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權(quán) 郁萬芹(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萬良鎮(zhèn)綜合服務中心 吉林 白山 134521)
人參屬五加科人參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被稱為“百草之王”,是我國傳統(tǒng)名貴中藥材,具有強壯滋補、補氣凝神等功效。我國人參種植歷史悠久,最早為林地栽培,主要模仿野生人參環(huán)境進行栽培,但隨著林地資源的限制,人們開始嘗試進行田地栽培,并取得了成功。
人參喜陰忌強光,對土壤要求較高。種植地塊要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坡度不超過15°。最好為質(zhì)地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高、土層較厚、保水保肥性能較好、養(yǎng)料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土壤pH5.5~6.5,土壤含水量40%~50%。不要選擇地下水位比較高、地勢比較低的 地塊[1]。
田地前茬作物不宜為根莖類作物,最好為大豆、玉米、蘇子等作物,收獲之后對土地進行 6~8次深耕。深耕結(jié)束后,對土壤的酸堿度及鈣元素等進行調(diào)節(jié),并施加底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宜(1.7~2.0 kg/m2),或選用人參復合肥(0.1~0.2 kg/m2)。作床前要做好土壤的消毒滅菌工作,徹底殺滅病菌蟲卵等有害物,尤其要重視對越冬害蟲的防治,防治不當會增加人參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常用的土壤消毒劑有高錳酸鉀、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敵菌靈、惡毒靈、地菌凈等,用法和用量嚴格按照使用說明即可。施藥后土 壤充分拌勻,混拌深度約10 cm時消毒效果較好。 土壤消毒后進行整地耙細,起壟作床,床寬120~150 cm、高25~30 cm。長度根據(jù)地塊具體情況確定。
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使用代森鋅500倍液或多菌靈500倍液浸泡裂口種子 15 min,及時剔除品相不佳的種子,避免影響種子發(fā)芽率[2],消毒后撈出種子,晾干,準備播種。播種時間以秋季為宜。人參播種方法有點播、條播和撒播3種,以點播較為常用,此種方法節(jié)省種子,覆土深淺一致,后期出苗整齊。點播株行距為4 cm×5 cm,每穴1~2粒種子,用種量0.05~0.06 kg/m2。為了避免地塊板結(jié)而影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播種時不要深播。播種后覆土5~7 cm,畦面用殺過菌的玉米秸桿或落葉稻草覆蓋,澆水保濕,以防止畦面干燥。有條件的可以覆蓋地膜,能達到保墑防雜草和病害的雙重效果。
因北方春季風較大,土壤濕度難以保持,參苗移栽多選擇在秋季。參苗移栽一般選擇“二四制”或“三三制”,即選擇二年生參苗移栽,六年生收貨;或選擇三年生參苗移栽,六年生收貨。選擇根部潔白、無病無害、蘆頭完整、參須健壯完整、芽苞肥大、漿液飽滿的2~3年生參苗。選擇好的參苗進行消毒處理后方可移栽。一般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浸泡10 min,或多抗霉素150倍液浸根5~10 min。消毒浸根時要將蘆頭朝上,避免藥液接觸到芽苞而產(chǎn)生藥害。對消毒后的參苗進行根須修整,主根留8 cm以上,側(cè)根留2~3條,剪除多余根須。栽植株距10~15 cm, 行距15~30 cm。栽植時采用斜栽的方式,一般將參苗傾斜30~45°,因為當?shù)貕K比較平整時,若用平栽的方式,人參生長3~4年后,主根上會長出較多支根或不定根,與主根競爭養(yǎng)分,導致人參的主根變短,影響人參品質(zhì)[3]。栽植后,覆土6~10 cm,再覆蓋一層雜草或玉米秸稈,保持土壤溫度和濕度。
在人參種植地塊搭設大棚,可以提高人參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復式大棚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模式,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單畦拱棚,可覆蓋防雨,上層則是一層遮陽網(wǎng),可調(diào)光。大棚可有效改善人參生長的田間小氣候環(huán)境,夏季溫涼,秋季保暖,光照均勻,可將人參生長期延長10~15 d, 且便于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采收等工作。夏季光照比較強烈,且容易出現(xiàn)強降雨天氣,可適當延長棚室遮蓋時間,用于減弱光照以及防止因強降雨導致的內(nèi)澇[4]。在秋冬季還可適當延長遮蓋時間,起到保溫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人參品質(zhì)。
為了預防黑斑病和灰霉病,可用硫酸銅100倍液、惡霉靈、多菌靈等進行床面消毒。
在人參栽培期間,要加強對雜草的控制,可選擇化學藥劑或人工除草。化學防治,可用“拿撲凈”250~300倍液噴施;人工除草,可降低化學藥劑對人參品質(zhì)的不良影響,但勞動強度大。為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可將兩種方法結(jié)合應用,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人參種植過程中要加強水肥管理。雨季來臨之前,清理好排水通道,避免因強降雨導致地塊被淹,影響人參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在干旱季節(jié)則需及時補充水分,水分不足會導致人參根須發(fā)育不良。在人參不同生長階段,要施加不同類型肥料,首先需要施加好底肥,如果底肥不充足,或沒有及時施加底肥,則不能滿足人參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其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就難以提升。1~2年生人參可以使用0.2%磷酸二氫鉀及天達參寶進行葉面施肥,3年生以上人參除了要施加葉面肥以外,還應配合使用農(nóng)家肥、DND生物肥以及人參復合肥等,施肥量為15~20 kg/667 m2。
冬季氣溫較低時,人參種植地容易出現(xiàn)凍害,因此必須做好越冬防寒工作。氣溫達到0℃時,需對畦面覆蓋5~8 cm厚的稻草、玉米秸稈或落葉,起到保溫作用。溫度繼續(xù)降低,可覆蓋地膜,地膜外面用參簾壓蓋,避免出現(xiàn)凍傷凍害情況,翌年春季根據(jù)氣溫變化合理選擇移除保暖覆蓋物的時間。
人參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黑斑病、疫病、灰霉病。對于人參病害的防治,可用多抗霉素、多菌靈、異菌脲等藥劑,在生長期內(nèi)進行兩次噴藥預防,第一次在出苗率達到50%~70%時進行,間隔5~7 d再噴施1次。
人參主要蟲害為地下害蟲,如金龜子、地老虎、螻蛄等。利用螻蛄、金龜子的趨光性,每年4~8月在其出土期設置誘蟲燈進行誘殺;防治地老虎,可配糖醋液(糖∶醋∶白酒∶90%敵百蟲= 6∶3∶1∶1)置于田間進行誘殺;用9%晶體敵百蟲30倍液,拌炒香的麥麩制成毒餌,加青菜葉,于傍晚撒于植株周圍。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鼠害,可使用毒餌誘殺或人工捕殺。
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是人參種植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研究熱點。制定科學合理栽培計劃,從多方面入手做好栽培管理,確保人參健康生長,提高人參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提高種植戶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