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唐長華
侯波多年來筆耕不輟,202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天下安定》入選中國作協(xié)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在《天下安定》中,侯波以1947年中共中央轉戰(zhàn)陜北,國民黨進攻陜甘寧邊區(qū)并進駐安定城為時代背景,書寫了戰(zhàn)爭爆發(fā)前安定城人民追求婚姻幸福、參與民主政治的日常生活;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共兩黨對待人民采取了不同的態(tài)度,人民最終擁護共產黨并即將迎來戰(zhàn)爭的勝利,小說鋪展開一幅書寫人民的時代畫卷。在侯波的筆下,以人民為中心是《天下安定》的核心題旨,正如侯波在題記中說:“民心安,天下定”。筆者認為,侯波通過聚焦人民的思想解放,民主的政治生活,干群“魚水”般的關系三個方面闡釋了人民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短煜掳捕ā诽幪幷蔑@著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思想導向,不僅是當時延安精神的再現(xiàn),更對當下的社會建設與國家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國人民的思想覺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新文化運動到八十年代新啟蒙運動,從魯迅的《阿Q正傳》到高曉聲的《陳奐生進城》,國民思想的真正覺醒與徹底解放,一直是一個未完成的歷史命題。精神的覺醒雖然漫長但又是必經的路程。在侯波的《天下安定》中,1947年的安定城內,人民的思想還深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文明只是深深地潛藏在古代的窯洞里,躲藏在泥巴筑成的圍墻后面,幸存在人們的心里,其一貧如洗,落后愚昧的慘狀可見一斑?!比藗円琅f通過幾千年的文化遺存來思考和行事,但是隨著啟蒙教育的進行以及革命生活的歷練,人民的思想發(fā)生變化,由甘于壓迫走向覺醒解放,由自私偏狹走向敢于擔當,人民才真正地成為了“人民”。
追求個體的解放與自由,是思想覺醒的第一步。在封建社會,婦女所受的壓迫最深,婚姻不自主是幾千年來女性受壓抑最突出的表現(xiàn)。侯波在《天下安定》中塑造了追求個性解放與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月秀。月秀與骨朵是一起長大的伙伴,但是兩人在婚姻道路上的命運截然不同。骨朵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了田遠剛,從此失去了自由甚至被丈夫在賭場賣給了軍官,遭受侮辱至發(fā)瘋。月秀則強烈反對父親因為還不起賭債將自己賣給田家的命運。她接受《婚姻法》的洗禮,突破“包辦婚姻”的束縛,從蒙昧的認知模式、價值觀念中走出來主張戀愛自由,她敢于運用自己的理性進行批判和思考。月秀在錢成成搶親時明白錯過此次機會自己將注定嫁給田家,她理智分析了自身的現(xiàn)實處境,認為自我的自由和幸福是首要的,父親嫁女還債的行為是錯誤的,從而決然離開了家。
兩千多年的封建傳統(tǒng)形成了農民文化的諸多弊端。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農民長期處于小生產者的地位,他們狹隘、保守、缺乏政治遠見。這主要體現(xiàn)在侯波塑造的任彥貴身上。任彥貴沒有責任與擔當意識,認為戰(zhàn)爭與平民百姓沒有關系,“打仗關咱老百姓屁事,這共產黨來了,國民黨來了,難道不是人?還不都得吃飯,還不都得吃咱的豆腐?”他關注的只是自己切身的利益,是一日三餐和柴米油鹽。月秀媽也同樣如此,她反對月秀游行,說“一個女人家就要有個女人家的樣子。成天瘋瘋癲癲的,讓人笑話。打仗的事自有政府管哩,咱們沒法管,也管不了。什么游行,又不能當飯吃。”但是隨著國民黨的入侵,任彥貴終于醒悟到:戰(zhàn)爭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不能置身事外。任彥貴的這一轉變不同于一些紅色經典作品的敘事模式,即農民通過先進黨員干部的思想引領才得以成長的模式?!短煜掳捕ā分械娜螐┵F,其思想覺醒更多來自自己的親身經歷。他的驢被國民黨搶走,在救驢返回的途中他碰到了國民黨便衣隊,結果驢被搶走,撿到的白面也丟了,自己還差點被子彈擊中,失去了門牙。榮兒以及安定城內的許多人都被拉去修筑工事,忍受國民黨的怒罵和暴打。任彥貴通過親歷戰(zhàn)爭的疼與痛終于從自私偏狹的小農心理中解放出來,具有了敢于擔當?shù)呢熑我庾R。他果斷將自己家剩下的半袋糧食都拿出來救身陷國民黨監(jiān)獄的薛志剛,并對過去“賣女還債”的所作所為道歉,他甚至要將自己在獄中沒有完成的七孔窯洞打完,以此給共產黨一個交代。
