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本科翻譯專業(yè)翻譯概論課程思政建設探究*

2023-01-08 20:51:38劉響慧
智庫時代 2022年21期
關鍵詞:概論專業(yè)知識思政

劉響慧

(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自2016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的要求以來,高校對各類課程的思政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成果喜人。然而,翻譯專業(yè)的課程思政研究成果相對偏少?,F(xiàn)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宏觀方面的翻譯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以具體課程為單位的課程思政研究成果卻鳳毛麟角。

2020年4月,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發(fā)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2]其中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翻譯專業(yè)教學指南”把翻譯概論列入專業(yè)核心課程,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作為專業(yè)核心課程,其思政價值突出,思政空間巨大。本文將從翻譯概論的課程特點入手,剖析其課程思政的三個模塊,即師資隊伍建設、思政內容建設和教學模式建設,從而完成其內部課程思政的體系化建設。

二、翻譯概論的課程特點

要做到有效的課程思政,必須充分了解課程特點,這樣才能利用好課程思政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使課程思政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基于《指南》對翻譯概論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描述,結合教學實踐,翻譯概論的課程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綜合性

翻譯概論課程內容綜合性強,從翻譯歷史到翻譯現(xiàn)實、從翻譯理論到翻譯現(xiàn)象、從翻譯策略到翻譯方法、從人工翻譯到機器翻譯等,較系統(tǒng)地覆蓋了翻譯本科專業(yè)的翻譯理論知識。課程內容的綜合性使得課堂講授內容的選擇必須科學、合理。

(二)理論性

翻譯概論在課程體系里屬于理論課,著重對學生的翻譯認知進行構建,既要對自身的翻譯行為有清晰的認知,也要對他人翻譯行為、翻譯作品及其他相關方面有明確的認知。翻譯認知的建構賦予課堂教學人文性的特點,對學生翻譯觀、價值觀、美學觀、文化觀、歷史觀等的塑造起著重要作用。

(三)思辨性

課程涉及翻譯中一些基本問題和關鍵問題,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辨能力,從而深化對翻譯本質和翻譯現(xiàn)象的認識?;卮疬@些開放性問題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過程教學至關重要,其豐富性、多樣性和不可預測性對師生都是有意義的挑戰(zhàn)。其中,思政教學不可或缺,它能引導學生如何科學解決問題,以尋求更合理、更可靠以及更具解釋力的答案。

這些特點無不體現(xiàn)在課程思政建設的全過程,既指引著課程思政的總體走向,也影響著課程思政內容的挖掘和教學手段的選擇。

三、翻譯概論課程思政建設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載明,要“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要“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3]總體而言,課程思政建設包含三個模塊的內容:師資隊伍建設、思政內容建設和教學模式建設。師資隊伍是保證課程思政有效進行的前提條件,思政內容是體現(xiàn)課程思政“立德樹人”功能的具體表達,教學模式是完成課程思政“落地生根”的基本手段。三者的有機結合促進課程思政的體系化建設。

(一)師資隊伍建設

課程思政建設中師資隊伍建設至關重要,這是關于“誰來教”的問題?!叭嫱七M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3]師資隊伍的人選相對來說比較固定,基本是由已經從事這門課程教學的老師組成,因此師資隊伍建設往往更需聚焦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培養(yǎng)。一支高效高能的教師隊伍,不僅要有完備的專業(yè)知識和較強的專業(yè)能力,也應具備較高的思政素養(yǎng),如此才能保證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進行。作為業(yè)已具備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的翻譯教師,以下幾點有助于提高思政教學的能力。

首先,塑造思政理念?!袄砟睢笔墙處煂λ枷胝谓逃钊胨伎嫉慕Y果,決定著教師課程思政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是課程內部的“頂層設計”,是做好課程思政的先決條件。塑造思政理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培養(yǎng)課程思政意識。教師要轉變原有的單一學科教學思維方式,充分做好專業(yè)知識內容和思政內容的跨學科深度融合;第二,培養(yǎng)文化自信意識。課程思政往往要融入我國自己的文化內容,比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革命歷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在上課的時候要教得“理直氣壯”,讓人信服,除了必要的教學手段之外,教師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識也非常重要,它能從情感上感染學生,使他們產生深度心理共鳴。第三,培養(yǎng)教學改革意識。對作為課程總方針的教學大綱進行必要改革。課程思政是育人新思路,以往的教學大綱不再適應新的教學需求。新大綱應包含思政元素,據(jù)此確立新的育人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

其次,提高思政素養(yǎng)。翻譯概論課程本身的綜合性、理論性和思辨性決定了其較高的思政要求,對教師的思政素養(yǎng)也相應地有較高要求。教師需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作出檢驗和總結,查缺補漏。作為外語專業(yè)出身的教師,接觸更多的是外國文化,自身受教育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思政內容。比如筆者在梳理自身相關方面知識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對思想政治內容理解不夠透徹、知識不系統(tǒng)的問題。教師只有對思政內容吃透了,才能消化好,從而產出思政精華。此外,身教勝于言傳,教師自身良好的言行舉止便是行走的思政教科書。教師應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刻關注自身言行是否與所倡導的思政內容相符,如此才能做到“身正為范”。

