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勇
(浙江省義烏市后宅街道下金村,浙江 義烏 322008)
初冬氣溫適宜、雨量充沛,柃屬蜜源流蜜很涌。筆者的中蜂,凡3 框以上的蜂群都割了蜜。十來天后,再去查看時,發(fā)現(xiàn)有一蜂群的工蜂烏黑油亮,細細查看才知早已失王,原來的巢房孔內(nèi),密密麻麻都是工蜂卵。
如果在夏秋高溫季節(jié),這種失王過久、工蜂早已產(chǎn)卵的失王群,基本上是沒得救的。因為在干旱高溫期,介王或介臺,都很難被失王群所接受。就算是將其并入有王群中,也極具風險,不僅因氣味不同而雙方斗殺殆盡,而且失王群的工蜂,極可能會把有王群中的蜂王刺殺身亡,造成兩敗俱傷的慘重損失。
為此,筆者有了以下慎重的考慮。
如果給失王群重新補幼、卵或子脾,讓工蜂自行育王,那就不太現(xiàn)實了。因低溫季節(jié),缺少足夠的雄蜂,處女王就很難成功交配。況且蜂群失王后,也未發(fā)現(xiàn)筑造應急改造王臺的痕跡,大量子脾基本上已孵化出房了,只見巢房內(nèi)密密麻麻的都是工蜂卵。
因冬季低溫,蜂群與蜂群之間對異味不會太敏感,不容易排斥打斗,人為為其合并的成功率,較高溫期會高得多。
即使僥幸重新育出處女王,能成功交尾,也終因無王期太長,加上未來可能會有長期的陰雨低溫,處女王婚飛期會嚴重滯后。即使處女王能成功交尾,等處女王開產(chǎn)時,大量工蜂也已衰老死亡。而此時季節(jié),至最寒冷的時期,對孵育子脾是十分不利的,當?shù)囟境髓凌嘶?,又缺乏足夠的蜜源?/p>
綜上所述,再三權衡利弊后,決定將該失王的工蜂產(chǎn)卵群,合并至另外中等群勢的有王群中,以增強采集群勢,也許還可收獲冬季枇杷蜜。
具體操作步驟是:先將失王群和另外一個準備合并的有王群,搬運至離原巢址2 km 以外的理想?yún)^(qū)域。揭開被并的有王群箱蓋,以及鐵紗副蓋上的覆布,在有王群的鐵紗蓋上放1只繼箱圈。然后,再將失王的工蜂產(chǎn)卵群逐脾移入繼箱內(nèi),再蓋嚴箱蓋。
2 d 后,揭開繼箱蓋查看,鐵紗蓋上下,未發(fā)現(xiàn)上下2 個蜂群的工蜂有敵對跡象,說明2 群氣味已混合。搬下繼箱圈和鐵紗蓋,將失王群連蜂帶脾都移入下面的有王群內(nèi)。為了慎重起見,防止排斥互斗,在2 個蜂群中間又隔了1 塊擋板。
第三天,2 個蜂群雖然不打斗,但雙方還有隔閡,工蜂間還有戒備跡象,界限很明顯,但所幸未有圍王跡象。
第四天,提出失王群巢脾,將工蜂都抖入有王群中。為了蜂脾相稱,又加了3 張空巢脾。次日再查看巢內(nèi)秩序,一切已恢復正常。逐脾仔細查看,房孔內(nèi)也未見工蜂產(chǎn)卵。午后氣溫暖和,工蜂出勤基本正常。
再說失王群,產(chǎn)滿工蜂卵的巢脾,因為還有部分殘留的貯蜜和花粉,為了防止盜蜂,筆者將其都寄放入別的強群內(nèi)后,房孔內(nèi)密密麻麻的工蜂卵,也很快被工蜂清除得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