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佛系青年”到“打工人”——社會心理學視角下青年群體“喪文化”分析

2022-11-22 04:45李曉娟
寧波開放大學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佛系群體心理

李曉娟

從“佛系青年”到“打工人”——社會心理學視角下青年群體“喪文化”分析

李曉娟

(安徽大學 社會與政治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喪文化”是目前一種新興的網絡文化,它在當前的表現形式有“佛系青年”“錦鯉崇拜”和“打工人”,其與長期以來社會提倡的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相悖,是近年來青年社會心理變化的一種新形勢?!皢饰幕币愿鞣N帶有“喪”特征的符號如語言、表情等來表現青年人頹廢、悲觀的負面情緒,并宣揚了一種自嘲、麻木、妥協的生活狀態(tài)?!皢饰幕钡漠a生和流行是由特定的時代背景決定的,它反映了當代青年群體在習得性無助、求異與從眾的心理需求滿足、自我防御性悲觀以及角色偏差下產生的集體焦慮和心理特質。

“喪文化”;青年群體;社會心理學

打開各大社交媒體,“都行、可以、沒關系”的“佛系三連”與“錦鯉”“打工就是人上人”刷屏現象幾乎隨處可見。不管是“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的“葛優(yōu)躺”、無欲無求一切隨緣的“佛系青年”,還是當前“打工都是人上人”的各種打工人口號,這些具有“絕望特質”的言語能夠在此時走紅,反映出青年群體洞悉并受困于自身無能為力的“喪文化”的崛起與盛行。這些網絡熱詞的演變,揭示了青年群體妥協、自嘲、麻木、頹廢的生活狀態(tài)。“喪文化”是特定時期年輕人的一種社會心態(tài),它是青年群體特定利益訴求的表達,也是個體情緒與態(tài)度的外在行為表現。由于“喪文化”帶有麻木、絕望等消極特征,因此運用社會心理學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年群體在新時期內在的精神訴求以及社會心態(tài)的變化,進而發(fā)現青年群體自身以及社會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年輕人形成積極的社會心態(tài)。

一、“喪文化”概念闡述

“喪文化”在最近幾年的興起與發(fā)展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它的出現是當前青年群體的一種社會心態(tài)的反映,是年輕人內心苦悶與絕望的表達,也表現出個體以一種自嘲、自我丑化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訴求。對于“喪文化”內涵的探討,有助于我們了解這一新興的青年亞文化,辨別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形式,進而對不正確的“喪”行為進行干預。

(一)“喪文化”現象的興起

2016年,一張“葛優(yōu)躺”的照片在網絡走紅,互聯網用戶紛紛轉發(fā)此張圖片,并配上“就讓我一直這樣頹廢下去吧”“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等文字。與此同時,社交網絡上還存在著另一批流行詞匯,其中“咸魚”這一詞也成為80、90后的新寵,“咸魚翻身還是咸魚”成了青年群體日常的自我調侃。在社交媒體的推動下,帶動產生了一大批“喪表情”“喪語錄”“喪產業(yè)”等,“喪”現象全面暴發(fā)。

2017年,“佛系青年”一詞上了年度熱門,社交媒體上“萬事皆空、無欲無求”“佛系青年”“都行,可以,沒關系”的“佛系”刷屏現象幾乎隨處可見,顯示出一種無所謂、得過且過的生活狀態(tài)?!胺鹣怠?,指的是一種與世無爭、甘于現狀的處世方式,隱含著麻木頹廢、消極抵抗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佛系”之風的盛起,是繼“葛優(yōu)躺”“咸魚翻身還是咸魚”之后“喪文化”的又一熱潮。

熱浪未消,“錦鯉”崇拜現象在2018年的互聯網上又成為一大狂歡,考前轉發(fā)“楊超越、信小呆、錦鯉”成為潮流。在互聯網時代下,作為圖騰祈福的“錦鯉狂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輕人的集體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幸運崇拜的背后,正是年輕人“喪”的心態(tài)的折射?;蛘哒f,迷信錦鯉,本身就是“喪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呈現出的一種新形勢。

近期,網絡熱詞“打工人”出現。“打工人”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白領、中層領導,都可以稱為“打工人”?!按蚬と恕北砬榘某霈F是年輕人對職場現實的吐槽,對生活重擔的調侃。

(二)“喪文化”的內涵

“喪文化”是指目前流行于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其中,“喪”字是“喪文化”一詞的核心,在新華字典中,“喪”是“失去、丟掉”的意思;在“喪文化”中,“喪”實際上是“喪氣”“喪失”的簡稱,主要傳遞出個體內心悲觀、自嘲、無奈、絕望的情感。

