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秦漢時期長城區(qū)域的法律治理問題研究

2023-01-20 08:46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烽燧律令秦漢

唐 芳

河北地質大學 法政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1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國力相對比較強盛的時期,也是少數民族侵擾頻繁的階段。秦漢時期不僅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長城修繕和建設,而且將長城區(qū)域納入國家法律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建筑設置到兵士管理都遵守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時命人在西北地區(qū)斥逐匈奴,“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史記·匈奴列傳》載:“漢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后漢書·烏桓傳》載:“秦筑長城,漢起塞垣?!?東漢時修筑長城的活動依然是國家重要的邊防治理措施,《后漢書·馬成傳》中記載 “善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橋……中山至鄴,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堠”“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漫漫”,這是班固在《北征賦》中對東漢時期長城的描述。

秦漢長城建筑主要由關隘、城墻、敵樓和烽燧四部分組成,其中烽燧俗稱烽火臺。漢代為了切斷匈奴和羌人的聯系,在居延地區(qū)修筑長城和烽燧,以此來保衛(wèi)漢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即河西走廊。根據出土漢簡記載,漢代烽火臺建置和管理有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烽火臺一般高5 丈余,烽臺間相距平均40-50 公里,烽火臺上有戍卒駐守,輪班守望,燧卒4-30 人不等,設有燧長和堠長統領。

1 秦漢長城區(qū)域法律調控與傳統法治文明

秦漢修筑長城不僅是法家思想和“外儒內法” 治國策略的直接體現,也是服務于大一統國家策略的重要舉措。

首先,秦漢時期在長城區(qū)域治理過程中廣泛運用法律手段,推行大量的律令方針,既是傳統法治文明進程中道、墨、儒等學派自然法思想的展現,也是法家、兵家學派中豐富法治思想的詮釋和實踐。古代中國是一個法治文明較早發(fā)展起來的國家。先秦法家思想的代表韓非曾系統論述過法律手段在治理國家和社會中的作用,《韓非子·心度》中講“治民無常,唯以法治”。長城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初是各諸侯國彼此防御的工具,秦、燕、趙等國相繼在自己的國界處修筑長城。長城的修筑和長城區(qū)域的治理是各諸侯國在法治思想下維護自我生存的選擇,也是先秦法家一派政治家法治思想的體現。特別是秦國在修筑長城之后實現了對北方匈奴的有效抵御,大將軍蒙恬“……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筑四十四縣臨河,徙謫戍以充之……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余里”①,為秦國的統一掃除了外患。秦修筑長城是法家治國思想的踐行,有效地阻卻了匈奴對中原地區(qū)的侵擾,使得秦這一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起來,厲行法治在長城治理活動中得以發(fā)揮,對后世封建法制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其次,修筑長城的行為雖然是法家治國思想的直接體現,然而中國古代的法治實踐從來不是孤立發(fā)展的,它是在與先秦儒家“明德慎罰” “德主刑輔” 思想的交鋒中發(fā)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倡導“德治” “禮治”,以血緣等級性作為立論之本,倫理色彩濃厚,“德禮之治” 在以“重刑輕罪” 為顯著特征的法家思想中注入了一種追求人性、倡導和諧的價值觀,二者共同成為秦漢長城區(qū)域法律調控的合力。長城作為中國古代最大型的軍事防御建筑體,在它修筑之后,歷代王朝并沒有借助長城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而是駐軍、移民以防守,同時頒布各項律令進行法律調控,進而維持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梢?秦漢長城區(qū)域的法律治理活動是古代“德禮為本,刑罰為用” 思想的一種表達,是傳統法治文明的充分體現。

2 秦漢長城軍事行政法律制度

秦漢在長城區(qū)域構建了周密和完善的軍事法律制度,實施對長城區(qū)域的法律調控是中國古代國家治理決策的延伸,是對傳統法治實質意義上的一種表達,體現了傳統禮法結合的治國思想、教與罰相結合的多元治理手段以及追求和諧的秩序目的。

