聞名全國的家鄉(xiāng)勞模郭玉恩,在為他寫的小傳中介紹了其響應號召帶領村民成立互助組,再到成功試辦初級社的先進事跡。他尤為推崇郭玉恩的工作方法和經驗,譬如善于分析農民思想狀況、耐心教育說服落后群眾,接受新事物快、計劃性強,同時,在使用推廣新技術、新工具方面,善于鉆研改進,富有成效。[7]在公社化時期,趙樹理還計劃以勞模武侯梨的先進事跡來宣傳集體化的優(yōu)越性。[8]
此外,趙樹理也在有意識地糾正當時不少農村知青群體對體力勞動的傳統(tǒng)偏見與歧視,動員農村知青返鄉(xiāng)務農,支援農業(yè)科學技術的推廣普及,為集體化事業(yè)、農村教育事業(yè)(掃除文盲)貢獻力量。在1957 年前后發(fā)表的《青年與創(chuàng)作:答為夏可為鳴不平》《答夏可為的信》《才和用》《“出路”雜談》等公開信或文章中,趙樹理尤其注意對那些升學失利而又鄙夷農業(yè)生產的農村知青加以思想教育,規(guī)勸他們要摒棄——務農等于沒出息、只有進城當工人、當干部、考大學才是出人頭地的錯誤觀念,勸其放棄“工人夢”“大學夢”“城市夢”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趙樹理認為,農村知青要立志扎根農村,安心勞動生產,為將來消滅工農業(yè)的差別而做出貢獻。他在《愿你決心做一個勞動者》(《山西日報》1957 年11 月1 日)的信中極力勸導女兒趙廣建高中畢業(yè)后回山西農村入社務農、參加勞動生產。1962 年,他針對當時一些中學生“非常想當一個偉大的作家”的想法創(chuàng)作了短篇《互作鑒定》,再次闡明農村知青應支援家鄉(xiāng)、獻身合作化事業(yè)的重要性。
事實上,趙樹理在合作化小說中正是在相當自覺地遵行“教育農民”的主流話語導向(毛澤東在《講話》《關于農業(yè)合作化問題》中多次提到“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的觀點)。他在合作化運動期間所扮演的宣講員角色,凸顯出了其對主流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主動迎合而非被動屈從、緊跟政治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即使在“大躍進”初期,他依然自覺地保持著這種國家政策代言人與宣講員的身份意識,就連未完成的歷史題材長篇評書《靈泉洞》也是為了“響應大躍進號召而寫的”[9]。甚至在他出訪朝鮮期間,看到“《人民日報》登載的陽城煉鋼放衛(wèi)星的消息,(還)向朝鮮作家宣傳了一番,并作詩把‘千里馬’和‘大躍進’用文字交織起來歌頌了一通”[10]。(此時趙樹理尚未意識到“大躍進”的嚴重弊端)
正因趙樹理最早將《講話》中的“政治標準第一”的文藝政策有效地落到了實處,即將文藝政策從理論層面轉化為創(chuàng)作實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講話》精神的正確性、可行性,因而在當時被樹立為“樣板”和“方向”[11]。一定意義上,趙樹理在小說中彰顯出來的乃是其代表集體利益與國家立場的身份意識。他從一開始就對主流政治持認同與迎合的創(chuàng)作立場,以“普及”為第一要務,甘當為服務農民大眾這一“革命機器”的“齒輪與螺絲釘”。
然而,隨著趙樹理在農村生活體驗不斷加深,他也看到了合作化運動的另一面。由于趙樹理對農民實際生活狀況與真實訴求非常了解和關切,一旦看到農民切身利益遭到漠視甚至損害,他就直言不諱地提出意見或是反映問題,其20 世紀50 年代中期之后的小說主題重心也因此發(fā)生了悄然微妙的變化。應該說,趙樹理在宣傳合作化優(yōu)越性的同時,也在有意識地揭露批評合作化運動中的某些“陰暗面”,并獻言獻策,扮演著“宣講員”與“諫言者”的雙重角色。
全面高級化之后,趙樹理就注意到了有些地方制定的政策脫離實際,尤其是鄉(xiāng)社干部在貫徹執(zhí)行上級政策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嚴重問題。他為此特地寫信給長治地委,指出沁水縣嘉峰鄉(xiāng)高級社存在的諸多久拖不決的問題的嚴重性以及亟待解決的迫切性——諸如因供應糧食不足、缺草、缺錢、命令太死板、買煤難、建設基本要求太急、農業(yè)生產被耽誤等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合作社的生產計劃、農民的生活保障,還導致了諸如地荒、麥霉、“草比苗高,麥子垛在場上漚著”[12]等本末倒置現象的發(fā)生。
