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新都路小學 趙任宏
“民以食為天”,現(xiàn)在,我們餐桌上的菜肴越來越豐富,形美味香。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喜歡的食物介紹給大家!
美食,重在“美”字,中國飲食的“美”講究“色香味形意”之美。而且,食物對于我們,很多時候不僅好吃,還包含著濃濃的人情美。要寫出這種“美”,可以從下面幾點入手。
美食都是精心烹飪出來的,我們平時寫烹飪過程時,最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把描寫美味制作的過程變成說明式的平直敘述,比如按照“先……再……接著……然后”的順序?qū)?,過程是寫清楚了,美感卻沒了。怎么辦?
首先,應盡量避免使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要把記述性、說明性的語言變成描繪式的語言。例如:
先準備一塊黑豬肉,再把黑豬肉剁成餡兒,然后往肉餡兒里放雞蛋、醬油、蔥姜泡的水等,接著順著一個方向不停攪拌。
這樣寫制作肉餡的過程顯得死板,可以這樣改:
把黑豬肉剁成粗細剛好的肉餡兒,往剁好的餡兒里加入雞蛋、醬油、蔥姜泡的水等,然后插入筷子,擼起袖子,使勁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
這樣寫不僅清晰流暢,而且生動形象,讀者仿佛能看到制作時熱火朝天的情景。
其次,有關食物制作的詞語要豐富。比如,食物的烹飪方法有:蒸、煮、燴、燉、炸、炒、悶、煎、熬……描寫時要注意準確用詞。為了使制作過程更加生動,還可以恰當使用修辭。例如:
戴上一次性手套,捧一個砂鍋大的地瓜,拿到水池邊,讓嘩嘩的流水給它洗個痛快的美容浴。刨刀飛舞,幫它脫下絳紅色的外套,橙紅的果肉昭示了它的香甜。開啟烤箱,20分鐘的“汗蒸”,讓它的全身徹底放松?!岸!?,汗蒸結(jié)束,打開“桑拿房”的門,一股熱浪從烤箱里涌出,甜香撲鼻而來。用勺子將地瓜輕輕按壓成泥,倒入木薯粉和水,用盡全力按摩成團。
——《地瓜圓》
在這段描寫中,“戴、捧、脫、按壓、按摩”等動詞的使用非常準確,而且“美容浴、汗蒸、桑拿房”等比喻修辭的運用,讓制作食物的過程更加生動,食物就“美”起來了。
一道美食放在面前,我們看到的是菜肴的色彩、形態(tài)等,這是視覺上的感受。寫作時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描寫時,用詞要優(yōu)美,想象要豐富,修辭使用要恰當。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否則有堆砌的感覺。例如:
透過烤箱玻璃往里張望,雞身上已經(jīng)有了反應,整只雞的外皮滋啦滋啦冒著小油泡泡。油泡泡越冒越大,越冒越多,汩汩地往下淌;蔬菜也漸漸包裹上了油亮的外衣,白色的金針菇變成淺棕色,飽滿的土豆縮了水,躲在同樣縮了水的洋蔥后面,山芋已經(jīng)變成油亮亮的黃橙色了……烤盤里的一切都在美味的海洋里,真饞人!
