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瞿 王學彬
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濱州 256603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與糖尿病、高血壓、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使用抗炎藥物等密切相關,已成為全世界日益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1]。膜性腎?。╩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CKD 的主要類型之一,有研究顯示中國MN 的患病風險每年增加13%[2],提示應重視MN的篩查,以便早期診斷、治療。MN根據(jù)病因可分為特發(fā)性膜性腎?。╥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繼發(fā)性膜性腎?。╯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引起SMN 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慢性感染、藥物、毒物以及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和移植物抗宿主病,診斷IMN 前應排除上述可能的因素。目前,IMN 已成為成人腎病綜合征的常見病理類型,在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研究表明,30%~40%的IMN 患者在5~15 年內進展為終末期腎臟?。╡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死于相關并發(fā)癥[3]。近年來IMN 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但IMN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當前對IMN缺乏系統(tǒng)的治療決策。因此,研究IMN 的發(fā)病機制對于治療IMN、預防或延緩ESRD病至關重要。
IMN 是一組以腎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上皮細胞下免疫復合物沉積伴GBM 彌漫無規(guī)則增厚為特征的疾病。是成人腎病綜合征常見的病理類型之一,也是導致CKD 和終末期腎臟病的主要病因之一[4]。IMN由抗體介導,位于足細胞的特異性靶抗原被自身抗體識別并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于基底膜足細胞下,激活補體系統(tǒng)并引起足細胞損傷脫落,從而導致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蛋白尿。同時,IMN 的少炎性使其不同于其他自身免疫性腎病,這表明免疫調節(jié)在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5]。
人類免疫系統(tǒng)具有區(qū)分自我和非自我的能力。在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tǒng)只對非自身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對自身抗體沒有反應或只產生微弱的反應,即免疫系統(tǒng)對其自身組織成分處于免疫耐受狀態(tài)[6-7]。在免疫耐受狀態(tài)下,有一定量的自身抗體對抗自身抗原或自身反應性T、B 淋巴細胞,從而產生自身免疫反應。這種反應是生理性的,其主要功能是清除體內老化的凋亡細胞或異常細胞[8-10]。當自身免疫耐受狀態(tài)被打破時,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抗原產生病理性免疫反應,導致自身組織和細胞損傷或功能障礙,從而形成自身免疫性疾?。?,11]。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用自身反應性T、B 細胞檢測到,同時對其自身組織成分造成免疫損傷[12-13]。IMN中的T細胞作為免疫網絡中的關鍵因子,能夠支持B細胞相關反應并產生炎癥和細胞毒性。T 細胞的激活發(fā)生在其滲入腎臟之前,這一過程伴隨著共刺激因子和細胞因子產生。自身抗原暴露和幼稚T 細胞腎臟浸潤引起局部病變,使機體對腎抗原失去外周免疫耐受性,從而導致IMN。其中足細胞抗原與自身抗體結合引起蛋白尿是其發(fā)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尋找人類足細胞特異性靶抗原已成為進一步研究的重點。
IMN中的免疫復合物由循環(huán)抗體形成,主要結合2種天然表達的足細胞抗原:分泌型磷脂酶A2 的M 型受體(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和含血小板反應素 1 型 結 構 域 的 7A (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在 IMN 患者中,70%~80%的患者PLA2R 抗體陽性,10%~20%的患者血清中PLA2R 和THSD7A 呈陰性,這一事實表明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的自身抗原[14]。近期有研究在 PLA2R 與THSD7A 陰性IMN 患者的GBM 中檢測到神經源性表皮生長因子樣分子-1(neur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1 protein,NELL-1)陽性,而在PLA2R 相關MN 患者及對照組中均沒有檢測到NELL-1。認為部分PLA2R 及THSD7A 自身抗體陰性的IMN 與血清中抗NELL-1 抗體有關[15]。大多數(shù)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遺傳多態(tài)性有一定關系,一項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白細胞抗原-DQA1 多態(tài)性與PLA2R 多態(tài)性相關[16]。
