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歡
(長沙市委黨校,長沙 湖南 410000)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要求。”[1]民生問題是關乎人民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民生好壞決定民心向背、國運昌衰。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民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始終關心民生、保障民生、發(fā)展民生。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成長史,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略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饑寒交迫。1921年,中國共產黨為挽救民族危亡應運而生。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便將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作為黨的奮斗目標,一百年來無數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中國共產黨就是主張改善民生的政黨”[2](P159)。解決民生問題往往與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息息相關,而民生建設也內嵌于革命斗爭全過程,民族解放成為這一時期民生建設的前置命題和必要環(huán)節(jié)。
一是反對帝國主義,追求民族獨立??谷諔?zhàn)爭爆發(fā)之后,社會民生凋敝、人民生活艱難。在此背景下,陜甘寧邊區(qū)著力推行精兵簡政運動,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解決百姓生活困境。實行“三三制”原則,建立起最為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面對國民黨的錯誤言論“大敵當前,民主民生改革不應被提起”,針鋒相對地指出:“大敵當前,不解決民主民生問題,就不能建立抗日根據地抵抗日本進攻?!盵3](P1025)可見,此時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建設與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抗日斗爭高度關聯。
二是反對封建主義,實現公平正義。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實現人民當家做主是民生解放的政治前提,而要實現“國家主權在民”的政治愿景,就務必推翻舊中國“三座大山”之一的封建主義,維護百姓民生,實現公平正義,樹立人人平等的社會觀念。
三是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消除剝削壓迫。官僚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密切勾結,從而形成既有封建性又有買辦性的壟斷性資本,這對要求公共投入的百姓民生帶來巨大挑戰(zhàn)。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獲得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便指出“要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4](P127)。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1949年,面對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社會建設步履維艱,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在他看來,民生工作要落到實處,首先要實現人民當家做主。毛澤東同志曾用“大難甫平,民生憔悴”形容新生的中國,如何有效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成為民生工作的燃眉之急。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民生建設成就與困難并存。雖歷經曲折,但仍在曲折中前行,基本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人均GDP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68元增加到改革開放前的318元,增幅近9成。[5]這一時期的民生建設主要呈現如下特征:一是在價值追求上,注重人人平等與分配平均相結合。政治地位上表現為人人平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于人民”[6](P196)。經濟地位上表現為分配平均,新中國成立初期,民生權利直接體現在土地上。為此,毛澤東同志指出:“土地問題不解決,就不能解決農民的生活痛苦?!盵7](P43)在此背景下,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進程,重新分配了約占全國43%的耕地面積,切實改善了農民生活狀況,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8](P7)二是在具體舉措上,注重生產資料公有與按勞分配相結合。1956年底,隨著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生產資料實現了由五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向單一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全國性就業(yè),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保障了勞動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國企事業(yè)單位的退休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障、工傷補助、社會救助等福利保障機制,也從無到有逐步完善。三是在動員手段上,注重政治動員與群眾工作相結合。這一時期的民生工程,深受蘇聯計劃經濟模式影響,多以全國性統購統銷、統包統配模式集中進行。某種程度而言,經濟利益與政治地位緊密相連。[9]因此,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過程中,也以政治動員和群眾工作模式為主。
“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10](P116)。同時,強調在發(fā)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黨中央將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啟了我國民生建設的新篇章。
