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音樂欣賞”課程對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塑研究

2022-11-21 10:04丁淑月鄧詠濤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7期
關鍵詞:音樂欣賞音樂作品音樂

楊 梅,丁淑月,鄧詠濤

(綿陽師范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引言

近年來,國內對高校音樂審美教育的實踐與理論探索呈現(xiàn)多元化的態(tài)勢,在二十余年的發(fā)展中,有大量的文獻論證了高校音樂審美教育取得的創(chuàng)新、進步,同時也反映了我國高校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有專家直言:“以往有關音樂教學目標的表述,多為空泛的要求,如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等等。其中,表演技能和音樂知識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一般比較明確,但有關欣賞式的教學活動幾乎無標準可循?!盵1]149另有學者認為:“在互聯(lián)網普及、媒介加速融合的今天,在各種類型音樂并存的當下,加強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刻不容緩。高校、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作為當下為大學生輸送音樂教育、音樂審美意趣、音樂產品及文化的三大主體,在培養(yǎng)大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方面發(fā)揮著理論指導作用,承擔著提升大學生民族音樂審美能力的責任,塑造著大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音樂審美品位?!盵2]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音樂欣賞”這門課程對于很多音樂學院的大學生來說,是一門特別輕松愉快的課程,因為這門課程屬于基礎課程,不僅可以接觸到更多中西優(yōu)秀作品,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程度,而且作品中涉及的音樂本體,比如音階、調式、旋律、技法,同學們基本上能運用起來去分析音樂作品。加之音樂學院還開設有“民族音樂概論”“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視唱練耳”“配器法”等課程,它們與“音樂欣賞”課程一道構建起宏大的音樂課程體系,所以“音樂欣賞”課程對于音樂專業(yè)的大學生來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由于所處的學科背景不同,“音樂欣賞”課程對于非音樂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言,其意義就更加深遠重大了。

一、把握三個基本原則

在和各個年級的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接觸中,這群大學生講述了他們從小到大接觸音樂的一些普遍事實,暴露出我國音樂普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如下:一是有相當一部分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極其喜愛流行音樂,而忽視傳統(tǒng)音樂。二是一部分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音樂基礎薄弱,對音樂了解甚少。綜合以上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存在的突出問題,“音樂欣賞”課程在面向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開設的時候,授課教師至少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才能對癥下藥:一是什么樣的音樂作品才能快速提高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二是什么樣的音樂作品才能發(fā)展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專業(yè)思維?三是什么樣的授課形式才能幫助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音樂?

簡而言之,“音樂欣賞”授課教師有三個基本原則需要把握:第一,音樂作品決定“音樂欣賞”課程的深度、廣度和品位。首先,教師對于音樂作品的選擇和教學規(guī)劃應考慮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選擇的作品應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啟迪智慧,加厚學生的人生底色。其次,音樂主題也是我們需要去鑒別的,傳遞消極萎靡情緒的音樂作品應當棄之,而應當選擇正面、積極、陽光的音樂作品。再次,選擇音樂欣賞作品要盡量囊括人類音樂史上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通常經典的音樂作品弘揚了時代精神,表達了作曲家對世界、人生的領悟和大愛。第二,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那就是充分運用多學科知識來豐富教學內容,絕不放松對學生掌握音樂語言的表現(xiàn)手法的訓練,如讀譜法、體裁、調式、節(jié)奏節(jié)拍、音樂風格、音樂流派、音樂創(chuàng)作知識等都應當貫穿在整個“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如果授課教師忽略了向學生傳授音樂本體知識,且學生忽略了對音樂本體知識的掌握,那就和隔靴搔癢沒什么區(qū)別。任憑學生天賦和覺悟有多高,始終都不能真正走進音樂殿堂。在某種程度上,授課教師對“音樂欣賞”課程的規(guī)劃不夠清晰,不夠長遠,就可能導致學生學得膚淺,甚至以為音樂本來就很膚淺。第三,授課教師要備好課,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音樂欣賞時盡量選擇播放畫質清晰、表演(演唱、演奏)精細的視頻,避免光聽音頻。授課教師應當從聽覺、視覺、觸覺等方面去刺激和發(fā)展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聽覺、思維和情感。

