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麗婭
日前,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日本京都賽區(qū)上,經過4 天激烈角逐,代表中國參賽的天津選手張洪豪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下,依然克服困難、頂住壓力,斬獲信息網絡布線項目銀牌,站到了世界級工匠的頒獎臺上。
初次見到張洪豪,他剛為備戰(zhàn)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的學生們做完指導。面對記者采訪,這位年僅 22 歲的銀牌選手還顯得有些靦腆,與賽場上沉著冷靜的形象形成了“反差萌”。提起他在這次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取得的成績,張洪豪說:“這個成績是對我五年來付出努力的肯定,而這枚銀牌背后也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與汗水?!?/p>
世界技能大賽是當今世界地位最高、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職業(yè)技能賽事,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代表著職業(yè)技能發(fā)展的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信息網絡布線項目的比賽于2022年10月15日至19日在日本京都舉行,共吸引了來自12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選手參賽,賽況激烈。“比賽過程中,我正常發(fā)揮出了平時的訓練水平,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整個賽程?!被貞浧疬@場持續(xù)4 天的特別賽,張洪豪依然難掩激動的心情。
雖然與金牌失之交臂,但張洪豪獲得的這枚沉甸甸的銀牌依然“含金量”十足。日本不僅是此次賽項的東道國,同時也是這個賽項的發(fā)起國,該賽項的首席專家也是日本籍,而場地搭建人員和日方參賽選手還是同事,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陌生的場地,臨開賽才公布的賽題,4 天的5 個模塊隨時變動,甚至設備列表清單也是臨時增加,這些都為比賽帶來很大的困難。比如在第三板塊的比賽中,原應發(fā)放的賽事專用管材,變成了我們從未見過的規(guī)格管材,而這種規(guī)格管材基本上只在日本本土使用,這就要求我在操作時盡快適應,盡力克服因為不熟悉造成的速度延誤?!睆埡楹勒f,比賽到了后半程,競爭愈發(fā)激烈,一個棘手的難題橫在了參賽者的面前。在賽到樓宇綜合布線模塊時,按照賽事慣例,第二天的比賽時長應該提前通知參賽選手,選手需要在賽前設計并提交工作計劃。但直到比賽的前一晚,參賽選手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為了能更好應對轉天的比賽,張洪豪和教練韋國發(fā),以及大賽的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教授盧勤挑燈夜戰(zhàn),連夜準備出了5 套應對方案,圓滿完成了轉天的比賽題目。
最終,正是靠著張洪豪嫻熟的技術以及保障團隊的共同協(xié)作,張洪豪緊緊咬住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對手,在強手如林的國際賽場上,收獲了這塊來之不易的銀牌。
“00 后”張洪豪是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冠軍工程班”的“明星”教師,同時他還是學院信息網絡布線賽項的王牌選手——2020年第一屆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金牌得主、第46 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天津市選拔賽第一名、第46 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首次階段性考核第一名……
張洪豪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
張洪豪的成長故事,還要從5年前講起。自17 歲中職畢業(yè)開始,張洪豪沒有一天不與信息網絡布線打交道,當他的教練韋國發(fā)以優(yōu)異成績入選信息網絡布線國家集訓隊時,“技能報國”的種子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當韋國發(fā)取得第45 屆世界技能大賽銀牌時,“技能報國”的信念在他的心中更加堅定;當他走進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異的實訓條件、優(yōu)秀的師資團隊讓他快速成長,斬獲了第一屆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的金牌;當入選第46 屆世賽國家集訓隊時,他就將目標瞄準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
多年來,張洪豪的作息一直是完全按照世賽標準制定的——不論冬暑、節(jié)假日,每早7:30,張洪豪都會準時站在學院的操場上開始3 公里的體能訓練,一直到晚上10 點,他需要完成外語學習、專業(yè)技術訓練等一系列的任務。來到天津幾年,張洪豪的生活半徑除了宿舍就是訓練場,他甚至沒有時間去海河邊走一走,看看“天津之眼”、逛逛古文化街……5年來,張洪豪經手的線纜達到了千萬根,在外界看來,每日重復大量的訓練勢必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而張洪豪卻不這么認為,“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任何問題都不會讓你感到枯燥和痛苦?!痹谕馊丝磥恚畔⒕W絡布線的訓練十分枯燥乏味,需要日復一日地一次次開纜、一次次理線、一次次熔接、一次次端接……而這樣的操作,張洪豪重復了成千上萬次。但也恰恰是這些重復接著重復的訓練,給予了張洪豪參加世賽并取得好成績的底氣和信心。
張洪豪這次獲得世賽銀牌后,按照天津市支持高技能人才與專業(yè)技術人才職業(yè)發(fā)展貫通的政策,他明年就可以破格直接申報專業(yè)副高級職稱,將成為學院里最年輕的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榮譽加身,張洪豪卻并沒有因此而驕傲,比賽結束后他又默默返回教師崗位,開始為明年在天津舉辦的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做準備。
培養(yǎng)一名合格且優(yōu)秀的信息網絡布線世賽選手,往往需要經歷3 至4年的培訓周期,這期間,從基礎的衣食住行到師資配備、設備提供,再到選手心理疏導、體能訓練,需要全方位的條件支撐,這凝聚了整個電子信息技師學院的心血。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作為國內唯一的第42 屆、43 屆、44 屆、45 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中國集訓基地,10年砥礪,探索出了“師徒傳承、團隊協(xié)作、體系管理”的備賽機制,目前已經在世界技能大賽的賽場上獲得1 金、2 銀、1 銅、1 優(yōu)勝的優(yōu)異成績,這也為學院繼續(xù)培養(yǎng)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而韋國發(fā)和張洪豪這對世賽中的銀牌選手、工作中的同事、訓練場上的師徒,更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學院校訓——“崇德尚能,師傳生承”。在盧勤教授的帶領下,他們以及整個信息網絡布線團隊,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技能報國”的無悔初心。
“我要像師傅韋國發(fā)一樣,將這次在世賽上體會到的工匠精神和這些年我訓練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的學生,以及更多像我這樣喜歡信息網絡布線專業(yè)的人,培養(yǎng)出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競賽選手,代表天津、代表國家在技能領域獲得好成績?!睆埡楹勒f,這次特別賽中,自己雖然很遺憾沒能取得冠軍,但是這個金牌目標,未來一定可以在自己培養(yǎng)的學生中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