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 張任 黃少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大意義,作為文化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能夠起到助推作用。
(一)黨史學習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務。高校大學生正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如何系好人生第一??圩佑葹橹匾?,引導大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共產黨經過百年奮斗,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當代大學生必須且有必要了解黨的百年征程,從中體會這一路的艱辛,從而進一步堅定信念,旗幟鮮明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增強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勇?lián)鷷r代大任。
(二)黨史學習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思政工作內容廣泛,涵蓋大學生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黨史學習教育是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黨史知識豐富,蘊含厚重哲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再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經過不懈奮斗,獲得今天的幸福生活。這其中涌現(xiàn)出許多革命英雄,許多重大事件發(fā)生在中華大地,形成一系列精神譜系,而這些內容恰恰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可以從中汲取革命力量,提升自身修養(yǎng),艱苦奮斗。
(三)黨史學習教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文化育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史學習教育蘊含著豐富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歷程中,黨史學習教育在培根鑄魂、供氧蓄能等方面有著巨大作用。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對于推動思政工作起到賦能提升的作用。
(一)以歷史維度為基,理清發(fā)展脈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歸根到底是在做人的工作,能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個重大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理清黨史學習脈絡,使思政教育更具特色化、創(chuàng)新性,讓大學生在詳盡的脈絡中感受黨史中蘊含的力量,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從理論高度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不同時期的勝利,并從中思考為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使大學生更加深刻理解自己肩上的重任,珍惜先輩的歷史經驗,不忘初心,踔厲奮發(fā),將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二)以文化維度為線,貫穿育人始終。黨史學習教育本身就是文化育人的一個過程,在融入思政工作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文載道、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漫長而有意義的工作,對于塑造大學生精神品格,培養(yǎng)具備志氣、骨氣和底氣的大學生具有重要引領作用。黨史學習是長時段的學習,其中包含著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于這些文化的學習,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強引導,切實發(fā)揮黨史文化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深更細。
(三)以理論維度為綱,闡釋問題關鍵。教育引導學生堅持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在理清黨史發(fā)展脈絡的基礎上,為更好地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從更高的理論層面把握歷史規(guī)律,闡釋清楚黨史學習的關鍵信息與關鍵點,引導學生感受黨的光輝歷程、感受黨的初心使命、感受黨史蘊含的哲理。同時,注重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思考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蛉〉脛倮?,未來我們怎樣繼續(xù)努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從而激勵廣大學子深刻體會肩上承擔的責任,自覺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學習與實踐中,堅定文化自信,汲取黨史中的智慧和力量。
(四)以實踐維度為要,突出全面發(fā)展。新時代對大學生提出新要求,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從新時代新征程出發(fā),在增長學生知識的同時,實踐方面的功課也不可或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應加強對學生實踐活動層面的引導,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紅色精神,更加自覺主動地學以修身,在實踐中明白時代之需,查找自身不足,促進全面發(fā)展,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內容,對于凝聚育人合力,發(fā)揮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大學生踐行使命擔當提供了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筆者緊緊圍繞文化育人這一視角,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主線,以思想引領為關鍵點,以黨史學習教育的主導力、塑造力、說服力為著手點,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實踐,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應注重課程育人、組織育人和網(wǎng)絡育人“三位一體”對文化育人作用的發(fā)揮,以期達到以文載道、以文化人、以文傳聲的作用,探索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模式。
(一)“五學”模式,讓思政工作更有高度。百年黨史,以學促悟。黨史學習教育應突出“學”字,學習有高度,方能充分發(fā)揮黨史學習教育的主導力,讓思政工作更有高度。
1.校內外學者導學,學習深悟理論。黨史內容豐富,理論水平要求較高。理清黨史學習脈絡,講好黨帶領人民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再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一長時段歷程,離不開校內外專家學者的導學。高校應依托校內外資源,梳理學習重點、要點,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在學中育人,在育人中深入學習,深刻領會黨史學習教育的要義,促使學生工作更出色。
2.學生工作者領學,強化督導力度。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工作者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陪伴者、引領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學生工作者更要以自身水平的提高來引領學生,學生工作者只有不斷學習,錘煉自我,才有足夠的能力教育引領學生,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領學領跑。同時,高校思政工作者需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在學生工作中落實落細,帶領學生真正學懂弄通,將學生工作做到位。
