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 | 陜西光合行動青少年教育與發(fā)展研究院
近些年,隨著網絡暴力的泛濫,校園欺凌開始在線下和線上同時展開。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不時能看到青少年暴力相關視頻:幾個人圍毆一個人;幾名女生連續(xù)扇另一名女生巴掌;幾名女生扒光一名女生衣服……在諸如此類的視頻中,常常伴有喝彩聲,有時也會看到一些青少年閃躲或被迫去踢踹另一個人。這些都屬于校園欺凌,但傳播到網絡上,就涉及了網絡欺凌。很多成年人看到這些視頻都會感到窒息、恐怖、憤怒,更不必說其給被欺凌者帶來的巨大身心傷害。
通常而言,網絡欺凌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如電子郵件、社交軟件、互動平臺等,運用文字、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實施欺負、侮辱或造謠,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除了常見的肢體暴力構成的欺凌,網絡欺凌還存在言語欺凌和更為隱蔽的另類攻擊形式,通常我們會定義為關系欺凌。
第一種形式:肢體、行為欺凌
在網絡上傳播相關視頻,即使并不像在線下真實發(fā)生的肢體碰撞,同樣會給觀看的人帶來強烈的身體反應和情緒反應,也會給親歷此事的受害者強烈的沖擊,造成二次傷害。而且在網絡上還存在誘導、威脅一方暴露自己身體隱私部位或傳播相關圖片和視頻的行為。
網絡欺凌中的肢體、行為欺凌體現(xiàn)在,欺凌方通過社交平臺傳播被欺凌方不雅或者涉及暴力、性內容的圖片、視頻、音頻,或者通過篡改其頭像、闖入其社交空間篡改內容等方式,引起他人對被欺凌者的歧視、誤會、偏見,導致被欺凌方處于劣勢,難以應對,令其精神受到傷害。
第二種形式:言語欺凌
言語欺凌,包括起綽號、羞辱、嘲諷、造謠、謾罵、傳閑話等。尤其起綽號,常會被認為是開玩笑,但是否屬于開玩笑,要看被起綽號的人愿不愿意接受這個名字。傳閑話可以拉近人的距離,特別是在有相似的情緒和需要時,例如嫉妒、憤怒、需要表達不滿、需要自己也被看到時,但被傳閑話的人并不知情,就沒辦法直接應對,無論什么原因,這樣的方式對被傳閑話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網絡上,對于一些社會事件、明星事件等,公眾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情緒,進而出現(xiàn)相互謾罵、羞辱等攻擊性行為。這些行為如未被及時禁止,會讓青少年以為這是被允許的,包括社會事件中涉及的性、暴力等內容。因此,青少年會在他們的社交圈里使用相似的方式,通過社交平臺故意用羞辱、謾罵、傳播謠言、起難聽的綽號、傳閑話等方式欺負或歧視被欺凌方,令其在這種公開暴露的網絡環(huán)境中難堪、受辱,造成其精神損傷。
第三種形式:關系欺凌
關系欺凌,是指通過眼神、身體姿態(tài)、竊竊私語、傳字條等方式制造一種氛圍,令被欺凌者感到自己被排擠、孤立,或被無視、忽視。這種形式的欺凌很隱蔽,很難有證據(jù),也很難干預,但常常發(fā)生。尤其在團體壓力大,肢體、言語欺凌更易被批評和懲罰時,關系欺凌就會悄然發(fā)生。
網絡上的關系欺凌則是通過在社交平臺上故意忽視被欺凌方的信息,故意在其跟大家打招呼時不理會他,故意在其發(fā)布自己的一些作品、感受、觀點時將其視作空氣,令其感到被忽視、被孤立。關系欺凌很容易被理解為當事人過于敏感、對他人有誤解,而與相關人核對時,對方又很容易否認,這就更易導致被欺凌者產生自我懷疑,對人際關系也會有更多不信任,這些都屬于精神損傷。
