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20世紀30-4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學轉型
——以鄭德坤、衛(wèi)聚賢為重點

2023-03-03 20:50
關鍵詞:石器巴蜀四川

龔 偉

在近代新舊學術轉型之際,以邊地民族歷史與地理為特色的史學研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比如西北史地之學成為一時顯學。與之相比,同西南邊地民族歷史和地理密切相關的古代巴蜀研究,則長期停留在一種邊緣的地方性學問狀態(tài),并沒有得到主流學界的重視。直到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大批學人內遷至巴蜀大地,巴蜀的戰(zhàn)略、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開始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其內在的現(xiàn)實的動力乃是為建設中華民族的抗戰(zhàn)信心貢獻力量(1)“誰都知道,抗戰(zhàn)以來的四川,已成復興中華民族的根據地,四川的歷史已隨著抗戰(zhàn)而翻開了新的一頁。這一新頁無疑的將是寫著以四川為根據地的中華民族復興的輝煌史跡;而就四川本省來說,則將是寫著如何有效的動員四川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完成民族復興任務的光榮偉大的成就。所以舉國上下莫不集中注意力并以熱烈的情緒期待著這一頁歷史的寫作。”參見:社論《創(chuàng)造四川歷史的新頁》,《文史雜志·四川專號》1944年第3卷第5/6期合刊,第1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術界也提出了“繼吾輩研究巴蜀古文化而發(fā)揚滋長……使巴蜀新文化衍而為中華新文化”(2)金祖同《冠詞》,《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2頁。之倡議。在現(xiàn)實動力和學術需要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學界紛紛從不同的研究理路去研究古代巴蜀文化。如1941年顧頡剛本著“沒有徹底的破壞,何來合理的建設”精神,對先秦史料中有關巴蜀與中原關系記載進行了系統(tǒng)批判(3)參見: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系說及其批判》,《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1年第1卷,第1-59頁。。也有從新發(fā)現(xiàn)和新材料出發(fā),提出“巴蜀文化”全新內涵的學人,如1941、1942年間衛(wèi)聚賢依據成都白馬寺出土青銅器及這批青銅器所顯示出的與中原青銅文化的不同特征而首次提出的“巴蜀文化”(4)參見: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1-29頁;1942年第3卷第7期,第41-70頁。??傮w上說,這些研究多是服務于“創(chuàng)造四川歷史的新頁”(5)《創(chuàng)造四川歷史的新頁》,《文史雜志·四川專號》1944年第3卷第5/6期合刊,第1-3頁。的宏觀目標。不過,多元的研究理路預示著這一時期的古代巴蜀研究正經歷著滌蕩陳舊、化成新學的過程,其中所蘊含的巴蜀文化新學轉型的豐富學術信息值得關注。