抗原是免疫的初始階段,抗原消失后,機體的免疫活性會逐漸恢復平靜。PLA2R 作為自身抗原,呈遞給T、B 淋巴細胞,激活自身免疫反應,最終產生自身抗體,損傷足細胞并誘導蛋白尿??乖谋┞杜c機體內環(huán)境密切相關,研究表明,IMN 患者血清抗體在體外與PLA2R、THSD7A 或NELL-1 的結合需要在非還原條件下進行[17-19]。機體氧化環(huán)境會引起pH 值升高,從而導致細胞內更高的pH 值,使人類 PLA2R 有更大的構象[20-21]。人 PLA2R 的 pH 依賴性構象變化可能導致內部結構域暴露,并因此被B 細胞識別??扇苄訮LA2R,或PLA2R 周圍的蛋白質片段被APC 細胞吞噬并呈現(xiàn)給T 細胞,為B 細胞激活提供第二個信號。因此,細胞外環(huán)境在表位和自身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22-23]。例如,PM2.5 與 MN 的發(fā)生密切相關,PM2.5 主要是<2.5 m(PM2.5)的細顆粒物。PM2.5 濃度每增加 10 mg/m3(超過 70 mg/m3),MN 的概率就會增加14%[2]。然而,空氣污染和MN的發(fā)病機制之間的聯(lián)系仍然不清楚。
研究表明,抗體水平與IMN 的預后密切相關,抗體水平越低,患者的預后越好。并且抗體水平越高,發(fā)展為ESRD的風險越大??贵w水平是機體免疫活動的反映,但目前IMN 抗足細胞抗體產生的機制不清。了解抗足細胞抗體產生的可能機制,特別是在PLA2R 相關MN 中,可能有利于進一步探討IMN發(fā)病機制。
足細胞損傷和隨之而來的蛋白尿是IMN 的病理特征,而引起足細胞損傷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研究表明,補體和抗體可能起到一定作用。腎小球濾過屏障是腎臟中高度特定的血液濾過邊界,由足細胞的高分化上皮細胞、GBM和穿孔內皮組成,其中任何一層損傷均會引起蛋白尿,其中足細胞損傷被認為是蛋白尿產生的主要原因。足細胞的細胞骨架對于維持腎小球完整性至關重要,近年來,針對足細胞細胞骨架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電鏡可以觀察到IMN 患者腎臟組織足細胞的融合和免疫復合物的沉積,多種證據(jù)表明IMN 患者足細胞骨架蛋白損傷[24-25]。Schiffer等[26]研究了內吞蛋白動力蛋白調節(jié)足細胞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寡聚化的作用。在不同的蛋白尿模型中,包括廣泛腎病和不同的嚙齒動物模型,用雙T-23 靶向動力蛋白可減少蛋白尿[26]。因此,特異性靶向肌動蛋白寡聚化是多種蛋白尿腎病的潛在靶點。
早在 1980 年,Salant 等[27]發(fā)現(xiàn),補體系統(tǒng)能夠獨立于中性粒細胞引起被動Heymann腎炎動物蛋白尿。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IMN 引起的蛋白尿取決于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補體膜攻擊復合物C5b-9 負責足細胞損傷和蛋白尿的發(fā)生,免疫沉積物IGs 及補體膜攻擊作為蛋白尿介質的復合物C5b-9,C5b-9 直接或通過局部脂質過氧化、蛋白酶釋放和足細胞脫離引起的細胞骨架變化,觸發(fā)活性氧產生[28]。插入足細胞膜的C5b-9 在細胞內轉運并被擠入尿腔,被認為是持續(xù)免疫損傷的動態(tài)標志[29]。然而,盡管C5b-9 膜攻擊復合物是蛋白尿的主要介質,但主要的T 輔助細胞-2 免疫反應卻導致免疫球蛋白4(IgG4)產生。IgG4 是血清抗PLA2R 抗體和腎小球上皮下免疫復合物主要亞型,其結合C1q 的能力較弱,不能通過經典或替代途徑激活補體,但在IMN 患者的腎小球中發(fā)現(xiàn)了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在半乳糖化的情況下,抗PLA2R IgG4 可以結合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并激活凝集素途徑。由于遺傳多態(tài)性,循環(huán)或足細胞補體調節(jié)蛋白活性降低,補體受體-1固有或獲得性缺陷,可能進一步影響疾病的組織學和臨床表現(xiàn)[28],表明了補體系統(tǒng)在IMN 足細胞損傷中起重要作用。近年來,抗體損傷足細胞的理論也被提出。Tomas 等[30]體外共培養(yǎng)小鼠足細胞與THSD7A 陽性患者的血清,發(fā)現(xiàn)小鼠足細胞膜表面與THSD7A 結合的人IgG 顯示出顯著的骨架重排,這可能與THSD7A的作用有關??贵w與THSD7A 的結合抑制了THSD7A 的功能,可能參與了細胞的黏附功能,導致足細胞損傷。
近二十年來,特別是在IMN 患者血清中發(fā)現(xiàn)抗PLA2R抗體后,IMN 的發(fā)病機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足細胞靶抗原相關抗體在臨床診斷、鑒別診斷以及治療相關性方面的應用,將IMN 的診療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是PLA2R 相關性MN 的發(fā)病機制仍不完全明確,PLA2R 轉基因IMN 動物模型的建立為IMN 發(fā)病機制的進一步研究創(chuàng)造了條件。關于足細胞損傷在IMN 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將對阻止IMN 的發(fā)生、發(fā)展提供新思路。因此未來仍要探索免疫調節(jié)在IMN 及足細胞損傷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此外,B 細胞表位或調節(jié)性T 細胞的擴增也可能參與IMN 的發(fā)病機制,其具體機制有待后續(xù)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