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平
2021 年,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講述的是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地區(qū)的人民和干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在福建省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飛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提到寧夏,我就感到格外親切。因為大學畢業(yè)時,我參加了大學生支援西部計劃,在寧夏青銅峽市服務了一年,與寧夏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本來記憶已逐漸遠去,因為這部電視劇,又重新勾起了我對寧夏的回憶。
2009 年7 月底,我抵達寧夏銀川。福建與寧夏,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無論是氣候環(huán)境,還是飲食習慣,都有著巨大的差異。記得剛到銀川時,我不太適應,還得了急性腸胃炎,這算是銀川給我的“見面禮”吧。不過,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很快習慣了寧夏的飲食,特別喜歡寧夏的面食。我經(jīng)常和另一位福建志愿者朋友到一家叫“馬老四”的面館吃面。冬天,我們在面館里吃完一份熱氣騰騰的臊子面,出來也就不覺得冷了?;氐礁=ê螅液軕涯顚幭牡拿媸?,還去大街小巷找尋過,但即使有類似的面食,也入鄉(xiāng)隨俗,變了風味,吃不到地道的寧夏面食了。
我所在的單位是青銅峽市地震局,單位小、人員少,工作上大家齊心協(xié)力,而且局長人非常好,對我格外照顧。剛開始由于語言上有一點小障礙,我講話不多,與單位的人交流較少。因此,我給他們一種錯覺:我在這個小單位里待得不開心,對單位不太滿意。但時間長了,他們對我的印象也慢慢改變。后來,我參加演講比賽,得了一等獎;參加群體快板表演,得了團體第二名。我終于得到了他們的肯定。記得當時局長說了一句:“不愧是大學生,人家素質(zhì)就是高。”我特別慶幸,在畢業(yè)后的第一個單位,就遇到一位和藹可親的好領導。
在寧夏時,我住在單位辦公室。樓下門衛(wèi)是一對老夫妻,人非常好,有時包了餃子,就叫我下去跟他們一起吃。他們有一個非??蓯鄣男O女,大概三四歲。他們要出去時,就把孫女往我辦公室一放,讓我?guī)兔匆幌?。小女孩很喜歡我,剛開始叫我叔叔,有一天突然叫我“小劉叔叔”,我覺得這稱呼挺年輕、挺別致的。我當時寫了一篇《小劉叔叔》的文章,就是寫她和我的故事。
寧夏干旱少雨,植被少。當時每個單位都承包一小塊地,種上樹苗,還要保證樹苗的成活率。我們單位所包的地在濱河大道旁邊,每周給樹苗澆水是重要工作之一。我對澆水的事印象非常深刻。我剛開始以為就是提上一桶水,在樹苗根部澆一澆,沒想到是要用抽水機從旁邊的湖中抽水,將一塊沙石地灌得跟水田似的。有一回,氣溫零下十幾度,局長說要去給樹苗澆水。到了那里,湖面凍了一層厚厚的冰,用鐵鍬敲了很久,湖面是敲開了,但卷起來的塑料水管伸展不開,最后只好放棄了。以前的濱河大道,道路雖然寬闊筆直,但兩旁還是一片荒蕪的沙石地,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變成一條美麗大道了吧。
回到福建后,我創(chuàng)作了一篇中短篇小說《塞上江南》,把我對寧夏的記憶刻進了文字里。雖然十多年過去了,寧夏與我還是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割也割不斷,我也始終在心中懷念。我一直想著,什么時候再回寧夏,看一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重要的是,再見一見那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