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中學(xué)校高2022屆(3)班 任泓達
請擷一朵散發(fā)幽香的海棠,任它化作一只蹁躚的蝴蝶,奔赴一段花好月圓的邀約吧!
——題記
看那春江月色“滟滟隨波千萬里”,看那院旁小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這本屬于古詩和我們的約會,為何前不見古人,今不見來者?也許是人們已經(jīng)忘了吧——忘記了趕赴這場心靈的詩約。
春風(fēng)吹不到那些失約者的心里,它早已在摩天大廈和車水馬龍間迷失了蹤跡?;蛟S他們早已忘記了那一箋信紙,忘記了那一彎明月。為求生計,他們奔忙勞碌,重復(fù)著灰色的一天又一天;為了高考試卷上默寫題的“6/6”,學(xué)生黨將高考必背篇目生吞活剝、囫圇吞棗,雖倒背如流,卻將其精義棄之不顧。于是,他的心田便不再被好雨潤物,也不能被春風(fēng)吹綠,而是變成了一個沙漠——一個缺少詩意的荒漠,那里再也沒有鶯啼嫣紅、灞橋煙柳,也沒有了長河落日、大漠孤煙。買櫝還珠,掛一漏萬,詩歌之約被單方面遺忘。
分明是中國最精粹的文化,卻被現(xiàn)代文明無情遺忘,這是時代的悲哀,我們的悲哀!
“不學(xué)詩,無以言”,《詩三百》曾是走向心靈貴族的階梯。幾千年來的華夏讀書人,憑借《詩經(jīng)》上識自然風(fēng)物,下通人文教化,他們吟誦著世界上最迷人的語言,伴著天籟之音,習(xí)染著傳統(tǒng)的中國審美情趣。他們造就了不絕的文明,文化的高峰。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對聯(lián)在華夏家喻戶曉,廣受贊譽。范欽認為留給后代最好的遺產(chǎn)不是金銀重器,不是田畝別墅,而是詩書鑄就的文化品格,是耕讀錘煉的樸素意志。詩書耕讀可為人生奠基。
人生有詩少寂寥。讀了林徽因的詩,有人曾表示,愿意一生被封存在她的“人間四月天”里,任窗外春光荏苒,燕子呢喃,白蓮自開自謝。眾所周知,詩歌將浪漫刻進了林先生的骨髓,詩歌助她贏得了終生的朋友,詩歌助她成就了幸福美滿的一生。我們還知道,國難當(dāng)頭,輾轉(zhuǎn)南北,身心俱疲時,詩歌是林先生要好的朋友,是她療病的良藥。
屈原、陶淵明、蘇軾、納蘭容若……回首過往,無數(shù)的人們,趕赴詩歌的約會,他們?nèi)r愁容滿面,歸時神采奕奕。
請放下我們做不完的試卷,停下匆匆的腳步,沉浸在詩歌的世界里,我們會驚嘆,原來落霞可以如此絕美,原來西湖真的煙雨朦朧。我們不能遺忘,遺忘那一輪春江花月,遺忘那一首深情的琵琶曲,遺忘那一場青春與詩的約會。
月色入戶,東坡欣然啟程,我們呢?“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老師點評:
這是一篇有關(guān)文化自信的作文,作者巧妙選取了優(yōu)美的中國古代詩詞作為寫作對象,以詩化的語言營造了一個今人與古詩約會的場景,古詩仍在,今人失約,暗喻好詩無人欣賞,在感嘆中完成引入話題的人物。接下來簡要分析了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又從詩教傳統(tǒng),詩歌對人的熏陶,分析了學(xué)詩對民族、家庭的作用和意義,從宏觀上肯定了學(xué)詩的必要性。又以林徽因為例,從微觀上肯定了詩對個人的巨大意義,再以點帶面,點出歷史上許多人因?qū)W詩受益,從而將學(xué)詩的必要性推向高潮。最后回扣開頭,點明中心,雖不明言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盡在其中矣。
直接引用與化用古詩詞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飽含真情,文心敏銳。讀完此文,相信讀者都會欣欣然前去赴古詩詞之約,捧起詩詞,美美地讀,深情地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