——《美味烤雞》
作者抓住烤雞出油這個細節(jié),通過“油汪汪”這個典型特點,寫出了食材發(fā)生的變化,白色和棕色、飽滿和縮水對比鮮明;油亮的橙黃色醒目動人;“躲”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土豆和洋蔥的形態(tài)。有聲有色、有形有趣、有動有靜,勾得人饞蟲蠢蠢欲動。
這樣生動的描寫,靠的是認真觀察,不然是很難寫得這樣誘人的。
好看的食物能讓人心情愉悅,美味的食物能給人帶來滿滿的幸福感。既然是“品”,那講究就多了:吃的動作,有咬、啃、吸、吮、嚼、舔……食物不同,吃法也不相同;食物的味道,有酸、甜、苦、辣、咸、鮮……百味雜陳;食物的口感,有軟、爛、脆、酥、彈、韌……層次分明,吃就要吃出特點。例如:
腐竹裹滿鮮香的湯汁,充溢了整個口腔;緊跟其后,是冬筍的爽脆;牛肉的香隨著醬料在口中蔓延,越嚼越有味;牛肚、鴨腸,彈、韌、勁……
——《火鍋》
火鍋里各種食材的味道、口感,被一一呈現(xiàn),各不相同,又各具特色,絕不會給人大雜燴的感覺,寫出了品嘗美食的樂趣。
寫吃,好作文不會僅僅關注口腹的感覺,還要寫出吃時的心情。快樂時,津津有味;傷心時,食不甘味;興奮時,大快朵頤;沮喪時,味同嚼蠟……有怎樣的心情,就有怎樣的感受。沒有情感的飲食,是談不上“美”的。例如:
若說蟹黃香,那蟹油便是鮮了。輕輕吮吸軟糯的蟹油,不要著急咽下,先讓其在口腔各處相互碰撞。一不小心,蟹油“咻”地一下滑入喉嚨,頓時有怎意猶未盡之感。比起蟹油和蟹黃,蟹肉更是別有一番滋味。準備好牙簽,先從螃蟹的大腿開始吃,掰斷、插入牙簽、攪動、拔出肉。如此反復,不一會兒,一小盤潔白晶瑩的蟹肉就堆在眼前。最具挑戰(zhàn)性的,是剔蟹身上的肉,像走迷宮似的,需順著紋理慢慢摸索。拿著像馬蜂巢一樣的空蟹殼,看著剔出來的白嫩嫩的蟹肉,大有苦盡甘來的感覺。
——《食趣》
品美食如品人生,有意猶未盡、有挑戰(zhàn)、有摸索、有堅持,也有苦盡甘來。小作者在螃蟹身上,品嘗到的何止是鮮香滿足,還有獲得這種滿足的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心境和情感。這樣的美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呢!
蛋炒飯
鹽城市新都路小學六年級 許嘉芯
剛上托兒所的小孩兒,才工作的青年,滿頭銀發(fā)的老人,提到蛋炒飯,都會在口齒間冒出一種咸咸、鮮鮮、軟軟的感覺。把米飯、雞蛋、蔥、火腿粒、黃瓜粒匯聚在一起,炒一鍋,單看那米白、蛋黃、青蔥翠、肉粒粉的樣兒,就讓人食欲大振,更何況是在大盤里裝著,大口朝嘴里塞呢!
初春黃昏,雨后初霽,樹葉上的雨珠滾落在腮邊,有絲絲涼意。我手里卻暖意融融,那捧在手心的,是奶奶給我準備的盒飯。我在圖書館埋頭苦讀,饑腸轆轆時,便到用餐區(qū)補充能量。打開飯盒,盒里的蛋炒飯散發(fā)縷縷清香,讓人饞涎欲滴:金黃的雞蛋,軟而不爛;焦黃的米飯,咸甜適中;粉嫩的火腿粒,外焦里嫩;脆脆的黃瓜粒,清爽可口。真是色味雙美,無與倫比!
看著美食,品著佳肴,馨香滿懷。這愛心便當滿滿都是奶奶的味道,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慈祥的笑容、鬢間的銀絲……
屋外,春雨淅瀝;屋里,暖意融融,籠著奶奶對我的愛!
點 評
蛋炒飯,非常大眾的食物,但在小作者的筆下有滋有味,有情有意。因為作者摒棄了常見的“先……然后……再……”的記敘手法,用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言寫出蛋炒飯的制作過程;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表現(xiàn)了大眾對它的喜愛。在敘事過程中,描寫了品嘗時的獨特感受,從而在蛋炒飯中傳遞出濃濃的祖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