其中,最令他無法容忍的就是領導干部對農民切身利益的冷漠與無視,對于鄉(xiāng)社領導干部的官僚/教條主義與只唯上、不為農民負責以致造成干群關系緊張的局面,深感憂慮?!叭绾文苁谷罕姛釔凵鐣髁x呢?勞動比前幾年緊張得多,生活比前幾年困難得多,如何能使群眾感到生產的興趣呢?有一次因為發(fā)糧不及時,群眾幾乎要打鄉(xiāng)長……這一些小事都可以說明,群眾對公家、對干部、對社的情緒?!盵13]對于某些基層干部無視農民的訴求而一味推諉扯皮之舉,趙樹理非常不滿,他“希望迅速改變這種事實”,糾正錯誤觀念和做法,“以挽回群眾在轉社時期的積極性”[14]。
在極易因言獲罪的特殊年代,趙樹理曾直言統(tǒng)購政策對農民吃飯問題與物質生活造成了直接沖擊,主張要改變自上而下的只講強迫命令、脫離實際生產條件而主觀盲目制定計劃指標的錯誤做法,提出要充分重視農民的吃飯和基本物質需求與消費問題,保障農民切身權益,做到“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生活”[15]。無疑,趙樹理冒著丟掉干部身份與寫作權利的風險而義無反顧地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之舉,尤其令人尊敬與感佩。
1959-1962 年間,趙樹理根據自己長期在農村生活體驗與實際情況,深入調查研究,查清問題的“病源”所在,并將思考成熟后的針對性整改意見和建議逐級上報,甚至曾直接上報至當時的中央農村工作部。趙樹理在《寫給中央某負責同志的兩封信》(1959 年8 月20 日)中指出,不能簡單傳達上級指令,生搬硬套地執(zhí)行相關政策,而是要根據當地實際生產條件從事生產和制定計劃,兼顧國家、集體利益和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16]同時,他強烈反對某些公社干部硬性下達“一刀切”式的數字指標的主觀盲目的工作作風。在《高級農業(yè)合作社遺留給公社的幾個主要問題》(1959)一文中,除了建議制定生產指標、布置國家市場供應份額要實事求是之外,他還指出,上級主管部門不要管得過多過死,而要留給基層生產單位一定的自由度,讓其“自負盈虧”以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在《公社應該如何領導農業(yè)生產之我見》(1959 年8 月20 日)中強調“辦公社”要遵循其“內在的規(guī)律”[17],認為生產與管理上應該“由生產單位自行規(guī)定”,反對僵化教條地照搬蘇聯模式。[18]他告誡道:“公社”“盡量不以政權身份代替”,以便“騰出工夫來把必要管的事管好”[19]……
1961 年9 月4 日,趙樹理在長春電影制片廠電影劇作講習班的講話中,對公社化期間國家只強調作為生產單位而取消消費單位的做法提出了質疑,認為“采用現在的大鍋飯形式,即使到將來恐怕也行不通。將來憑勞動所得的貨幣,什么也能得到,衣服、日用品、食品等等,但混在一起吃飯,總還是不行的”。[20]1962 年8月,在大連召開的“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趙樹理在向上級部門反饋農民生活中的真實困境的同時,還提出了緩解矛盾的切實舉措。他不顧當時異常緊張的政治環(huán)境的重壓,敢于說出真話,認為“(19)60 年的情況是天聾地啞”[21],嚴厲批評了“大躍進”“公社化”期間“五風”盛行、農民遭殃(農業(yè)生產效率急劇下降、產量驟減、農村口糧短缺、生活物資供應極端匱乏)的嚴峻社會問題。
即便是在形勢愈發(fā)緊張、處境愈發(fā)危險之際,趙樹理依然義無反顧地擺事實、講真話,堅定地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以赤誠之心積極獻言獻策,將作家的道德良知與“諫言者”的擔當意識詮釋得淋漓盡致。
與趙樹理在現實生活中積極地獻言獻策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大躍進”之后,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一度處于低產期。此前“唱贊歌”“寫明天”的《三里灣》也并未續(xù)寫。其實這與趙樹理在高級化之后,尤其是到了“大躍進”、公社化時期,他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與農村的真實現狀有直接關系。
不過,隨著公社化時期出現的愈發(fā)嚴峻的種種問題,尤其是“五風”盛行與三年困難時期給他造成的強烈沖擊,促使他創(chuàng)作了小說《套不住的手》(1960)和《實干家潘永?!罚?961),批判“五風”與當時的社會問題。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這兩篇小說中可見一斑。
《套不住的手》(《人民文學》1960 年 11 期)中的年過六旬的老人陳秉正雖然年事已高,但卻是個勞動能手、老勞模,一直閑不住那雙堅硬而靈巧的手。老農陳秉正的原型正是來自于著名勞模郭玉恩的父親,他不貪圖安逸享受、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無疑正是盛行“浮夸風”、弄虛作假的公社化時期很多農民所嚴重缺失的。
