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明
(福建商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在福州建城的2200年中,有著一段悠長的建立祠堂、書寫族譜的歷史。隨著中原人士大批的南遷,氏族變遷,留下了數(shù)量龐大的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各類祠堂。祠堂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其體系非常龐大,包括民俗、歷史、建筑、藝術、文學文化等。祠堂的裝飾藝術是祠堂文化視覺性符號的體現(xiàn),不同的祠堂有著自己獨特的裝飾特色。
福州十邑祠堂之首為閩王宗祠,是祭奠開閩王王審知的祠堂。王審知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開創(chuàng)者,其在任時期,減稅重教,修建水利,開辦學堂,為國為民,促進了福建經濟文化的大幅度提升。王審知“寧做開門節(jié)度使,不做閉門天子”,使福建人民免于朝代變革的戰(zhàn)亂,安居樂業(yè),繁衍生息。因此,后世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圣王”“忠懿王”等。并在福建境內修建了數(shù)量龐大的不同規(guī)模的閩王祠堂,來紀念閩王為福建帶來的貢獻。祠堂內的建筑隨著朝代的更迭、重修和擴建,不斷地演變。時至今日,閩王祠堂的裝飾藝術,不僅帶有福建獨特的地域特色,同時也成為閩地文化的物質載體。
石步村,古時候叫浦西村,在頭尾“塔仔”下游處,有烏龍江支流。因初始居住石姓人家,地處交通要道,所以,被稱為“石步村”。閩王王審知從河南固始隨軍入閩,經過龍巖、漳州、泉州,幾經周折到達福州下渡地區(qū)。閩王后裔十五世浚成公娶了石氏家女,深受石家厚愛,就在石步村立家。后來石氏衰弱,王氏繁衍,靠著山的西側臨江建宅,日益昌盛。王氏緬懷石氏,仍保留石步村的名字,但實則是王氏族人居住地。由于石步村地處福州市南臺島南端,依山臨烏龍江,是古時候的貿易碼頭,商家旅客經石步碼頭去螺洲、白湖亭等地。因此,石步村也稱為“王碼頭”[1]。
石步村閩王宗祠坐落于福州市南門外龍江村(石步村新稱),為閩王后裔十五世浚成公所建,距今已有447年歷史。祠堂始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年),民國十六年進行擴建。1991年,為紀念閩王建都福州1090年,進行再次重建,成為“石步閩王紀念堂”。2001年,列為福州市倉山區(qū)文物保護單位。閩王祠(圖1)占地面積2 075平方米,主體建筑792.48平方米,附屬建筑648平方米。祠堂寬15.6米,深50.8米。祠堂為三進兩院傳統(tǒng)內院式,中軸對稱布局。祠堂門墻為牌樓式,以白色為主,立面呈凸字形逐層跌落,一二層做飛檐墻帽。大門為石框門,兩側設立龍虎門,門上設有石匾。
圖1 閩王祠正門
祠堂內沿中軸線依次設置禮樂臺、祭祀廳,槐蔭堂。禮樂臺(上頁圖2)位于牌樓門后,背對門樓,面朝大殿,高于地平面一人高左右。禮樂臺具有戲臺功能,前方有開闊戲臺面,后側做屏門,兩側為出將入相門,是演員進出的通道。天井兩側設置瞧樓,為雙層樓廊。上層通廊用于觀戲,下層可通行。穿過通廊,可抵達中廳祭祀廳(上頁圖3)。祭祀廳鳳尾斗拱屋頂,頂部結構為穿斗式梁架,6根特大楠木和珍稀的鐵力木橫梁相互輝映。祭祀廳內有18對浮雕石柱,上面刻有楹聯(lián)。穿過祭祀廳,可以到達后廳槐蔭堂(上頁圖4)?;笔a堂中央神龕里敬祀閩王王審知坐像,兩側供有石步王姓歷代先祖牌位,莊嚴肅穆,神龕前端放置一張八角桌?;笔a堂左右各有一個對稱的偏室。槐蔭堂后邊有角門。整個閩王祠建筑布列在中軸線上,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昭穆有序,布局嚴謹。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家、理學中禮治秩序、宗法禮儀的思想。
