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野 張麗艷 賀濤 潘鵬 郭永吉 曲紅梅
胰腺轉移癌在臨床上并不十分常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癥狀不明顯,發(fā)現時患者已處于晚期。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病變發(fā)生、發(fā)展都過于隱匿,不易被發(fā)現,而傳統(tǒng)影像學檢查對早期胰腺病變的檢出率欠滿意。本文通過報道1例經超聲內鏡引導細針穿刺抽吸術(EUSFNA)精準診斷胃癌術后胰腺轉移癌的患者,以期為臨床診療胰腺疾病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患者男,67 歲。因“確診胃癌8 年,食管癌7個月余,胰腺占位10 d” 于2021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8 年前因腹部不適行胃鏡檢查發(fā)現胃體近賁門處潰瘍改變,胃體底見隆起樣改變,病理活組織檢查(活檢)示腺癌(低分化)。行胃癌根治術,術后規(guī)律給予奧沙利鉑200 mg 靜脈滴注(d 1),卡培他濱2000 mg 口服,每日2 次,口服1~14 d,中間停藥1 周,術后4 個月共完成6 個周期化學治療。術后患者經常出現乏力、反酸、燒心癥狀,并規(guī)律于濰坊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行胃鏡檢查,其間進行過一次PET/CT 檢查,未見明顯轉移。1年前患者出現吞咽阻擋感,行胃鏡檢查示:食管癌?食管炎,殘胃炎(圖1A),病理提示(食管)角化型鱗狀細胞癌(中分化)(圖1B),7 個月前完善放大胃鏡示食管癌,病理回示結果同前,患者行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技術所見病變浸潤較深,無法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遂完善上腹部增強CT 檢查評估是否有遠處侵犯,結果回示未見轉移征象,經腫瘤放射治療科會診評估后,患者規(guī)律行放射治療2 個月,其間未訴明顯不適。
圖1 一例胃癌患者術后食管轉移癌胃鏡下表現及病理結果
近10 d 以來,患者自覺食欲差,伴全身乏力,再次入院治療。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2.44×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0.703,血紅蛋白107 g/L,紅細胞3.00×1012/L,血小板計數、肝腎功能、糞便常規(guī)、尿常規(guī)以及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CA)72-4、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均未見明顯異常。隨后行上腹部CT 檢查示胰頭占位(圖2A、B),考慮為轉移瘤,腹膜后腫大淋巴結,胰腺體尾部胰管擴張,內見高密度灶。上腹部MRI 平掃+動態(tài)強化:胰頭區(qū)占位累及腹腔干、腸系膜上動靜脈、脾靜脈并肝內膽管、膽總管及胰管擴張(圖2C、D)?;颊咭阮^占位,無法明確病灶來源于胃或胃癌轉移后的食管,下一步治療方案選擇困難,經過相關科室的會診后,決定對病灶行超聲內鏡檢查(圖2E、F),明確來源并指導治療,同時行EUS-FNA 穿刺胰腺腫物獲取病理示:(胰腺組織穿刺)凝血組織內見異型細胞、印戒樣細胞,結合病史,考慮胃癌轉移(圖3)。排除化學治療禁忌后,給予患者多西他賽120 mg +亞葉酸鈣675 mg 靜脈滴注(d 1),氟尿嘧啶5 g 持續(xù)靜脈滴注72 h 方案化學治療。截至撰稿日患者仍存活。
圖2 一例胃癌術后胰腺轉移癌患者胰腺占位CT、MRI、超聲內鏡下表現
圖3 一例胃癌術后胰腺轉移癌患者胰腺穿刺組織及涂片病理
胰腺癌根據發(fā)生部位可分為原發(fā)性胰腺癌和胰腺轉移癌。由于缺乏典型癥狀、體征,故早期診斷十分困難,多數患者發(fā)現時已是中晚期,病情發(fā)展迅速,預后較差,已失去最佳治療時機[1]。血清學指標檢測常用于鑒別胰腺轉移癌和原發(fā)性胰腺癌,一般來說,原發(fā)性胰腺癌常表現為CA19-9 升高,作為重要陽性指標,其靈敏度可達78%,特異度可達83%,而轉移性胰腺癌CA19-9陽性率較低[2]。本例患者在發(fā)現胰頭占位前進行的CA19-9 檢查均正常,在發(fā)現胰腺占位后共復查了3 次CA19-9,分別為26.84 U/mL、18.08 U/mL、28.41 U/mL,均低于正常值上限37.66 U/mL,這一點在許東奎等(2006 年)的文獻研究中已得到證實,但是他們的研究中對胰腺轉移癌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傳統(tǒng)影像學,如B 超、CT、MRI,確診有賴于手術大體標本以及B 超或CT 引導下的穿刺活檢等有創(chuàng)操作,而EUS-FNA 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診斷陽性率高等優(yōu)點。有研究顯示,EUS-FNA 診斷早期胰腺癌的靈敏度為70%~80%,特異度可達90%[3]。近年來,圍繞DNA 甲基化和盤狀結構域受體1 在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和轉移機制中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上述指標是繼CA19-9 之后備受廣大學者關注的胰腺血清學標志物,為進一步理解胰腺轉移癌的機制以及作出臨床診斷提供了新思路[4]。