改革開放新時期民生建設呈現如下特征:一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鄧小平同志強調“不發(fā)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就只有死路一條”[10](P373),并將“三個有利于”作為考核民生工作的重要指標。而要擺脫貧困、改善民生,就必須放棄原有“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行動方針,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二是逐步推進“三步走”戰(zhàn)略。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從實際出發(fā),對我國現代化建設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思考,提出“三步走”戰(zhàn)略。這一戰(zhàn)略是尊重國情、尊重民意的發(fā)展戰(zhàn)略,它的確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改善民生,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決心和意志,科學規(guī)劃出“溫飽”“小康”和“富?!钡拿裆l(fā)展階段。三是反對絕對平均主義,鼓勵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面對“先生產、后生活”“窮是社會主義”的“左”傾錯誤思想,鄧小平同志認為,政策好壞的評價標準應當看“人民擁不擁護、贊不贊成、高不高興、答不答應”,即各項政策的制定應當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新時代不僅意味著新戰(zhàn)略、新方位,同時意味著新問題、新挑戰(zhàn)。民生訴求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物質層面,進而延伸到精神層面,呈現出社會公眾對于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自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為一項日常性和長期性工作,民生建設進入到行穩(wěn)致遠的發(fā)展階段。
進入新時代,民生建設主要呈現三方面特征:一是社會成果的共享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幸福共享型”民生發(fā)展理念,強調發(fā)展成果由人人共享。黨中央不斷推出覆蓋全民的利民舉措,從制度層面保障了人民的各方權益,體現了民生保障由無到有、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均衡到均衡漸進式共享發(fā)展過程。二是社會治理的現代化。各級黨委、政府清晰地認識到社會環(huán)境的日益復雜化、利益訴求的日漸多元化,社會治理僅僅依托黨委、政府是遠遠不夠的,讓多元主體參與社會建設、民生工程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所需。三是社會保障的制度化。習近平同志指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決不允許出現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而公平正義的實現,應當以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為前提。從制度公平、機會公平到機制公平、評審公平,進一步完善社會民生領域的制度體系?!巴ㄟ^制度安排,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盵11]。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的民生保障呈現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高效率的顯著特征。
貧窮是民生危機的顯現形態(tài),消滅貧窮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為世界范圍內的減貧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進入新時代以來,扶貧成效顯著,極大程度上源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扶貧模式的調整。一是由“漫灌式”扶貧向“滴管式”扶貧轉變。1978年至1985年是依托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普惠式扶貧;1986年至2000年是瞄準貧困縣的組織化開發(fā)式扶貧;2000年至2010年是瞄準貧困村的綜合性開發(fā)式扶貧。[12]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并提出“精準扶貧”理念。過去“漫灌式”扶貧向新時代“滴管式”轉變。二是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所謂“輸血式”扶貧是指直接提供物質、經濟援助,以實現脫貧為目的,此類扶貧模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fā)揮了無可取代的作用,但容易形成“等、靠、要”思維。[13]在此背景下,依托特色產業(yè)、勞務輸出、異地搬遷、生態(tài)保護、教育培訓為基石的“造血式”扶貧應運而生,成為新時代脫貧攻堅的主流模式。三是“一元化”扶貧向“多元化”扶貧轉變。新中國成立初期,扶貧工作往往依托于政府這一單一主體。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為脫貧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下,人民收入也實現了大幅提升。中央政府意識到要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務必合理調動各方資源,構建政府、市場和社會多方協調的新扶貧格局?!蛾P于打贏脫貧攻堅的決定》建立了七大脫貧機制,每項脫貧機制的落地實施均離不開多元主體的積極參與。
就業(yè)乃民生之本,只有實現充分就業(yè),人民群眾才有收入來源,才能依托勞動所得改善民生。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國9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且從事務農工作。與此同時,城鎮(zhèn)失業(yè)人口為472.2萬人,城市失業(yè)率也達到驚人的23.6%。[14](P13)新中國成立,國家迅速成立勞動部,主抓就業(yè)工作,解決失業(yè)問題成為民生工作的重點任務。在黨的領導下,勞動就業(yè)發(fā)生質的飛躍,呈現以下特征:一是就業(yè)規(guī)模擴大。就業(yè)總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億人增加到2020年末的7.5億人,就業(yè)人口總量擴大約3.16倍,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鎮(zhèn)就業(yè)人口年均增長率達到3.9%,與1949年比,當前城鎮(zhèn)就業(yè)人口總量為4.6億人,增長約30.2倍。[15]二是就業(yè)質量提升。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質量就業(yè)成為推進就業(yè)工作的又一重心,不僅要實現廣就業(yè),更要讓就業(yè)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2020年全國企業(yè)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以上,勞動保障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的飛躍,成為世界上唯一建立起勞動保障制度的十億級人口大國。三是就業(yè)結構優(yōu)化。就業(yè)的優(yōu)化集中體現在就業(yè)的城鄉(xiāng)結構、所有制結構和產業(yè)結構上。一方面,城鎮(zhèn)日益成為吸納就業(yè)的主體,就業(yè)占比在2014年首次超越農村,并呈現持續(xù)增長態(tài)勢。另一方面,第三產業(yè)分別在1994年和2011年超越第二產業(yè)和第一產業(yè),成為吸納就業(yè)最多的產業(yè)。
