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杰,劉愛峰,陳繼鑫,牛樸鈺,周沁心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1617;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國家中醫(yī)針灸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膝骨性關節(jié)炎(KOA)是一種以膝關節(jié)疼痛、腫脹、屈伸不利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表現(xiàn)為關節(jié)軟骨的損傷和缺失,同時伴有關節(jié)下骨的重塑及骨贅生成等,隨著病變程度的加重可導致膝關節(jié)畸形,甚至殘疾[1]。自20世紀中葉以來,KOA的患病率不斷升高,成為老年人慢性疼痛和下肢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在中國,KOA的患病率約為18%,且女性高于男性,給患者和社會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3]。本病中醫(yī)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包括內服中藥、中藥外用、推拿、針灸、針刀以及基于“骨正筋柔”理念下的保膝手術治療等。
本病屬中醫(yī)“痹證”“骨痹”范疇,《中藏經(jīng)·五痹》中記載:“骨痹者,乃嗜欲不節(jié),傷于腎也……則邪氣妄入?!睆娬{腎虛是其關鍵所在。主要病機是腎氣虛衰,肝失濡養(yǎng),復感風寒濕邪或外力損傷,致氣血瘀滯,日久筋脈痹阻而發(fā)病,形成腎虛血瘀的基本病機,以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為主要特點[4]。文章將對中醫(yī)藥治療腎虛血瘀型KOA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目前,KOA的證候診斷標準較多,但缺乏一致性,尚未制定出統(tǒng)一的證候分類標準[5]?!断ス顷P節(jié)炎中醫(yī)診療指南(2020年版)》將KOA證型分為氣滯血瘀證、濕熱痹阻證、寒濕痹阻證、肝腎虧虛證和氣血虛弱證[6]。但在臨床治療中,往往以復合證候多見,結合老年人群年齡特點,隨著疾病發(fā)展,證候特征也容易發(fā)生改變,以腎虛血瘀較為多見。因此,謹守病機,補腎活血是本病治療原則。馮新送教授[7]認為,本病腎虛是根本,血瘀是關鍵,提出補腎活血法治療腎虛血瘀型KOA,篩選中藥組成補腎活血方,包括補骨脂、懷牛膝、阿膠各20 g,桑寄生、白芍、黃芪、雞血藤、熟地黃各30 g,當歸、丹參、仙鶴草各10 g,地龍15 g,共奏補腎壯骨、活血通絡之功。通過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的補腎活血中藥能改善軟骨組成及代謝、骨內微循環(huán)障礙,抑制滑膜炎癥和氧化應激反應,調節(jié)性激素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軟骨細胞凋亡,延緩軟骨退變和參與軟骨修復。韓文朝教授[8]也強調補益肝腎、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的治療原則,善用熟地黃、懷牛膝、杜仲3味藥補肝腎、強筋骨;桃仁、當歸、紅花、川芎4味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林昌松教授[9]認為本病主要為腎虛血瘀證,以“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為原則,創(chuàng)制骨痹方,包括桂枝10 g,茯苓20 g,牡丹皮10 g,白芍15 g,桃仁()10 g,姜黃 15 g,杜仲(鹽)20 g,川續(xù)斷15 g,全蝎5 g,炙甘草6 g,可顯著改善KOA患者關節(jié)腫痛和活動功能,并且在藥理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補腎活血中藥具有改善血液流變學,調節(jié)膝關節(jié)微環(huán)境,抑制軟骨降解等作用。何強等[10]采用系統(tǒng)評價的方法比較了補腎活血中藥和氨基葡萄糖治療肝腎虧虛型KOA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前者在臨床療效和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更好,且不良反應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內者內治,外者外治?!逼渲械膬戎畏ㄖ饕钢兴巸确R床單方、驗方、相關補腎活血中藥研究較多,主要針對腎虛血瘀基本病機起到補腎活血的作用;外治法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11],常包括中藥外用、推拿、針灸、針刀、保膝手術等治療方式,目的在于緩解患者膝關節(jié)疼痛癥狀,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延緩軟骨退變等。針對腎虛血瘀型KOA,常采取內外兼治,筋骨并重的治療方式。
