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北宋元祐元年時,任淀山湖畔貞豐里迪功郎的周氏,因信奉佛法而舍宅修建古剎全福寺,并捐田二百余畝為廟產(chǎn)。后人感念這個鄉(xiāng)鎮(zhèn)官吏的恩德,將貞豐里改名為周莊。
周莊與大多數(shù)江南古鎮(zhèn)一樣,碧水蕩漾的市河呈井字格局由東西南北交叉而流,鱗次櫛比的民居依水而建,咫尺往來皆需舟楫。江南之水柔媚而多情,內(nèi)斂而靈秀。佇立在周莊的每一條河畔,絲綢般柔軟光滑的一泓柔碧,猶如江南女兒清澈的雙眸嫵媚地凝視著你,那萬般柔情便會深入骨髓,如癡似醉。
周莊人樂水、迷水、愛水,人家盡枕河還不夠,偏要把水引進屋來。那條被稱為“箸涇”的小河,就是在“張廳”穿屋而過,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這樣的景象自是讓人神往不已。而名震江南的沈廳,第一進就是水墻門,古代的達官貴人乘船而來,從水墻門的河埠上得岸來,便進入了沈廳。沈家的后廳屋,還與銀子浜相通。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是,江南巨富沈萬三在這銀子浜中藏過銀子。沈萬三之富可敵國,與其說是擁有了一只神奇的金光燦燦的聚寶盆,還不如說是占盡了江南的風(fēng)水。
在周莊,僻靜的小巷盡頭是河流,古樸的拱橋下面是河流,推開木柵花窗又是河流。盈盈碧水相環(huán),樓閣隔河相望。水巷兩岸的悠然楊柳,河畔石階浣衣少女的嫣然一笑,探出深宅大院的出墻紅杏,倘若沒有江南之水的滋潤,則斷無這般的豐盈與靈秀,生動地亮麗在這水靈靈的江南。
這樣的周莊正如蓮花一般,入詩、入畫、人心,可唱、可嘆、可親。一座座石拱橋,一條條石板街,水聲四起,清新雅致。姑蘇水鎮(zhèn)的柔美風(fēng)情,深深地契合了現(xiàn)代人的心靈。流連于粉墻黛窗、繁復(fù)細致的古代宅院,仿佛越千年時光領(lǐng)略明清風(fēng)情;穿越斷簡般的石板路、狹長幽深的古鎮(zhèn)小巷,唐風(fēng)宋韻的詩意在心底深處洇染開來;漫步雙橋臨水獨立,春水柔碧,旖旎秀麗,慰藉塵世之懷;吳歌昆曲的音符,婉約纏綿,釋盡心中塊壘。
周莊是水墨畫中的江南古鎮(zhèn),是詩化的夢里水鄉(xiāng)。旅美畫家陳逸飛曾以周莊的雙橋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一幅題為《故鄉(xiāng)的回憶》的油畫,其秀美的風(fēng)光,古樸的風(fēng)韻,傳達出濃郁的鄉(xiāng)土情懷,入選1985年的聯(lián)合國首日封。
無論客居還是偶遇,周莊總是令人詩意滿懷而情思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