3.黨團干部研學,立足奮斗精神。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骨干,黨團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黨團干部的選拔、培育和使用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效果。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黨團干部發(fā)揮著朋輩引領作用。以黨團干部研學帶動學生學習熱潮,是將學習最大化的有力舉措。高校黨團干部應立足奮斗,深入學習黨史知識,將四史學習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融合,品味黨史知識中的精神譜系,感悟其中蘊含的哲理,掌握紅色精神生成邏輯,切實以黨史學習教育引領思想不斷提升,帶動學習,助力高校思政工作。
4.方法創(chuàng)新促學,豐富學習方式。學習貴在創(chuàng)新,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是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能固于已有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時效,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習的趣味性、新穎性;能夠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密結合。比如開展“百年黨史我來繪”“紅色地圖我來拼”以及“紅色故事我配音”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
5.氛圍營造助學,學風帶動班風。良好的學習氛圍帶動良好的精神風貌,黨史學習的氛圍有助于班風學風的建設。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班風建設和學風建設貫穿學生在校始終。黨史知識內涵豐富,其中蘊含著我們黨工作作風方面的內容,這無疑能夠給班風、學風建設以啟迪,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班風、學風建設,使班級運營更加行穩(wěn)致遠。反之,良好的班風學風亦能夠促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這種學習的氛圍,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班級中扎實有效推進,將學生工作做實。
(二)“黨建+”模式,讓思政工作更有深度。黨建工作作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與思政工作關系緊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可忽視黨建力量,以“黨建+”帶動黨史學習,能夠發(fā)揮黨史學習教育的塑造力,使思政工作更有深度。
1.“黨建+主題團日活動”,打造特色品牌。黨旗所指,團旗所向。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離不開活動載體,團日活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動載體,在育人功能發(fā)揮方面能夠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提供重要支撐。將黨建與主題團日活動相融合,為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工作提供平臺,是當下思政工作努力的重要方向。以此為基礎,將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在黨建工作以及團建工作中,提升活動質量,提高黨史學習教育效度,打造特色品牌活動,有利于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創(chuàng)新機制。
2.“黨建+紅色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學習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黨史學習教育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趣味,創(chuàng)新學習機制是關鍵。大學生正處于創(chuàng)新活躍期,如何將這一特點運用于黨史學習教育顯得格外重要。高校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應注重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如開展紅色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活動,以黨建為引領,以活動為載體,以創(chuàng)新為追求,抓好思政工作主線,使黨史學習教育更加有聲有色,思政教育特色鮮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活力,有利于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運行機制。
3.“黨建+實踐教育”,錘煉精神品質。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實踐活動占據(jù)重要地位。高校不止是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象牙塔,更是錘煉學生品格,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場所。依托黨建平臺,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實踐活動,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錘煉高校大學生品格,提高修養(yǎng),堅定信仰的重要途徑,以此塑造大學生精神品質更具深度。只有深入學習,認真鉆研,實地踐行,才能切實感悟百年來黨的征程,才能真正體會到使命在肩。如開展“穿越時空的對話”“參觀紅色革命圣地”等活動,傾聽百年前青年的訴說,觀看無聲的展示,用心去感受,方能初心彌堅。以實踐悟使命,以實踐錘煉擔當,有助于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機制。
(三)“課程、組織、網(wǎng)絡育人三位一體”模式,讓思政工作更有效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離不開課程育人、組織育人與網(wǎng)絡育人的聯(lián)動,三者凝一,強化課程育人,以文載道,深化組織育人,以文化人,實化網(wǎng)絡育人,以文傳聲,充分發(fā)揮黨史學習教育的說服力,讓思政工作更有效度。
1.強化課程育人,以文載道。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同時也是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上好思政課,講好中國共產黨黨史,是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措施。高校思政課老師要將四史講好,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推進課程思政,將黨史學習教育同專業(yè)課程相結合,挖掘課程思政因素,增強課程思政。高校應著力打造專業(yè)黨史教育隊伍,提高黨史教育本領,以文載道,發(fā)揮黨史鑄魂育人功能,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不斷推進課程育人工作,助力高校思政工作更進一步。
2.深化組織育人,以文化人。學生組織是大學生開展活動、提升自我的重要平臺,如何依托學生組織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組織育人作為十大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fā)揮育人功能,提供育人平臺方面有著一定地位。依托學生組織,將學生組織的活動進行文化賦能,扎實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將助力組織育人功能的發(fā)揮,延伸文化育人,助推高校思政工作更深一層。
3.實化網(wǎng)絡育人,以文傳聲。新媒體時代,網(wǎng)絡育人普遍得到重視,并作為思政工作的重要舉措。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工作的進程中,網(wǎng)絡的作用不容忽視。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顯得格外重要。網(wǎng)絡技術為大學生學習知識拓展了平臺、拓寬了領域,同時,也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平臺。高??梢劳谢ヂ?lián)網(wǎng)資源,打造特色黨史教育課程,開展“網(wǎng)上重走長征路”“云參觀革命紀念館”等活動,發(fā)揮網(wǎng)絡育人功能,用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傳播正能量,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至網(wǎng)絡,推動高校思政工作不斷深入。
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重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擔著立德樹人的任務,探索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工作模式,將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對于提高文化育人功能、加強大學生思想引領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