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代。由于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農(nóng)歷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由于人們希望在一年的開端能有個好兆頭,能交好運,因此,在元宵節(jié)這天舉辦熱鬧有趣的民俗活動,比如“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踩高蹺”等。慶祝元宵節(jié),也是在慶祝新春的延續(xù)。
有關(guān)“元宵節(jié)”的詩句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十載慶元宵,滿耳番腔鼓。
——劉辰翁《卜算子(元宵)》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姜夔《詩曰·元宵爭看采蓮船》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唐寅《元宵》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王守仁《元夕二首》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
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
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
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
來映九枝前。
注? 釋
◇錦:色彩華麗。這里指色彩華麗的花燈。
◇開:舉行。
◇蘭缸:精致的燈具。
◇縟彩:絢麗的色彩。
◇依:靠著,依靠。
◇九枝:一干九枝的燈,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燈。
理? 解
這首詩描寫的是人們歡度元宵節(jié)的盛況。在色彩華麗的燈光里,人們舉辦宴會慶祝元宵節(jié)的到來。在精致的燈具映襯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亮麗。絢麗的元宵節(jié)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綿延到遠處,與天穹似乎連成了一片。
遠方的燈光和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就像月亮懸掛在空,還有美麗女子的笑容映照在燈光下。人們在節(jié)日之夜觀燈賞月,盡情歌舞嬉戲,好不熱鬧。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云,
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
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注? 釋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
◇星橋:天津三橋之一。
◇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朝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
理? 解
街道上明燈錯落,映射出璀璨的光芒,猶如嬌艷的花朵一般,洛陽城里處處都可通行,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月光燈影下的歌女們花枝招展,載歌載舞。京城取消了宵禁,計時的玉漏也慢點走吧,不要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這首詩描寫了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表現(xiàn)了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
京都元夕
□金末元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注? 釋
◇京都:指汴京。今屬河南開封。
◇袨服:漂亮的衣服。
◇華妝:華麗的妝容。
◇著處:到處。
◇長衫:古代的讀書人多穿長衫。
◇何為:做什么。
理? 解
元宵佳節(jié),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游人們盛裝打扮,到處都是在舞弄花燈的景象,孩童們互相追逐打鬧。我這個穿著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在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這首詩展現(xiàn)的是京都元宵佳節(jié)的熱鬧場面。全詩淺白如話卻富有情趣,表達了游人們在節(jié)日里的歡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