以上我們從授課教師的角度討論了課堂準備,除了選材精當之外,教師營造寬松、愉悅、有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課堂氣氛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然而對于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來說,他們應該從“音樂欣賞”這門課程中學到什么呢?獲得怎樣的能力呢?這是教師應該進一步深入思考的問題。

二、進行和諧、平衡、周密的思維訓練

經過代代相傳的音樂作品,本身就是人類審美選擇的結果,體現(xiàn)了文化的經典性、傳承性和時代性。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是數千年來民眾智慧的結晶,彰顯了人類的共性與個性,代表了人類對真、善、美所達成的共識。音樂作品的框架布局、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調性、民族音調、特性音級等都有著嚴密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無一例外都體現(xiàn)了音樂結構內在的平衡與張力、和諧與統(tǒng)一、科學與嚴謹。授課教師對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講授過程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一種對音樂文化綜合分析的思維模式。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通過對一首首音樂作品的學習與模仿,充分鍛煉大腦、開發(fā)五感,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世界上最神奇、最高貴的事情莫過于人類擁有音樂。音樂只有七個音,配上不同的調式、音高、節(jié)奏、技法等,就可以變成演繹世界上所有民族風情的美妙旋律,甚至每個國家都有屬于本民族獨特的音樂基因、音樂記憶和音樂文化。我們討論音樂,說音樂不存在簡單與復雜,只存在美與不美。相信會唱《小星星》這首小曲子的聽眾,一定驚嘆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四歲就能譜寫出如此天真質樸、經久耐聽的世界名曲。若你稍微仔細分析《小星星》這首譜例,就會發(fā)現(xiàn)旋律包含簡單的音階下行或上行大跳,就像是小孩子在樓梯上蹦蹦跳跳玩游戲,調皮地往上大步跨,然后又一級接著一級地往下跳,充滿童趣。

雖說音樂無國界,但音樂語言確實是千變萬化的。一首曲子最少可以由兩個音組成,用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純四度、純五度、大小六度、純八度的音程加以豐富,聽起來照樣不覺得單調。例如苗族器樂曲《蘆笙曲》,只有dol、re兩個音,配合當地人吹奏前的兩聲吆喝,活潑粗獷,倒是別有一番無拘無束的景致。一首曲子只有三個音,同樣能傳達人類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客家山歌《等郎妹》,寥寥三個音re、dol、la,卻將十八歲芳齡的客家少女被迫嫁給三歲新郎的苦情一生傾訴得淋漓盡致,令人同情嘆息[3]18-19。我們通過對優(yōu)秀音樂作品音程、節(jié)奏等的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音樂傳情達意的社會功能是音樂內部和諧、平衡、周密結構的外化,體現(xiàn)了人類的智慧和才能。學習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本身也是學習人類的才智和精密的思維結構感。

世界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作為“三把鑰匙之一”的音樂使人富于幻想、富于創(chuàng)新、富于靈感。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音樂活動能使大腦的左右半球互相溝通、互相聯(lián)系,協(xié)調發(fā)展,他們的思維也變得更加敏捷。學習音樂、鑒賞音樂不僅不會耽誤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習時間,反而會有利于調節(jié)左右腦半球,開發(fā)右腦的記憶力與想象力,促進思維的勾連。關于科學家熱愛音樂,從音樂中受益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愛因斯坦終身熱愛拉小提琴,他甚至認為他在小提琴上的造詣超過了他在物理上的造詣;開普勒既是天文學家也是音樂家;俄國強力集團的鮑羅丁既是化學家也是大作曲家;我國建筑學家梁思成會演奏雙簧管;“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會彈鋼琴;地質學家李四光擅長小提琴,1920年他曾在巴黎寫過一首名為《行路難》的小提琴獨奏曲;無獨有偶,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也十分熱愛音樂,他閑暇時,會靜靜地聽聽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作曲家的經典作品,一把小提琴更是陪伴了他一生。

