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秀峰 副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隨著腸鏡檢查的日益普及,腸息肉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市民的體檢報告中。但哪怕查出了息肉,很多人仍然會出于各種原因而選擇置之不理。
那么,“腸子里的肉肉”到底怎么出現(xiàn)的?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影響?會不會癌變?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說,腸息肉并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個形態(tài)學的描述。
腸息肉泛指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就像長在腸管內面的“肉疙瘩”。它的出現(xiàn)可能與感染、年齡、胚胎異常、生活方式、遺傳等因素有關。
有的人腸息肉只有1個,也有人會長幾百甚至上千個。大腸是目前發(fā)現(xiàn)息肉較為集中的部位。它們大小各異,有的可以小到跟芝麻一樣小,也有像板栗那么大的,長得頗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會長得像香菇、桑葚等形狀。
目前,醫(yī)學界早已有明確的定論:80%~95%的大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的。大腸息肉就像大腸癌的種子。
但也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癌變。我們大體可以把腸息肉分為兩大類:腫瘤性息肉、非腫瘤性息肉。
腫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終有一天會癌變。管狀腺瘤的癌變率小于5%;管狀絨毛狀腺瘤癌變率為23%;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高達30%~70%;家族性息肉病更為邪惡,40歲前的癌變率幾乎為100%。
非腫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會癌變,但也不是100%不會癌變,如果這種息肉長得比較大、時間比較久,也有變成腫瘤性息肉的可能。
腸息肉的高發(fā)年齡是50歲以后,但也會發(fā)生在30多歲的人身上,尤其是有家族史,或者是家族性遺傳性息肉病的人。
據統(tǒng)計,35~49歲的腸息肉檢出率為10%~30%;超過50歲的人群中,檢出率可達30%~67%。也就是說,超過50歲,幾乎一半的人都長有這個“定時炸彈”。
那體檢為什么往往查不出腸息肉呢?這是因為許多常規(guī)體檢套餐并不包含腸鏡檢查,平時做的檢查,例如驗血(腫瘤標記物檢查)、腹部B超等,不能直接發(fā)現(xiàn)腸道疾病。尤其當大腸息肉比較小,或者受腸道糞便干擾顯示不清時,往往容易遺漏,難以發(fā)現(xiàn)。
所以并不是每年體檢了,腸道就安全了。對于消化道來說,早期發(fā)現(xiàn)消化道疾病,最準確、最直觀的方法就是胃鏡和結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胃腸道息肉,還可以組織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而且,絕大多數息肉還可以在胃腸鏡下直接微創(chuàng)摘除,這是其他檢查方法不能實現(xiàn)的。
早期干預可“實打實”降低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在腸鏡檢查中發(fā)現(xiàn)腸息肉,醫(yī)生一般會根據息肉的大小、多少、有無并發(fā)癥和病理性質決定治療方案,鼓勵積極處理,也就是切除。
腸鏡下的腸息肉就是一個凸出腸襞的“肉疙瘩”,光靠肉眼,醫(yī)生有時候很難判斷它的性質是腫瘤性還是非腫瘤性,是良性還是惡性,只有靠“金標準”病理診斷才能最終精準診斷。
所以,醫(yī)生對于體積較小或數目較少的息肉,一般在腸鏡檢查時可以予以直接摘除,并送病理檢查。對于一些大的、數量多的,操作難度大,耗時比較長,尤其是考慮惡性可能性較大的時候,醫(yī)生往往會先取活檢送病理檢查,明確病理診斷后再選擇合適的切除方式。
如果是炎癥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所謂的“好息肉”,也可遵循本人意愿,進行藥物治療,并定期隨訪。
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按照大小和病人情況,也需要擇期內鏡下切除。如果息肉有癌變可能或者已經癌變,那就需要及早手術治療,不能拖延!
相對而言,結直腸癌有點“傻”。它的進化時間相對較長,腺瘤性息肉(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完成“瘤變→癌變→進展期癌”的過程,一般需要5~15年。平均需要10年左右。
如果科學篩查,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并治療。醫(yī)生建議,45歲以上健康人群,無論有無癥狀,都最好做一次腸鏡篩查。
如果是高風險人群(即有以下任意1條者),篩查起始年齡應提早到40歲:
1.大便潛血陽性;
2.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3.既往有腸道腺瘤史;
4.有癌癥史;
5.有大便習慣的改變;
6.符合以下任意兩條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報警信號(低熱、消瘦、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