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楚
有一種繪本,它是你的另一雙眼睛,即使你身居方寸之地,也能見識世界的百態(tài)千姿。小林豐的《北緯36 度線》就是這樣一本繪本。它以北緯36 度線為線索,從東方出發(fā),一路向西,一直來到東、西方水流交匯的海域,完成了這段旅程?,F(xiàn)在,讓我們接受作者的邀請,翻開繪本,開始這段非凡之旅吧!
讀環(huán)襯
開始一段旅程前,我們通常不會毫無準備,作者小林豐也是這樣。翻開繪本,就是這次旅行的地圖。地圖從左到右標出了一路上我們會經(jīng)過的地方,起點是日本東京,一路向西,經(jīng)過韓國、中國……一直來到中東、歐洲,最終到達地中海。當東京是傍晚7 點時,地圖另一端的直布羅陀海峽是中午12 點。所以,這是一段西向之旅,也是一段逆時之旅,我們將從黑夜走到傍晚,再從下午走到正午。
細看的話,你可能會有疑惑,不是一路向西嗎?作者的地圖怎么是向右呢?為什么東京會在北京的右邊?再看方向標就明白了,原來作者把東西南北調(diào)了個個兒,“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變成了“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我想,這是作者在照顧我們從左向右的閱讀習慣吧!
建議你在手邊準備一個地球儀或者一幅世界地圖,這會讓你的這段旅程更加有趣!
讀畫面
《北緯36 度線》是典型的畫面重于文字的繪本。因此,在閱讀時,我們要將絕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畫面上。
正文里,除了在右下角標注了當?shù)貢r間和旁白文字外,作者想要讓我們看到的東西,都透過大鳥的眼睛放在畫面里了。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觀看。
這個地方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怎么樣,是寧靜的還是喧鬧的?
他們的屋子是什么樣的,是你經(jīng)常見到的那種嗎?
他們穿什么樣的衣服,此刻正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于是,我們看到夜幕中的散步,夕陽下的裊裊炊煙;認真勞作的大人,嬉戲玩耍的孩子;有的地方祥和安寧,井然有序,有的地方雖然歷經(jīng)戰(zhàn)火,家園破碎,但是人們在努力重建……
盡管住著不一樣的房子,穿著不一樣的衣服,說著不一樣的語言,玩著不一樣的游戲,但大家都會在夜幕降臨時和家人共進晚餐,看到客人熱情地招待,認真地度過每一天。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同,就像作者發(fā)出的感嘆,“幾十年,幾百年,每天,人們似乎都過著同樣的生活”。
一路走來,畫面上的信息如此豐富,各式各樣的房屋、人群、動物、風景,作者將這些紛繁的畫面接連捕捉,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既是因為這是他目之所及的現(xiàn)實,也是他在整本繪本設計上的有意為之。
當大鳥飛過城市、鄉(xiāng)村,越過山川、海洋,最后來到地中海。我們看到海面上的船只滿載著人,揚帆起航,向著直布羅陀海峽駛?cè)?。而再翻一頁,正?2 點,陽光照射下的海面廣闊無邊,所有的喧鬧一瞬間都消失了,此刻的安靜空曠與前面充滿煙火氣的熱鬧喧囂形成了極致的反差。極鬧以后的極靜,極繁以后的極空,讓我們的情緒也在此刻到達了一個轉(zhuǎn)折點,在一路的追趕中停下來得以喘息,細細回味。這一幕,是作者在視覺上、聽覺上、情緒上給我們按下了暫停鍵,也是在告訴我們,這段旅程,已經(jīng)到了終點。
讀文字
僅以文字而言,《北緯36 度線》也極為優(yōu)秀。雖然全篇語言簡潔得近乎白描,但節(jié)奏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更何況其中深藏的情感動人至極。寥寥數(shù)語中,有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作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都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出來。
因此,一開始讀的時候,往往不會注意到作者設了一個小小的、令人驚喜的“陷阱”。開篇,作者寫道:
東京時間,太陽落下,大鳥出現(xiàn)了。
它帶著我們,開始了一段小小的旅程。
這一句“我們”,增強了讀者的代入感,于是大家會不假思索、順其自然地理解為“我們”是他和書外的讀者。于是,大家跟著他,一路向西,聽他描述城鎮(zhèn)鄉(xiāng)村、大漠落日。一直到旅程結(jié)束,來到最后一頁,作者突然說:
你好!那么多、那么多的朋友啊,總有一天,我會來和你相見。
這一瞬間,好像他突然轉(zhuǎn)過身來,從背對著我們變成了大家面對面的狀態(tài),于是人稱也就從“我們”變成了“你”和“我”。初讀時,不免會覺得這一句顯得突兀又奇異。然而,當把文字與畫面結(jié)合重新閱讀時,你就會感受到這精妙的創(chuàng)意里所含的巧思。
跳出“我們”這第一人稱視角,在文字之外凝神觀察畫面,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頁不同的風景里,有幾個相同的角色。除了在環(huán)襯里就出現(xiàn)、作為向?qū)У拇篪B,還有2 個小男孩和1 只小狗。一路上,他們有時像游客一樣游覽,有時受邀進入當?shù)厝思依镆黄鹩貌?,有時和街道上的孩子一同玩耍,他們是故事里的旅行者,對應著故事外的閱讀者,完成了這段旅程。
所以,“我們”不僅指讀者,更指這幾位旅行者。當發(fā)現(xiàn)這一點的時候,你會豁然開朗,為什么最后一頁是小男孩騎著自行車與讀者面對面的畫面,為什么在最后一頁里,作者轉(zhuǎn)換了人稱。
人稱上的“陷阱”結(jié)合視角與畫面的轉(zhuǎn)換,讓這一頁猶如龍的眼睛一般,使整本繪本在情感、格局、立意上,又提升了不少。穿越時間與空間,作者完成了與讀者在情感上的共鳴。
從1970 年到1980 年,小林豐多次在亞歐大陸游歷。一路上,他發(fā)現(xiàn),不論人們身處哪個地方,屬于哪個種族,有著怎樣的膚色,說著哪種語言,不論是和平、戰(zhàn)亂,富有、貧窮,“幾十年,幾百年,每天,人們似乎都過著同樣的生活”。而在共同的命運和日常生活之上,是人們對相互聯(lián)結(jié)、相互理解的渴望,就像經(jīng)線和緯線時時交錯,連起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