2.1 內補肝腎,活血祛瘀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曰:“丈夫……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fā)墮齒槁,……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發(fā)去?!闭f明腎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的生理現(xiàn)象?!夺t(yī)林改錯》提出“瘀血致痹”的說法,馮新送教授[7]認為,血瘀是生理性衰老進程的潛在病理因素,而KOA與年齡密切相關,瘀血痹阻是KOA形成的關鍵因素,臨床治療中,應靈活使用補腎活血藥。
2.1.1 單方、驗方臨床研究 何名江等[12]以補腎除濕方治療早期肝腎虧虛型KOA,4周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膝關節(jié)炎評估(WOMAC)總評分顯著降低(P<0.05),相較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和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改善更明顯。洪定鋼等[13]應用補腎活血湯治療35例腎虛血瘀型KOA,2周后,患者膝周動脈內徑、流速及流量較治療前增大,有效改善膝周動脈血供。袁芳等[14]應用骨痹方治療30例KOA,每日1劑,3個月后,患者膝關節(jié)疼痛、僵硬、活動不利等癥狀均得到改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WOMAC 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血清中血沉、C 反應蛋白下降(P<0.01),治療效果優(yōu)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組(100%∶76.7%)。姜玉寶等[9]應用骨痹方聯(lián)合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腎虛血瘀型KOA,12周后,患者膝關節(jié)滑膜厚度、積液量、滑膜血流信號均降低,股骨內髁軟骨厚度高于對照組,認為骨痹方具有軟骨保護的作用。包杭生等[15]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54例KOA,結果顯示患者膝關節(jié)軟骨下骨髓水腫得到改善,關節(jié)液中TNF-α、前列腺素 E2(PGE2)、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水平均顯著降低,有效延緩膝關節(jié)軟骨退變。任偉亮等[16]應用骨氏葆方治療38例重度KOA,5周后,患者WOMAC、膝骨性關節(jié)炎嚴重度分級(ISOA)中醫(yī)評分均降低(P<0.01),血沉明顯下降,膝關節(jié)疼痛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2.1.2 單方、驗方機制研究 不同單方、驗方在本病治療中主要起補腎活血的功效,目前機制可能與抑制細胞因子,改善基質金屬代謝,促進軟骨修復,促進微循環(huán)等方面有關[17]。膝痛康是治療腎虛血瘀型KOA的經(jīng)驗方,全方包括鹿角、牛膝、青風藤、穿山龍、白芍五味中藥,共奏補腎活血、通絡止痛之功,張師僥等[18]通過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五味中藥主要起到調節(jié)并抑制IL-1β、TNF-α等相關炎性因子生成,升高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從而減少軟骨破壞,促進軟骨增殖并發(fā)揮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梁延琛等[19]應用Hulth法造模SD大鼠,予補腎活血方灌胃6周,結果顯示大鼠膝關節(jié)滑液中IL-1β水平降低,滑膜中MMP-9mRNA表達下降,其機制可能是通過補腎法上調大鼠性激素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延緩膝關節(jié)軟骨退變;活血法改善膝關節(jié)內微循環(huán),降低骨內壓,加速周圍新陳代謝,促進軟骨修復。