最值得稱道且具有“諫言”意味的小說當屬《實干家潘永?!罚ā度嗣裎膶W》1961 年 4 期),趙樹理坦言這是一部完全出于“自動”寫作而非“趕任務”的作品。潘永福是一個先進勞模和干部,從過去到現在一直保持本色。憑著一身精湛的勞動技能、崇實與實干精神,舍己為人、一心為民辦事,深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潘永福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官架子,與農民一同勞動,一起積極想辦法克服實際困難。尤為是,他凡事都堅持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的原則,因地制宜。不僅在群眾中具有很高的威信,而且也確為農民群眾帶來了實惠,極大地激發(fā)了農民勞動生產的熱情。
從小說的小標題“慈航普度”“干部新風”“經營之才”,可以看出趙樹理對潘永福的高度評價和贊揚。在“經營之才”一節(jié)中,趙樹理細致講述了潘永福帶領農民群眾開辟農場、修水庫、“移礦近爐”、節(jié)約成本等為民造福的事跡,盡顯其管理組織才能和善于因地制宜、想方設法克服實際困難的聰明才智。無疑,潘永福正是趙樹理心中好干部的典范,尤其是他“喜歡實干”“堅決反對虛偽的俗套子禮節(jié)”的性格與工作作風,[22]最令他贊賞有加。
這篇傳記小說極富深意,可被視為趙樹理為“大躍進”、公社化時期的那些專愛浮夸、說空話、弄虛作假的“烏合之眾”,尤其是對農民切身利益受到損害視而不見、只對上級負責的鄉(xiāng)社基層干部們造了一面鏡子。讓人們從質樸聰明、真抓實干、一心為民、崇實重利的好干部潘永福的身上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小說也表達了趙樹理急切地希望在“天聾地啞”的年代里能夠更多地涌現出如潘永福般的實干家。某種意義上,《套不住的手》《實干家潘永?!芳词勤w樹理為“療治”畸形異化的社會心理和精神病容開出的一劑良方。
二
趙樹理之所以甘當“諫言者”,替農民傳達真實心聲,與其農民立場密切相關。趙樹理的集體/國家立場與農民立場之間也時常會發(fā)生齟齬,令其左右為難。“文革”之初,趙樹理在第一份檢查材料中表達了他曾一度徘徊于政府與農民立場之間的兩難境地?!皞€體與集體”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以致讓他無法進行創(chuàng)作反映公社化優(yōu)越性的小說,因為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方。[23]
趙樹理所面臨的兩難困境的緣由在當時是客觀存在的,比如,豐產區(qū)在增產后,國家征購的糧食指標也隨之上調,致使農民雖然增產卻并未享受到相應的實惠,想多留、多吃一點糧食也無法辦到。趙樹理認為增產和增購之間的比例失衡,嚴重傷害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與切身利益,此時他更加傾向于站在農民的立場,常?!盀檗r民爭口糧”。然而,“當農民對收購過多表示不滿時”,他卻又極力“說服農民應當如何關心國家”[24],為大局著想。
誠然,農業(yè)生產與糧食問題,既牽涉到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長久大計,又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吃飯問題。因此,在“大躍進”與三年困難時期,趙樹理一直處于糾結、兩難的境地。他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要既能保障國家建設所需,又能激發(fā)農民生產積極性。為了讓農民群眾在增產之后知道自己能夠得到多少實際收益,趙樹理建議在征購之前就應該事先把征購任務定死,“而把爭取多產的無限數字讓給生產單位自己去爭取,以鼓勵其積極性”。在他看來,沒有實實在在的“物質刺激”“物質基礎”作保證,而只講讓農民發(fā)揮生產積極性無疑等于一句空話。[25]
需要指明的是,趙樹理的雙重身份立場乍一看去,貌似相互矛盾、難以調和,而實則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一方面,趙樹理有著國家干部、體制內作家的特殊身份,必然要站在集體與國家的立場;而另一方面,趙樹理在內心中從來都以農民自居,這種農民情懷、鄉(xiāng)土情結一直貫穿于他的一生。