圖2 閩王祠禮樂臺
圖3 閩王祠祭祀廳
圖4 閩王祠槐蔭堂
閩王宗祠的木雕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筑構件上,對于承重構件部分的木雕一般多用壓低隱起、減地平钑與素平的方式進行裝飾,而對非承重構件則進行精雕細琢,形成豐富多彩的造型[2]。閩王祠內的垂花柱(圖5)為宮燈造型,柱頭用剔地雕刻的蓮花圖案,柱身刻有仙道人物,形態(tài)生動自然,人物之間雕刻如意、飛鳥和花卉圖案。在梁和柱交點的角落坐落的雀替構件,不僅是保證建筑穩(wěn)定的力學構件,同時,也具有美學的裝飾意義[3]。垂花柱旁邊有雕刻成鰲魚樣式的硬挑檐,鰲魚有文章顯達,事業(yè)順利如意,獨占鰲頭的寓意,是鎮(zhèn)宅護院的吉祥之物。閩王祠的雀替(圖6)采用透雕方式,通體雕刻卷云紋,用一種生動的形式將輪廓從直線轉為柔和的曲線。祠堂內替木斗拱上(圖7)采用大量的彩繪木雕進行裝飾,將單件雕刻在建筑上進行結合,組成多對互相呼應的裝飾造型,以此構成大體量的繁復視覺美感。其中最奪人眼球的是一對相互對望的鳳凰木雕,為展翅飛翔姿態(tài),每只尾部都延伸出五條長而華麗的羽毛,栩栩如生,鳳凰齊飛,象征祥瑞。雕花企掌棚的木雕內容也頗為豐富(圖8),木雕畫面內容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是天庭宮殿,云霧繚繞中有跳舞天女,左右各有一只鳳凰。中間部分為人世間,有老者幼童,騎馬將軍提刀將士等,均抬頭仰望天空祥瑞景象。下部分是回字紋隔斷和牡丹花鳥圖樣。裝飾內容繁復,呈現(xiàn)出一副興興向榮的熱鬧景象。槐蔭堂內忠懿王匾額旁雕刻著一排人物(圖9),人物形象千姿百態(tài),有習武比試的武士,也有騎著白馬的夫婦,還有揮旗者和捧書先生等,儼然一副熱鬧的人間百態(tài)。人物上下端雕刻卷草紋樣,形成了具有裝飾性的邊框。閩王祠內木雕施以彩繪,使其更為光鮮亮麗,光彩奪目。
圖5 硬挑檐和垂花柱木雕
圖6 雀替木雕裝飾
圖7 替木斗拱木雕裝飾
圖8 雕花企掌棚木雕裝飾
圖9 槐蔭堂梁柱木雕裝飾
灰塑是福州傳統(tǒng)建筑裝飾的典型代表,由于福州沿海,貝殼來源豐富,以貝殼為原料的灰塑是福州獨特的地域特色,在閩王祠的外觀裝飾中也有體現(xiàn)[4]。祠堂牌樓面屋脊中堆裝飾金色雙龍和太陽形頂剎,以及禮樂臺屋脊的走龍雕塑都屬于灰塑工藝(圖10、圖11)。龍身用鐵絲作為的骨架支撐,在上面涂抹灰泥,增加動物形象的立體感。將灰塑通過打散、組合、拼接、剔除等方式進行組合和堆塑,制作立體復雜的形象。在山墻外檐柱頂端,塑有一對相望雙獅,怒目圓睜,栩栩如生。這對雙獅將四面都雕刻成形象,塑造得傳神生動,視覺效果非常逼真。墀頭上有一對螃蟹,取“和諧”寓意吉祥,螃蟹下部分有著鳳鳥和瑞獸,均有吉祥之意。圖12灰塑技法做的動物造型具有硬度和牢固性,還可達到奇峰突兀的效果,極大程度增加了視覺美感,常用于建筑外部裝飾。
圖10 門墻屋脊灰塑
圖11 禮樂臺屋脊灰塑
圖12 墀頭灰塑
