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佳,何柏娜,榮 博,邊晨曦,戴雪婷
(1.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2.山東計保電氣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000)
中國能源與用電負荷呈逆向分布,特高壓直流輸電(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在解決資源供需關系失衡中起主導作用,是目前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最優(yōu)技術方案[1-3]。換流站承擔UHVDC系統(tǒng)交直流轉換的作用,是建設UHVDC工程的核心。換流站運行時,極易發(fā)生操作過電壓[4-6],擊穿設備絕緣,嚴重威脅電網(wǎng)的穩(wěn)定運行。
換流站操作故障具有不確定性,且不同類型、不同位置的故障電壓暫態(tài)特性多種多樣,無法采用單一措施抑制過電壓。為滿足實際工程的應用需求,劉士利等[7]采用平波電抗器分置布局,減小關鍵位置處最高運行電壓與換流變閥側繞組電壓的振幅,降低電壓失穩(wěn)度;王贊等[8]提出極線單端接地運行、金屬回線接地極與換流站共用接地網(wǎng)的方式,保障接地網(wǎng)電位升高時設備運行安全和人身安全;岳涵[9]等結合調相機輸出容性無功的特點,減少濾波器投入量,降低濾波器滯后切除引起的過電壓。也有學者從提高系統(tǒng)絕緣配合方面展開研究,陳晴[10]、劉羿辰[11]等分別基于柔性直流系統(tǒng)和±1100 kV系統(tǒng)換流站的過電壓特性,優(yōu)化換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提高換流站絕緣水平和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性。
本文在研究換流站操作過電壓問題上,充分考慮外部電磁環(huán)境對換流站操作過電壓的影響。外部電磁環(huán)境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導線表面電場[12-13],線路電磁耦合、分裂間距、氣候條件等因素均會影響導線表面場強分布[14-16],增強直流導線間電磁感應,加重電壓失穩(wěn)。因此,導線表面電場對換流站操作過電壓的影響不容忽視。
本文搭建800 kV六分裂直流導線模型,模擬3種典型換流站操作故障,分析分裂間距、導線表面電場與操作過電壓的關系,研究直流線路表面電場對換流站電壓穩(wěn)定性的影響。
本文搭建±800 kV換流站仿真模型,模型以向家壩—上海UHVDC工程為基礎,整流逆變側均采用雙十二脈動閥組串聯(lián)的接線方式,換流站正負極線各裝設2臺0.075 H的平波電抗器,布局采用平抗分置。換流變壓器為三相單繞組,主要參數(shù)見表1。站內交直流濾波器結構見圖1、參數(shù)見表2。輸電線路全長2000 km,布置及參數(shù)見表3。
表1 換流變壓器模型參數(shù)
圖1 交直流濾波器結構
表2 交直流濾波器元件參數(shù)
表3 直流輸電導線模型參數(shù)
基于上述設計參數(shù),搭建如圖2所示的換流站仿真模型。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運行時正負直流極線電壓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換流站穩(wěn)態(tài)運行時正負極線電壓為±800 kV,滿足設計參數(shù)及換流站模型設計條件。
圖2 換流站整體布局
圖3 向家壩—上海UHVDC工程直流極線電壓波形
直流輸電導線電壓極性不變,被電離出的同極性離子因電荷斥力運動至導線外部,形成包圍層,改變了導線空間電場分布。被電離的正負離子引發(fā)導線雙極間直流電暈放電現(xiàn)象,如圖4所示。其中,D0為連接中心對稱的兩子導線圓心距;d0為子導線直徑;Dm為單根六分裂直流導線直徑。
圖4 直流導線離子分布
本文基于模擬電荷法計算直流分裂導線表面電場,分析導線表面場強的影響因素。搭建800 kV六分裂直流輸電導線模型,模擬不同分裂間距下分裂導線及其子導線表面電場分布。
模擬電荷法是在分裂導線內部選取1組模擬電荷,等效為導線表面自由電荷,并在子導線表面設置校驗點,進行電壓差值校驗。若校驗點與實際電壓差值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則認為該模擬電荷可代替實際電荷。子導線總電荷數(shù)由式(1)求出。
U=p·q
(1)
式中:U為分裂導線電壓矩陣式;p為分裂導線電位系數(shù)矩陣式;q為分裂導線總電荷矩陣式。
自電位系數(shù)paa和互電位系數(shù)pab共同組成電位系數(shù)矩陣p,如式(2)、式(3)所示。
(2)
(3)
(4)
式中:ε0為空氣介電常數(shù);Ha為等效導線a的對地高度;lab為第a、b2根等效導線的相對距離;lAB為第a、b2根等效導線的鏡像投影距離。
設(Xa,Ya)為模擬電荷a的坐標,(xa,ya)為導線表面任一點的坐標,分裂間距等效為點(Xa,Ya)與點(xa,ya)的相對距離d,則導線X軸、Y軸表面場強分量的表達式如式(5)、式(6)所示。
(5)
(6)
式中:qa為第a個模擬電荷量;E0為初始場強;Ex、Ey為所求點的軸向場強分量。
由式(5)、式(6)可知,Ex、Ey與相對距離d密切相關。不考慮測量誤差、正負極線間電磁耦合及空氣濕度等外界環(huán)境因素,理想條件下導線總合成場強E表達式如式(7)所示。