迄至今日,學界對于這一問題的關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宏觀上對此一階段的重要研究問題作總結。如林向總結出這一時期的巴蜀文化研究七個方面的貢獻(6)這七個貢獻分別是:30年代的“巴蜀的文化傳統(tǒng)與中原文化的認同”、“把廣漢的發(fā)現(xiàn)與蜀相聯(lián)系”、“蜀之國在殷周之際,而歷史可上溯到原始社會”三個貢獻,以及40年代的“巴蜀文化系統(tǒng)的歸屬”、“古代巴蜀的地理位置”、“文獻記載巴蜀古史的可靠性”、“巴蜀遺物的辨認與斷代”四個貢獻。參見:林向《近五十年來巴蜀文化與歷史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李紹明、林向、徐南洲主編《巴蜀歷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書社1991年版,第3-7頁。,段渝歸結這一時期巴蜀文化研究為八個專題(7)這八個專題是“關于‘巴蜀文化’”、“巴蜀的地理位置”、“巴蜀的族屬”、“時代”、“巴蜀青銅器”、“巴蜀經濟”、“巴蜀文字”、“巴蜀與中原的關系”。參見:段渝《“巴蜀文化”研究發(fā)軔》,《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51-58頁。,黎小龍則以《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上一批文章為分析對象概括出這一時期“巴蜀文化”概念內涵中的五個基本要素(8)這五個基本要素是“巴蜀文化的地位、巴蜀文化的空間內涵、時間內涵、民族內涵和文化內涵”。參見:黎小龍《“巴蜀文化”“巴渝文化”概念及其基本內涵的形成與嬗變》,《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第173頁。。二是簡略地總結了這一時期學術研究的基本特征。如林向提到,“過去,關于古代的巴蜀僅限于佚史的考述與鄉(xiāng)土古跡的著錄,可信度甚低。至本世紀三十年代始有用近代方法以治巴蜀史者”(9)林向《近五十年來巴蜀文化與歷史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李紹明、林向、徐南洲主編《巴蜀歷史·民族·考古·文化》,第4頁。;段渝也指出,1949年以前巴蜀文化研究的成果,“以甲骨文和考古資料與文獻相互印證、補充,則開創(chuàng)了運用近代方法研究巴蜀文化的新風”,并提出了“巴蜀文化”命題(10)文玉(段渝)《巴蜀文化研究概述》,《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第1期,第55頁;段渝《三星堆與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3期,第13頁。。應當說,宏觀方面的總結有助于整體上判斷這一時期的研究水平,但對深入認識晚近時期古代巴蜀研究的新學轉型過程還遠遠不夠。雖然也有學者提到了20世紀30-40年代的巴蜀文化研究開啟了以“近代方法”進行研究的“新風”,但遺憾的是沒有作進一步的分析、闡述和論證。

從學術史角度看,20世紀30-40年代的巴蜀文化研究整體上呈現(xiàn)出用新的科學方法(11)這一方面最為明顯的是西方考古學的引入,以華西大學博物館葛維漢(D.C.Graham)為代表的早期考古學者通過對廣漢太平場遺址的發(fā)掘,寫成西南地區(qū)第一篇科學考古發(fā)掘簡報《漢州發(fā)掘簡報》(1933),提出“廣漢文化”,其重要意義在于以考古發(fā)掘所得實物陶器與玉石器的紋飾與安陽殷墟出土遺物作比較研究,從而得出早在商代四川就與商文化發(fā)生過文化交流,這對于拓展巴蜀文化的可信年代范圍和內涵有重要價值。以及新發(fā)現(xiàn)的材料(12)在此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有兩位學者:一是陳志良對川北羌民流傳的“大禹傳說”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二是衛(wèi)聚賢在成都白馬寺發(fā)現(xiàn)并征集巴蜀青銅兵器。前者屬于早期民族學田野新發(fā)現(xiàn)的材料,不少學者據此對先秦時期古代四川的歷史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后者屬于古器物學范疇的新材料,衛(wèi)聚賢后來在此基礎上擴充范圍繼續(xù)收集相關考古出土的青銅兵器,進而提出“巴蜀文化”這一學術概念。這兩大新發(fā)現(xiàn)都是在傳世文獻記載之外,在當時屬于巴蜀文化研究的“預流”基礎。來研究古代巴蜀,以期重建一個新的科學可信的古代巴蜀文化(13)此方面的工作在辨?zhèn)魏椭亟ǚ矫娑加酗@著體現(xiàn),如顧頡剛對傳世文獻中涉及古代巴蜀的史料做了系統(tǒng)辨?zhèn)蔚墓ぷ?鄭德坤則從考古學文化的視角系統(tǒng)論述了史前時代至漢代的巴蜀歷史文化,寫成《四川古代文化史》(《華西大學博物館??弧?華西大學博物館1946年印行),成為當時研究四川古文化、巴蜀文化最系統(tǒng)的著作。。這一研究趨勢啟發(fā)我們要對以下這些問題作特別關注:在巴蜀地區(qū)不斷涌現(xiàn)的新材料、新發(fā)現(xiàn)刺激下,學界利用了哪些新的理論視野和研究方法嘗試重建古代巴蜀文化,并形成了哪些重要的研究理路,以促成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學轉型。本文擬對此一重要問題作進一步探討,祈請方家指正。

