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會 胡雨倫 羅蘭
“父親”這一角色對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常的社會化,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及培養(yǎng)等,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而在中國社會的傳統(tǒng)觀念中,男性更多承擔的是家庭經(jīng)濟責任,這促使男性需付出絕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地陪伴孩子,成為父親參與育兒的關鍵。
父親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要抓住與孩子相處的機會,盡可能多地溝通、交流,通過與孩子一起運動、游戲等拉近父子關系。
有研究表明,父親與孩子之間的身體互動,如擁抱、大幅度游戲等,比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更有活力,能高度激發(fā)孩子的潛能。
其次,父親還應以平等尊重、友善積極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說教。
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生長在離異家庭,父親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她,但他們的關系很親近,這和他們父女之間輕松、平等的相處模式有很大關系。
在英子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時,爸爸沒有給女兒施加更多的壓力,而是努力抽出時間關心她的感受、鼓勵她的愛好,為英子提供了一個可以放松的場所。
他與英子的溝通方式也更像朋友,使得英子愿意親近他,讓英子感受到足夠的父愛。
于孩子而言,父親對其構建安全感與歸屬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父親要盡量抽時間出席如畢業(yè)典禮、生日會等對孩子來說有重要意義的活動。
實在抽不開身時,也要主動、耐心地向孩子解釋自己無法出席的原因。父親不僅要在孩子獲得成就時為其喝彩,也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給予溫暖的擁抱與鼓勵,更要在孩子出現(xiàn)狀況時,及時為其提供幫助。
總之,要讓孩子感知到“父親”的存在,為其建立來自父親的安全感與可信賴感。
即使身處異地無法見面,父親也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孩子交流,即使是簡單到一句“早安”這樣的日常問候,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愛。
經(jīng)常出差的父親可以通過帶一些小禮物、與孩子分享外出的趣事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感知到父親的關注與關愛,彌補父子關系在時間與空間上的空缺。
家庭其他成員也影響著孩子對父親的看法。
很多孩子都會通過母親、祖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員,了解經(jīng)常不在身邊的父親。
若他人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父親,很不利于孩子對父親產(chǎn)生積極印象。
其他家庭成員應經(jīng)常向孩子表達父親對其的關愛與關注。很多父親難以宣之于口的情感與言語,通過母親之口更容易傳遞給孩子。
陪伴是父親對孩子應盡的責任。來自父親的高質量陪伴,對孩子不僅有積極的意義,也是其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
因此,無論父親多忙,都應該努力抽出時間與孩子相處、交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近幾年,爸爸在育兒中的重要作用被大家關注。如何開啟父親的育兒功能,讓家庭系統(tǒng)更平衡,培養(yǎng)孩子健康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22年,本刊邀請育兒專家王中會教授,分析爸爸不參與育兒的危害,講解開啟父親育兒功能的實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