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興山|浙江省磐安中學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應用型、復合型專業(y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對人文社科類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要求逐漸提高,傳統(tǒng)單一模式的課堂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诖笪目苹氐膶嵺`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浙江省磐安中學在“為學生的人生幸福作準備,為人類的共同福祉作貢獻”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秉持“教育為人,教育為公”的育人思想和教育責任,立足學生當下,關懷學生未來。2016年,借創(chuàng)建浙江省歷史學科基地培育學校之機,在學習兄弟學校歷史學科基地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學校根據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提出了創(chuàng)建“歷史+”大文科基地的設想,并以“知識傳授的基地、素質培養(yǎng)的載體、能力鍛造的搖籃”為建設目標,聚焦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人文化成,為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提供實踐和實驗的文化場域與活動空間。
文科并非“無用之學”。學者特里西亞·塞弗特等人的研究表明,除了能在學習中獲得通識知識,文科的學習過程和經驗還能夠增進學生的跨文化適應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和領導力。就歷史學科而言,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屬性,是學生豐富知識的基礎。浙江省磐安中學采用“立體授課”模式,將歷史學科與大文科打通融合,從認知和行動上彌合不同學科之間的溝壑與裂痕,建構了能夠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人文精神傳承的教學實踐模式,以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涵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高中歷史課程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音樂、美術、科技等各方面,貫通古今,關聯中外,綜合性強。大部分科班出身的歷史教師對其他學科領域比較陌生,在實際教學中感覺難度大,難以駕馭。他們期待跨學科共構課堂,以彌補歷史教師在其他專業(yè)知識方面的不足,并通過立體授課來達成不同學科合力生輝的效果。“歷史+”大文科基地的建設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
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且處在信息時代,有著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思維,極富創(chuàng)造力和求知欲。在高中繁重的課業(yè)重壓、相對單一的歷史教學中,若能給學生搭建更廣闊、更有挑戰(zhàn)性的平臺,就能更好地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興趣。此外,心理學把學習遷移視為“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建設“歷史+”大文科基地也正是這一原理在實踐中的運用。它倡導學生將在其他學科習得的知識有目的地運用到歷史學習中,這樣其他學科知識和歷史學科知識就被相互聯系起來,從而促使學生建構新的意義。
2005年,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簡稱OECD)專門發(fā)布《核心素養(yǎng)的界定與遴選:行動綱要》并指出,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認知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態(tài)度、動機和價值觀,同時認為反思性思考和行動是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提出“普通高中的培養(yǎng)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fā)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充分挖掘歷史教學的時代性、借鑒性、綜合性等特點,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皻v史+”大文科基地建設中的多學科同堂教學實踐,有助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的有效達成。
為了使“歷史+”教學探索能夠更好地開展,在“歷史+”大文科基地建設中,學校以“九個一”健全硬件配套:一個歷史學科專用教室,在教室內配備多功能智慧互動黑板、錄播系統(tǒng)、古色古香的課桌椅、青銅器和瓷器模型、歷史學科書籍、會議室等,用于各類歷史教學活動和教師研討活動的開展;一個多功能錄播教室,用于“歷史+”教學實踐的探索和即時視頻錄制,便于課后進行分析和改進;一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按照模擬法庭的要求進行設置,便于法制類課程的教學和“模擬政協(xié)社團”“模擬法庭社團”開展活動;一個鳳凰講壇,主要用于專家學術講座、微講壇,以及學生演講賽、研學活動匯報等活動的開展;一個閱覽室和一個開放式書吧,提供閱讀書籍和閱讀場所,便于學生自由閱讀、交流和各種小組活動的開展;一個圖書室,用于建設文科資源庫,為豐富和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供保障;一個宣傳窗,用于各種學生活動和作品的展示;一個電子閱覽室,用于拓寬學生信息獲取的渠道。
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學校進行了多學科同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即不同學科的教師在同一課堂內從各自學科的角度對同一歷史問題進行解讀,旨在通過史地、政史、文史、史藝學科的融合,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情感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學校還充分利用元旦晚會、校運會開幕式、模擬法庭等活動,挖掘歷史元素,使學生在娛樂之余感受歷史魅力,滋養(yǎng)學習興趣。學校還堅持開展寒暑假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將教學空間從校園內拓展到校園外,使學生于行走中體驗歷史、陶冶情操。
