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婷
長久以來,電視新聞都以嚴肅的形象示人。如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網絡渠道越來越寬,電視的受眾群體逐漸減小,電視新聞編輯行業(yè)的工作人員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當前電視直播非?;?,直播成為用戶了解信息的關鍵手段,自然也值得電視編輯新聞工作人員研究。
本文針對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應具有的素養(yǎng)和能力進行分析,對促進行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媒體始終是重要的社會輿論與價值導向引領者,因為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面廣,影響力大,涉及政治、歷史、文化方面的內容,編輯是信息的把關者,一定要有政治敏銳性和政策理解力,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正確觀念為指引,糾正有偏失的輿論導向,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受眾的辨識能力。新聞電視編輯應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具備較強的政治敏感性,能夠對各種問題進行客觀準確的分析。電視媒體也可以說是輿論宣傳工具,需要發(fā)揮其作用,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做好上傳下達。也就是說,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具有堅定的立場,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始終遵守宣傳紀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編輯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聞作品。
新聞編輯在工作中要積極努力地學習先進的新知識。不同的社會領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新聞,電視新聞編輯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多個領域的知識,如:政治、體育、娛樂、文化、經濟、教育、醫(yī)療、法律等,其應該拓展知識視野,了解時下最新資訊動態(tài),掌握熱點話題,并且能夠精通某一個專業(yè)領域,以做好新聞編輯工作。
電視新聞編輯要掌握電視畫面編輯技能,包括各種鏡頭的組接方式和畫面的轉換方式,把控新聞節(jié)奏,使新聞主題更加明確。關注新聞編輯理論的革新,與時俱進,豐富自身理論儲備,提升業(yè)務技能,成為學習型電視編輯。電視新聞編輯要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夯實寫作功底,通過清晰的文字加深觀眾對新聞的理解,使新聞的傳播效果更加理想。同時還要了解在電視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新聞稿如何和畫面完美融合。
電視新聞編輯的全能素養(yǎng)是做好工作的基礎,要求其具備基本的新聞理論知識。合格的電視新聞編輯要有足夠的新聞敏感性,能夠深入挖掘新聞素材,得心應手地應用各種新聞素材,落實新聞專業(yè)主義精神,真實地反映新聞事實,同時也能結合受眾的客觀需求,尋找新聞的最佳切入角度,重視報道內容和方式的創(chuàng)新。編輯不僅要有較強的文字編輯能力,在文字上力求嚴謹、專業(yè)、可讀以及正確的價值導向,而且要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能及時處理各種圖片、視頻和編輯文字,利用數字技術,對內容進行多種形式的延伸,以更好的形式呈現給受眾,并擴大其傳播范圍。
當前電視新聞記者及新聞編輯之間的界限劃分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有新聞編輯會參與到新聞選題的構思及新聞的策劃活動中,同時會執(zhí)行一些采訪任務,這就使電視新聞編輯的采訪素養(yǎng)也成為基本要求。
在很多基層新聞單位,前期采訪記者也同時擔任后期編輯。只有使前期采訪與后期編輯產生完美融合,才能使新聞影響力更強,使稿件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使人們更關注采訪內容細節(jié),達到合理編排的要求,最終生產出優(yōu)秀的電視新聞作品。
新時期,只有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具有充足的知識,才能編輯出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稿件,增強新聞傳播的效果。因此要求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能夠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和學習中,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
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緊跟時代發(fā)展,重視新聞報道內容的創(chuàng)新,拒絕模式化制作,使新聞內容更加新穎,改進新聞的呈現方式,使新聞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
電視新聞編輯的辨別能力主要是針對新聞事件的判斷能力,包括真實性及影響、價值方面的判斷。當前,新聞信息的內容極其豐富,新聞編輯需要幫助受眾過濾虛假的信息,發(fā)揮輿論引導作用。
電視新聞是為觀眾提供服務的,因此電視新聞編輯需要樹立為觀眾服務的意識,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使自己編輯的新聞作品符合群眾的要求。
總而言之,新時期電視新聞傳播工作要求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具有更高的素養(yǎng)和能力,從而提高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整體質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強內容產品的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讓群眾共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健康向上、品質優(yōu)良的精神文化產品。繁榮創(chuàng)作生產,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打造精品力作,順應高品質文化期待。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供需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