閩王祠的石雕裝飾位置主要集中在墻裙,石門框上楣,天井等位置。祠堂大門左右以圓雕方式立著一對石獅,左邊踩球石獅子為公獅(下頁圖13),獅子身上刻有元寶,象征平安納福。公獅須彌座正前方,高浮雕手法雕刻了葫蘆飄帶,象征著福氣[5]。底座側邊刻有書卷,隱喻文士氣節(jié)。右邊母獅身前有幼獅,意寓著子孫綿延,繁衍生息。母獅須彌座側面雕刻八仙法器,傳達遮風避雨和辟邪之意。大門兩側的抱鼓石,作為門構建的一部分,有防止門柱不穩(wěn)的加固作用,同時,也具有裝飾作用。鼓面雕有一人物持扇子騎著牛(圖14),另一人歡騰舞蹈,一副美好和諧之景。須彌座雕刻蓮花和回字紋裝飾。在群堵位置刻有一副梅花樹下老者和幼子圖,圖15梅花隱喻清高傲骨的文人氣節(jié),老人和幼子象征著福壽和孝道,具有祠堂所推崇的子孫綿延、以孝為先的教化作用。抱鼓石須彌座的蓮花紋樣,是廣泛運用于寺廟宗祠和民居建筑的裝飾。蓮花是花中君子,寓意著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和堅貞不屈的君子風范。
圖13 石獅子
圖14 抱鼓石
圖15 裙堵裝飾
柱子是建筑結構里具有承重作用的重要構件,也是建筑裝飾的重點。閩王宗祠內部一共有18對浮雕石柱,出自近代惠安名匠蔣源成的雕藝。中廳正中一對六角青石柱(圖16),以黑漆打底,刻有金色楹聯(lián)文字。柱身剔地雕用技法雕刻“二十四孝”題材人物,人物鑲金箔,柱頭裝飾貼金花草植物紋。人物形象立體突出,惟妙惟肖,具有透視效果和層次感。中廳后方有一對花鳥柱(圖17),柱身紅底,浮雕金色鳳鳥紋樣,邊緣配上花卉卷草紋。鳳凰是古代瑞獸之一,百鳥之王,象征美好幸福,逢兇化吉等寓意。廊道位置一對圓柱(圖18),朱紅底色,青石綠邊框,柱身中間刻有鳳凰和花卉紋樣,下部刻有馬上騎射武士圖,金色紋樣和楹聯(lián)文字相映增輝。后廳入口有一對黑色方型石柱(圖19),柱頭雕刻金色張嘴怒目的龍頭,威風堂堂。柱身在楹聯(lián)字體間,雕刻立體人物組圖,內容為騎馬射箭比武等題材,人物驍勇善戰(zhàn),使人聯(lián)想到閩王帶兵平定戰(zhàn)亂,保衛(wèi)閩地安寧的英勇事跡?;笔a堂廊正面左右丹埠間有正面龍石雕,炯炯有神仰首欲飛,巧奪天工。
圖16 六角青石柱
圖17 圓柱
圖18 圓柱
圖19 方柱
戲臺是祠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戲曲是唱給神看,因此閩王宗祠彩繪裝飾主要集中在禮樂臺正中屏板上[6]。屏板彩繪了一副大尺寸的鳳凰圖(圖20),圖中兩只鳳凰一只飛翔空中,一只嘴叼如意,雙目對望,含情脈脈。與畫上方“枝繁葉茂”的匾額相形影彰。表達了對祠堂先祖對子孫綿延,繁衍不息的寄望。全畫以皂黃為底色,主色調為墨綠、群青和鐵紅。色調穩(wěn)重,明度對比強烈,很好地襯托了鳳凰主體。畫面運用了裝飾性繪畫手法,天空中的云進行了變形,形體特征和如意有些許相似。太陽繪制方式也很獨特,在圓圈中間寫入了“日”字,強調了圖形本身的平面意味。畫中物體均用墨線勾勒,畫風嚴謹。鳳凰和山石繪畫手法以深淺過度方式,使其具有立體效果。瞧樓通廊的彩繪(圖21)以二十四孝為主的多幅連續(xù)人物故事圖,人物運用傳統(tǒng)繪畫手法,運用墨線勾勒形象,描繪的非常傳神。畫面施以皂黃、群青等顏色,背景的山石樹木或建筑細節(jié)刻畫得逼真細致,下方寫有文字,闡述畫面故事,以達到宣教作用。其他彩繪部分在閩王祠的梁上,通常以紅漆作底,群青、墨綠、皂黃、鐵紅等顏色根據(jù)輪廓進行描繪,并做化色,色彩的純度和明度均較高,以達鮮亮的視覺效果。如中廳的燈梁上彩繪,朱紅底上一左一右各繪制了一條龍,龍身是墨綠,鬃毛施以皂黃,眼睛圓睜,具有震懾力。兩條龍中間繪制了一個太陽形火球,背景描繪著卷云圖案。一進祭祀廳一眼可見飛龍在天,威嚴莊重。閩王宗祠內的彩繪主要運用具象題材進行裝飾,如龍、花卉、卷草、人物、暗八仙等,并將具象題材中抽象的寓意引入其中。在繪制中,講究對稱和均衡的構圖布局,通過連續(xù)性的整齊排列,營造一種平衡美感和重復疊加的視覺效果。在一些繁復圖案的繪制中,講究對比與和諧,講究疏密大小、主次虛實,力求整體統(tǒng)一,局部變化的繪畫效果。增加了彩繪的層次和內涵,使得裝飾更為絢麗奪目。
圖20 禮樂臺屏板彩繪
圖21 瞧樓通廊彩繪
