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虹雁
說明文是一種以科普為主要目的的文體,兼具知識性、嚴(yán)謹(jǐn)性、趣味性等特征。寫說明文,要認(rèn)真研究用什么方法去表現(xiàn)說明對象的特點,即使用什么說明方法去說明事物。
說明方法在使用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現(xiàn)以《蘇州園林》第三段為例進行分析:
第一層次:使用什么說明方法。
《蘇州園林》第三段中使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段話有兩組比較,第一組是“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與“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之間的比較,第二組是“講究對稱的圖案畫”與“講究自然之趣的美術(shù)畫”之間的比較。
第二層次:使用這種方法要說明什么。
第一組比較,“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它們的特點是“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布局上講究規(guī)矩、整齊。而蘇州園林卻大為不同,它們的設(shè)計通常是“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它們“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作者要說明的內(nèi)容是“蘇州園林是不講究對稱的”。
第二組比較,用“圖案畫”比方“對稱的建筑”,用“美術(shù)畫”比方“不講究對稱的園林”,作者要說明的內(nèi)容是“蘇州園林是美術(shù)畫,是不講究對稱的”,即蘇州園林“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將兩組比較放在一起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是要說“蘇州園林是美術(shù)畫,在布局上不講究對稱,而求自然之趣”,這正好照應(yīng)了文章的中心句“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作者使用一種說明方法去說明一個問題,有其直接的目標(biāo),也有其間接的終極目標(biāo)。這里的兩組比較,直接說明的問題是“蘇州園林的布局是不講究對稱的”,間接說明的終極問題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第三層次:使用這種方法要收到什么效果。
從說明方法的作用看,作比較的基本作用是使讀者通過比較對說明對象留下具體而鮮明的印象,突出和強調(diào)說明對象某一方面的特征。
這里,作者將“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與“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進行比較,將“講究對稱的圖案畫”與“講究自然之趣的美術(shù)畫”進行比較,這樣蘇州園林“不對稱”“講究自然之趣”的特點就被凸顯了出來,給讀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較中,我們很清楚地了解了蘇州園林的特點和優(yōu)勢,認(rèn)識到了蘇州園林與其他建筑的差別所在。
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分析,我們可以以第一組比較為例,對這段話中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進行小結(jié):作者將“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與“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進行比較,說明了“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突出了蘇州園林的布局追求自然之趣,給讀者留下了直觀而又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