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勇
(浙江省義烏市后宅街道下金村,浙江 義烏 322008)
通常情況下,由于古法桶養(yǎng)中蜂群巢脾結構的固定性,難以像活框群那樣連蜂帶脾提出來,進行人工分蜂,而是任其自然。但自然分蜂,在王臺封蓋后,只要是晴天,養(yǎng)蜂人就必須于8:00~9:00,一直至14:00~15:00,不間斷地守候在蜂群旁邊,否則新分群就會飛逃。但個別蜂群有例外,如可能因多種原因的誘導,而發(fā)生提前分蜂,即王臺未封蓋時,就緊急分蜂。也有于清晨、黃昏自然分蜂的。
如果養(yǎng)殖規(guī)模較大,那么光靠一個人蹲看守候、收捕新分蜂群,壓根就來不及。有時因多個蜂群接二連三地分出,讓人顧此失彼,難以應對,眼睜睜地看著多個蜂群飛失;有時多個新分群,相繼分出,雖然尚未逃失,但在空中混團廝殺,損失很大,讓養(yǎng)蜂人防不勝防。因此,給古法桶養(yǎng)的中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就可避免上述的諸多弊端,而不受損失。
桶養(yǎng)蜂群,雖然無法像活框蜂群那樣,直接進行“提脾分蜂”。但筆者常采用“驅蜂分群”的方法,進行人工分蜂,效果相當好。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無須連續(xù)多天長時間地蹲守,也不會使新分蜂群飛逃。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先備好分蜂器具:噴煙器、蜂帚、空蜂桶、收蜂斗,筷子般粗細的竹簽若干,電動或人力手鉆器具。
先在收蜂斗內涂上一層蜂蜜,再把王臺已封蓋蜂群蜂桶之上蓋揭除,然后將收蜂斗扣在已揭除上蓋的蜂桶上方,再抬架在近1 m高的桌面或石塊上,并支撐固定一下,防止傾倒。設法讓蜂桶底與臺面架空一小段空間距離后,從蜂桶底部燃煙噴霧和輕柔地敲擊桶身,煙霧與擊聲促使蜜蜂迅速往蜂桶頂部上爬,再加之收蜂斗內蜜汁的誘引,蜜蜂很快會進入收蜂斗……直至絕大多數(shù)蜜蜂,都逃至收蜂斗內時,可稍傾斜收蜂斗尋找蜂王。如查看到蜂王已進入收蜂斗內時,即可停止驅趕工蜂。若一下子還查不到蜂王時,那么應直至把蜂王驅至收蜂斗內為止。
尋找到蜂王后,先將其囚禁于王籠內,再將整個蜂群一分為二。即把原蜂桶移回原位置后,讓無王的一半工蜂,用蜂掃輕輕地掃入到原蜂桶巢門口。再迅速把有蜂王的另一半蜜蜂,用通透性能良好的布匹,把收蜂斗底口包罩捆好,以防蜜蜂散落飛出。
掃落于原蜂巢門口的蜜蜂群,會迅速爬回桶內。由于蜂王與近半的工蜂被人為地分出,就解除了“分蜂熱”,已入蜂桶的蜂群很快就會恢復到產生“分蜂熱”前的秩序,出勤采集表現(xiàn)得格外積極。不久處女王出房時,會將剩余的王臺全部咬毀。如不全部咬除王臺,也有可能是再度發(fā)生自然分蜂。為了防止蜂群再度自然分蜂,可人為除盡所剩的王臺,杜絕再次分蜂。
在原蜂群內割下一小塊子脾,連同空蜂桶、還有一半工蜂的收蜂斗、收蜂器具和蜂王,都運到離原巢址2 km外能遮風擋雨的區(qū)域。再在空蜂桶頂部鉆幾個小孔,用竹簽將小塊子脾穿插固定于蜂桶內。蓋嚴桶蓋后,將有蜂王的另一半工蜂,倒入空蜂桶內,同時放出蜂王。這樣就完成了桶養(yǎng)中蜂群的人工分蜂。由于有小塊子脾的吸引,新分蜂群不會飛逃。又由于遠離原巢,蜜蜂對從未到過的新巢址方位完全陌生,工蜂也無法飛回原來的蜂巢。
若原蜂群過于強大、氣候好、蜜源豐沛,封蓋子脾面積也很大的話,不久就會有大量的幼蜂相繼孵化出房,使群勢劇增,那么就可分成3個蜂群。
如果是古法桶養(yǎng)與方箱活框混合養(yǎng)殖的蜂場,欲將新分的桶養(yǎng)群,放在方箱中活框養(yǎng)殖的話,那么還可分成4個蜂群,甚至更多。因為雖然分得群勢較為弱小,但是可在另外有“分蜂熱”的強群中,抽出部分老熟子脾添加之,就可使新分出的弱小蜂群,在短期內壯大群勢,同時也解除了被抽出子脾強群的“分蜂熱”,延緩了分蜂期,可謂是一舉多得。
無論分成幾個蜂群,除了有王群外,其余每群移掛的子脾上,至少應帶有1只老熟的王臺。為了以防萬一留有余地,每個新分群可多掛幾只王臺,以增加處女王交尾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