無論是從趙樹理的出生成長學習以至他進京后的諸多“異?!北憩F,皆可看出。他雖然身居城市,但是內心深處卻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農村。趙樹理的鄉(xiāng)土情結與農民立場與其家庭環(huán)境、性格心理,尤其是青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經歷有非常深刻的聯系。1906 年9月24 日,趙樹理出生于山西省沁水縣尉遲村的一個中農家庭。尉遲村在當時屬經濟貧窮落后地區(qū),當地農民大多以編簸為副業(yè)來維持生計。當地流傳這樣一首民謠:“有女不嫁尉遲莊,卜繩磨下嘴皮瘡?!保ㄒ鉃橐蚓庺ご瓴防K,不斷用手沾口水,致使嘴唇磨出了皮瘡,勞動強度很大)足見尉遲村農民生活之艱難困苦。
趙樹理11 歲時,祖父離世,趙家為了給老人料理后事而將土地押了出去一部分后,背上高利貸致使趙家從此家道中落,淪為貧農。1919年,趙樹理的結發(fā)妻子馬素英產后不久病亡,又押出去三畝地為其料理后事。1931 年,趙樹理續(xù)娶關連中,再次押出去四畝地借高利貸。至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之際,趙家已經背上了好幾百塊大洋的債務。
在其家境實在艱難窘迫,被連年逼債無力償還的情況下,趙樹理的一個妹妹被父母忍痛送了人。這種家境與生活的重壓,尤其是曾被逼債長達十幾年以及為他人代寫過幾百張欠條的經歷,對趙樹理此后一生的階級意識與貧農立場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苦難經歷也讓他對貧苦農民的悲苦命運更為深切同情與憐憫。趙樹理承載著父親的殷切期望,到長治第四師范學校讀書,以圖將來能謀一條出路。受“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指引,趙樹理在此后與王春等人一同踏上革命道路。之后的幾年,在艱難時世中幾經流浪逃亡輾轉奔波、遭到學校辭退以及被捕入獄等一系列坎坷經歷,讓趙樹理終于“明白了只有整個中國社會得到改造,才能有廣大受壓迫者的個人出路”。[26]出獄后,在左翼思想與文學思潮的影響激勵下,趙樹理更加自覺堅定地站在了無產階級大眾的立場上,并開始嘗試寫作。最早顯露出其平民意識的是他于《讀書·做人·革命》(1930)中談到的“民生”觀,他認為,“人生”“民生”,即求生存是第一位的,也是革命的基本前提?!懊裆酚^告訴我們說:‘人類以求生存是社會進化的原動力?!笊娴哪康?,就是‘求生存’的本身?!盵27]這篇雜感體現出了趙樹理的平民意識與人道主義情懷,這或許可被視為趙樹理一生所秉持的農民立場與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標志。
1931 年 1 月 14 日《北平晨報》的《北晨藝圃》副刊上登載了趙樹理(署名“野小”)的一首揭露批判軍閥混戰(zhàn)的《打卦歌》,這篇被視為趙樹理最早的文學作品其實就已開始凸顯出了他的農民立場(準確地說是貧農立場)。而這也是其此后的《李有才板話》《邪不壓正》等小說中所流露出來的對地主階級的警惕、戒備心理與反抗意識的思想源頭所在。
1937 年,趙樹理在陽城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工作,正式加入革命隊伍。1941 年,趙樹理在他的題為《平凡的殘忍》一文中懷著憤激之情,言辭激烈地駁斥、批評了某位同事對底層農民極端低下的生活水平的鄙夷與嘲諷之舉,更為清晰地表露出了他的農民立場。文中說到某年舊歷的年關,趙樹理同革命隊伍行軍途中談起了吃菜一事,他提議買金針海帶,然而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某位同伴的嘲笑。
某同伴幾乎笑掉了牙齒,冷冷然曰:“看吧!山西菜又出來了!”
某同伴一見到吃南瓜或和人提起吃南瓜之事,總要反復說明在他的故鄉(xiāng)只能喂豬。
某工作人員,敘述平順人所喝之湯曰:“一把玉茭面,調一點臭酸菜,每頓剩一點在鍋底,第二頓把水添進去?!彼€說:“這是正經味?!?/p>
……
金針海帶在山西如我等人的心目中,確實……可以過年:南瓜據說在某些地方確實不是人吃的東西;平順人所喝之湯……喝起來也覺著不大可口……(雖然他們)說的也是實話,只是在態(tài)度……好像有點殘忍。
對于山西農民極端艱苦的生活條件,趙樹理深有感觸。然而,作為革命同志,某些出身高貴的革命同伴卻對山西農民吃南瓜、喝酸湯、僅憑海帶就能過年的生活窘況竟如此大肆地加以嘲諷,甚至一再重復說南瓜只能喂豬……這無論如何是趙樹理所不能接受的,他為此特地寫了這篇文章以表達心中的不解和憤慨。他提醒那種有失道義感與同情心的同事——革命的目的恰恰是要將那些讓他所鄙夷嘲諷的、深陷貧窮愚昧苦海之中的底層民眾拯救出來,而非將他們作為嘲諷的對象,以顯示自己物質生活的富足和出身的高貴。
把金針海帶當作山珍海味,并非萬古不變的土包子;吃南瓜和酸湯,也不是娘胎里帶來的賤骨頭。作革命工作的同志們,遇上這些現象,應該引起的是同情而不是嘲笑——熟視無睹已夠得上說個“麻痹”,若再超然一笑,你想想該不該呀?