首先,立法設置專門的軍事管理機構都尉府,并根據戰(zhàn)事適時調整。周朝時諸侯強而天子勢衰,秦在統一六國后,秦始皇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汲取周的教訓建立郡縣制。漢承秦制,漢初吸取秦亡教訓,郡縣與分封制并存,在北方大量修筑長城以鞏固國防,一般來看長城在修筑之后因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所屬區(qū)域不為縣令治所,而主要隸屬于郡的管轄。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秦時主要在長城地帶設置北地、隴西兩郡。漢武帝時派大將軍衛(wèi)青收復河套地區(qū),解除了匈奴對長安城的威脅,國家威力大震,之后霍去病大敗匈奴,致使匈奴出走漠北,在河西之地相繼設置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和張掖郡,即河西四郡,保障了漢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秦漢長城區(qū)域的郡,除了法律規(guī)定設置有太守以外,主要由都尉府掌管軍事力量。都尉府的最高長官稱為都尉,掌握每一個郡的軍隊指揮和調度大權,但是隸屬于太守。這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沒有獨立于行政的軍事和司法系統,太守兼理軍事和刑事制裁的傳統。因為北方戰(zhàn)事頻繁,為保障調兵遣將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漢中期特別是漢武帝時對長城區(qū)域的建置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變,長城所屬郡的太守由武官來擔任,都尉可以開府置吏,下設掌管兵馬的屬官——長史,下級縣按照軍事編制設置燧,守邊士兵稱為“卒”。居延漢簡中記載 “建武三年……領河西五郡大將軍,張掖屬國都尉融,移張掖居延都尉……從史田吏,如律令”[1]。

其次,適應戰(zhàn)爭需要,擴充長城區(qū)域軍事行政機構的規(guī)模。長城隸屬區(qū)域的郡在設置上和內地不同,以滿足戰(zhàn)爭的需要。漢朝內地一般每一個郡設置一個軍事主管官吏都尉,而長城區(qū)域則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都尉。據史料記載,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如敦煌郡設置了4 個都尉,分別是宜禾、陽關、玉門和中部都尉。酒泉郡設置了3 個都尉,分別是東部、西部和北部都尉,武威郡和張掖郡設置北部、居延和肩水都尉等[1]。大致看來,長城區(qū)域的都尉按照它們的主要職責不同可以分為農都尉、屬國都尉、都郡尉、部都尉和關都尉5 種類型。這些軍事機構的設置既加強了戰(zhàn)事攻防的作用,有的還兼理和平時期屯田的事務,例如“農都尉”,是漢代推行實民徙邊政策的很好踐行。都郡尉、部都尉和關都尉主要發(fā)揮的是軍事防御功能,屬國都尉則主要管理戰(zhàn)敗的或者是投降的匈奴人。

根據出土文獻資料考證和歷史資料記載,都尉的屬地在城,都尉直接管轄的下一級軍事機關為侯,侯的屬地稱為障,設置侯官作為主管官吏,專門負責長城區(qū)域的警戒事務。侯的下一級軍事機關稱為部,設置主管官吏侯長。部的下一級軍事機關稱為隧,是最低一級的監(jiān)視哨所,設有隧長,管轄戍卒。由此,按照法律規(guī)定,漢代長城區(qū)域的軍事組織結構由“都尉——侯官——侯長——隧長” 構成,形成一套嚴密的侯望系統。

3 秦漢長城烽隧管理律令

烽火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軍事警備和通訊制度及設施?!赌印芬粫涊d“與城上烽燧相望,晝則舉烽,夜則舉火”。古代長城上以燃燧、舉烽的次數來表示軍情的制度,始于周,形成于秦漢而完善于明代。烽火臺自秦漢以后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構成了長城防御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把長城內外、前線與內地連通,快捷準確地傳遞軍情,為長城防御作戰(zh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戰(zhàn)機?!稘h書·匈奴傳》記載漢武帝以后,“邊郡烽火侯望精明”,前沿陣地的軍事信息通過烽傳信號會很快逐級報告到中央,將士們以舉烽火作為進軍號令,由于遵守嚴格的烽燧管理律令,軍事信息和預警信號能夠迅速而準確的傳遞,保證了前線作戰(zhàn)的勝利。

漢代抗擊匈奴能夠取得赫赫戰(zhàn)果是與其對長城烽燧實施嚴格的法律調控分不開的。在漢代,“品” 也是一種法律形式,屬于律令范疇,特別是“品約” 涉及軍事制度具有秘密性[2]?!度戏榛鹌芳s》出土于漢簡——居延新簡中,是由居延都尉府發(fā)出的關于烽隧管理的律令,從其中內容可以看出,漢代對長城烽燧這樣重要的軍事設施進行嚴格的法律調控,特別是在烽火傳遞預警、烽燧巡視管理和違反律令的懲罰機制等方面制定有許多法律規(guī)則。

