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瑜
雙寨山,原名麒麟山,由大寨山和小寨山組成,兩山相向呼應(yīng),最高海拔1111米,冬天一般都會下一兩場雪,是重慶主城賞雪的好去處。
表妹說,她的一個朋友的弟弟,早在20世紀(jì)90年代就承包下小寨山,獨自一人隱居于此。山上有寨門,平時鎖著。如有人要去訪問,得提前預(yù)約。有人隱居?以前怎么沒聽說過?大家頗有興致,想去打探究竟。
虎年正月初二,天氣異常寒冷。聽說雙寨山昨晚下雪了。午飯后,大家相約去賞雪和尋訪隱者。我們驅(qū)車來到雙寨山下,只見公路兩旁車子排起了長龍。人們在田間、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直接奔往小寨山。上小寨山頂?shù)穆肥且粭l青石板路。入口處兩旁竹子的枝葉相簇在一起,形成一個天然的涼棚,還未入山已覺十分清幽。山路成“之”字形盤旋而上,異常濕滑。山上灌木叢生,鳥兒在林間歡快地跳躍,石縫間的清泉叮咚作響。草叢里、樹枝上,一團團潔白的積雪在慢慢融化。
今天爬小寨山的人很多。我們陸陸續(xù)續(xù)地碰到下山的人,向他們打聽,得知隱者今天特意打開寨門,以便人們上山賞雪。隱者是什么模樣呢?留著白胡須嗎?蓄著長發(fā)嗎?他會露面嗎?好奇心驅(qū)使大家加快了腳步。
寨門位于半山腰險要之處,石拱、鐵門。進了寨門,又是一段陡峭的山路。大約又向上爬了二十分鐘,終于登上山頂。放眼四望,白茫茫一片。山頂?shù)貏葺^為開闊,左邊有幾塊菜地。地里有綠油油的小白菜、青菜、豌豆苗、胡豆苗……白雪為它們蓋上了松軟的棉被。右側(cè)還有一個小山頭,山上的杉樹林銀裝素裹,可沿陡峭的石壁爬上去。前方一幢低矮的房屋掩映在樹林中,屋頂上的積雪已融化了一半。
菜地中間有一條小路通往一個小山坪。沿著小路往前走幾百米,一叢叢火棘紅得耀眼,枝條上綴著潔白的雪朵,紅籽上墜著晶瑩的水珠。再往前走,是一個幾平米寬的木條搭建的觀景臺。觀景臺邊,早行者堆的雪人、雪貓、雪企鵝坐一排,靜候大家的到來,其中的一只貓咪惟妙惟肖。站在觀景臺上環(huán)顧四周,白霧彌漫中聽到山下傳來的鞭炮聲。如果是晴日,風(fēng)景當(dāng)盡收眼底。想必隱者是常常在此坐看日出日落、風(fēng)起云涌的。
從觀景臺折返,沿著主路往前走幾百米,下幾步臺階,就來到了隱者的居所。屋前是一塊用青石板鋪的地壩,邊上是石欄,石欄上一盆盆蘭花正悠悠地綻放。人們站在地壩上,好奇地打量著這一幢屋子,小聲地交談著。這是一幢三個排面的平房,石砌的墻,灰的瓦。偷偷地向屋里瞄了幾眼,里面的陳設(shè)很簡單,只有一些生活常用品。有山風(fēng)鳥鳴,有星辰月色,想必也不需要過多的東西了。
隱者呢,哪位是隱者?機靈的表妹通過觀察已認(rèn)出,悄悄指給我看。我順勢看過去,是一個五十來歲、中等身材的男子,并無長發(fā)、白須,與常人沒有什么不同。有人問他:“你吃的米是自己種的,還是下山去買的?”他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有得吃就行,不用去管是種的還是買的?!庇腥烁袊@:“你修這房子,修這地壩,要修好久哦!”他依然是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交給時間嘛!”
當(dāng)我們向他說起我們是他哥哥的朋友時,交談漸漸變得親切起來。我們就站在地壩上閑聊,得知他年輕時也有一些很不尋常的經(jīng)歷。后來承包下這座山,修路、建房子、種樹、開荒……過起了他向往的原生態(tài)的慢生活。
山上的夜色似乎降臨得早一些。下午四點多,天色漸暗。我們不好意思久留,與他告別。他叮囑道:下雪天路很滑,下山時小心一點,一步一步地走好,就像人生的道路一樣。
——選自西部散文學(xué)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