李凱明等[20]將骨痹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為研究對象,建立成分—靶點—通路網(wǎng)絡,進行富集分析發(fā)現(xiàn),本方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刺芒柄花素、山奈酚等,關鍵蛋白包括:VEGFA、MAPK3、TP53 等,其機制可能通過 TNF、VEGF、Estrogen、PI3K-Akt等信號通路或直接作用于某些靶點而發(fā)揮作用,有效抑制細胞因子的分泌、改善軟骨基質合成及分解代謝失衡、抑制軟骨細胞凋亡、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同時誘導體內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環(huán)。
2.1.3 中藥單體機制研究 內服方藥中,以牛膝、骨碎補、杜仲、當歸等藥物內補肝腎。牛膝性平,歸肝、腎經(jīng),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味苦、酸,主寒濕痰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骨碎補味苦、性溫,歸肝、腎經(jīng),《本草新編》云:“骨碎補雖能入腎,而入能益腎也?!笨扇肽I補骨,補中有行,行中有補;杜仲同樣入肝、腎經(jīng),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牛膝總皂苷能夠改善骨關節(jié)炎兔膝關節(jié)活動障礙,降低膝關節(jié)滑膜液中IL-1α、IL-1β、IL-10、TNF-α 等細胞因子水平,從而起到減輕炎癥和保護軟骨的作用[21]。金連峰[22]研究顯示,骨碎補具有抑制軟骨細胞凋亡的作用,其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KOA模型家兔膝關節(jié)滑膜組織中MMP-3、TNF-α、IL-6、SOD、丙二醛(MDA)水平來實現(xiàn)。孫亮亮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杜仲、當歸可通過對KOA大鼠MMP-13表達調控,引起血清和關節(jié)滑膜組織中IL-1β、TNF-α和MMP-13含量顯著降低,從而起到延緩KOA進展的作用。謝平金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可通過上調早期KOA大鼠BMP-2 mRNA和Smadl mRNA基因的表達,進而促進BMP-2及Smad1蛋白的表達,最終實現(xiàn)延緩軟骨退變,促進軟骨修復的作用;時孝晴等[25]借助網(wǎng)絡藥理分析發(fā)現(xiàn)木瓜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具有多系統(tǒng)、多成分、多靶點的特點,木瓜中槲皮素、白樺脂酸、表兒茶酸等活性成分可能是其治療KOA的物質基礎。
2.2 中藥外用,舒筋活絡 《理瀹駢文》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蹦壳爸委烱OA的中藥外用方法多種多樣,包括:中藥外敷、中藥熏洗、穴位貼敷、中藥塌漬、艾灸等。溫陽陽等[26]以補腎活血方內服聯(lián)合中藥塌漬治療KOA患者63例,4周后,患者VAS、WOMAC評分改善,關節(jié)液內IL-1β、MMP-3水平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1(TIMP-1)和TGF-βl升高,同時糾正氧自由基代謝紊亂,相較于口服塞來昔布聯(lián)合中藥塌漬治療改善更明顯。郭天旻等[27]運用石氏三色敷藥外敷患膝疼痛處,4周后,患者WOMAC疼痛、僵硬、軀體功能評分均改善,相較于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外涂效果更佳;殷夢媛等[28]采用膜韌膏貼在患膝處,4周后,WOMAC評分下降且三維步態(tài)分析顯示膝關節(jié)功能改善,相較于復方紫荊消傷巴布膏在膝關節(jié)功能改善方面更明顯。陳瑜等[29]使用艾灸熏蒸膝關節(jié)周圍,每次60 min,兩天1次,4 周后,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針刺組(89.3%比 42.9%),同時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MDA水平,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癥狀。雷曉鳳等[30]應用腿浴療法,將藥液浸潤至患膝足三里附近,每次泡洗30 min,每周3次,治療10次后,臨床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61.29%比 26.67%)。