……
目前正在我們抗日根據地吃南瓜和酸湯的同伴們,正是建設新中國的支柱;而以金針海帶當山珍海味的我,還馬馬虎虎冒充干部,為將來新中國計,何忍加以嘲笑?[28]
趙樹理深切同情那些吃南瓜、以金針海帶作為過年吃食的貧苦農民,對那些自視高人一等的“文明人”產生了深深的厭惡之情。趙樹理的平民意識與農民立場從中可見一斑,而這也折射出了此后的趙樹理與城市文明、上層知識分子(乃至某些官員)之間,其實早已產生了隔膜,這種抵觸心理與隔閡感也一直深深地烙在他心中。即便是進京之后亦是如此,如趙樹理放下胡喬木指定的經典書目而“借故下鄉(xiāng)”以及在市文聯聚餐時竟獨自跑到街邊小店喝老豆腐、跟人聊家常等事件便是明證。[29]
土改運動前后,趙樹理一心維護貧農的切身利益,對地主富農始終保持警惕戒心,提防那些出身地富或流氓的投機分子混入鄉(xiāng)村基層干部隊伍中,繼續(xù)對老實弱勢的貧農欺凌、侵害他們的正當利益。同時,對于農村中的某些干部特權思想、多分多占、專斷作風、打擊報復群眾、置貧雇農利益而不顧等現象和問題都毫不避諱地提出了嚴厲批評。從《李有才板話》《邪不壓正》以及《我們執(zhí)行土地法,不許地主富農管》《休想鉆法令空子:研究土地法第十六條》《窮苦人要當家》《干部有錯要老實:評晉城馬坪頭“勞資合作”》[30]等小說與文章中,即可看出。
土改至合作化期間,趙樹理對農民陷入生活困境(如口糧短缺、生活消費物資供應嚴重匱乏)深切關注與同情,為了緩解底層農民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他特向當地乃至國家有關負責部門領導寫信呼吁,替農民發(fā)聲,提出應該盡快解決農民群眾的生活困難。當趙樹理看到某些貧雇農因天災人禍、婚喪嫁娶等現實原因而被逼借債以至賣地賣房、瀕臨破產境地等現象出現時,他心中極為焦慮不安。他對農民感情至深,即便是進京工作安家后,他每年都要回山西農村長住,甚至將自己的稿酬拿出來無償援助家鄉(xiāng)辦互助組、合作社。
合作化運動開始后,趙樹理一面在宣講合作化政策的優(yōu)越性,教育動員農民放棄單干發(fā)家思想的同時,一面依然在為農民正當利益受到損害而鳴不平。1956 年,趙樹理寫信給長治地委批評有些地方干部對農民群眾實際利益漠不關心,僅僅把農民當作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的工具而已。對此,他言辭異常激烈地批評道:“我覺得有些干部的群眾觀念不實在——對上級要求的任務認為是非完成不可的,而對群眾提出的正當問題則不認為是非解決不可的。又要靠群眾完成任務,又不給群眾解決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沒有把群眾當成‘人’來看待的?!盵31]這句話說得很重,足見趙樹理對那些脫離群眾、無視群眾利益的干部不良作風的憤怒,以及對處于弱勢地位的普通百姓實際權益的深切關注與極力維護的農民立場。
對于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在客觀上造成農民口糧短缺的敏感問題,趙樹理并未對其視而不見,而是如實地擺出了他親眼目睹的事實?!皣覍r產品是否購多點了呢?有沒有糧食不足之感呢?據我了解,這種‘感’是有的……”[32]為了農民吃飯問題能夠得到保障,趙樹理頂著巨大的壓力、冒著風險講出了真話,替農民表達了對糧食征購政策的某種質疑。
在20 世紀60 年代初期,隨著趙樹理對“大躍進”、公社化的弊病有了越來越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之后,他的農民立場體現得就更為明顯了。在《擠三十:農村舊話之一》《作家要在生活中做主人》《筆記一則》[33]等文章(尤其是在“大連會議”發(fā)言)中,趙樹理要么是不顧自身安危、仗義執(zhí)言、為民請命,要么將矛頭直指急躁冒進、嚴重脫離實際的左傾錯誤思潮的要害,而對于農民維持基本生活保障的吃穿住用等方面的生活消費及物資供應的極度匱乏(以致過年連火柴、紅紙都買不到,只能將就對付)等社會問題,表達了深深的憂慮和關切?!拔镔Y保證沒有,只憑思想教育是不行的。辛辛苦苦一年,過年過不成,那是說不過去的?!薄白钊钡氖谴?,吃的東西馬馬虎虎過得去,穿有時過不去。土布現在農民又織起來了,不織過不去?!庇绕涫窃谟H眼目睹“五風”刮滿天、農民餓肚子的現狀之后,竟然使得趙樹理甚至對那些瞞報真實糧食產量以留出口糧的“頂風”干部予以了認同和支持的態(tài)度?!敖鼛啄辏瑢Α屣L’頂得住的干部,群眾真看到實效的,對集體還是關心的?!薄案刹亢?,頂風也是自然的。如果他是勤勤懇懇建設社會主義,他總是要頂的。軟頂硬頂,能頂多少定多少。有的想出風頭,就放什么衛(wèi)星”[34]。
趙樹理始終心系鄉(xiāng)村農民群眾,他與農民群眾親密無間,沒有身份與思想觀念上的隔閡。對農民現實中的艱難處境予以了深深憐憫同情,敢于頂住壓力,竭力維護農民的實際利益,這一切即是趙樹理的農民立場的深刻詮釋。
三
1951 年,趙樹理被毛澤東“欽點”為“互助決議草案”初稿征求意見作家代表,他直言不諱地表示了與“決議(草案)”初稿中提出的“農民有互助合作的積極性”這一觀點恰好相反的意見——認為“現在的農民沒有互助合作的積極性,只有個體生產的積極性”[35]。這一表態(tài)乃是基于趙樹理的長期下鄉(xiāng)體驗生活,深入農民群眾所獲得的重要事實依據和真實體會,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源于趙樹理崇實、求實的精神品格使然。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抑或文藝創(chuàng)作中,趙樹理一向遵從實事求是的原則。妻子關連中曾說過:“老趙就是太實惠,太死心眼,信奉什么,一條道跑到黑。”[36]趙樹理于“文革”期間曾多次無奈地感嘆:“近年來,我?guī)缀鯖]有寫什么,因為真話不能說,假話我不說,只好不寫?!盵37]顯然,說真話、不說假話成為了趙樹理做人與為文的一個根本的道德底線與原則立場。因此,在趙樹理的小說中,幾乎很少有違背事實真相一味地迎合政治而去“唱頌歌”“寫光明面”等概念化的弊病(除了《三里灣》中的某些概念化的痕跡)。