通過網絡渠道發(fā)展的欺凌,有著不同于線下欺凌的顯著特征。
網絡欺凌比線下欺凌傳播速度更快。原來沒有網絡時,欺凌事件可能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來發(fā)酵,而網絡令人更肆無忌憚、給人思索冷靜的時間更少,通過幾行字就能推動情緒的連鎖反應,因此很可能一小時、一夜之間就發(fā)酵到嚴重的程度。
網絡欺凌傳播范圍更廣。原來欺凌事件可能只是一個班級或者一所學校知道,但現(xiàn)在通過網絡,可以跨地域傳播,令更多人知道,引發(fā)更多人的評論,這些評論可能給當事人帶來傷害。例如:“他怎么不打回去?”“怎么能任由別人這樣對你呢?”“一看就知道這人也有問題嘛,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些評論會讓當事人感到自己做錯了、自己太懦弱了,但又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幫助。
網絡欺凌影響更惡劣。其一,原來被打、被罵,只是局限于小范圍知道,現(xiàn)在被拍成視頻傳播到網絡上,有更多人看到,如果有身體裸露,造成的羞恥感會更嚴重。其二,無論評論是否譴責欺凌者,都會給欺凌者帶來快感,因為平時并不會有這么多人關注他們,而通過網絡,他們感受到了被關注、成為“網紅”的快感,這對一些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或許是一種“成就感”。其三,通過網絡傳播的謠言會令被欺凌者百口難辯,感到無助與絕望,甚至導致自殺。
網絡欺凌更易打擊青少年的自信。青少年往往會通過社交平臺上自己獲得的點贊數(shù)、被回應的速度、回應人等“網絡比拼”來判斷自己是否受歡迎,因而他們在網絡上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被及時回應、無人搭理的速度可能比線下更快。例如: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半天都沒人點贊,但看到同學去為別的同學點贊;自己在群里說的話,無人回應,但別人說話卻總是有人及時回應,等等。這些比在線下做出自己是否被排擠的判斷快得多,同時也更容易打擊到青少年的自信。
網絡欺凌更為隱蔽、更容易逃避責任。在網絡上,人們可以匿名,通過更改名字、頭像來隨意發(fā)表言論,甚至可以冒充他人,因此認為可以不用考慮后果地宣泄情緒、羞辱謾罵,也可以無須考證地傳播閑話、造謠,因為總可以推脫“不是自己先開始的”,或者“又不是只有自己做了這事”。網絡的特點讓人們找到了一種宣泄壓力的出口,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被卷入其中。孩子們上網時會看到成人的言論、觀點,年齡的發(fā)展特點又讓他們的判斷力有局限,不能從更全面、長遠的角度思考,因此很容易被網絡上的價值觀、暴力方式所影響,學習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下面這個例子是典型的學生之間發(fā)生的網絡欺凌。
在一個很普通的周六下午,上初二的小簡看著手機上QQ空間里的留言,有點不知所措——
“你是不是喜歡二班的楊谷?”
“聽說你前天和楊谷約會了?”
“我覺得楊谷不會喜歡你的,他好像更喜歡瘦瘦高高的女孩,你太矮了?!?/p>
“楊谷為什么會喜歡你呢?你做什么吸引了他?”
“你不覺得你配不上楊谷嗎?”
“你和楊谷接吻沒?啥感覺?”
“我覺得你應該不要再穿你那件粉色毛衣了,太土了,你穿成這樣,和楊谷站在一起,你不覺得丟臉嗎?”
“你和楊谷的事,如果被老師知道,你猜會怎樣?”