最后,共享思政資源。翻譯概論作為一門專業(yè)課,課程本身的思政內容具有鮮明特色;但教師個體的差異性會導致思政內容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這既是必然也是必要。基于此,課程思政建設可以以課程組為依托,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課程內部不同教師之間共同探討,共享資源。同時,翻譯專業(yè)內部不同學科之間也可實現(xiàn)思政資源共享,以平衡不同學科之間的思政內容,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如此,翻譯專業(yè)內部的課程思政可實現(xiàn)特色化、優(yōu)質化和體系化。

盡管師資隊伍的人員結構相對來說具有穩(wěn)定性,但其建設是一個長期不間斷的過程,更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其“軟件”建設應符合時代的要求,不斷升級。因此,學?;蛘邔W院應設立相應的監(jiān)督和獎勵機制,督促和鼓勵老師進行自身的思政建設。

(二)思政內容建設

思政內容建設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內容,緊扣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什么”的問題。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現(xiàn)行教材可達到覆蓋面廣、知識性強的要求,但思政內容往往欠缺,或者不夠充實,教學實踐中需教師自覺深挖思政內容。思政內容建設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首先,確定思政主題。思政主題的確定須遵循適切性原則。思政主題應與專業(yè)知識內容密切相關,甚至可以是專業(yè)知識本身或其中的一部分,兩者能有機融合。翻譯概論課程的教學課時通常為32課時即16次課,核心思政主題可以設置為16個。比如專業(yè)知識內容為“翻譯的本質”,思政主題可據(jù)此確立為“正確的專業(yè)認知”,即引導初學翻譯的學生理解翻譯專業(yè)、認識翻譯的價值、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專業(yè)知識內容為“翻譯的原則”,思政主題可確立為“科學的翻譯觀”,基于對史上眾多翻譯原則的梳理和理解,引導學生注重理論的積累,慢慢形成科學的翻譯觀;專業(yè)知識內容為“翻譯與風格”,思政主題可確立為“語言自信”,在對比分析翻譯中風格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之后,以毛澤東的詩詞翻譯為例,引導學生欣賞、感受漢語語言之美,同時也適當進行紅色文化教育。

其次,細化思政內容。要使教學內容具有可操作性,內容必須翔實、細致,避免過于抽象與籠統(tǒng)。思政的具體內容要圍繞思政主題展開,同時也是為思政目標服務。比如思政主題為“文化自信”,思政目標可設定為“增強文化自信意識,理解文化自信在翻譯中的表現(xiàn)”,在此基礎上選擇一兩個翻譯史上的翻譯案例加以強化,解析翻譯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其體現(xiàn)。筆者在教學中選擇的教學案例是陳榮捷先生在翻譯《近思錄》中采用的“以中釋中”路徑,并列舉其譯著中的具體語篇。再如思政主題為“良好的職業(yè)倫理”,思政目標為“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倫理觀,了解行業(yè)規(guī)范”,在理解了諸如“翻譯倫理”“行業(yè)標準”等相關術語的前提下,與學生一起閱讀相關的翻譯規(guī)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發(fā)布的“翻譯服務規(guī)范”),引導學生認識翻譯行為中的“可為”與“不可為”。

最后,選擇思政路徑。要實現(xiàn)思政內容與專業(yè)知識的有機融合,往往需要重組教學內容,把各個思政元素科學、合理地嵌入進專業(yè)知識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出兩種思政路徑:理論嵌入式和案例滲透式。前者是把思政內容以整體化或碎片化的方式融進專業(yè)知識里,采用理論嵌入的方式進行顯性思政教育,后者主要是針對專業(yè)性、理論性較強的專業(yè)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案例教學進行隱性的滲透式思政教育。這兩種方式并非二元對立,而是互相補充,在實踐中可交互使用。

翻譯概論的思政內容建設既有宏觀思政內容建設,也有微觀思政內容建設,內容的選擇既要考慮育人的需要,也要考量學生的體驗感。

(三)教學模式建設

教學模式是課程思政實現(xiàn)的手段,是關于“怎么教”的問題。目前,關于教學模式的界定沒有定論,徐繼存等在梳理了史上對教學模式的定義之后認為,“任何教學模式都包含著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師生組合、條件和評價等要素”。[4]從實踐出發(fā),教學模式是踐行一定教學理念、為實現(xiàn)一定教學目標而設置的教學方式、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元素的綜合體,表現(xiàn)為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序。因此,翻譯概論課程的思政教學模式建設主要從教學方式、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等幾方面進行。