首先是律令明確規(guī)定了預警機制。當出現軍情時,戍卒應當及時將長城墩臺上提前準備好的干柴或枯草點燃示警,一般來說白天燃煙稱為燧,夜間放火稱作烽。根據漢代律令規(guī)定,長城的每座墩臺上安排十名左右戍卒,每天必須進行墩臺烽燧材料的準備、把守和瞭望工作,如果有敵人侵犯,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預警,根據敵情的遠近、多寡、緩急,都有明確的信號規(guī)定。烽火品約是戍卒行事的基本準則,法律要求戍卒必須對烽火品約的具體內容熟練掌握。漢代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長城區(qū)域的法律治理,規(guī)定了由上級職官對下級侯長、燧長等的檢查管理制度——行塞。官吏行塞期間要對侯長、燧長和戍卒對烽燧材料器物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對烽火品約內容和預警信號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不達標者要做相應處分[3]。

其次是律令明確規(guī)定了對長城烽燧的巡視責任。居延漢簡中載“第三隧,卒呂弘二月壬午跡盡丙申積十五日,凡跡廿九日,毋人馬蘭越塞天田出入跡”,“侯長富昌八月丁酉盡乙卯積十九日日跡,起吞遠隧南界北至不侵隧,毋蘭越塞天田出入跡”[4]。可以看出,戍卒和侯長都有巡視檢查自己所管轄區(qū)域內長城烽燧的責任,同時基層的隧長需要向上一級的侯長上報每個月戍卒巡視長城烽燧的情況。具體在上報的日記簿中要載明烽燧的序號名稱,巡視戍卒的姓名、巡視時間和從事具體工作的總結。

最后是律令規(guī)定戍卒不得失職和擅離職守,否則將要受到嚴厲的制裁。長城關隘的作用一方面抵御以匈奴為主的外族侵擾,另一方面追繳內地逃亡的奴婢、罪徒等,發(fā)現逃亡者要及時履行報告義務。居延漢簡載“日跡,行廿三里,久視天田中,目玄,有亡人越塞出入它部界中,侯長、侯史直日跡,卒坐匿不言跡”[5]“熹醺跡逐到第十隧” 等??梢?如果戍守烽燧的吏卒失職、擅離職守或者逃亡的,將會受到嚴厲的刑罰制裁。如敦煌漢簡《捕律》中記載“亡入匈奴外蠻夷、守棄亭障烽燧者,不堅守降之,及從塞徼外來降而賊殺之,皆要斬,妻子耐為司寇,作如”[6]。

4 秦漢長城屯戍法律制度

自秦漢時期,中國古代軍隊便實行了屯田戍守的制度,是后來三國曹魏屯田制的源頭?!妒酚洝じ祵拏鳌酚涊d“謂勒兵而守曰屯?!?長城區(qū)域的屯田戍守一般是派軍人平時戍邊和種田,戰(zhàn)時參加作戰(zhàn),既寓兵于民,充實了戍邊軍隊的自身物質供給,進而提高戰(zhàn)斗力,又可以減少國家軍費開支,減輕國家的負擔。

根據秦朝法律規(guī)定,男子年滿23 歲要將姓名和基本情況在官府進行登記,每年須在郡縣服役一個月,稱為“更卒”,一生中要到京師服役一年,稱為“正卒”,屯邊一年稱為“戍卒”。此外,征發(fā)罪徒、贅婿、商人以及商人子弟去戍邊,稱為“謫卒”。漢承秦制,根據漢朝律令,駐守長城區(qū)域的兵役有兩類,一類是“正卒”,凡男子年滿23 歲,要充正卒一年,由所在郡的都尉集中操練,也稱為“騎士”。二是“戍卒”,成年男子到長城附近屯戍的時間一般為一年。如果不愿戍邊者可出錢雇人代戍,每月300錢。體現漢代賦役制度的律令主要有《尉律》《戍律》《興律》,居延漢簡中出土的《捕斬匈奴虜及反羌購賞科別》和敦煌漢簡出土的《擊匈奴降者賞令》等。漢文帝時,晁錯在《論募民徙塞下疏》中勸諫中央實行募民徙邊,“陛下幸憂邊境,遣將吏發(fā)卒以治塞,甚大惠也……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古之制邊縣以備敵也……故卒伍成于內,則軍正定于外……如此而勸以厚賞,威以重罰,則前死不還踵矣”[7]。到達長城區(qū)域屯戍者一般由軍事長官按照職事分為戍卒、燧卒、亭卒、鄣卒、田卒、河渠卒和守谷卒,前四者從事戍守長城沿線烽火燧亭堠,后三者從事長城沿線墾田耕作,河渠卒管理水利灌溉,守谷卒保管谷物倉儲。在長城沿線屯戍的士兵根據漢代律令,除了戍卒外,還有良家子、應幕士、徒、馳刑士和謫卒。其中良家子的身份比戍卒高,應幕士是招募而來的,徒是因罪沒官的徒隸,馳刑士是囚。