在補腎與活血的基礎上,酌加散寒除濕之藥,不僅可以抗御外邪,同時通利關節(jié),有利于機體的功能活動?!夺t(yī)學傳心錄》記載:“風、寒、濕氣侵入肌膚,流注經(jīng)絡,則津液為之不清,或變痰飲,或成瘀血,閉塞隧道?!迸R證選擇時,羌活、白術、防己、茯苓等靈活運用。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與獨活常相須使用,適合于透皮吸收的揮發(fā)油,故適用于外敷、外用,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起效快的特點[31]。
2.3 推拿理筋,清利關節(jié) 《靈樞·本臟》曰:“血和則經(jīng)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也?!蓖颇檬址ㄔ贙OA治療中的作用包括:膝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放松、減輕局部炎癥反應、點穴松解軟組織、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等,主要作用于大腿股四頭肌,以中度摩擦類、按拿類和運動關節(jié)類手法為主,可起到舒筋理氣行血,松解粘連,理筋復位的作用[32]。整個治療過程應包括放松、點穴、理髕、調筋、活動關節(jié)以及以揉法為主的結束手法,點穴可發(fā)揮相關穴位治療作用,例如陽陵泉有舒筋健膝之效,梁丘活血止痛,足三里可調動陽明經(jīng)氣血以潤宗筋[33]。最新指南建議,對于緩解期、康復期KOA患者,可選擇推拿手法治療,有效緩解關節(jié)疼痛,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但對于伴有感染、皮損、腫瘤及心腦血管疾病者,須慎用[6]。艾健等[34]研究發(fā)現(xiàn),推拿可將動態(tài)力學信號通過Integrin機械感受器傳入軟骨細胞內,轉化為化學信號,從而調控軟骨細胞的增殖、分化、遷移等,促進Ⅱ型膠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起到保護軟骨的作用??缀萚35]發(fā)現(xiàn)推拿可通過改善軟骨代謝、炎性反應、膝關節(jié)周圍循環(huán)狀態(tài),抑制氧自由基,促進軟骨修復。陳建華等[36]采用按拿結合、腘窩松解、點穴按揉、推髕法等手法結合治療KOA患者38例,每周3次,6周后,患者HSS、VAS評分改善,總有效率達90.1%,相較于玻璃酸鈉膝關節(jié)注射效果更佳。董林林等[37]應用“董氏推拿六法”(法結合膝周穴位點按進行局部肌肉松解等)配合耳穴針刺的“雙軸療法”治療KOA,2個療程后,患者VAS、WOMAC評分下降,且患者睡眠質量、焦慮程度均得到改善,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2.4 針刺腧穴,疏利經(jīng)脈 針刺對膝痹病的治療最早出現(xiàn)在《黃帝內經(jīng)》,《靈樞·雜病》曰:“膝中痛,取犢鼻,以圓利針,發(fā)而間之,針大如牦,刺膝無疑?!薄鹅`樞·九針十二原》曰:“欲以微針通其經(jīng)脈,調其血氣,榮其逆順出入之會”,通過針刺治療,起到疏利經(jīng)脈,調補氣血,最終達到人體陰陽平衡的狀態(tài)[38]。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針刺局部腧穴后,內源性阿片類物質、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的釋放可能會對疼痛感受器、炎性細胞因子和其他可以改變痛覺的生理機制產(chǎn)生影響,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39]。寇龍威等[40]研究發(fā)現(xiàn),針灸可通過減少炎性因子表達,調控軟骨細胞增殖與凋亡,平衡細胞外基質降解,增強肌力,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等方式發(fā)揮治療效果。