首先,靈活選擇教學方式?;诜g概論課程本身的特點以及課程思政內容多樣性的特點,結合時代要求和現(xiàn)實條件,體現(xiàn)數(shù)字人文育人的優(yōu)勢,教學方式的選擇主要從兩個視角入手:一是基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視角,比如啟發(fā)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范例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凸顯“教—學”的二元互動關系,思政效果檢測速度快,能推動教與學共同進步。二是基于現(xiàn)代技術手段的視角,比如混合式教學,利用語料庫、互聯(lián)網等信息手段促進學生對思政內容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對翻譯問題、翻譯理論和翻譯現(xiàn)象的思辨能力,形成比較科學的翻譯觀、語言觀和文化觀。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找內容、分享學習成果、共同探討問題。兩個視角下教學方式的采用都要注意課堂的延伸學習,文軍老師稱之為“延展性教學模式”,即“時間上從課內延展到課外,空間上從課堂拓展到網絡”。[5]楊正軍等建議要延伸課堂至生活世界,因為“翻譯課程實施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情境性和生活性。為了提高翻譯課程思政效力,不僅要主抓課堂教學,還要將其回歸至生活世界”。[6]

其次,科學組織教學活動。盡管專業(yè)知識和思政內容理論性強、知識性強,但依然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比如分組活動、課堂展示、分組討論等,以激發(fā)學生的思想碰撞。因為課本的整體結構呈現(xiàn)出框架性強的特點,具體內容往往不夠精細,因此很多空間留給師生進行補全,這就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也能增加課堂氛圍的活躍度。同樣,產出導向法、任務型教學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等外語教學方法倡導的教學活動也適應本課程。以任務型教學為例,在Pre-task階段,可以設置導入、導讀之類的活動,帶領學生熟悉與主題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思政內容;在While- task階段,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理論內容,同組成員之間查缺補漏,實現(xiàn)知識互補;在Post- task階段,學生產出討論結果,老師點評或學生互評,對內容進行延展,對理論進行反思。思政內容可以融入其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翻譯概論屬于知識/理論性課程,教學方法以闡釋為主沒有異議,但這絕不是說只能采用教師滿堂灌的傳統(tǒng)方法。[5]

最后,合理采用評價方式?!吨改稀分赋霰菊n程的評價應“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2]針對思政教育效果,形成性評價占比更多,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做好細致的記錄,以檢測學生思想素養(yǎng)是否有所提高,思想品德是否達到應有的要求,比如學生平時展示的學習內容、查找的資料都可以納入評價的范圍。思想政治品格也體現(xiàn)在專業(yè)學習上,如學習態(tài)度、學術態(tài)度、文化自信意識、語言自信意識等都與專業(yè)學習緊密相關。因此,終結性評價也應考慮對思政效果的檢測,檢測方式應兼具開放性和多樣性,其中小型論文和期末測試就是不錯的選擇。筆者在期末考試的題型設置上就比較偏重主觀題,以檢測學生的翻譯觀、語言觀和文化觀。

總之,教學模式建設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實踐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綜合利用理論講解和翻譯實踐相結合、教師講解和學生展示相結合以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傳統(tǒng)教育手段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同時也要注意,思政內容絕不是與專業(yè)知識內容割裂開來的,教學模式的建設也應是在融合專業(yè)知識和思政內容的基礎上進行。

四、結語

《指南》明確翻譯概論的課程目標之一是學生“具備一定理論分析和批判能力,能夠獨立撰寫小型課題研究報告及論文”,[2]因此,高階思維能力、高品質的思想品德和高規(guī)格的人文素養(yǎng)是該課程應該面向的思政總目標,最終面向“立德樹人”的教育總目標。翻譯概論課程的思政教育應基于課程特點實施,無論是師資隊伍建設,還是思政內容建設和教學模式建設,都應圍繞課程知識目標和思政目標進行,并在實踐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調適,以達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歡
概論專業(yè)知識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速勒合兒鼐傳》(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論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傳播專業(yè)知識,啟迪成長智慧
風能(2017年2期)2017-05-15 01:52:42
電冰箱節(jié)能與發(fā)展概論
電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
關于給水排水工程設計的概論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7:40
軟件技術專業(yè)知識地圖的應用研究
青阳县| 怀仁县| 馆陶县| 敖汉旗| 东乡族自治县| 巴彦县| 马公市| 南雄市| 宁海县| 大关县| 通河县| 湖州市| 西和县| 怀仁县| 乐安县| 曲水县| 丹寨县| 临夏县| 新宾| 兴海县| 洛浦县| 垫江县| 宁陵县| 阳江市| 布拖县| 河池市| 柘城县| 锦州市| 同江市| 桓仁| 阳谷县| 镇原县| 年辖:市辖区| 滦南县| 台山市| 潞城市| 桂东县| 汉阴县| 德昌县| 武宣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