疾病是幸福生活的潛在風險,健康是社會民生的必然訴求。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持續(xù)改善,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保障、健康狀況均實現重大突破。人均壽命大幅提升,由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20年的77歲,標志著中國向長壽大國闊步前行。具體成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公共衛(wèi)生運動的開展與普及。新中國成立初期,醫(yī)療衛(wèi)生形勢可謂十分嚴峻,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發(fā)病人數約為1.4億人,病死率更是高達驚人的30%,從死亡病因分析,50%以上均為可預防的傳染性疾病。[16](P38)由此,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逐步確立起“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yī)、衛(wèi)生工作與群眾工作相結合”的四大工作方針,重大傳染疾病、地方病、寄生蟲病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醫(yī)療保障制度的確立與完善。新中國成立的頭三十年,城市形成了以勞保醫(yī)療和公費醫(yī)療為主體的醫(yī)療保障體系,農村形成了以合作醫(yī)療和赤腳醫(yī)生為主體的農村醫(yī)療保障體系。改革開放后,“全面醫(yī)?!背蔀獒t(yī)療保障制度發(fā)展的新方向,形成了由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構成,統籌城鄉(xiāng)的“全民醫(yī)?!蹦J?。三是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的調整與轉向??缛胄聲r代,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的目標、機制、策略均產生重大調整,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成為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的新方向。2016年《“健康中國”規(guī)劃綱要》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由“疾病醫(yī)療”向“全民健康”的調整與轉型,即以健康取代醫(yī)療、以預防取代治療。
教育是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其發(fā)展水平高低直接影響我國核心競爭力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活力。1949年我國高等教育入學人數為11.7萬人,毛入學率為0.26%;高中階段入學人數為32萬,毛入學率為1.1%;即使在小學教育階段,在校人數也僅為2439萬人,僅占學齡兒童入學率的20%,這便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窘迫的教育狀況。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突破性進展,截止2020年12月,全國高等教育入學人口已達4183萬人,毛入學率為54.4%;高中入學人口為4163萬人,毛入學率91.2%;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5.2%。[17]
新中國教育事業(yè)得以快速發(fā)展,成為擁有獨立完善教育體系的文化強國。這種歷史性成就,集中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基礎教育實現廣覆蓋。早在1949年具備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便明確規(guī)定“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普及教育”[18](P5),在黨中央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下,1982年,全國文盲率已由1949年的80%下降到22.81%,初等教育基本普及,學齡兒童入學率也已達到95.5%。[19]基本實現基礎教育的全覆蓋。二是職業(yè)教育側重保技能。1949年的新中國基礎教育薄弱,職業(yè)教育更是近乎于無,全國僅有3所技能類院校。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的快速崛起,急需大量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教育法》(1996)、《關于大力推進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2002)等。區(qū)別于高等教育的通識型人才,職業(yè)教育更為聚焦于專業(y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2019年,李克強同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的重要政策,職業(yè)教育可謂迎來了發(fā)展的黃金期。三是在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上,奮力爭上游。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高等院校僅為227所,其中大學為65所,學院92所,??茖W校76所。[20](P363)為保障高等教育肩負起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任務,中央政府決定調整高等院校設置,一方面擴大招生量,另一方面集中力量辦一批重點高校。1966年至197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高等教育發(fā)展進入困難時期;改革開放后高等教育邁進快速發(fā)展期,高考得以恢復,招生人數屢創(chuàng)新高。1999年至2001年間,高等教育招生人數和在校人數三年間增長近1倍。[21](P78)截止2020年底,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已達54.4%,遠超世界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為建設世界一流高校,黨中央先后推出“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工程,在黨和政府強力推動下,我國高校競爭力不斷提升。
穩(wěn)定、和諧、有序的政治生態(tài),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昭示著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fā)展中國。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無產階級政黨,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945年黨的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22](P1906),進而明確了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共產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一脈相承。在推進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中,一個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人民生活水平得以穩(wěn)步提升,卻未出現其他國家常見的“貧民窟”現象。這一客觀事實再次印證了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有力、領導有方的無產階級政黨,它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一盤散沙的境況,成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領導核心。雖然百年奮斗歷程存在困難與挫折,但中國共產黨依然能自覺修正錯誤、刮骨療毒??梢哉f,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在民生建設的奮斗歷程中體現出的為民情懷和領導力,為我國民生發(fā)展的不斷飛躍提供了穩(wěn)固的政治保障。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沒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無私奉獻,就不可能有社會進步、國家發(fā)展,更不可能有民生建設的普及與完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將人民群眾擺在第一位,人民立場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始終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奉獻于人民。