一 和而不同:20世紀30-40年代有關“巴蜀文化”研究的三種取向

眾所周知,衛(wèi)聚賢在《說文月刊》1941年第3卷第4期和1942年第3卷第7期上連續(xù)發(fā)表《巴蜀文化》,此外又以其個人的影響力向當時的學界名流廣約巴蜀文化方面的文章,并將其匯刊于《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1942年兩期)上,此舉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影響。以《說文月刊》為中心集中呈現(xiàn)學界對“巴蜀文化”研究的眾多成果,從中可見各家對“巴蜀文化”研究的視角、學術內涵的理解和運用都不盡相同,體現(xiàn)了“巴蜀文化”研究爭鳴的發(fā)展態(tài)勢。比如衛(wèi)聚賢依據新材料、新發(fā)現(xiàn)而提出的“巴蜀文化”概念,在當時并未引起學界特別的重視,有學者就對衛(wèi)文所舉的諸多材料進行過辨?zhèn)问脚?14)商承祚《成都白馬寺出土銅器辯》,《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77-81頁。;也有學者舍棄新材料、新發(fā)現(xiàn),完全以古文獻記載的巴蜀史料為核心進行批判或信從的研究(15)對文獻記載的古代巴蜀史料進行系統(tǒng)批判的研究,以顧頡剛為代表(參見: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系說及其批判》,《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1年第1卷,第1-59頁)。與此相反,不少學者對古文獻記載的巴蜀史料持信從態(tài)度,如吳致華、朱希祖等(參見:吳致華《古巴蜀略考》,《成大史學雜志》1930年第2期,第45-59頁;朱希祖《古蜀國為蠶國說》,《新四川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第70-75頁)。;還有華西大學考古學者根據有限的考古材料對巴蜀地區(qū)的古文化進行總結(16)華西大學考古學者以葛維漢、林名均、鄭德坤、馮漢驥為代表,主要論文有:D. C. Graham(葛維漢),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Hanchow Excavation,”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Ⅵ, (1933-1934): 114-131; 林名均《廣漢古代遺物之發(fā)現(xiàn)及其發(fā)掘》,《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93-101頁;鄭德坤《華西的史前石器》,《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83-92頁;H. Y. Feng(馮漢驥), “The Megalithic Remains of the Chengtu Plain,”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XVI, (1945): 15-22。。

回顧這一時期研究的整體狀況,便會發(fā)現(xiàn)當時學界對于“巴蜀文化”的研究大約形成了三種不同研究路徑:一是認為文獻記載秦滅巴蜀以前可考信的巴蜀歷史是“巴蜀文化”的核心內涵;二是主張文獻記載秦漢時期的巴蜀二郡歷史才是“巴蜀文化”的主要內涵;三是考古學者以考古文化為線索研究先秦時期的巴蜀古文化。對此,下面略作梳理。

