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有趣,前年三月的某天,我突發(fā)奇想,想去高郵參觀一下大淖河畔汪曾祺的故居。說去就去,待我乘大巴抵達郵城,繼而步行至傅公橋路時,忽而迷失了方向。我遵從內(nèi)心的直覺,左拐至人民路,走到第一個路口時,又犯愁了。南北兩個相對的路口,一個草巷口,一個竺家巷,而且巷口都沒標注“汪曾祺故居”的字樣。我到底往哪條巷子走呢?
俗話說“鼻子底下就是路”,但我不大喜歡問路,于是自作主張地判定汪曾祺故居應(yīng)該就在草巷口內(nèi)。道理很簡單,它的名氣大,而且與大淖河岸相近,汪老的文章里多次提及過它,肯定就在這條巷子內(nèi),于是我徑直往里走。當我走了兩百多米才發(fā)現(xiàn)啥也沒有時,便疑惑起來。此時,一位騎著三輪車的大叔經(jīng)過,我才知是自己弄錯了。熱心的大叔說他閑著沒事,愿意為我?guī)罚谑且宦芬龑襾淼襟眉蚁?號汪老的故居。
我不止一遍地讀過汪曾祺的《草巷口》,我喜歡文中的熱鬧和煙火氣。待我參觀完汪老的故居,懷著一份追憶的心情,重新走了一趟草巷口,才發(fā)現(xiàn)巷子與汪老筆下敘述的情形大相徑庭,已然面目全非了。昔日的時光被濃縮在巷口那塊藍色的路牌上了。路牌鑲在青磚白縫的老墻上,很老,很舊,但它承載的舊時記憶和風情遺跡是永遠抹不去的。?
草巷口的“草”并非我們以為的那種喂牲口的草料,而是指燒鍋做飯用的蘆柴。蘆柴有水、旱之分,汪老筆下的“草”是水蘆柴,又叫蘆葦,在汪老的家鄉(xiāng)高郵城外的沿江荒灘成片地生長。蘆葦管壁極薄,用手輕輕一捏就扁了,所以干燥的蘆葦一點火就著,除了加泥砌籬笆墻外,還可作為柴火燒土灶。當?shù)鼐用窬偷厝〔?,用蘆葦稈子引火做飯,蘆葦是昔日郵城人過冬的必備之物。汪老在散文里寫到的,“我家的后花園里有三間空屋,是堆草的。一次買草,數(shù)量很多,三間屋子裝得滿滿的,可以燒很多的時候?!?/p>
草巷口的北端臨近大淖河的出入口,每逢深秋,從高郵湖灘收割來的蘆葦稈通過船運在此上岸,卸貨。挑夫們穿著輕巧的布鞋,踏在石板路上,“咿呀,嗨喲”地哼著小調(diào)兒,草巷口因此得名。小巷不僅是通往城里的必經(jīng)之地,還是一條屬于草根們的生活巷堂。這里每天都發(fā)生著世俗又溫暖的事,有老人的叮囑,孩童的嬉戲,也有中年人的生活情調(diào),匯集成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小巷流動的風情。
挑夫行當?shù)某霈F(xiàn)讓小巷的居民看到了商機,他們紛紛破墻開店,澡堂子、雜貨店、剃頭攤、茶水房……一應(yīng)俱全。
最有煙火氣息的時候要數(shù)傍晚了,房頂飄著裊裊炊煙,我仿佛看到灶膛里紅紅的火焰印紅了主婦們的臉,鍋邊冒著騰騰白氣,噴香的飯菜氣飄蕩在巷子里,盡管是普通人家的粗茶淡飯,卻不敷衍。晚飯快煮好的時候,在外忙碌一天的漢子燕子歸巢似的回來了。男人們愛喝個二兩,于是坐在桌邊就著花生米或臭豆腐下酒。柿子、石榴等鄉(xiāng)村風物是女人和孩子們飯后的零食。
這是我在草巷口聽說的舊事。如今的草巷口沒了昔日的熱鬧,但它并沒有被世人遺忘,它依然還活著,活在汪老先生的文字里,活在很多人的暢想里。
陸建明:江蘇省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多家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