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掀起了發(fā)動群眾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全國人民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下取得了豐碩成果。此后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紅旗渠精神”等成為計劃經濟時期的顯著特征,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鼓舞著后人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中去。如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工人“寧愿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將寶貴青春奉獻于祖國大江南北。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逐步取代計劃經濟,生產力得到空前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充分提高。與此同時,“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極大激發(fā)了人民群眾奮發(fā)有為的內生動力??缛胄聲r代后,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構成了社會民生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同時也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富強的有力保障。毫無疑問,在未來的民生建設過程中,仍需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堅持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要緊緊依靠人民、發(fā)動人民,就必須要了解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改善民生密不可分,缺乏強有力的經濟支撐,社會民生將成無本之木、無水之源,缺乏生機與活力。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經濟總量人均占比一路下跌。1913-195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的世界平均水平為1.82%,而中國僅為0.02%。新中國成立后,這種狀況得以根本改變,據統計,1952-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率為4.4%,略高于當時被定義為高收入國家的增長率(4.3%)。其中,1950年(23.4%)、1953年(30.3%)、1958年(32.2%)、1965年(20.4%)、1969年(23.8%)、1970年(25.7%)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甚至達到20%以上。但是1952-1978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實際增長率仍然低于4.6%的世界平均增幅,縱向上看我國經濟發(fā)展取得巨大突破,但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進行橫向對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23]
新中國成立的頭30年,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主要源自于國家的建立與發(fā)展,從戰(zhàn)火連天到穩(wěn)定祥和,從窮途末路到充滿希望。改革開放后,經濟發(fā)展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源動力,為民生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隨著計劃經濟逐步被更具活力的市場經濟取代,中國經濟實現快速騰飛??梢哉f,經濟發(fā)展水平是民生建設的“晴雨表”。在計劃經濟時期,由于經濟水平有限,民生改善步伐放緩。改革開放的前期重點在于做大“蛋糕”,導致財富分配不均,使得20世紀90年代消費低迷。自1998年后,民生建設與經濟發(fā)展同步進入快速發(fā)展軌道。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政府對公共領域的投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而這一切均離不開經濟發(fā)展所提供的物質支撐。發(fā)展和民生是辯證統一的,發(fā)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而民生水平的保障則要依托于發(fā)展,因此,發(fā)展是新時代仍需堅持的第一要務,既要維持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同時也要不斷完善收入分配機制,提升職工待遇水平,充分發(fā)揮稅收的杠桿功能,讓經濟發(fā)展成果更好、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惠及民生。
中國共產黨對于社會主義的認知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在1955年召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座談會上指出:“現在我們實行的這么一種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盵24](P495)而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鄧小平同志認為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有兩條:“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他還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盵10](P364)公有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才能有效保障人民的根本權益。在鄧小平同志看來,“兩級分化”是失敗的,而“先富”也只是過程,“共富”才是目的,體現了他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深刻認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繼承和發(fā)揚了毛澤東、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2015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盵25]正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各級政府均能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不斷增強民生福祉。如全面取消農業(yè)稅、建立統籌城鄉(xiāng)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制度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民生建設的諸多方面實現偉大跨越,不僅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適合中國,同時也證明了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