“喪文化”以青年群體為主導,并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日益發(fā)展。在形式上,“喪文化”以各種帶有“喪”特征的符號,如語言、表情、圖片等頹廢無力的文化現象,來傳遞自身的“喪”態(tài)度;在表現方式上,行為主體主要是通過自我丑化或者說是自嘲娛樂化的方式來表達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與無奈。究其本質,“喪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頹廢,不管是表情包還是文字,都以各自特殊的形式傳遞出青年內心的無力感和絕望感。

二、社會心理學視角下青年群體“喪文化”分析

“喪文化”的出現是新一代青年群體在社會轉型以及現代文化沖擊下形成的一種看似自嘲,卻十分深刻的精神訴求。當青年人在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面臨巨大壓力卻找不到途徑緩解和釋放自身的壓力時,便會產生一種逃避的社會心態(tài),選擇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喪”來尋求社會的關注和解答。本文借用社會心理學中社會角色理論、求異與從眾心理、自我意識分析“喪文化”,提出角色失調、從眾心理、自我保護心理以及習得性無助心理是青年“喪文化”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習得性無助心理

“習得性無助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指因為重復的失敗或懲罰導致的聽任擺布的行為,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障礙,認為失敗是由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造成的,喪失了前進的決心與勇氣。習得性無助者擁有很多失敗的經歷,他人對其看法也是消極居多,從而他們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逐漸形成了刻板消極的認知態(tài)度,多采取消極的方式去對待生活和工作,深陷悲觀絕望的泥潭之中。這種狀態(tài)和“喪文化”的內涵有了相通之處。

1.低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指個體希望從事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一定成績的內在心理動力。成就動機高者愿意付出百倍努力,全力以赴,有應對挫折的決心與勇氣?!傲暤眯詿o助”者成就動機低,對生活喪失目標,或制定不恰當的目標,學習、工作、生活中如行尸走肉,他們恐懼失敗,因而不去奢求自己成功。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經濟形勢日益嚴峻,互聯網的發(fā)展更使青年群體了解到社會的殘酷,年少的夢想在進入社會后被擊破,“養(yǎng)得活自己”成為工作的目的,而夢想無法實現的無奈只能以“喪”來表達。

被訪者何某:我在面試時,常被HR問及工作幾年、學歷等問題,然后讓我回來等通知,最后就毫無音信。工作太難了,我朋友在外兼職,因為沒有經驗,會受到同事各種白眼;而那些官、富二代輕松拿到工作還被人恭維。心理落差太大了,我只能去調侃自己,“喪”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宣泄的方式。

失敗塑造了一群成就動機低的“喪”式青年。他們在無數次重復的挫折的打擊下慢慢形成了一種無助的消極心態(tài)。而這種無助感自身難以改變,便只能去調侃自己,各種咸魚式的曬自己,這種“喪”是迫于無奈。

2.不恰當歸因

歸因指人們從可能導致行為發(fā)生的各種因素中,認定行為的原因并判斷其性質的過程。歸因方式是造成“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喪”文化產生的原因之一?!皢省笔角嗄暾J為導致自身失敗的原因是內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制的,認為成功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奢望,容易感到自卑、沮喪,從而不愿意付出努力,出現得過且過的想法。

被訪者熊某:我是一個自卑的人,學習很差,在與朋友相處時,也覺得自己不被歡迎,因而與生活中同伴的關系日漸疏遠。我對學習熱情降低,因為沒有朋友,我很孤獨,在生活中愈發(fā)悲觀,形成更加無助的心理,感覺生活很絕望。我只能在各種社交軟件上瀏覽,我很喜歡將那些消極的圖片配上一些文字,咸魚圖、熊貓圖我都做過,加上一些文字,發(fā)給網友。

個體將失敗歸于內因,由此產生自卑心理。個體覺得成功對于自身來說是不可能的,因此不愿意努力?!皢省奔词菍ι顩]有高期望的表現。

(二)求異與從眾心理

“喪文化”背后的心理動機是極其復雜的,既有人們“彰顯個性、標新立異”的求異心理,又有因尋求安全感而自愿歸屬于某一團體的從眾心理。

1.求異心理

青年群體更傾向于標新立異,他們喜歡非主流式的行為,對于雞湯等形式的文化持消極否定態(tài)度,而這種反雞湯式的“喪文化”語錄成為青年群體追求“與眾不同”的方式。這種追求個性的求異心理在匿名性的互聯網上得到更好的顯現,人們更加關注獨特的形式與內容,以此來彰顯個性,獲得他人的關注。