祠堂建筑是楹聯(lián)的載體,為楹聯(lián)感發(fā)提供契機。楹聯(lián)不僅裝飾建筑和擴展空間,同時,也是文化傳承、道德教化和記載歷史的手段。閩王祠堂門楣上方的“石步王氏宗祠”門額和“閩王紀念堂”門匾額,為金色楷體,耀眼奪目。正門兩側,書寫金字楹聯(lián)“聚族無雙地,開閩第一宗”,楹聯(lián)上下雕刻以如意、寶瓶、葫蘆、人物抬寶箱以及騎馬武士浮雕。祠堂正門有一對梅花鑲邊方型青石柱,雕刻有清代太保,太傅陳寶琛手書楹聯(lián)“入廟肅豆咸叨祖德,開門頒節(jié)鉞共拜宗功”,為稀世墨寶。戲臺兩側瞧樓下,鑲有宋歐陽修、明葉向高對閩王的贊詞,以及史論閩王史《功垂閩嶠》石刻。中廳上方懸掛“文魁”“武魁”“進士”“解元”“博士”“開閩第一宗”等16面牌匾,聯(lián)匾交輝,流光溢彩。祠內還有明代福州知府事業(yè)夏之蓉手書“閩中俎豆千秋重,江左冠裳此日新”,以及近代鄭孝胥、林之夏、王貽信、王貽瑤,現(xiàn)代書法家陳奮武等名人的楷書、草書、隸書、篆書楹聯(lián)匾額。
閩王祠內大量的楹聯(lián)匾額主要圍繞閩王的豐功偉業(yè)的贊譽以及儒家思想忠孝禮義的推崇等內容展開[7]。如“閩嶠衍宗支源遠戴綿瓜瓞,應山鐘瑞氣地靈丕振云礽”就是稱頌閩王王審知開閩建城,繁衍生息,源遠流長的事跡,“獻策與天平維濟仰文中第一,開藩弘德政勛功推忠懿無雙”描述閩王開閩的無量功德,和維護閩地和平的忠懿之氣,“作鎮(zhèn)稱藩甘守唐家節(jié)度,崇文筑館宏開閩省衣冠”弘揚閩王寧愿左開門節(jié)度使,也不做閉門天子,為閩地興教育建學堂的事跡。祭祀廳里掛著的“忠”“孝”“禮”“義”四個金色大字,是對閩王生平的頌揚和對后人的警訓。禮樂臺掛著的“枝繁葉茂”的金色字匾宣揚著中國傳統(tǒng)人丁興旺,宗族壯大思想。
石步閩王宗祠具有顯著的閩東地域特色,內斂大氣的建筑材質,建筑大木構件的裝飾質樸無華,沒有過多的裝飾。小構件精雕細琢,工藝精良。這種建筑裝飾中的繁復與簡約,使得建筑裝飾富麗精巧,構成了福州祠堂的獨特風格。閩王祠堂的木雕彩繪和灰塑等裝飾具有造型精巧,色彩素雅娟秀的藝術風格。
閩王祠堂通過建筑裝飾來表現(xiàn)閩王文化,傳承閩王英勇事跡和為國為民的優(yōu)秀精神,以及興文重教、減稅拓城,發(fā)展海外貿易的理念,通過祠堂傳播偉大思想,教化子孫后代。閩王開閩時期,將中原文化引入閩地,和閩越文化進行融合,而后又與儒學、道釋文化進行融合,因此,在閩王宗祠裝飾中,既有歷史人物故事,又有佛教和道教的法器紋樣。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追究的自由人文價值觀,以及閩地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閩王宗祠是將儒家禮制文化、家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層次感,具有多重文化特征。
閩王宗祠不僅是家族祠堂,同時,也是先賢祠堂,是傳播閩王文化的物質場所。閩王祠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祀,而是倡導閩王遺留下的社會風尚,使得良好社會風氣得以延續(xù)傳承。如今,福建本土知悉閩王文化的人越來越少,閩王祠堂也面臨著不被重視,疏于保護的問題。很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東西被遺忘和消亡,是文化和物質上的重大損失。因此,保護閩王宗祠,弘揚閩王文化是當務之急。通過閩王宗祠的保護,不僅可構件福建地域文化軟實力,提升福建人民文化自信,同時,也是閩臺兩岸同宗同源聯(lián)系的紐帶,是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對閩臺兩岸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