其一,自1930年代始,吳致華、馬培堂和朱希祖都對古代巴蜀進行過初步研究。1930年5月,吳致華發(fā)表《古巴蜀略考》一文,就以史料的詳細考辨,深入地討論了古代巴國與蜀國的立國時代問題。他首先對常璩《華陽國志》的記載進行了批判,認為常璩把巴蜀立國的時代統(tǒng)統(tǒng)放到周初以前,這既與整個中國上古史料辨?zhèn)吻闆r不合,也不貼合古代巴國與蜀國在社會發(fā)展水平方面的差異;他進而根據《尚書·牧誓》有關蜀參與伐紂和《左傳》關于巴與楚交往的記載,提出了古蜀的建國約在周初以前不遠,巴的建國年代雖不可確考但不晚于春秋早期以前;此外,他還指出,古代巴國與蜀國都經歷了從游牧社會到農耕社會的發(fā)展階段,在秦滅巴蜀以前巴國與蜀國社會是各自獨立發(fā)展的(17)吳致華《古巴蜀略考》,《成大史學雜志》1930年第2期,第46-47、51-52、56-59頁。。1934年9月5日,馬培棠撰成《巴蜀歸秦考》一文,也主張古代巴蜀與中原發(fā)生關系最早可追溯到《尚書·牧誓》“西土之人”之蜀,此與常璩《華陽國志》記載的“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相印合,綜而得出“巴蜀于殷,信而有征”的結論;另外,他還以西周褒國故地在南鄭,而南鄭的褒國與華陽的蜀國相距密邇,故南鄭的褒國正處于宗周與巴蜀之間南北向的交流通道上(18)馬培棠《巴蜀歸秦考》,《禹貢半月刊》1934年第2卷第2期,第2-3頁。。1939年6月,朱希祖發(fā)表《古蜀國為蠶國說》一文,首先從古文字角度論證了“蜀”之本字源于“蠶”字,進而推論古代蜀國即蠶國,蜀國之先祖即文獻記載之蠶叢氏;其次,他從蠶叢氏是育蠶始祖的角度,論證了中原文化系統(tǒng)所載黃帝元妃西陵氏嫘祖及黃帝之子昌意所娶蜀山氏女都是受蠶叢育蠶的影響,由此推論蠶叢氏的時代遠在黃帝以前;最后,他綜合文獻記載,提出古蜀建國時代在殷周之際,并以周人追稱其始祖后稷的傳說,類推蠶叢氏是蜀山氏及其后裔所追稱的蜀人始祖(19)朱希祖《古蜀國為蠶國說》,《新四川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第71-72、74-75頁。。以上學者對商周時期巴國與蜀國的歷史記載大致持可考信的態(tài)度,認為秦滅巴蜀以前巴國與蜀國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亦主張古代文獻記載的秦并巴蜀以前的巴蜀歷史是討論“巴蜀文化”的核心。

其二,1941年,顧頡剛在《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系說及其批判》一文中從文獻辨?zhèn)蔚囊暯菍Π褪袷妨献髁松钊氡嫖?認為傳世文獻中記載有關巴蜀的史料只有兩條可信:一為蠶叢等為蜀王,二是春秋時期巴國與楚國等有國際交往關系。在此基礎上,他還指出古代蜀國文化原是獨立發(fā)展的,它同中原文化發(fā)生關系是戰(zhàn)國以后的事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顧頡剛對傳世文獻中巴蜀史料的嚴格批判,還影響到他對巴蜀古史的整體認知,如他認為巴蜀地區(qū)流傳的大禹傳說(包括大禹治水、禹生石紐)起源甚遲,都是由中原地區(qū)傳入的(20)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系說及其批判》,《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1年第1卷,第58、35-37頁。。顧頡剛對巴蜀古史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其他學者對巴蜀古史的低估。如黃芝岡認為,古代四川地區(qū)流傳的大禹傳說,都是在戰(zhàn)國時期由秦人傳入蜀地,后逐漸分化為開明治水和李冰治水,本質上古蜀治水傳說與大禹治水傳說是一個神話傳說;在秦人傳入中原古史傳說以前,巴蜀地區(qū)的古史傳說尚處于茫然不可知的狀態(tài)(21)黃芝岡《大禹與李冰治水的關系》,《說文月刊·水利》1943年第3卷第9期,第71-75頁。。又如馮漢驥從禹生石紐與禹興西羌的關系出發(fā),指出禹生石紐是從漢初禹興西羌的傳說衍生而來,西漢中期以后逐漸被古蜀士人吸收而編入古蜀史傳系統(tǒng)之中,在此一過程中,巴蜀古史的記載都是后人根據中原古史傳說編排而成(22)馮漢驥《禹生石紐辨》,《說文月刊·紀念吳稚暉先生八十大慶紀念專號》1944年第4卷合刊,第204-205頁。。除了對巴蜀地區(qū)流傳大禹傳說有所低估外,當時更多的學者對先秦時期巴蜀歷史的認識多保持“緘默”的態(tài)度。如1942年,繆鳳林在《漫談巴蜀文化》一文序言中直言:“歷史上對于巴蜀文化的記載,始于漢人,近世發(fā)現(xiàn)的巴蜀文物,我所見所知的,亦以漢代者為多,我不能憑空恣論漢前的巴蜀文化,我只能據漢代的紀載和遺物,對于古代的巴蜀文化作一個合理的推測?!?23)繆鳳林《漫談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121頁。1942年,傅振倫所舉古代巴蜀文化之石經、雕版、陶瓷、織造、髤漆、崖墓、墓闕、造像、鐵幣交子等各類專題皆在漢代以后,并據此論證了古代巴蜀在中國文化上、歷史上均有特殊而重大貢獻,并“自成一系統(tǒng)”(24)傅振倫《巴蜀在中國文化上之重大貢獻》,《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131-139頁。。受古史辨影響,學界諸家多認為文獻記載的古代巴蜀史料大多是晚出附會而成,不足憑信,轉而著重討論秦漢以后的巴蜀歷史文化。