被訪者熊某:第一次看到“不打工就沒有飯吃”這類的圖片,我覺得這種“毒雞湯”式的話語很有意思,挺好玩的,和之前看到的那種正兒八經、很官方的話很不一樣,為了博大家眼球,讓別人覺得我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我就發(fā)了。

被訪者王某:我一直都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因此我選擇做主播,這更決定了我必須和其他人不一樣?!皢省笔降恼Z言、圖片都非常有趣,我就非常喜歡在看電視、看電影的時候截屏那些有趣的圖,然后自己制作表情包發(fā)在我的社交賬號上。并且在直播時,我傾向于說一些有趣的話,反正就是各種頹廢、各種“喪”,顯得我和其他人不一樣。

“喪文化”相對于一貫倡導的傳統文化、主流文化而言,顯得反常規(guī)、新奇,迎合了青年群體求異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在青年群體中得到了大肆傳播。

2.從眾心理

從眾指個體在群體壓力下,自覺改變情感、認知與行為,使之與群體相一致的一種傾向。影響從眾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體在面對一個陌生的事物時會無所適從,從而關注周圍人的反應,個體傾向于將他人的行為作為自己的行動來源;另一方面從更深層次來看,從眾在一定程度上是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的“歸屬需求”,即為了獲得歸屬感、安全感,在尋求社會接納時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使其符合社會規(guī)范。歸屬需求是人類極其重要的一種生存需求,在通過“喪文化”集結起來的群體中,成員既可以宣泄內心的苦悶情緒,又可以與其他同樣承受壓力、身處困境的人們進行互動、溝通,有利于個體產生歸屬感,使心靈得到慰藉。

被訪者張某:臨近畢業(yè),找工作使我焦頭爛額,去面試種種不順,“畢業(yè)即失業(yè)”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但我又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有個群,有幾個人發(fā)佛系類的表情包,我覺得很切合自己的心境,也跟著發(fā)了。慢慢我們就建立自己的小群,從斗表情包到聊起畢業(yè)、工作、生活,發(fā)現不止我一個人面對現實這么無力,他們也是。群里每天都聊得很嗨,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心里有了一些安慰,也排解了自己的苦悶。

“喪文化”即是基于“大家都發(fā),我也發(fā)了”的從眾心理。另一方面,“喪文化”的出現和流行也迎合了年輕人的求異與從眾心理,在群體進行的調侃、自嘲、宣泄等“喪”式的溝通中,即滿足了個體交往的需求,也可以緩解內心的孤獨感和焦慮感。

(三)社會角色的混亂與偏差

社會成員都需要與他人建立各種各樣的關系,且在各種社會網絡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與義務。在實際生活中,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不一定總是符合自己內心的期望,在某些場合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角色混亂與偏差。

1.理想角色與實踐角色的偏差

在當前,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仍然面臨著生活與工作問題,即使他們很想用實際行動去改變現狀,但卻陷入了無能為力的怪圈,“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受到了沖擊。一些年輕人認識到上升空間狹小,成功無望,沒有合適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機會,面對現實和社會不公產生無盡的無力感。在客觀現實難以改變時,只能改變自身去適應社會。恰好,互聯網工具成為他們情緒的宣泄口,個體將內心這種難以表達的人生挫敗感借助新媒體,通過模棱兩可的“喪”文化進行宣泄。

被訪者劉某:在校期間,老師傳遞給我的信息是只要我努力學習,上一所好大學,不掛科且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以后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是沒問題的。但是我畢業(yè)一年,在求職過程中,我發(fā)現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太難了,技術崗的工作自己做不來,進到企業(yè)從基層做起,自己沒有背景,晉升太難,甚至覺得毫無期望。在工作中,書本上所說的公平、平等在現實中我?guī)缀蹩床坏?,工作太難,生活更難。網上傳播的各種“喪文化”現象,使我知道原來其他人和我面臨同樣的處境,我可以從中尋求一絲安慰,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泄我的不滿情緒。

對于青年人來說,他們美好的理想和一直以來所接受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及對公平正義的倡導常常與現實情景之間產生巨大的落差。網絡和社交媒體的發(fā)展使得年輕人了解全球動態(tài),更加明白社會現實,也進一步看清這種落差的嚴峻性以及難以改變。這種落差給青年群體帶來極大的危機感,“喪文化”的出現迎合了青年群體這種心理狀態(tài),各種“喪”式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宣泄青年自身的不滿情緒,緩解內心的焦慮。

