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俊
相比于“無知者無畏”,“知而無畏”更難能可貴,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魯迅先生也說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闭嬲臒o畏一定是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和困難,卻仍然敢于迎難而上。因此,真正的無畏才是“大勇”。
《左傳》當中記載了兩則很有趣的故事。一則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崔杼殺了齊國的國君齊莊公,之后齊國的史官太史公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知道后大怒,殺了太史公。那個時代的官吏由家族世襲,太史公的兩個弟弟也如實記載了崔杼弒君的事,最終,他們也都被崔杼殺了。
崔杼接著用恐嚇的方式暗示太史公的三弟太史季:“你在我的事跡上面加個‘弒君會丟了性命,你知道嗎?”見太史季沒有任何反應,崔杼就直接挑明,要求將齊莊公寫成病亡。太史季卻回答:“秉筆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贝掼虩o可奈何,只得放了他。
另一則寫的是晉國的晉靈公即位后昏庸無道。當時的相國趙盾權(quán)傾朝野,一心想恢復晉國的霸業(yè),晉靈公幾次設法想除掉趙盾,但都以失敗告終。后來趙盾藏起來了一段時間,沒過多久就傳出了他的堂弟趙穿把晉靈公殺了的消息,于是趙盾返朝,擁立晉靈公的叔叔為王,這就是晉成公。
趙盾很想知道輿論對這件事的評價,于是就把當時晉國的太史令董狐找來,詢問他有關(guān)情況。董狐把自己做的筆記都交給趙盾看,上面赫然寫著“趙盾弒其君”,而且這件事情已經(jīng)成了大新聞,當時晉國上下甚至別的諸侯國都已經(jīng)知道了這件事。
趙盾非常氣憤,質(zhì)問董狐說:“你什么時候見我弒君了?你們這些史官怎么能給我扣一頂這么大的帽子呢?”董狐面無懼色地回答:“你身居相位,曾經(jīng)逃亡卻沒有出國境,回來后繼續(xù)當自己的相國,卻又不懲辦殺害君主的兇手,而是任其逍遙法外。這不是你的責任嗎?還有誰有這么大能耐擔這個責呢?”趙盾聽后只能嘆息??鬃釉谠u論這件事的時候還表揚董狐:“他做的沒有錯,是一位好史官,根據(jù)事實秉筆直書而不加隱諱?!?/p>
齊國的四位史官以及晉國的董狐都能直面恐嚇和危險,明明知道這么做有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卻依然能夠不害怕、不退縮,不逃避自己作為史官的責任,這便算得上是“知而無畏”了。后來,南宋的文天祥還在自己寫的《正氣歌》里提到了這兩個故事:“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有句古話叫作“無知者無畏”,意思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會害怕了。就好比“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是因為自己強大,而是不知道老虎的兇殘。細細想來,相比于“無知者無畏”,“知而無畏”更難能可貴,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魯迅先生也說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闭嬲臒o畏一定是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和困難,卻仍然敢于迎難而上。因此,真正的無畏才是“大勇”。
就好比在疫情中迎難而上的那些“最美逆行者”,他們明知道有危險,卻依然能夠無所畏懼、一往無前,毅然決然地奔赴抗疫前線,堅守崗位,守護人民群眾,這就是真正的“大勇”。
(常鑫摘自《團結(jié)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