對于屯戍卒,須遵守嚴格的軍功獎賞和逃亡制裁律令?!妒酚洝て綔蕰酚涊d:“將六將軍仍再出擊胡得首虜萬九千級,捕斬首虜之士受賜黃金二十余萬斤?!?孫家寨漢簡中記載“各二級,爵毋過左庶長,斬首捕虜,拜爵各一級,車□□□□□斬捕首虜二級,拜爵各一級……斬首捕虜,毋過人三級。拜爵皆毋過五大夫,必頗有主以驗不從法伏”[8]。嚴禁戍邊者逃亡,“當戍,已受令而逋不行盈七日,若戍盜去署及亡盈一日到七日,贖耐;過七日,耐為隸臣;過三月(日) 完為城旦”②?!稘h書·食貨志》載“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9]。漢代長城沿線的屯田對解決邊防戍軍糧食及其它軍需用品的部分自給,減輕國家負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 秦漢長城區(qū)域的邊塞貿易律令

秦漢時期長城所經過的地方沿線,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許多重要的關口要塞。例如,“雞鹿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大約在漢武帝元朔年間取得河南地后修筑而成,是古代連通陰山南北的咽喉要地,也是掌控漢匈之間交通往來的重要關塞。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時任命大將軍“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修筑“高闕塞”?!端涀ⅰ分袑Ω哧I塞的描述“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兩岸雙闕……望若闕焉。即狀表目,胡有高闕之名也。自闕北出荒中,闕口有城,跨山結局,謂之高闕戎?!贝送?漢代長城上還有許多重要的關隘,如居延塞、玉門關和陽關等,是軍事意義險要的長城障塞和漢通西域的重要關口。

漢代在控制河西走廊和開發(fā)西域的過程中,與其他國家交往日益頻繁,制定了一系列對外貿易法令,對私自出入長城關口和要塞的行為進行控制。

首先,出入關塞時要遵守嚴格的符傳規(guī)定。凡過關塞者必須持有過關憑證。普通人過關要持有長六寸的竹簡,稱為“符”,這種符一式兩份,過關者所持有的符要與守關者所持的另一半相符并能夠合為一個整體的才允許過關。如果過關者持有的是官府頒發(fā)的過關文書,則稱為“傳”,上面要寫清楚過關人數、年齡和所帶貨物等,防止挾帶逃亡者、罪徒和違禁物品過關。

其次,無符傳或偽造符傳過關者要被追捕、定罪并處以重刑。張家山漢墓竹簡中記載“御史言,越塞闌關,論未有……,請闌出入塞之津關,黥為城旦舂;越寒;斬左右趾為城旦?!?這是漢代重要的津關律令條目之一,也就是凡是沒有過關符傳而擅自跨越長城邊塞私入者,即使未得過關塞,按照闌出入津關令,處以黥刑并處城旦舂五年的徒刑;凡以越塞而被抓捕者,處以斬左趾刑并為城旦舂的五年徒刑,以上構成“闌出入塞及津關罪”。