以上關于科學家終身堅持音樂藝術實踐的事例,說明科學家們充分意識到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對人的大腦開發(f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自覺運用到自身的生活和事業(yè)中。如此,科學家和音樂的聯(lián)系不僅僅是個案,而是具有普遍的意義,反映了科學與音樂之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促進、啟發(fā)。德國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門德爾松曾說:“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笨梢姡魳穼τ谂囵B(yǎng)一個人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三、獲得專注力的深層培養(yǎng)

專注力是認知活動的動力功能。認知活動包括聽知覺、視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執(zhí)行、反饋等活動[4]。認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推動力正是專注力。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專注力可謂是一個關鍵要素,但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有效的專注力可能還不如在傳統(tǒng)社會。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接收的各類信息紛繁復雜,面臨的誘惑和紛擾增多,感受到的社會壓力和情緒更為多樣,這些都容易影響我們持續(xù)穩(wěn)定地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事實上,大學生專注力的缺乏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耙魳沸蕾p”課程的開設,對于提升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專注力來說,有著現(xiàn)實的實際意義。

首先,音樂可以釋放不良情緒,撫慰心靈,讓人放松下來,有助于大學生沉淀思維。其次,在學習音樂或者聽音樂的過程中,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等都能得到提高,而且對于他們的語音能力、閱讀能力、空間思維能力、計數能力等都有幫助。毫無疑問,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通過有效音樂活動產生的積極影響,增強了記憶,培養(yǎng)了專注力。再次,培養(yǎng)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音樂經驗,將對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起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很多人一直有一種偏見,想當然認為音樂是一門不需要動腦筋、簡單好學的學科。音樂老師會告訴你這是一個誤區(qū),因為音樂是一門充分講究形式美、邏輯美的藝術,音樂可以讓你變得更敏銳和集中注意力。法國大思想家盧梭說:“音樂家的藝術不在于直接描繪形象,而在于把心靈置于這些對象能夠在心靈里創(chuàng)造的情緒中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里的心靈恰好就是當我們專注于做某事時心理的專注狀態(tài)。

音樂是一門知識和技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需要循序漸進的學科,并非吊兒郎當,抱著玩玩的態(tài)度就能學好的?!耙魳沸蕾p”課程要達到教學目的,也同樣需要使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宋代柳永有詞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此句傳達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zhí)著態(tài)度。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在深刻理解音樂內涵的同時,學生的專注力得到了非常好的訓練,思考與表達能力也得到提升。

通常人們談論音樂的功能時,一致認為音樂有讓人心曠神怡、身心放松的功效。其實音樂能讓人松弛而不懈怠,其核心優(yōu)勢在于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能解放人類思想,激發(fā)人類的創(chuàng)造思維,使學習音樂的人變得更加睿智,看待問題更加全面細致。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娓娓道來,在無形中體現(xiàn)人類對社會生活的提煉和加工,有助于發(fā)展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潛在音樂能力,活躍思維,開拓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開闊多元化的學科交叉視野和國際視野

教師要上好“音樂欣賞”課程,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要學好“音樂欣賞”課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事兒,而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化的教學相長的過程。首先,教師自身要有“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格局,在音樂素養(yǎng)和見識方面積極與國際、國內先進的音樂教育思想接軌。在教學準備中應當開拓國際、國內的音樂素材,挖掘音樂本身具備的多學科價值,提供多樣性的音樂供學生課后自主欣賞。“大學生走在時代的前端,走在流行的前端,音樂賞析課程中作品的素材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與學生產生共鳴。當代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認可度及接受能力都相對較強,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一些世界民族音樂、電子音樂、實驗性音樂等先鋒音樂風格作為賞析素材。對世界民族音樂進行學習,能夠使學生正確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文化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盵5]