個體思想的進步與民族發(fā)展息息相關。因為一個民族是由個體構成的,如果個體開始獨立思考,那么整個民族就將掌握自己的命運。侯波通過書寫年輕一代與老一輩人在戰(zhàn)亂年代思想覺醒的心路歷程,實則演繹的是無數(shù)這樣的個體的成長,他們凝聚起來的力量對整個民族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侯波筆下的安定城隸屬于陜甘寧邊區(qū),是最早進行政治改革與民主建設的試驗地。在侯波的作品中,群眾擁有選舉權、言論權、監(jiān)督權等多種政治權利,他們通過村民會議、炕頭會等參與方式表達訴求,傳達民意。尤其是女性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過程中自我價值得到實現(xiàn),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與積極性不斷提高,從而激發(fā)出更大的潛力與創(chuàng)造力助益社會發(fā)展。
在侯波的筆下,安定城已經實施了民主管理方案,群眾行使政治權利,傳達民意,這有助于政府了解民情,推進國家民主化進程。在多項政治權利中,民主選舉是實行民主政治的首要前提,是體現(xiàn)“主權在民”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民主權利,是人民得以參政議政的基礎與保證,也是一個國家民主化程度最集中和最根本的體現(xiàn)。在當時的陜甘寧邊區(qū),為解決大量選民文化水平低而難以參與投票的困難,解放區(qū)實行了多種選舉投票方法,如“紅綠票選法”“豆選法”“畫圈法”“畫杠法”等等,從而保證民眾能夠廣泛參與民主選舉。在《天下安定》中,年滿18周歲的月秀替父親去參加選舉大會,通過豆選法選舉了自己心目中的領導人。更重要的是,在選舉會上,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如有的婦女說在識字班已經認識了一百多個字,但是老師流動性大這一問題突出;有的婦女說紡織機非常缺少,還有在大會上群眾向政府訴說自己家的牛犢丟了……這些問題都集中反映了群眾的訴求。群眾還有監(jiān)督政府的權利,可以通過上訴等方式向政府傳達自己的意見。如月秀覺得政府判決自己和錢成成的婚姻無效是錯誤的,所以她通過上訴找到馬專員,詳細訴說了整個事件的經過。馬專員認真記錄月秀的話并專門來到村里舉行了一次炕頭會,讓群眾自由發(fā)言,發(fā)表對月秀和成成判決結果的看法。月秀上訴的整個過程與民眾的參與決策體現(xiàn)了民主的真正內涵,增加了群眾的民主意識和參與認同,有利于國家民主進程的發(fā)展進步。
政治參與是女性進一步解放的標志,也意味著女性能夠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天下安定》中,薛東坡讓月秀當石畔村行政委員,這一決定對月秀的成長和影響意義重大。月秀從此覺得自己也成為有用的人了,今后也要心里裝著全村人。這種成就感與價值感激發(fā)著月秀不斷前進,做出許多矚目的成績。她巧妙解決互助組郭富貴不借給榮堂種子的問題,她讓榮堂一起去給郭富貴的小孩找蛇膽作藥引,因此郭富貴出于感激而答應給榮堂種子解決春耕問題。在糧食極度緊缺的條件下,月秀毫不猶豫把自家藏的糧食拿出來接濟榮堂。東坡受傷,月秀也是臨危不亂,將東坡帶到廟里,讓羊圈去找醫(yī)生,緊緊看住老苗,最后讓東坡能夠安全轉移。在救薛志剛的問題上,月秀機智地想到可以通過糧食來救命,并且她還巧妙地從老苗口中找到了地主李進成私藏的大量糧食,解決了無糧換人的糧食危機。月秀從家庭走向社會,參與政治并成為大家信得過的領頭人,正說明了萬千女性所潛藏的巨大力量和創(chuàng)造力。如在電影《李雙雙》中,李準塑造的生產隊副隊長李雙雙,電視劇《功勛》中塑造的申紀蘭等女性形象,無一不是在政治參與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并且做出了卓越貢獻。
民主建設與個人的成長進步、國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侯波以安定城為陜甘寧邊區(qū)的樣板,呈現(xiàn)了安定城內人民參與政治的熱情以及人民民主化的社會進程;通過女性參與政治,反映了女性的進一步解放與走向社會釋放的巨大力量。