(7)
綜合分析式(5)—(7)可知,分裂間距是導線表面場強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選擇合適的分裂間距,可優(yōu)化直流導線表面電場分布,改善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
本文建立800 kV直流分裂導線模型,分析導線表面電場分布,不同分裂間距仿真結果如圖5、圖6所示,直流導線最大表面場強見表4。
(a)分裂間距為0.3 m
圖6 不同分裂間距下分裂子導線表面電場分布
表4 不同分裂間距下直流導線最大表面場強
由圖5、圖6可知,子導線內外表面電場整體分布不均,局部高強度場強集中分布于子導線外表面,內表面場強較弱。子導線表面最大場強Em隨分裂間距增大先減后增,呈U型變化趨勢,d=0.4 m時表面場強最小。仿真結果表明,分裂間距改變導線表面場強及電場空間分布,影響線路電磁環(huán)境和輸電電壓穩(wěn)定性。
HVDC換流站直流導線表面場強過高會引發(fā)嚴重電暈,影響線路電壓穩(wěn)定性,加重換流站操作過電壓。本文模擬典型換流站故障,分析分裂間距、表面場強對換流站直流線路過電壓的影響。
設定t=1.0 s時正極直流極線接地短路,分裂間距d為0.3~0.5 m時負極線路極線電壓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1.0 s故障發(fā)生后,正極極線以故障點為中心,向線路兩端輸送反向故障電壓行波,負極電路感應到突變的反向脈沖電流,導致電壓迅速升高。1.01 s時極線電壓達到反向過電壓峰值,隨后大幅回落,故障后0.07 s逐步恢復穩(wěn)定,1.2 s左右重新達到穩(wěn)態(tài)值。
圖7 0.3~0.5 m分裂間距下負極極線電壓
仿真結果表明,分裂間距d=0.5 m時,極線反向過電壓最高,故障電壓恢復速度最慢;d=0.3 m時,Em最大,如表4所示,表面電場對故障后極線電壓干擾最強,雖然故障電壓能快速恢復穩(wěn)態(tài)運行,但穩(wěn)態(tài)值明顯高于故障前極線電壓值;d為0.35~0.45 m時,過電壓幅值較小、電壓恢復速度較快,且故障后電壓穩(wěn)態(tài)值與故障前基本一致。
綜合表4分析可得,d為0.35~0.45 m時,導線表面場強較小,故障后極線電壓可控性較高,輸電環(huán)境較穩(wěn)定。
在換流站逆變側交流電網(wǎng)處設置A相接地故障,t=1.0 s發(fā)生故障,故障持續(xù)時間0.05 s,分裂間距d為0.3~0.5 m時正極直流輸電線路電壓如圖8所示。
圖8 0.3~0.5 m分裂間距下正極直流極線電壓1
由圖8可知,1.0 s交流逆變側A相接地故障發(fā)生后,操作沖擊電壓波以全幅值通過換流變內部,靜電電磁感應加速行波傳遞至閉鎖的換流閥側,正極極線產(chǎn)生反向過電壓,d=0.3 m和d=0.5 m時,反向過電壓峰值較大,約為-750 kV。1.05 s故障清除后,電壓持續(xù)波動,隨分裂間距的增大,電壓波動范圍ΔU遞減,1.45 s后逐漸趨于穩(wěn)定。仿真結果表明,隨分裂間距的增大,電壓波動范圍ΔU遞減,與d=0.3 m相比,d=0.5 m時ΔU縮短約30%,極線電壓暫態(tài)穩(wěn)定性更高。
結合表4分析可得,d=0.4 m和d=0.45 m時,Em、反向過電壓峰值及ΔU均較小,故障后極線電壓穩(wěn)定性較高。
設定t=1.0 s時換流站發(fā)生逆變側失去交流電源故障,分裂間距d為0.3~0.5 m時,故障正極極線電壓如圖9所示。
圖9 0.3~0.5 m分裂間距下正極直流極線電壓2
由圖9可知,發(fā)生故障后,由于交流側故障能量的持續(xù)注入及無功補償設備投切不及時,導致電壓失穩(wěn),極線電壓先減后增,1.15 s后穩(wěn)定于900 kV左右,呈周期性振蕩。仿真結果表明,同一振蕩周期內,分裂間距d=0.3 m和d=0.5 m時的電壓波動范圍較大,電壓穩(wěn)定性較差。結合表4分析可得,d=0.3 m時導線Em最大,線路電磁環(huán)境不穩(wěn)定,加劇故障時電磁振蕩現(xiàn)象。
綜上,d為0.35~0.45 m時,直流導線表面場強較小,故障后極線電壓振蕩程度較小,電壓穩(wěn)定性較高,系統(tǒng)過電壓危害大幅降低。
分裂間距d為0.3~0.5 m時,導線最大表面場強與上述3種換流站操作過電壓的變化關系如圖10所示。由圖10可知,d=0.3 m時,表面場強最大,線路電磁環(huán)境最差;0.3 m≤d<0.4 m時,表面場強遞減;d=0.4 m時場強最??;0.4 m 圖10 不同分裂間距導線最大表面場強與操作過電壓變化關系 分析表明,直流輸電導線選擇分裂間距d為0.35~0.45 m,表面場強和故障過電壓均較小,有利于維持故障后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降低操作過電壓對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危害。 a.直流分裂導線表面場強集中于子導線外表面,隨分裂間距增大,場強先減后增,d=0.4 m時場強最小,總體呈U型變化趨勢。 b.不同分裂間距下,導線表面場強與換流站操作過電壓呈正相關變化,d為0.3~0.45 m時,故障后電壓暫態(tài)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較高,是設計線路的優(yōu)先選擇方案。研究結果可為實際工程建設中±800 kV換流站直流輸電線路結構設計提供參考。4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