2.社會期望與角色扮演的偏差

社會角色是符合社會期望的,個體所扮演的角色符合外界對其的期望,而家庭與社會的角色期待經常給年輕人帶來巨大的壓力。在實際生活中,殘酷的現實使青年自身無法按照社會的期望扮演相應的角色,由此給青年群體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青年對生活與工作的無力感。由于社會現實無法改變,年輕人往往更傾向于選擇用“喪”來排解內心的無奈。恰好,虛擬網絡空間中的“角色扮演”為其提供了逃避的可能,他們用各種“喪”來躲避現實,以緩解認知失調,實現認知平衡。

被訪者尚某:我父母一直都希望我畢業(yè)后找個好工作,大學讓我選擇了非常熱的會計學。剛入大學,我就報班考ACCA,花了四萬多,現在還有六門課沒考;去年準備考研,結果也不太理想。你知道的,在北京生存太難了,“非全”獎助學金都沒有,我還需要自己在外租房,加上吃飯,我完全沒有信心養(yǎng)活自己,還需要家里補貼,這么大還問家里要錢,心里真是過意不去。但我又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我現在壓力太大了,只能在互聯網上以搞笑的方式宣泄壓力,暫時不考慮現實。

不管是“理想角色和實踐角色”還是“社會期望和角色扮演”中形成的偏差都很難一夜彌合,甚至有些是無法彌合的。通過角色扮演,以“自我丑化”“自我嘲諷”等“喪”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焦慮,實現認知平衡,彌補心理落差,避免某些心理問題。

(四)自我防御性悲觀

社會心理學認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個體在社會情景中,在與社會和他人的交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是后天習得的。在自我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社會比較、自我評價、自我增強和自我表現是最重要的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傾向于做社會比較,社會比較一個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形成自我保護。在青年期,個人的自我意識高度發(fā)展,當“理想自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且與“現實自我”存在著較大差距時,自身傾向于將“自我防御性悲觀”的態(tài)度作為一種自我保護策略,即大幅度降低對自身的期望,避免因為可能的失敗或無法達成目標等情況,而對自己做出不利的評價,以保護自尊。

訪談者尚某:我考研考了2次都沒上岸,室友都過了。最后一次出來考場我知道自己又涼透了,為了避免成績出來他們嘲笑、攻擊我,我更愿意選擇自黑。我立馬發(fā)咸魚的圖片自我嘲笑,貶低自己,就是為了避免大家覺得我很笨,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

訪談者劉某:我的工作和生活一團糟,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但是也沒有取得什么成績。我就天天稱自己廢柴,對自己翻身幾乎不抱什么期待了。

由此,年輕人隨著自身個性的發(fā)展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更愿意貶低自己,例如,使用“廢柴”“佛系青年”“打工人”等具有自嘲色彩的詞來形容自己。被訪者都表示自己在網絡上有過“自黑”的現象,這是一種基于自我防御性歸因的角色扮演,以極端的表演呈現出與現實不一樣的自我。青年群體“主動污名化”的背后是用一種夸張的手法放大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控制自身的高期待,用“喪”的態(tài)度來降低自我期待,進而減低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感,進行自我丑化正是防御性悲觀的表征之一。

三、關于青年群體“喪文化”現象的思考與建議

“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是由特定的時代背景決定的,它反映了當代青年群體在習得性無助、心理需求滿足、自我認知以及角色扮演下產生的集體焦慮和心理特質。在當前,社會轉型產生的不確定性以及家庭與社會不恰當的角色期待,給青年群體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社會階層固化加劇,社會流通渠道堵塞,滿懷雄心壯志的青年群體步入社會后卻發(fā)現要實現向上的階層流動愈發(fā)困難,內心不免絕望、悲觀、苦悶。因此,“喪文化”的出現反映了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時期年輕人真實的生活樣貌,傳遞了在變革時期青年群體復雜多樣的社會心態(tài),也反映了青年群體的實際利益訴求。社會心態(tài)是社會現實的反映,青年群體的“喪”傳遞了自身的麻木與焦慮的心態(tài),隱含著青年群體在當前社會現實中遇到的困境。像“打工人”這樣的熱詞,既能讓人們在無力對抗的重壓下自嘲調侃以舒緩壓力,也能讓人們更為坦然地面對無可慰藉的生活困境,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F實的無法改變性使青年群體轉向自身,種種“喪”式的行為是他們自身進行自我宣泄的渠道,可以避免年輕人認知失調,緩解內心的焦慮,以避免其做出偏差行為。