作為KOA常規(guī)治療手段,指南建議全病程使用針刺療法,可有效緩解膝關節(jié)疼痛、僵硬、腫脹等癥狀,對饑餓、疲勞或精神緊張的患者應禁止使用[6]。陳瑜等[41]選取28例KOA患者患側內膝眼、犢鼻、鶴頂、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行針刺治療,留針30 min,4周后,患者NRS評分、WOMAC疼痛、僵硬、功能以及總分均顯著降低。劉淑如等[42]通過溫針灸(取穴:內膝眼、犢鼻、足三里、懸鐘)聯(lián)合涌泉灸治療,6周后,患者膝關節(jié)腔內積液量及血清中IL-1β、TNF-α、超敏 C-反應蛋白(hs-CRP)均降低,總有效率達93.3%。張曉曉等[43]通過針刺(取穴:膝陽關、膝眼、梁丘、陽陵泉、足三里、陰陵泉)聯(lián)合趙氏雷火灸(取穴:膝眼、梁丘、陽陵泉、陰陵泉)治療39例KOA患者,3周后,患者VAS、WOMAC評分改善,血清IL-1水平顯著降低,總有效率達92.31%。
2.5 針刀松解,痛痹解結 針刀療法是目前常用的治療KOA的非手術療法之一,它將傳統(tǒng)針灸針和西醫(yī)手術刀有機結合,通過對膝關節(jié)周圍韌帶組織進行切割,松解粘連,恢復力學平衡,破壞外源性愈合條件,促進內源性愈合[44]。王洋等[45]對39例KOA患者采取針刀治療(選取脛腓骨肌腱止點、股骨下端、膝關節(jié)內外側副韌帶及髕周陽性反應點及異常結節(jié)),對照組采用針刺治療,4周后,患者靜止、走路和爬樓梯時的VAS評分均降低,針刀組除靜止VAS評分外改善更明顯;治療后患者血清和關節(jié)液中透明質酸(HA)、IL-1β、IL-6、TNF-α 均顯著降低(P<0.05)。張超等[46]通過射頻針刀(選取髕周、收肌結節(jié)、鵝足囊、內外側關節(jié)間隙等處痛點)聯(lián)合臭氧注射治療KOA,4周和2個月后,患者VAS、WOMAC評分均顯著下降(P<0.05),且患者髕上 2 cm 處股內側肌、股中間肌、股外側肌,髕韌帶中點軟組張力FDD值較前增加。另一方面,由于KOA發(fā)生后,滑膜受到刺激,導致局部滲出增多,引起膝關節(jié)內壓升高;針刀松解可在病變局部形成新鮮創(chuàng)面,改善周圍血液循環(huán),增加靜脈回流,從而降低骨內壓[47]。
2.6 手術介入,骨正筋柔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載:“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ǎL有天命”,強調“骨正則筋柔,筋軟則骨正”?!氨Oァ敝委煼椒ㄅc此理念相一致,脛骨高位截骨術通過改變下肢不良力線,恢復膝關節(jié)正常力線,實現(xiàn)“骨正”;從而減輕疼痛和恢復膝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張力,實現(xiàn)“筋柔”;單髁置換僅對病變間室實施置換手術,減少了截骨量,保留較多韌帶和軟組織,恢復關節(jié)力線,兩者均實現(xiàn)“骨正筋柔”理念下的“保膝”治療,堅持“骨正筋柔、筋骨并重”的原則[48]。
綜上所述,KOA主要以腎虛為本,血瘀為標,外感風寒濕邪,合而為痹。中醫(yī)藥療法通過內外兼治,補腎活血的治療思路取得不錯臨床效果。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1)臨床證型分類尚未統(tǒng)一,同一病機體現(xiàn)的證型名稱各不相同,降低臨床可比性。2)療效評估缺乏統(tǒng)一標準,無論是VAS、WOMAC評分還是血清中細胞因子水平都缺乏一個規(guī)范的療效評價體系。3)部分單方驗方通過臨床經(jīng)驗所得,且存在方名同,藥不同的情況,缺乏臨床試驗研究,說服力不夠。4)單味中藥藥理研究較多,但其在具體方中的作用機制的基礎研究較少。5)暫未形成規(guī)范化、標準化、適宜臨床推廣的內外兼治治療方案。6)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來證明中醫(yī)藥治療的中遠期療效等。筆者認為:首先應“謹守病機”,隨證選方,依癥加減,治療過程注重內外兼治、筋骨并重。其次,制定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療效評估方案。第三,加大對中藥單體和單方驗方的藥理分析,同時結合臨床試驗增強說服力。第四,完善具體、規(guī)范化的診療方案,實現(xiàn)臨床推廣應用。第五,針對臨床常用方、經(jīng)驗方進行高質量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使中醫(yī)藥在KOA的診療、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