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灌云縣益海助學中心 張龍梅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和道德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隨著立德樹人理念在教育活動中的滲透和落實,素質教育也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道德與法治既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又關系著學生知識的豐富、思維的拓展和品德的形成。所以,這就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有意識地豐富教學內容,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創(chuàng)設貼合實際的多維互動情境無疑是最佳選擇。教師可以借助時政素材豐富情境內容,巧妙引導學生加以思考、分析和探究,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式多維互動教學方法,聚焦學科課堂,剖析學生主體特征,靈活篩選和運用時政素材,使其與課堂情境相結合,在引導學生關注和了解時事熱點和國家動態(tài)的同時,逐步樹立起清晰的大局觀念和集體意識,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所形成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不斷增強道德觀念和法治理念,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升華。
1.時政素材豐富學科教學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已深受教育界的關注,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而且還因為它是當今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載體。實際上,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時政熱點的融合體,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包含了道德與法治兩個方面的內容,而將時政素材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既可以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還能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活躍課堂氛圍。
2.時政素材助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素質教育強調新時代的學生應當具備社會和終身發(fā)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即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濃縮了思想道德和法治理念的課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在探索學習中的科學精神、道德品質和法治觀念。時政素材在課堂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開辟更多關注國家、社會、民族問題的新途徑,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而是貫穿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結合教學開展時政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把時政素材融入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化和深入。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1.教材內容滯后。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時政素材,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但目前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仍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2.教學方法傳統(tǒng)落后。
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較為抽象,而許多教師缺乏正確的觀念,仍處于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照本宣科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引入道德案例,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
基本思想道德知識是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積極意義。因此,開展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動尤為重要。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巧妙地篩選出學生較為熟悉的道德案例,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互動,借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愛在家人間”時,學生需要回顧自己與家人之間發(fā)生矛盾的過程,從中理解兩代人之間存在心智、學識方面差異的原因,進而掌握與父母溝通的良好技巧。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讓他們體驗家人之間存在的親情和愛,往往更容易喚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2.運用法治素材,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法治知識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重要內容,它對學生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掌握法律知識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關注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靈活運用時政素材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立足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與法治相關的時政熱點進行探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十課第二框“我們與法律同行”時,學生需要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到依法辦事的定義、原因和途徑,從而增強對法律知識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時政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法律知識來分析簡單的案例,從而形成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互動思考:“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有責任和義務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力量,你會如何做呢?”要求學生從學習法律、遵守法律和依法維權三個方面入手,積極與小組成員展開互動探討。這樣,學生既可以感受到法律始終與我們同行,又能加深對法律知識的理解。
3.組織互動交流,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結合時政素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為了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立足于多維互動教學要求,巧用時政素材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進而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八課第二框“我與集體共成長”時,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使他們可以在集體共建的過程中不斷實現(xiàn)自我成長。因此,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幫助他們提升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教師可以以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時政素材進行探討。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中國女排在2019年贏得世界杯冠軍的文字資料,讓學生明白中國女排以不放棄的拼搏精神,合作書寫榮光。最后,教師可以設置合作探究互動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人與集體的關系是怎樣的”。這樣,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中,學生也能切身感受到團結力量大。
4.搭建實踐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
由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很容易感覺枯燥無聊,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引入時政素材時,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結合情境式多維互動教學法的要求,把道德與法治課堂作為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設計多樣的實踐學習活動,搭建起具有實踐性的學習情境,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服務社會”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的意識,使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服務社會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展示有關公益活動的圖片,然后引出“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的事例,讓學生通過這一時政素材了解到支月英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所做出的犧牲。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服務社會的相關公益活動產生了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讓學生寫出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方案。同時,教師還要鼓勵他們互動分享,以達到鍛煉實踐能力的目的。
運用情境式多維互動教學法融入時政素材,是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靈活設計教學活動,積極探尋時政素材與互動情境融合的有效途徑,激發(fā)學生對時政素材的探究興趣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