趙樹理敢于講真話,充分彰顯了他實事求、堅持正義真理的道德良知與精神品格。有研究者認為,趙樹理的這種精神品格從某種角度上講,與三晉地區(qū)的“崇實”“唯實”“重實利”的地域文化品格[38]有很深的內在聯系。“三晉大地,土瘠民窮,其俗樸質、敦厚”“貴在真淳輕華麗,崇尚務實不虛玄”[39],是三晉文化品格的重要表征。恰如趙樹理在《實干家潘永福》末尾處所表達的對潘永福的由衷敬佩之情那樣,他極為推崇潘永福的崇實與實干精神?!敖洜I生產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實’利,最要不得的作風是只擺花樣讓人看”,潘永福在從事經營和生產時,“沒有一個關節(jié)不是從‘實’利出發(fā)的”,“凡與‘實’利略有抵觸,絕不會被他縱容過去”?!斑@是從他的實干精神發(fā)展而來的,而且在他領導別人干的時候,自己始終也不放棄實干?!盵40]實際上,這段文字乃是趙樹理借潘永福的先進事跡與大加贊賞的態(tài)度場而傳達出了他壓抑已久的真實心聲。
誠然,上述觀點有其一定道理,不過,趙樹理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除了源自三晉文化的浸潤外,深層動因還是源于他與農民之間的至深感情,讓他在對上級負責與對農民負責二者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出于對底層農民的深厚感情,趙樹理在步入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后,不圖功名利祿而甘當“文攤家”,以農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傳統(tǒng)和表現形式創(chuàng)作小說、劇本、快板、評書,改編電影、秧歌,全心全意為農民大眾的“翻身”“翻心”而創(chuàng)作。他之所以放棄“五四”新文學傳統(tǒng)而一直大力提倡民間文藝傳統(tǒng),目的就在于要讓農民看得懂、聽得懂、喜歡看,同時政治上起作用。為了讓農民買得起書,他還有意壓縮作品字數,讓其盡量薄,并交給通俗讀物出版社出版,以降低成本,寧可自己少拿稿費。
進京后,趙樹理依然保持農民作家的本色。這絕非孤僻、做作,而是趙樹理出于真情實感,他總以農民作家自居,從不鄙夷自己的“鄉(xiāng)巴佬”身份。他在精神、心理層面始終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農村,即便是在北京安家、當了領導干部,每年他仍舊要回家鄉(xiāng)長住幾個月甚至大半年以體驗生活,與農民一同勞動生活、打成一片。這雖是為了創(chuàng)作,但同樣是緣于對家鄉(xiāng)、對農民的深厚的感情使然。
有論者認為,“十七年”文學創(chuàng)作在今天來看,對政治的從屬性太過明顯,以致“對某一時期(1958-1962)政治失誤的漠視”,“民間寫作似乎也是如此”。相比那些敢于針砭時弊、仗義執(zhí)言的民主黨派人士,在那些“打著現實主義的旗子”的“十七年”文學作品中“卻幾乎看不到對這一現實的哪怕一丁點的正面反映”。即便是被稱為“十七年”“最具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如趙樹理的《老定額》《套不住的手》《實干家潘永?!返刃≌f,在今天看來,依然與“當時農村的真實景象和人們的普遍心態(tài)(有)巨大差距”[41]。
這種觀點在今天較為流行,當然,也有一定道理。然而,若就趙樹理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而言,此種判斷似乎有“脫歷史化”或者說不夠客觀辯證之嫌。有必要指出,在20 世紀50 年代末60 年代初,趙樹理敢于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置自身名利安危于不顧,堅持擺事實、說真話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以及對合作化期間底層農民艱難的生存困境的深切同情,極力維護貧苦百姓切身利益的農民立場,甚為令人感佩。
從土改經由合作化、再到“大躍進”“公社化”,以及三年困難時期,趙樹理對農村、農民真實的生活境況再熟悉不過了。對此間出現的民生疾苦、大饑荒等嚴峻的社會問題,趙樹理從未閉上眼睛視而不見。從前文中所提及的趙樹理的一系列質疑批評與“諫言”之舉,即可看出。
坦率地講,至于“大躍進”期間經濟政策制定的失誤所導致的嚴重問題,因限于其作家身份與知識結構(非經濟學家或社會學家),所以未能更為深刻地意識到經濟失誤的根本之源在于當時的錯誤思潮。