“修修你的指甲吧,你現(xiàn)在的手拉楊谷,我想想就難受。”
小簡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怎么突然大家要來說這些。她和楊谷并不熟,只是周五中午被年級主任叫去商量出年級板報的事,放學時,楊谷來教室門口叫她出來,他們一起商量了一下板報繪畫的分工。小簡有點委屈,而且這些話也讓她很難過。她解釋了事情經過,希望大家不要再這樣說了,她以為事情會到此為止。
周一上學,她發(fā)現(xiàn)座位周圍的幾個人看她的眼神怪怪的,還有的在竊竊私語,她權當沒看見。中午楊谷又來找她時,旁邊同學發(fā)出了笑聲,她也看到了幾個女生眼神中的敵意。她走出教室,告訴楊谷,自己不想做了,讓老師找別人吧。楊谷感到很奇怪,追著問她怎么了,這引來周圍人低聲捂嘴交談。小簡突然大聲說:“你不要再跟著我了,為什么這么討厭!”楊谷更加莫名其妙,去找老師。老師叫來小簡批評了一頓,不讓她畫板報了。
小簡最終也沒向老師、楊谷解釋,因為她覺得這會引起更多麻煩。但小簡的QQ空間并未平靜,還是會有人留言,說她不識趣、沒情商、不值得被好好對待,說她衣品太差,畫畫色彩搭配也不好,很多嘲諷羞辱涌來。小簡關掉了QQ空間,但有時還是忍不住打開看。在教室里,似乎她是獨立于這個班級的,任何的閑聊都沒有她的參與,她就是自己寫作業(yè)。本來畫畫是她的樂趣,但最近也沒精神拿起畫筆,人變得越來越沉默。
上面小簡的故事不是網絡上頻傳的吸引眼球的視頻,通常也不會為人所知,如果不是小簡出現(xiàn)了抑郁狀態(tài),向媽媽提出心理咨詢的需要,這個故事或許會被隱藏下來,會帶來怎樣的傷害也很難確定。
在這個案例中,存在網絡欺凌中的言語欺凌和線下的關系欺凌。在現(xiàn)實中,通常也是這樣結合發(fā)生——網上發(fā)生的事情會蔓延到線下,而線下的懷疑、嫉妒、不滿也會在網上發(fā)酵。
《女孩們的地下戰(zhàn)爭》一書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清晰地描繪了網絡欺凌的殘酷性:“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科技讓殘酷行為更加輕而易舉。今天朋友沒搭理你,生氣了?點擊發(fā)送。對模仿你打扮的女孩感到生氣?點擊發(fā)送。有個女孩和你暗戀的男生調情,嫉妒她?點擊發(fā)送。不用眼神交流,不用改變說話語調,也無須承擔直接后果。社交媒體成了一個兵工廠,暗藏無數(shù)種武器?!?/p>
前一陣有個女孩求助,因為她的頭像被同學利用,在朋友圈謾罵好友,在微信群、QQ群說好友壞話,然后再被截圖,傳送給她的好友,導致好友與其決裂。起因只是她同學喜歡的男孩替這個女孩說了一些好話,引起同學的嫉妒、怨恨。女孩的尷尬照片也被傳到QQ上讓更多人看到。在大家還未了解清楚事實時,已經出現(xiàn)了各種指責、羞辱、謾罵的聲音,且傳播到了其他班級、年級甚至校外。經過一晚上的發(fā)酵,等第二天女孩到學校,她已經被孤立,好友跟她決裂。而她因為沒有看手機,全然不知發(fā)生了什么。由于沒有留存證據(jù),且在學校里除了排擠孤立,并未發(fā)生語言和肢體的暴力,她很難向老師訴說。直到她的學業(yè)成績下降,情緒常常失控,媽媽很無助地向他人訴說時,事情才得以被發(fā)現(xiàn)。
實際上,從學校角度來說,由于網絡欺凌發(fā)生在虛擬空間,大部分學校對于是否介入干預很為難。一方面,調查取證困難,需要耗費人力和時間,在學校教學、行政任務繁重的情況下,這的確是令學校很頭疼的事情;另一方面,如何干預,如何公平處理,同樣令學校無措。大家天然地認為學校就該有能力處理這類事件,但欺凌不能僅依靠共情和個人經驗來應對,還需要學校有一套應對機制及系統(tǒng)的培訓。目前學校大多缺乏這類支持。反過來,當學生感知到學校無力應對,或不用為自己的網絡行為擔責時,就可能認為這類欺凌行為是被接受的,進而在監(jiān)管的“真空地帶”肆無忌憚地相互攻擊。
減少網絡欺凌的發(fā)生,首先要從根源上幫助成人思考社會價值觀、文化給兒童帶來的影響,其次需要培養(yǎng)成人具備與兒童探索、討論相關話題的能力。在這些基礎上,幫助兒童正確使用網絡,找到疏導壓力、情緒的恰當方法,才能真正讓青少年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更為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