其三,1931年,葛維漢、林名均等前往四川廣漢進行考古發(fā)掘,出土了一批石器、玉器和陶器,隨后葛維漢對這批材料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于1933年撰寫了西南地區(qū)第一篇科學考古發(fā)掘簡報《漢州發(fā)掘簡報》。在《簡報》中,葛氏明確提出這批材料的幾點價值:(1)隨葬器物,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代的葬俗、社會和宗教習俗;(2)玉、石器以及器物上的紋飾,頗能引起考古學家的興趣;(3)出土的大量陶片,為研究四川古代陶器提供了重要資料(25)D. C. Graham,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Hanchow Excavation,”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Ⅵ, (1933-1934): 114-131;林名均《廣漢古代遺物之發(fā)現(xiàn)及其發(fā)掘》,《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93-101頁。。筆者認為,此篇《簡報》的重要學術史價值還有以下幾點:(1)依據考古出土材料,如隨葬的玉刀、玉鑿、玉劍、方玉以及玉璧等禮器,推論西周初期古代四川地區(qū)已有禮儀文化;(2)根據隨葬出土的陶器紋飾和安陽殷墟出土的陶器紋飾的比較,可知早在商代古代四川就與商文化發(fā)生過文化交流。后來,在鄭德坤繼任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時期,他又將該館在西南地區(qū)廣泛收集到的細石器進行整理,發(fā)表了《華西的史前石器》(1942)。文章依據類型特征將華西史前石器文化劃分為四期,并分別討論了每期石器文化的技術特點和演進程度;最為重要的是,鄭氏將這批材料與東亞地區(qū)古文化進行廣泛的比較,進而總結了四川古文化在東亞史前文化演進中的地位(26)鄭德坤《華西的史前石器》,《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89-92頁。。從某種意義上說,鄭氏以開闊的學術視野開啟了四川古文化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古文化的比較研究。以上研究表明,自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古代巴蜀的文化淵源既久。后來,鄭德坤在《巴蜀始末》(1942)一文中,結合考古材料,進一步申說古代蜀國與商、周二國均發(fā)生過直接的文化交流(27)鄭德坤在《巴蜀始末》一文中詳細論述了古代蜀國與商、周二國發(fā)生直接文化交流的證據,如通過甲骨卜辭中“蜀”的記載及其與相鄰缶、羌、雀等方國地理的綜合考證,認為商代蜀國疆域已經抵達陜南川北一帶,并且商與蜀二國發(fā)生過直接的交流;他又根據四川廣漢出土的大宗玉器及其他器物(石璧、石珠、琬圭、琰圭、玉琮)推斷古蜀國與周文化有直接的交流。參見:鄭德坤《巴蜀始末》,《學思》1942年第2卷第11期,第4頁。。上述情況表明,華西大學考古學者對巴蜀文化的研究是從純考古的角度去填補史籍失載以前的巴蜀文化。