以葛優(yōu)癱、佛系青年、打工人等表情包為代表的且充滿著頹廢絕望、麻木悲觀的“喪文化”在網絡上興起,受到青年群體的追捧和效仿?!皢饰幕彼宫F出的得過且過、蹉跎歲月的消極狀態(tài)與青年群體朝氣蓬勃的形象格格不入,也與習近平總書記“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號召背道而馳,更與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遠大理想所需要的21世紀人才形象相差甚遠。因此,“喪文化”的肆意發(fā)展不利于青年群體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樣貌,也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來說具有很大的消極作用。

對于“喪文化”這一現象,筆者認為政府應該積極地調整社會結構,給予青年群體更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主流媒體應該給予“喪”文化更多的包容,并采取新穎的方式引導青年主動學習主流文化;高校應注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給予畢業(yè)生更多的就業(yè)幫助;互聯網平臺應加強管理,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使青年群體受到更多正能量的熏陶;青年群體自身也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自覺抵制錯誤的“喪”文化。

[1] 蕭子揚, 常進鋒, 孫健. 從“廢柴”到“葛優(yōu)躺”:社會心理學視野下的網絡青年“喪文化”研究[J]. 青少年學刊, 2017(3): 3-7.

[2] 杜駿飛. 喪文化:從習得性無助到“自我反諷”[J]. 編輯之友, 2017(9): 109-111.

[3] 仲怡帆. 階層固化趨向對大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 濟南:山東大學, 2017: 11-13.

[4] 董扣艷. “喪文化”現象與青年社會心態(tài)透視[J].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1): 23-25.

[5] 董子銘. 情緒釋放與技術催生: 新媒介環(huán)境下的“喪”文化解讀 [J]. 新聞界, 2017(11): 46-48.

[6] 徐川. 在“喪”與“燃”之間走進青年[N]. 新華日報, 2017-07-21(13): 1-2.

[7] 欒軼玫. “喪文化”流行的傳播機制與心理動因[J]. 傳媒觀察, 2018(10): 30-31.

[8] 藺芳, 王志杰, 周培京. “喪文化”現象的剖析與防范[J]. 北京教育, 2017(11): 22-24.

[9] 卜建華, 孟麗雯, 張宗偉. “佛系青年”群像的社會心態(tài)診斷與支持[J]. 中國青年研究, 2018(11): 33-34.

[10] 楊桂丹. 小學生學習困難干預的個案研究[D]. 漳州: 閩南師范大學, 2017: 9-12.

[11] 趙瑞雪. “習得性無助”及其在管理實踐中的思考[J]. 高等農業(yè)教育, 2011(5): 22-23.

[12] 朱思良. 網絡青年的“頹廢”與亞文化的風格轉向:基于網絡“喪文化”的研究[J]. 東南傳播, 2018(2): 41-43.

[13] 樂國安. 社會心理學(第五版)[M].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6(6): 69-70.

[14] 魏杰, 黃皓明, 桑志芹. “985廢物”的集體失意及其超越: 疫情危機下困境精英大學生的“廢”心理審視[J]. 中國青年研究, 2021(4): 76-84.

From “Buddhist Youth” to “Migrant Workers”:Analysis of “Mourning Culture” of Youth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LI Xiaojuan

(School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Mourning culture” is a new network culture at present. Its current manifestations include “Buddhist youth”, “koi worship” and “migrant workers”. It is contrary to the positive mainstream culture advocated by the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and is a new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young people in recent years. The “mourning culture” uses various symbo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rning” like language and expression showing young people’s negative feelings as decadence and pessimism, and advocates a life state of being self-deprecated, numb and compromised. The emergence and popularity of “mourning cul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t reflects collective anxiety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youth group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seeking differences and following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masses, self-defensive pessimism and role deviation.

“Culture of mourning”; Youth groups; Social psychology

2021-04-29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當前社會思潮傳播的新特點和有效引導研究”(AHSKQ2018D46)

李曉娟,女,河南洛陽人,安徽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亞文化。

C913

A

1672-3724(2022)02-0033-05

猜你喜歡
佛系群體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Z世代:拒絕內卷,不再佛系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法系媽&佛系爸
心理小測試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心理感受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中間群體
你為什么抓住“佛系”這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