第三,駐守長城關塞的戍卒和各級主管官吏要嚴格對符傳進行查驗,違令的戍卒也要受到刑事制裁,失職官吏要處以連帶刑。張家山漢墓竹簡:“……吏卒主者弗得,贖耐;令丞、令史罰金四兩。知其情而出入之,及假予人符傳,令以闌出入者,與同罪。非其所為而擅為傳入津關,以傳令闌令論,及所為傳者……”[10],負責看守關塞的官吏和戍卒如果沒有捕獲越塞者,處以可贖的耐刑,主管的令丞、令史分別處以罰金四兩。明知沒有符傳而擅自違令放任其出入關塞的,以及為其提供符傳使他們出入關塞的吏卒,與他們同罪。過失使得無符傳者出入關塞的以過失出入塞及津關罪論。

最后,法律嚴格禁止攜帶違禁品出塞。漢代律令主要限制兩類物品出長城邊塞,一類是黃金和銅器,另一類是馬匹。法律禁止私自攜帶金器和銅器出關,“制詔御史,其令……函谷關、臨晉關及諸其塞之河津,禁毋出黃金,諸奠黃金器及銅,有犯令”③。對此類物品出入關塞遵守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其以金器入者,關謹籍書,出復以閱,出之”③。當有人攜帶金器入關塞的,要謹慎檢驗并進行登記,等到該人再出關時查閱入關記錄,如果符合則準其出關。馬匹既是古代國家的生產勞動資料,也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漢代津關令中有禁止馬匹出關塞的規(guī)定,“御史請諸出入津關者,詣入傳□□吏,里年長物色瑕疵見外折及馬識物關舍人占有,津關謹閱,出入之。縣官馬勿識物,與出同罪”③。私人或官吏帶馬匹出關塞者,還要帶馬匹入關,否則按照法律制裁,“馬當復入不入,以令論”③。如果馬匹在關塞外死亡的,應履行告知義務,由縣官按照律令進行查驗和登記,“諸乘私馬出,馬當復入而死亡,自言在縣官,縣官診及獄訊審死亡,皆津關”④。官府公用和購置驛站用馬出入關塞時也要遵守法律規(guī)定,“其買……吏乘、置傳馬者,縣各以所買名匹數告買所內史、郡守,內史、郡守各以馬所補名為久久馬,為致告津關,津關謹以籍、久案閱,出”⑤。

6 結語

通過對簡牘文獻資料的研究發(fā)現,秦漢對長城區(qū)域的法律調控,由律、令、格、品約等多種法律形式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法律內容中增設了許多與此相關的罪名和條目,如闌出入塞及津關罪,“匿不言跡”“乏軍興” “不循行部” “不知烽火品” “不舉烽火”“焚舉不如品約” 等。完善了長城邊郡的行政法制,制定了詳細的邊塞貿易律令法規(guī),構建了比較完備的屯田戍守制度等,全面提升了封建王朝中央的治理能力。總之,秦漢時通過制頒和實施一系列律令加強對長城區(qū)域的調控和治理,是古代國家“以法治國” “外儒內法” 統治策略的延伸,是漢代“霸王道雜之” 治理手段的體現,不僅使封建王朝的法律體系愈加完備,而且對鞏固邊防,安定社會秩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注釋:

① 史記·匈奴列傳。

②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興律” 第三九八簡。

③ “津關令” 第四九二簡,第四九三簡,第四九九簡,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

④ 張家山漢簡“津關令” 第五〇五簡。

⑤ 張家山漢簡“津關令” 第五〇八簡。

猜你喜歡
烽燧律令秦漢
新疆昌吉州境內烽燧遺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古人如何戍邊
考古發(fā)現還原唐朝士兵戍邊生活
我與秦漢東北史研究
俄藏Инв.No.4429《天盛律令》殘頁考釋
俄藏Инв.No.6239號《天盛律令》殘片考補
兩件《天盛律令》未刊殘頁考釋
兩則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殘片考釋
新疆和靜查汗通古烽燧遺址調查
秦漢宮苑的“海池”
旺苍县| 固镇县| 宁乡县| 岑巩县| 凤山县| 桓台县| 清河县| 泾源县| 常德市| 大同市| 郧西县| 铜川市| 临邑县| 汽车| 武陟县| 嘉义市| 舒兰市| 无为县| 灌南县| 枣阳市| 武陟县| 颍上县| 扎鲁特旗| 临汾市| 屯留县| 新闻| 剑川县| 滨州市| 若羌县| 伊川县| 高尔夫| 桃源县| 迁安市| 柘荣县| 萨嘎县| 金华市| 遂平县| 德阳市| 台东县| 北票市|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