胰腺轉移癌在臨床上常表現為呼吸系統(tǒng)合并消化系統(tǒng)的某些癥狀,如咳嗽、胸悶、腹痛、腹瀉等,特異性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胰腺轉移癌并非起源于胰腺導管上皮細胞,因此無胰腺導管內阻塞,若此時腫瘤引起的導管外壓迫癥狀不明顯,那么就會導致較大一部分的胰腺轉移癌患者未出現明顯黃疸癥狀,給診斷增加了難度[5]。還有一部分患者未表現出任何癥狀,為復查原發(fā)腫瘤時發(fā)現。本例患者即為胃癌術后復查腹部CT 時發(fā)現胰腺占位,進而完善上腹部MRI 示胰頭區(qū)占位累及腹腔干并肝內膽管及胰管擴張,同時行EUSFNA 獲取病理確診胰腺轉移癌。
轉移性胰腺癌在臨床上較為少見,僅占所有胰腺惡性腫瘤的2%~5%,這是胰腺轉移癌本身缺乏明顯的臨床特征所致[6]。據相關文獻報道,腎癌最常發(fā)生胰腺轉移,其次是肺癌。但Minni 等(2004 年)報道食管癌胰腺轉移,通常在2 年內發(fā)生轉移。本例患者確診胃癌8 年、食管癌7 個月,后發(fā)生胰腺轉移,是相對罕見的胰腺轉移癌病例。該患者系雙源癌,發(fā)生胰腺轉移,CT、MRI 等影像學檢查無法明確轉移瘤性質,無病理學診斷,這就無法選擇后續(xù)治療方案。通過超聲內鏡下胰腺穿刺活檢,病理結果證實為腺癌,考慮胃來源,確診為胃癌胰腺轉移。胰腺轉移癌的治療通常選用化學治療、局部放射治療及膽管支架置入等治療。本例患者結合病理結果以及腫瘤原發(fā)部位,最終選擇了合適的化學治療方案,為后續(xù)的治療指明精準方向。
由于胰腺轉移癌相對來說病例較少,無太多典型臨床表現可供參考,同時也缺乏特征性影像學表現,單從影像學表現上很難鑒別胰腺轉移癌和原發(fā)性腫瘤。本例患者在行相關檢查時也遇到了以下困擾:CT 掃描增強后強化不明顯,不具有特異性。MRI 在檢查胰腺轉移癌時較難與其他胰腺良性腫瘤區(qū)分,極易造成漏診或誤診。PET/CT雖有助于胰腺腫瘤的術前診斷與評估原發(fā)病灶情況,有助于降低胰腺轉移癌的術前誤診率,但是對腫瘤的起源鑒別并不具有優(yōu)勢[7]。最可靠的診斷是在影像或內鏡引導下穿刺活檢行病理檢查。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EUS-FNA 可以免受腹腔氣體的干擾,精準定位穿刺獲取胰腺組織,完善病理及免疫組織化學(組化)檢查,特異性高,明確腫瘤來源[8]。本例患者即為在發(fā)現胰頭占位后及時行EUS-FNA,最終明確為胃癌胰腺轉移,為后續(xù)的針對性治療提供依據。
通過本例患者的診治經過,筆者體會如下: ①對于發(fā)生胰腺占位的患者,關于胰腺病灶的良惡性診斷需慎重。傳統(tǒng)檢查手段如B 超/CT 引導下的胰腺穿刺活檢創(chuàng)傷性大、定位欠準確且容易引發(fā)胰腺炎等并發(fā)癥,需謹慎使用,而EUS-FNA 檢查定位準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術后恢復快,診斷陽性率高。因此建議患者在排除治療禁忌后積極行EUS-FNA 檢查獲取病理結果,結合免疫組化結果,提高隱匿性疾病的檢出率,明確診斷,以免誤診[9]。②CT 與 MRI 等影像學檢查應用于胰腺癌的診斷中,其在顯示胰腺形變及與周圍器官的關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判定腫瘤外侵及淋巴結轉移等情況,可明顯提高臨床分期的準確性以及治療方式的選擇[10]。③胰腺轉移癌若無手術禁忌證者,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對于不能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可根據腫瘤的特性采用局部放射治療聯合化學治療[11]。④該患者系雙源癌,第一來源為胃,第二來源為食管。在原發(fā)癌治療后的5年里,應警惕腫瘤復發(fā)及出現遠處轉移,也有報道顯示原發(fā)癌治療后5~10 年常有第二原發(fā)癌的發(fā)生[12]。本例患者食管癌發(fā)生在胃癌術后7 年,并于隨訪中發(fā)現胰頭占位。關于雙源癌的發(fā)生機制暫無準確定論,有研究表明與免疫缺陷、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13]。這就提示當患者原發(fā)腫瘤出現轉移時,臨床醫(yī)師有必要對患者的病理結果加做免疫組化和基因檢測,獲得免疫學治療的相關證據,并給予相應的靶向藥物,達到精準診療的目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14]。這也是筆者今后在腫瘤治療方面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