然而,若結合趙樹理這一時期發(fā)表的具有“諫言”意味的文章、公開信以及在“大連會議”上的大膽發(fā)言,恐怕就不能完全以這種后設眼光或是脫離特定歷史語境來臧否趙樹理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獨特、重要的價值。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趙樹理言辭激烈地批評某些損害農民利益的諸多不良現象并給出相應的整改建議的同時,他始終對這個新生的國家抱有認同感、期待和信心,并未持以對立甚至攻擊的姿態(tài)和立場。當趙樹理看到蘇聯的某些“解凍文學”“干預生活”小說中“暴露黑暗”、甚至詆毀國家政權合法性的自由主義思想傾向時,明確地表達了他的根本立場。
1962 年底,他在一篇題為《做生活的主人》的文中指出:盡管“我們的生活中”有“挫折”與“缺點”,有令人“不愉快的”東西,但是,作家在表現生活時,出發(fā)點“首先要看這對革命事業(yè)、對人民有利還是有害,下筆要講究分寸”。他認為,與19 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所處的時代不同,他們與“當時的社會是對立的”,可以不顧一切地暴露和批判?!暗覀兘裉觳煌覀兊淖骷乙獙ο蛏系?、向幸福方向發(fā)展的社會負責,對黨負責,對人們負責。‘咱的江山,咱的社稷,遇上了尚未達到理想的事物,只能打積極改進的主意,不許亂踢攤子!’”[42]可見,趙樹理并未因實事求是、農民立場而走向國家、集體的對立面。批評也好,諫言也罷,前提是“不許亂踢攤子”,這乃是一條不可逾越的政治紅線。
誠然,趙樹理始終將個人的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正義的精神品格、敢講真話的個性與責任擔當(尤指其國家立場與農民立場),抑或說將“宣講員”與“諫言者”的雙重身份與創(chuàng)作意識深深融入了他的生命與創(chuàng)作中。
在此意義上,趙樹理的文學創(chuàng)作恰恰彰顯出了“十七年”文學所普遍缺失的復雜性與豐富性,無論是文學史意義和思想意義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能簡單地以今天的后設視角抑或“道德綁架”式的眼光來抹煞其重要價值。
[1][2][9][10][23][24][25]趙樹理《回憶歷史、認識自己》(摘錄),《趙樹理全集》第 5 卷[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384頁,第379 頁,第383頁,第 381 頁,第 322-327 頁,第 380 頁。
[3][4]趙樹理《趙樹理全集》[M]第 2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0 頁,第 32 頁。
[5]在《三里灣》中將“過去”“現在”“明天”的三里灣這三幅畫并置,通過對比來突顯農業(yè)合作化將會帶給農村的巨大變化,在“明天的三里灣”一幅畫中,農業(yè)機械化、農民在不久的將來定能過上美好富足的生活。
[6]趙樹理《論“吃社果”說法的錯誤》,《政治學習》[J],1955 年第 3 期。
[7]趙樹理《郭玉恩小傳》,《趙樹理全集》[M]第 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223 頁。
[8]趙樹理《當前創(chuàng)作中的幾個問題》(系趙樹理于1959 年3 月13 日在山西省文聯理論研究室召集的座談會上的發(fā)言,曾在《火花》1959 年6 月號發(fā)表),《趙樹理全集》[M]第 4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21 頁。
[11]陳荒煤《向趙樹理方向邁進》,洪子誠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史料選:1945-1966(上)》[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 年版,第60 頁。
[12][13][14][15][16][17][18][19]趙樹理《給長治地委××的信》(1956 年 8 月 23 日),《趙樹理全集》[M]第 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頁,第251頁,第 334 頁,第 322-327 頁,第 328 頁,第 331 頁,第333 頁。
[20]趙樹理《在長春電影制片廠電影劇作講習班的講話》,《趙樹理全集》[M]第4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91 頁。
[21]趙樹理《在大連“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的發(fā)言》(1962 年 8 月 3 日至 16 日),《趙樹理全集》[M]第 4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02-514 頁。
[22]趙樹理《趙樹理全集》[M]第 2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43 頁。
[26]黃修己《趙樹理評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2 頁。
[27]原載《自新月刊》1930 年第 12 期,1930 年 4 月 30日出版,署名“趙樹禮”?!囤w樹理全集》[M]第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5 頁。
