蘚類植物——真蘚(供圖/ 韓國營)
瑞典的卡爾· 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年)是近代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1753年,他編著《植物種志》一書,在書中建立了“雙名命名法”,對植物進行統(tǒng)一命名,成為現代植物學命名的起點。
現在全世界已知的苔蘚植物有2萬多種, 中國有3000余種。當時,《植物種志》中只列出103 種蘚類植物,且沒有苔類植物的概念。又過了90余年(1844—1847年),研究人員才陸續(xù)確定苔類植物的分類基礎。所以, 苔蘚植物( 英文Bryophyte,拉丁文Bryophyta)科學是從國外起源的。
中國的陳邦杰(1907—1970年)是中國苔蘚植物學研究的奠基人,撰文 / 韓國營(中國植物學會苔蘚專業(yè)委員會)被譽為“中國苔蘚之父”。1936—1939年,陳邦杰到德國柏林大學(現柏林洪堡大學)主攻東亞叢蘚科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后,于1940年回國。此后,苔蘚植物科學才開始在中國傳播。
當時, 大多數苔蘚植物還沒有中文名字,甚至連苔和蘚的概念也極其混亂。直到1952 年,陳邦杰遵循“ 從眾” 和“ 順口” 的原則, 把苔蘚、苔和蘚與拉丁文Bryophyta、Musci 和Hepaticae對應確定下來。
現今,植物學上的“苔”,指苔蘚植物中的苔類或角苔類;“蘚”,指蘚類。也就是說,苔是苔,蘚是蘚,細分的話是不同的分類群。當然,植物名字中帶“苔”字的不都是苔蘚植物,例如苦苣苔,屬種子植物。
古詩《苔》的作者袁枚(1716—1798年),是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的詩人、散文家。袁枚去世40多年后,苔類的分類基礎才在國外確立。所以,在袁枚那個時代,“苔花如米小”中的“苔”,還不完全等同于今天植物學上的苔類。
雙名命名法是指為每一種植物、動物或微生物命名的標準,都由2 個拉丁詞或拉丁化形式的詞組成。前面一個詞為屬名,代表該植物所從屬的分類單位,好比我們姓名中的“姓”;第二個詞為種加詞,代表該植物的特征或產地等,好比我們姓名中的“名”;后面要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縮寫。
雙名命名法示意圖
在中國古詩詞中,苔就是蘚,蘚就是苔,苔蘚就是蘚苔,苔和蘚還沒有科學上的界定。如果單講“苔花”中的“苔”,可以指苔蘚,也可以擴大到“青苔”的范圍。例如:“春苔暗階除,秋草蕪高殿”“依階疑綠蘚,傍渚若青苔”“石岸生寒蘚,沈根漬水苔”“青苔依空墻,蜘蛛網四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等古詩便是如此,泛指苔蘚或與苔蘚易混淆的類群。
但是,袁枚給“苔花”加了一個定語——“如米小”,那這個“苔”字就更傾向于苔蘚植物了。苔蘚植物包括苔類、蘚類和角苔類三大類,袁枚詩中的“苔”則是指苔類和蘚類,而非角苔類。角苔類具有一根角狀的孢蒴(shuò),袁枚要是見過,或許會寫成:“苔花如角長,也學牡丹開?!?h3>苔蘚植物不開花
“ 花” 是開花植物的生殖結構——開花結果產生種子,種子再發(fā)芽繁殖成新的植株。但還有一類靠孢子繁殖的植物,稱為孢子植物,苔蘚便名列其中。
苔蘚植物靠孢子或營養(yǎng)繁殖,容納孢子的結構被苔蘚學者取了一個獨特的名字叫“孢蒴”。這個孢蒴就是袁枚看到的如米小的“苔花”。
孢蒴這個稱謂,更多時候是在苔蘚植物學專業(yè)書籍中出現。用“苔花”和牡丹花作對比,可見在袁枚的理解中,“苔花”就等同于現代植物學上的花。如果非要從植物科學上較真的話,應該改成“孢蒴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但意境大不如前。
若在苔花上加一個引號——“‘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倒是可以讓文學作品與植物科學“融洽相處”。當然,這句古詩詞的寫法,還是以不加引號為準,只是若有機會看到苔蘚的孢蒴,不要誤認為是“苔蘚開花啦”。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周游)
角苔類植物——高領黃角苔( 供圖/ 韓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