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凌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洋學校(11)班
還記得2020年疫情剛暴發(fā)時,有過一段全國人民居家隔離的日子。因為人類主動減少了在外的活動,小區(qū)里的動物明顯地多了起來。
靜觀窗外,樹上來了一對鳥兒,翠綠色的羽毛,白色點綴的小腦袋,眼睛滴溜溜的,十分好看。我親昵地叫它們“小翠”,但不知它們究竟是什么鳥。在疫情居家的日子里,這兩只小家伙成了我的好伙伴。它們在枝頭休憩,春天嫩綠的枝條就因它們的存在而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畫;它們撲騰而起追逐嬉戲,整個春天都跟著靈動起來,連陽光也變得溫柔無比;它們站在樹枝最尖端啄食,柔軟的枝條就隨著它們的動作搖晃起來,我的心也跟著跳起舞來……有它們時不時的“打擾”,我居家學習的日子也變得一點不寂寞了。
今年2月下旬開始,蘇州又因疫情的原因,我們這些孩子重新開始了居家的學習生活。湊巧的是,我前兩天在樹上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只從未見過的美麗鳥兒——藍色羽毛的喜鵲!它優(yōu)雅地站在正對我窗口的樹杈上,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比平時看到的黑白色喜鵲要大些,藍色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光澤,如綢緞一般華麗!不一會兒它高高飛起,藏到旁邊的樹上去了,在我心里留下了一片藍色的湖泊,泛起層層漣漪。
電腦那頭,老師用攝像頭記錄鳥兒們的一舉一動來研究它們;電腦這頭,我的眼睛和頭腦就是最好的記錄儀器,白頭鵯、喜鵲、烏鶇、麻雀、白鷺鳥……還有水中覓食時可以潛水很深的野鴨。
這次老師的講座中,我驚喜地看到了它們的圖片,才知道原來這鳥兒叫作“白頭鵯”!有了老師的講解,我更了解這個好伙伴了,這讓我十分開心!
此時此刻,我陷入了深思:究竟是因為居家學習使我的生活節(jié)奏慢了下來,不再是每天被關在教室里看不到窗外的世界,也不再是早出晚歸,而是能夠靜靜地站在落地窗前長久地觀察窗外,所以才發(fā)現(xiàn)了一直都在的“白頭鵯”和“藍喜鵲”呢?還是因為人類減少了活動,從而減少了對大自然的破壞,才引得這些難得一見的鳥兒駐足停留呢?我想或許兩者都有。
生活中的鳥兒如此惹人喜愛,無法想象怎么會有人類要傷害它們、舍得破壞它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如果鳥兒生存的環(huán)境都不復存在了,誰來幫助植物傳播種子,誰來維持生態(tài)圈的平衡,人類又真的能持續(xù)生存下去嗎?我想更好地保護好地球的環(huán)境,讓人類和鳥類以及其他動物能更和諧地相處!人類與鳥類的方方面面都是息息相關的,如何讓人類與鳥類更加和諧地共存于地球之上,這應該是我們未來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