綜上可知,學界除偶有對部分新材料的真?zhèn)芜M行過辨爭外,整體上并未出現(xiàn)過明顯的學術論爭。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家對“巴蜀文化”的研究內涵、方法和目標的認識都有不小的差異,只不過他們多是各自闡述其對巴蜀文化研究的主張。這一現(xiàn)象或可稱為“和而不同”。這當然與早期巴蜀文化研究開放的風氣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這一風氣對于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巴蜀文化研究的學術視野和理路大有裨益。諸多學者在各自研究論作中也已出現(xiàn)兼收他者思想的傾向,形成一段互鑒、共進的學術歷程,這恰恰構成早期巴蜀文化研究的獨特魅力。

在研究方法方面,這一時期,巴蜀文化研究大致經歷過這樣一個逐步優(yōu)化的過程:早期學者主張以傳世文獻中巴蜀史料為核心詳細考證巴蜀古史(28)主要參見:吳致華《古巴蜀略考》,《成大史學雜志》1930年第2期,第45-59頁;馬培棠《巴蜀歸秦考》,《禹貢半月刊》1934年第2卷第2期,第2-6頁;朱希祖《古蜀國為蠶國說》,《新四川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第70-75頁。,后來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學者對傳世文獻的巴蜀史料進行全面的批判(29)主要參見: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關系說及其批判》,《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1年第1卷,第1-59頁;黃芝岡《大禹與李冰治水的關系》,《說文月刊》1943年第3卷第9期,第69-75頁;馮漢驥《禹生石紐辨》,《說文月刊·吳稚暉先生八十大慶紀念專號》1944年第4卷合刊,第203-213頁。,再到以古史新證學者主張綜合運用文獻史料、考古材料、民俗傳說和少數(shù)民族知識等去研究古代巴蜀文化(30)主要參見:徐中舒《古代四川之文化》,《史學季刊》1940年第1卷第1期,第28-41頁;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41-70頁。。巴蜀文化研究方法的不斷優(yōu)化,必然導致研究目標的更新與發(fā)展。如原先根據傳世文獻中的巴蜀史料,將古代巴蜀歷史置于中原古史系統(tǒng)(黃帝一系)之下,此研究目標是論證古代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同源一體(31)早期研究者如朱希祖就指出:“黃帝之子青陽昌意,降軒轅之邱,而分居湔水若水,是亦蜀地也。昌意娶蜀山氏女,蜀山氏蓋即蠶叢之子孫,蜀山與蠶陵蓋同地,漢之蠶陵,蓋即古之蜀山……準此,育蠶之術,始倡于蠶叢,黃帝居近其地,娶西陵氏女,始親蠶,又因獎勵蠶業(yè),而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若《史記》《大戴禮》言黃帝事而可信,則謂蠶叢氏在黃帝以前,殆非臆說也。”參見:朱希祖《古蜀國為蠶國說》,《新四川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第72頁。。隨后,經古史辨學者對傳世文獻中巴蜀史料做全面批判,以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觀念來看待古代巴蜀文化,進而提出巴蜀文化有別于中原而獨成體系說(32)應當指出的是,顧頡剛對于巴蜀史料的批判的整體態(tài)度是,巴蜀真正的古史并非如文獻記載那樣很早就與中原歷史混雜在一起,中原文獻記載的巴蜀古代史事既晚出又附會而成,不足以此考信巴蜀古史。但是,顧先生對于如何去考信巴蜀古代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卻并沒有給予相應的提示。參見: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系說及其批判》,《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1年第1卷,第58頁。。最后,考古學者和古史學者都選擇從各自熟悉的材料出發(fā)去論證古代巴蜀文化淵源有自、自成體系、歷史悠遠(33)相關代表性論文有:徐中舒《古代四川之文化》,《史學季刊》1940年第1卷第1期 ,第28頁;鄭德坤《巴蜀始末》,《學思》1942年第2卷第11期,第4頁;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28-29頁。。