其次,教師應當培養(yǎng)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具有開闊多元化的學科交叉視野和國際視野。這樣的教學思維和學習語言常用的精讀和泛讀這一卓有成效的學習方法殊途同歸。這種強化課堂和課外學習效果的教學思維提供給學生更多“磨耳朵”的機會,有利于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拓寬音樂視野、訓練綜合能力。想想我們在學習語言類課程的時候,無論是漢語還是外國語言,教師都會要求學生精讀和泛讀?!熬x和泛讀是同等重要的閱讀方式,精讀側重于對文本細節(jié)的理解,像字、詞、句以及語法等,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結構;而泛讀面向整體,要求學生了解文章大意、故事情節(jié)和需要說明的問題。”[6]“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結合精讀與泛讀對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有重要影響。精讀增加深度,泛讀提供廣度,都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活動。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將分析和積累做到有機結合,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將精讀和泛讀做到有機結合,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將做題和讀書做到有機結合。”[7]

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優(yōu)越性在“音樂欣賞”課中也是十分適用的。打個比方,開闊多元化的學科交叉視野相當于精讀,國際視野相當于泛讀,只有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才能使“音樂欣賞”課程最大化地實現(xiàn)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音樂欣賞”課程應當擴大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音樂欣賞曲目范圍,音樂教師應盡可能精選全世界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提供給學生?!笆澜绺鞯氐穆牨姸紩谢谧约褐篮拖矚g的音樂而帶有某種偏見。相反,了解世界音樂能培養(yǎng)出開放的耳朵和思想。從創(chuàng)造該音樂的人們的角度來聽一種陌生的音樂,將擴大我們的理解,增加我們的樂趣?!盵8]4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通過對世界音樂的了解,將會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最后,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通過學習和音樂內在形態(tài)相關的地域知識、民族知識、社會知識、文化知識,才能深刻理解音樂反映了什么、表達了什么、呈現(xiàn)了什么,豐富個人對世界、國家、社會的認知,從而更新對學科的認識。在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學習“音樂欣賞”課程的時候,教師應當綜合運用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民俗學、地理學和語言學等學科知識,立體縱向地感知音樂,幫助學生建立音樂與其他學科共生共存的感悟。在這個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搭建音樂和世界關系的橋梁,培養(yǎng)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感官統(tǒng)合,更有助于開闊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眼界。

在當今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知識、信息多元化,運用多學科知識,更好地讓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上好“音樂欣賞”課,綜合多學科知識,形成多元化、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是符合學生心理期待的,并能開闊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視野,讓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真正增加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文情懷。

五、培養(yǎng)優(yōu)美而崇高的音樂審美能力

2019年4月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9]。學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是高等教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美育的育人導向更加凸顯,結構布局不斷優(yōu)化,課程建設穩(wěn)步推進,美育活動豐富多彩,資源保障持續(xù)向好。但是,高校美育工作與當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構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人才的育人體系還不相適應,與滿足廣大青年學生對優(yōu)質豐富的美育資源的期盼還不相適應[9]。教育部的意見評價了高校美育工作中的得與失,向高校教師指出了美育工作繼續(xù)努力的方向。

音樂審美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學科發(fā)展的討論也是十分豐富的。例如符麗琴在《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研究》中寫道:“在對以審美為特征的優(yōu)秀民族音樂的積極思辨中,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真、善、美’,領悟到民族的音樂史、心靈史、審美史,有利于培養(yǎng)民族品質和愛國情懷,涵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盵10]201又如陳思在《高校音樂教學探究》中寫道:“音樂審美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一代新人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音樂審美教育可促進個性自由和諧的發(fā)展,它從完整成熟的心理結構出發(fā),培養(yǎng)人的整體反應能力,以促進人自身各種心理因素的平衡與協(xié)調,提高人的素質。音樂是一個具有節(jié)奏性、平衡性有機統(tǒng)一的完美的音響運動,它積淀著人的情感和理想。所以音樂審美教育可發(fā)展為多項思維,以啟迪學生的智慧增長?!盵11]343以上兩位學者分別從音樂審美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價值和意義方面進行了論述。作為補充,筆者認為音樂審美教育的實質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通過學習音樂欣賞課程,感悟音樂凝練的藝術美,領略到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力量,逐漸建立音樂審美形態(tài)的概念,構架起個體精神與音樂勾連的橋梁,從而理解音樂藝術對優(yōu)美和崇高的追求和體現(xiàn)。

