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羅羽,石磊磊,劉丹
(1.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省人民醫(yī)院護理部,貴州 貴陽 550002)
一直以來,重癥監(jiān)護室的護理常以患者為中心,忽視了患者家屬的需求[1]。在護理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下,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家屬的需求也成為危重護理中日益關注的焦點。而我國重癥監(jiān)護室的護理人員一直存在短缺問題,人力資源不足,導致護理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關注患者家屬的需求。Carlson 等[2]認為,及時評估并滿足患者家屬的需求,不僅可減輕患者家屬的壓力和焦慮,還能促進患者盡快康復。除此之外,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家屬需求的關注和對家庭成員的支持也有助于制定符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并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2]。研究表明,當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滿足危重患者家屬的需求時,患者的生理狀況才會得到改善[4]。因此,本文對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家屬的需求進行綜述,以期為將來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進一步滿足患者家屬需求,促進患者康復提供依據。
1.1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家屬需求量表 Moter 等[5]于1979 年編制了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家屬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needs inventory,CCFNI),該量表共包含 45 個條目。Leske 等[6]于 1986 年將其修訂,將該量表分為病情保證、接近患者、獲取信息、自身舒適、獲取支持5 個方面。聶蔚等[7]于1995 年將其漢化并應用,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為0.86。劉輝等[8]于2002 年對中文版進行了修訂,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量表。
1.2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家屬需求程度測定量表Warren 等[9]于 1993 年在 CCFNI 的基礎上編制了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家屬需求滿足程度測定量表(needs meet inentory,NMI),該量表采用 Likert 4 級評分法,1~4 分分別代表從未滿足、偶爾滿足、經常滿足、總是滿足,總分45~180分,分值越高表示該患者家屬的需求滿足程度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但該量表維度單一,不能反映患者家屬的具體需求,因此很少被國內外學者使用。
1.3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患兒家長需求量表 張帥等[10]于2016 年在CCFNI 的基礎上編制了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家長需求量表(NICU family need iventory,NICU-FNI),該量表共 40 個條目,采用 Likert 4級評分法,從“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別賦予1~4 分,總分40~160,分值越高表明患兒家長需求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57,僅可用于測量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患兒家長需求,目前尚未推廣應用。
1.4 產科重癥監(jiān)護室孕產婦家屬人文關懷需求量表褚梁梁等[11]于2020 年在張帥等[10]編制的NICU-FNI基礎上編制了產科重癥監(jiān)護室孕產婦家屬人文關懷需求量表,該量表分為保證、支持、尊重、聯(lián)系、信息 5 個維度,共計 42 個條目,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賦值1~5分,總分為42~210 分,分數越高說明產科重癥監(jiān)護室孕產婦家屬對人文關懷的需求越高,該量表總的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73,僅用于測量重癥監(jiān)護室孕產婦家屬的人文關懷需求,目前尚未被推廣應用。
2.1 病情保證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病情變化較快,家屬迫切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得到有效的救治。研究表明,病情保證是家屬的首要需求[12]。護士應將家屬的病情保證需求置于首要地位,如保證患者得到最佳救治、保證患者的安全等。
2.2 信息需求 研究表明,信息是危重患者家屬最大的需求[13]。當重癥監(jiān)護室醫(yī)護人員能為患者家屬提供關于患者的一些信息時,患者的家屬會得到一定心理支持。此外,文化程度的高低與信息需求量的多少呈正相關[14]。對信息需求量大的患者家屬應給予特殊照顧,如更加耐心地為家屬提供患者相關信息等。
2.3 獲得支持 危重患者家屬希望在醫(yī)院及時探視或陪伴患者,并希望能與醫(yī)護人員進行及時交流,以便能隨時掌握患者的最新情況,如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的狀況等。然而,研究表明,患者家屬很少得到由醫(yī)護人員提供的這類支持。除此之外,危重患者需要長期住院和特殊護理[16]。這可能會使患者家屬面對越來越多的恐懼和不安全感;導致他們產生內疚、悲傷、沮喪等負面情緒(包括工作和社交活動的限制)[17]。這需要親友團或醫(yī)護人員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對于貧困家庭,高額的經濟負擔也迫切需要得到社會的經濟支持。研究表明,危重癥貧困患者家庭獲得的社會經濟支持越大,對患者家庭的影響就越小[18]。
2.4 接近患者 患者一旦患上危重癥,勢必會送入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治療,導致患者與家屬陷入分離狀態(tài)。重癥監(jiān)護室環(huán)境封閉、探視時間短暫,導致患者很少有時間與家屬進行溝通[19]。家屬由于被隔離在病房外,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紊亂等而影響家庭和睦,甚至導致醫(yī)患矛盾與沖突[20]。
2.5 陪護舒適度 在我國,重癥監(jiān)護室的探視制度通常是完全杜絕探視或限制式探視制度,以不影響治療為目的,而很少考慮到患者家屬對舒適度的需求[21]。一些剛入院的危重患者家屬需要照顧患者而在病室外日夜守護,導致他們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尤其是年齡大的患者家屬,由于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無法適應病室外的環(huán)境,最終導致自己身心疲憊。對于距家較遠且經濟困難的患者家屬因為沒有地方休息,直接在醫(yī)院的樓梯口或其他人少的地方打地鋪,環(huán)境較惡劣。
家屬作為危重患者支持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增強患者的彈性防御線,提高患者對個體的應對能力,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2]?;颊呒覍傩枨蟮臐M足可減少患者家屬的不良情緒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有利于促進患者家屬的配合,減少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因此,護士不僅要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的護理工作,還應重視患者家屬的需求,提高家屬的危機應對能力,促進患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