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曉暉
“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關于平衡膳食的最早記錄。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再次強調(diào)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那么,何為平衡膳食?平衡膳食中的平衡點都有哪些?
平衡膳食,是指根據(jù)居民日常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所推薦的食物種類和比例,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健康人群的生理和營養(yǎng)健康需要而設計的膳食。
考慮到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不均衡,食物資源各具地方特色,以及食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因素,平衡膳食的設計目的是讓絕大多數(shù)老百姓能夠既享受美食又促進健康。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將食物分為5層:谷薯類食物,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谷類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蔬菜水果,推薦每天蔬菜攝入量為300—500克,水果攝入量為200—350克;魚禽肉蛋類動物性食品,推薦每天攝入120—200克,其中畜禽肉每天40—75克、水產(chǎn)品40—75克、一個雞蛋;奶類、大豆和堅果,推薦每天300—500克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每天25—35克;烹調(diào)油和鹽,其中烹調(diào)油25—30克,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
世界上存在多種多樣的膳食模式,如以動物性膳食為主的西方膳食模式、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執(zhí)行的植物性為主的膳食模式,以及以地中海膳食為代表的動植物性食物結合型的膳食模式。之所以有不同的膳食模式,主要是由于各國地域、文化、資源、信仰的差異。
并非每種膳食模式都是健康的膳食代表,長期膳食不合理會引起慢性病與死亡率的升高。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減少不健康飲食”作為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合算的干預措施”之一。
不合理膳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重要危險因素。2019年《柳葉刀》發(fā)表的《195個國家和地區(qū)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指出,全球近20%的死亡與吃的食物不健康相關。我國人口眾多,因為飲食結構問題導致的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居世界首位,而造成死亡的不合理飲食的前三位包括:高鈉飲食、低全谷物飲食和低水果飲食。
根據(jù)《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我國居民目前膳食的整體特征是宏量營養(yǎng)素攝入過量,鈣、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yǎng)素的缺乏依然存在;居民脂肪提供能量占所有營養(yǎng)素的比例為34.6%,首次超過了30.0%脂肪供能比的上限。因此,提高膳食的營養(yǎng)健康屬性,預防慢性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是營養(yǎng)學家們設計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初衷之一。
平衡膳食的精髓在于食物的廣泛選擇、搭配合理、比例適宜。其平衡點概括如下。
一日三餐比例平衡。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量,早餐約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兩餐間隔4—6小時,真正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巧。
食物搭配粗細平衡。主食應當注意增加全谷物和雜豆的含量,增加精米白面與糙米、雜糧、雜豆的混合,混合的經(jīng)典案例包括二米飯、八寶粥、綠豆飯、紅豆飯等。
果蔬顏色深淺平衡。五顏六色的果蔬代表了果蔬中不同的營養(yǎng)素和植物化學物,日常飲食中深色果蔬,如紫色、紅橙色、深綠色果蔬應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食物種類葷素平衡。如果不是素食主義者,建議全面地選擇動、植物性食物,避免成年人的挑食、偏食。
營養(yǎng)素比例要平衡。雖然每個營養(yǎng)素都是構成人體營養(yǎng)的基本單元,但攝入過量或攝入比例失衡,都會影響健康。比如鈣、磷失衡,容易引起鈣吸收利用率下降,從而影響骨骼健康;再比如n-6和n-3多不飽和脂肪酸,兩者的最佳比例約為4∶1至6∶1之間??涩F(xiàn)代加工的食用油中含有較多的n-6多不飽和脂肪酸,飲食不當常常引起兩者比例失調(diào)。研究顯示,現(xiàn)代居民普遍的飲食中n-6和n-3的比例超過10∶1甚至高達30∶1,遠超推薦攝入比例。因此建議居民增加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用油的攝入,例如烹飪用油采用亞麻籽油、紫蘇油等。
吃、動、睡眠保持平衡?!肮茏∽?、邁開腿”一直是健康界的金句。在此基礎上,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滿6—8小時。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浙江、上海、江蘇、廣州、福建等南方地區(qū),居民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風險較低,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死亡率也較低。營養(yǎng)學家們把東南沿海一帶的膳食總結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其主要特點:清淡少鹽、食物多樣、谷物為主、蔬菜水果充足、魚蝦水產(chǎn)品豐富、奶類豆類豐富等,與平衡膳食模式具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