在《天下安定》中,侯波塑造了薛東坡、薛志剛、鄧漢杰、馬專員等一批為群眾無私奉獻的干部形象。他們的身上都體現(xiàn)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如東坡帶著羊圈一家人轉移,路上遇到了國民黨官兵刁難要把羊帶走。他不顧自身安危去和敵人做斗爭,他說一只羊是小事,但他不能讓百姓寒了心。鄧漢杰在戰(zhàn)爭來臨前對群眾們說:“群眾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老百姓的事就是共產黨的事。我們的政策是‘縣干部不離縣,區(qū)干部不離區(qū),鄉(xiāng)干部不離鄉(xiāng)’,不管在什么時間,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大家有什么事都來找我們,只要想找就能找得到。我們始終和大家在一起哩。”這些黨員干部雖然自己也身陷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與威脅之中,但是只要群眾有需要,他們就會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滿足群眾的需求。黨員干部還具有知錯能改的精神品質。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必須具有“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利益改正錯的”的工作態(tài)度,他認為“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要求犯得少一點。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痹凇短煜掳捕ā分?,政府判月秀與成成的婚姻無效。最終政府反思了自己的決定,鄧漢杰說:“他一直覺得判的對著了,但是經過眾人這么一說,覺得還是他們把事情想的簡單了,老是套條文。那些條條框框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啊。咱面對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東西,不是物件。所以,咱們政府應該變通些,活泛些,把這件事當成兩件事來看。搶親是搶親,婚姻歸婚姻,只要兩個年輕人愿意,那也是符合咱婚姻法的?!币虼耍e就改,重新判決月秀與成成的婚姻有效。黨員干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人民至上的良好風尚,也正因為如此,群眾的心才和他們緊緊相依。
在《天下安定》中,國民黨與共產黨對待百姓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決定了民心的歸屬,也決定了戰(zhàn)爭的必然結局。國民黨搶劫百姓的糧食,不顧百姓的安危,甚至對百姓施以暴行。而反觀共產黨則時刻維護群眾的利益,并最終贏得了民心。如錢東來說:“咱老百姓不知道這世事往哪個方向走哩,但這共產黨該還講個理嘛,錯了就認哩,還給你賠不是哩,最后讓你心服口服的。但你看這國民黨,只要背桿槍,就把人往死里弄哩?!比罕娫趦蓚€政權的對比中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錢成成搶親被判刑,他原本對共產黨是沒有好感的。但是經過被國民黨抓丁充軍,目睹了國民黨的血腥和殘暴,最終意識到共產黨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他果斷加入了游擊隊,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游擊隊員。榮兒、羊圈等人還在村莊成立了民兵小分隊抗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民心擁護是一個國家長久興盛的關鍵,不僅是革命時代的命題,更是當下乃至未來的追求。近年來,無論是扶貧、反腐還是其他主旋律創(chuàng)作,核心指向都是人民群眾。侯波的《天下安定》蘊含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美學內涵,具有與民共情的內在追求。
《天下安定》通過安定城中普通民眾思想的覺醒呈現(xiàn)了精神解放的歷程;通過政府領導下的民主建設展現(xiàn)了民主所激發(fā)的潛能;通過水乳交融的干群關系指向民心所屬與國家發(fā)展的問題,這都是對當時延安精神的呼應。正如田建軍在《延安精神與社會建設》中指出:陜甘寧邊區(qū)社會建設實踐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促成因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主題。更重要的是延安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領導人弘揚并努力踐行的強大精神力量,牢記時刻以人民為中心的精神有利于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