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神農(nóng)嘗百草找出蔥后,便作為日常膳食的調(diào)味品,各種菜肴必加香蔥而調(diào)和,故蔥又有“和事草”的雅號。蔥,《本草綱目》解釋說:“外直中空,有囪通之象也。”李時珍解釋草木之名,常這樣從字形入手。但問題是,字形一直在演變:今人看見“蔥”,而李時珍看見“蔥”。今人很難把小小的蔥葉和大大的煙囪聯(lián)系起來,雖然二者確實都“外直中空”。
古有望氣術(shù),觀氣以占卜預(yù)測吉兇,代言“佳氣”的,是蔥:“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保ㄍ醢彩赌相l(xiāng)子·自古帝王州》)為什么用蔥來形容佳氣呢?大概和李時珍說的蔥葉“外直中空”有關(guān)吧。《康熙字典》釋蔥時引經(jīng)據(jù)典,說蔥就是“氣通達(dá)也”。
望氣的人用蔥來贊美佳氣,詩人則用蔥來夸獎好詩:“君詩秀絕雨園蔥?!彼未笤娙它S庭堅夸人詩好,居然說好得和雨后園子里的蔥一樣“秀絕”——好到極致!說詩像蔥,也就等于說蔥像詩。今人大概不會這樣看蔥說蔥了吧。
古人喜歡蔥。喜歡,就會仔細(xì)看;看見得多,名字也就跟著多。古人世界里的蔥:“初生曰蔥針,葉曰蔥青,衣曰蔥袍,莖曰蔥白,葉中涕曰蔥苒。”蔥葉中黏糊糊的汁液,我們老家叫它蔥鼻涕,沒想到古人給它取了個這么雅致好聽的名字:蔥苒。古時候的小孩子還拿它當(dāng)“蔥笛”吹:“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保ㄌK軾《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
蔥袍,不能吃,需要剝?nèi)?,“剝蔥”也被贊美:“十三弦上,小小剝蔥銀甲”(王寂《感皇恩·有贈》),“慢捻輕攏,玉指纖纖嫩剝蔥”(歐陽修《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共看剝蔥纖手,舞凝神”(蘇軾《南歌子》)。其實,這些“剝蔥”的詩句里并沒有剝蔥,而是在彈琴,或者起舞?!皠兪[纖手”像是一個特寫鏡頭,畫面上是撥弄琴弦或婀娜變幻的手指。
在審美的歷史中,人們愛的不是蔥味,是蔥色。《爾雅》云“青謂之蔥”——古人用蔥命名了一種最美的顏色?!稜栄乓怼丰尅笆[”,首句即說:“本白而末青,青色尤美。”想來,蔥的“青色”應(yīng)是最清亮、最有生機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