2018年6月,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歷史教研員帶領專家組到學校進行第二批歷史學科基地培育學校的驗收工作。借此機會,學校展示了一節(jié)由歷史、音樂、美術三科教師同堂執(zhí)教的“工業(yè)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課。歷史教師引導學生就教材進行知識的梳理,從歷史角度分析19世紀浪漫主義浪潮形成的背景,介紹浪漫主義藝術作品。美術教師就法國浪漫主義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提出“為什么畫中的女性,要半裸呢?”“她手中拿著的東西代表什么?”“女神頭上的帽子象征什么?”“仔細觀察整個畫面,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你怎么理解畫中所體現的浪漫主義情懷?”等系列問題,并逐一進行專業(yè)的講解和分析。音樂教師帶領學生賞析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命運交響曲》《合唱》,領悟古典音樂與浪漫主義音樂的不同。美術、音樂教師的介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彌補歷史教師知識上的欠缺,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課后,評估組專家高度肯定了這次教學嘗試,并指出:這種跨學科綜合教學的嘗試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它體現了磐安中學歷史教師的創(chuàng)新、實踐精神,符合歷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有助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
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文學作品,可以使抽象的歷史內容變得形象具體。教師用文學性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使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情感表達能力得以提高。如借助語文課中的《六國論》來探討秦的統(tǒng)一和滅亡,在“辛亥革命”一課的教學中加入“秋瑾情景詩朗誦”。
除了語文學科,歷史教學也可與地理、政治等學科融合。如針對學生空間意識薄弱的情況,歷史教師與地理教師合作上“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一課,嘗試運用地理的方式讀懂歷史地圖。這有助于學生直觀、形象、全面地理解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建構歷史的空間概念。又如“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馬克思”的教學,可與政治教師異課同構。政治教師就唯物史觀進行拓展,可以使學生用“唯物史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
歷史教材中的“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成就”“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等內容,涉及較多的數學、物理、生物、天文等知識,對文科出身的歷史教師來講,有些知識是比較難講清楚的。讓物理老師走進歷史課堂講解與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相關的物理知識以及他們的歷史地位,就比歷史教師的授課效果好很多。
在歷史教學中融進理科知識,還具有強化記憶的教學效果。它一方面可以使各學科知識形成互補,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組成系統(tǒng)的知識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歷史學科基地設有陶瓷、青銅器專柜。為了用好這些資源,學校聘請縣陶瓷專家來校,為學生開設陶瓷鑒賞課,展示絢麗多彩的陶瓷文化,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此外,學校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鳳凰考古社研學活動,把歷史課堂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組織學生深入生活,收集改革開放時期的歷史物件;實地調查,感受磐安人民的生活變遷;輕啟筆尖,書寫磐安小鎮(zhèn)的變化軌跡;走進生活,體驗不同時代的民俗風情。這讓學生于日常生活中體驗歷史的鮮活,于民俗風情中感受歷史的魅力,并以之洗滌心靈的塵埃、陶冶高雅的情操。
歷史教學絕不僅限于課堂上,在歷史學科基地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歷史教師積極開展或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努力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國,歷史特級教師、時任校長周生民開設了面向全縣的網絡思政課“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都和我有關”?!斑@樣一場空前的災難,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身外事,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局外人,一切的一切,都和我有關。我們從這些事、這些人、這片土地,深刻體味什么是敬畏,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家國,什么是渴求,這些都將成為我們精神的底色……”字里行間流淌著對家國濃濃的愛,完美地將歷史學科的家國情懷素養(yǎng)融于思想政治課堂。此外,學校還策劃了大型真人訪談節(jié)目——《真的勇士》,節(jié)目與學?!吧泼馈苯逃摹皳敗敝黝}活動有機結合,讓英雄的那份責任擔當、愛國情懷,融入磐中學子的血液。
在每年的校運會開幕式上,總能看到學生們在紅色跑道上用舞蹈、標語、繪圖等不同形式演繹著一幕幕歷史場景,如2017年的開幕式,以“打開世界之窗”為主題,201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編排了“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節(jié)目。2021年,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學校策劃了“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宣傳窗和“建黨100周年奮斗歷程”的歷史展板。
學校的迎新晚會“花塢春晚”上,也經常上演具有濃濃歷史味的節(jié)目。如由歷史教師指導的學生詩歌朗誦《秋瑾》,展現出秋瑾“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鑒湖女俠形象。又如以“大唐盛世,萬國來朝”“閉關鎖國,落后挨打”“五四青年,救亡圖存”“祖國昌盛,又見大唐”四個篇章呈現的歷史情景劇《又見大唐》,氣勢磅礴,讓人回味無窮,獲選當年晚會的最佳節(jié)目。
學校還與磐安縣檢察院、教育局、司法局、團縣委等單位,共同建設了磐安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期望實現“培養(yǎng)未來社會高素質人才,奠基學生未來人生幸福,引領磐安法治社會新風尚”的美好愿景。以“關注社會民生熱點、激發(fā)學生參政議政熱情”為目標,學校成立了“模擬政協(xié)社團”“模擬法庭社團”,強調學以致用。
總之,浙江省磐安中學以“歷史+”的開闊視角,瞄準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大膽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充分發(fā)揮課內外、校內外的多重作用,在實現知識傳承、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同時,培育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優(yōu)秀德性,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