傳授知識與技能本身并非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音樂教育也并不等同于育人,而是育人的基礎與載體。只有當傳授知識與技能的過程融入了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創(chuàng)造性教育,只有當所傳授的不是碎片化知識與技能,而是能夠在學生的真實音樂審美生活中被有效地應用,只有當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內化為對學生的整個人產生積極影響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文化理解、創(chuàng)意實踐等美育核心素養(yǎng)時,知識與技能傳授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以美育人。我們說人本質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音樂本質上確有高雅和俗媚之分,不然就不會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說了。當然,下里巴人并非完全就是俗媚的音樂,也有很大一部分屬于生動活潑的音樂。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在上“音樂欣賞”這門課時,應當要學會區(qū)分什么樣的音樂是精神食糧,什么樣的音樂是精神垃圾。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在尋找美好音樂的同時,也將受到美好音樂的啟迪,汲取音樂的力量,在音樂的世界里獲得感動,塑造善良而高貴的心靈世界。

結語

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從“音樂欣賞”課程中能得到和諧、平衡、周密的思維訓練,獲得專注力的深層培養(yǎng),開闊多元化的交叉學科視野和國際視野,培養(yǎng)優(yōu)美而崇高的審美能力。當然,對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來說,學習“音樂欣賞”課程的好處不止以上四點,通過有效的課程實踐和課堂反饋,能最大化地使個人成長為一個心理健康、自信蓬勃的復合型人才。

綜上所述,培養(yǎng)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一門系統(tǒng)復雜的良心工程,授課教師和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在“音樂欣賞”課程上的良好互動能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音樂欣賞”課程作為一門藝術通識課程,是一門真正能夠豐富大學生精神世界的課程,是一門培養(yǎng)大學生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課程,也是一門培養(yǎng)大學生審美能力和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的課程。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夠使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藝術素養(yǎng),重新塑造他們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

對這門課程的重視,意味著我們逐漸意識到“音樂欣賞”課程能作為健全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學生多維度思維的一門藝術存在。實際上,許多高校的非音樂專業(yè)學院沒有開設“音樂欣賞”課程,或者即使開設了這門課程,通常也只有一學期的課時。從課程內容完整和充實的角度來講,設置成一學年更為合適,因為“音樂欣賞”課程所包含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中外古今的音樂藝術浩如煙海。課程時間設置為至少一學年,學生能比較充分地鑒賞中外民歌、歌舞、民族器樂、說唱、戲曲、歌劇、舞劇等音樂文化。因此,建議高校在非音樂專業(yè)學院長期開設“音樂欣賞”課程,保證教學質量和課時量,因為教學質量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而教學時長也決定了課程的深度和廣度。

猜你喜歡
音樂欣賞音樂作品音樂
音樂作品賞析模式研究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音樂作品
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
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的方法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佛教| 长武县| 永清县| 依安县| 巴林左旗| 沧源| 垣曲县| 新安县| 康定县| 改则县| 海伦市| 平原县| 宁阳县| 潮州市| 武冈市| 洛隆县| 宁陕县| 类乌齐县| 阿合奇县| 阜康市| 璧山县| 乌兰察布市| 怀宁县| 平武县| 安吉县| 洛南县| 兰溪市| 广南县| 江西省| 银川市| 宿州市| 大理市| 克东县| 广宁县| 宁强县| 涞源县| 宜兴市| 阳城县| 洛南县| 来凤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