[28]趙樹理《平凡的殘忍》(原載《華北文化》1941 年第2卷第 3 期,《趙樹理全集》[M]第 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58-159 頁。
[29]趙樹理進京后,主管意識形態(tài)的胡喬木批評他沒有寫重大題材,關注的大多都是太過具體而又實際的小問題,寫的不大、不深,不能振奮人心。因此,要他仔細閱讀蘇聯以及其他國家的經典作品,并列出了五六本書目,讓他放下一切工作盡心地去讀,從中學習借鑒。然而,當趙樹理拿過這些必讀書之后,只讀了幾頁便讀不下去,于是“借故下鄉(xiāng)去了”。參見董大中《趙樹理評傳》[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6 年版,第279 頁。另外,在康濯眼中,趙樹理“性格有些孤僻,對知識分子氣味較濃的文化人有成見,不愿接近”。參見李士德編選《趙樹理憶念錄》[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0 年版,第123 頁。再如,一次趙樹理在參加北京市文聯委員全聚德的聚餐時,竟跑到街邊一家回民小店鋪,坐在長凳子上一邊喝著老豆腐,一邊同人聊家常,這一幕恰巧被會餐結束后回家途中的市文委書記李伯釗撞見。事后,李伯釗對趙樹理的這種做法提出了告誡,認為他身為黨員作家和市文聯副主席,應該通過各種場合、各種方式去和黨外的知識分子作家多溝通多交流,去團結他們,而非抵觸、回避他們。李伯釗認為趙的這種做法有失職之嫌,態(tài)度嚴肅地對趙樹理提出了口頭批評:“老趙,你有時不大愿意跟知識分子作家們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可不大對頭哇!”對此,趙樹理只好笑著連連“嗯嗯”地點頭。參見高捷等《趙樹理傳》[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30-131 頁。
[30]趙樹理《我們執(zhí)行土地法,不許地主富農管》(原載1948 年 1 月 7 日《新大眾》報);《休想鉆法令空子:研究土地法第十六條》(原載《新大眾》1948 年1 月14 日);《窮苦人要當家》(原載 1948 年 1 月 14 日《新大眾》);《干部有錯要老實:評晉城馬坪頭“勞資合作”》(原載 1948 年《大眾報》,同年 1 月 15 日《新華日報》太行版轉載)。參見《趙樹理全集》[M]第5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177 頁,第 178-179 頁,第 180-181 頁,第 183-184 頁。
[31]趙樹理《給長治地委××的信》(1956 年 8 月 23 日),《趙樹理全集》[M]第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51 頁。
[32]趙樹理《公社應該如何領導農業(yè)生產之我見》(1959年 8 月 20 日),《趙樹理全集》[M]第 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333 頁。
[33]趙樹理《擠三十:農村舊話之一》[J],原載《人民日報》1962 年 2 月 4 日;《趙樹理全集》[M]第 5 卷,第343-347 頁;《作家要在生活中做主人》(據 1962 年11 月 25 日)《趙樹理全集》[M]第 4 卷,第 553-556頁;《筆記一則》,《趙樹理全集》[M]第 5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354 頁。
[34]趙樹理《在大連“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的發(fā)言》(1962 年 8 月 3 日至 16 日),《趙樹理全集》[M]第 4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504-505 頁。
[35]轉引自羅平漢《農業(yè)合作化運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63 頁。
[36][37]李士德編選《趙樹理憶念錄》[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0 年版,第 4 頁,第 310 頁。
[38]朱曉進《“山藥蛋派”與三晉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65 頁,第 251 頁。
[39]劉緯毅《三晉文化的特質》[J],《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 年第 1 期。
[40]趙樹理《趙樹理全集》[M]第 2 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55 頁。
[41]朱曉進等《非文學的世紀:20 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文化關系史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 346 頁。
[42]趙樹理《做生活的主人》[J],《廣西日報》1962 年 11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