當巴蜀文化的研究路徑呈現(xiàn)出多元并進的態(tài)勢時,如何去建立一個融合多元而又合理規(guī)范的研究理路,就成了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必然是建立在學界對巴蜀文化研究開放式討論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為建立起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巴蜀文化研究理路,需要對不同研究路徑進行整合,并最終化為重建古代巴蜀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的有力支撐。在早期巴蜀文化研究的學術史上,鄭德坤和衛(wèi)聚賢分別從各自擅長的學術研究視野出發(fā),在古代巴蜀歷史脈絡和文化內涵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建樹。他們的工作成就對今天研究巴蜀文化的學人來說仍有不容忽視的啟發(fā)意義。下面擬就鄭、衛(wèi)二氏在重建“巴蜀文化”研究學術理路方面的獨特貢獻分別展開討論。

二 交流網絡與脈絡重建:鄭德坤重建“巴蜀文化”的研究理路

1941年,鄭德坤執(zhí)掌華西大學博物館后,在學術上迅即關注巴蜀文化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有關巴蜀文化的重要論作有:《華西的史前石器》(1942)、《四川史前文化》(1942)、《巴蜀始末》(1942)、《巴蜀之交通與實業(yè)》(1943)、《四川漢代之磚墓調查》(1944)、《四川漢代崖墓調查》(1944),以及四川地區(qū)的《廣漢文化》(1946)、《大石文化遺跡》(1946)、《版巖葬文化》(1946)等。這些論作后經整理匯總而成《四川古代文化史》(1946),成為當時巴蜀文化研究最為系統(tǒng)的著作。

鄭德坤對于巴蜀文化的研究最為突出的貢獻是,首次以考古遺物文化為主線構建起四川古代文化演進的脈絡。如他在《版巖葬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四川古代文化發(fā)展的序列:“史前文化-廣漢文化-版巖葬文化-漢墓文化”。在鄭德坤的四川古文化演進體系中,他特別重視四川地區(qū)的考古文化與周邊乃至域外地區(qū)的考古文化密切的交流。也可以說,他對四川古文化的認識,是通過對已有考古文化的不斷比較研究而得出的。易言之,鄭氏所建立的“巴蜀文化”研究內涵的新體系,深刻地揭示出古代巴蜀地區(qū)與周邊及域外古文化交流、互動的史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將廣域范圍內的外在知識與地方性知識進行有機融合,成為鄭德坤構建古代巴蜀文化脈絡的核心要旨。筆者認為,他的學理路徑可以概括為文化交流網絡與文化共同體構建兩個方面。

(一)亞洲大陸文化交流網絡:華西考古學視野下的巴蜀文化重建載體

鄭德坤以華西大學博物館收藏的史前時代石器的整理與研究為切入點,開啟他的古代巴蜀研究。1942年8月,他發(fā)表的《華西的史前石器》一文,略作修改后又于9月以《四川史前文化》為題發(fā)表,即對華西大學博物館收藏的史前石器這批材料進行過詳細的匯總和分類研究。他通過對史前石器、陶器的分類和比較研究,最終考察了史前時代四川文化在東亞地區(qū)文化演進中的地位問題。這一頗具世界眼光的研究路徑,實承自于華西大學博物館各位前賢的研究理路,比如葛維漢在《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志》上連續(xù)發(fā)表過《華西協(xié)和大學古物博物館的石器》、《四川省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中國石器瑣記》幾篇專文,以討論四川史前文化的問題。在這三篇文章中,葛維漢一貫地秉承著從整個亞洲史前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中去觀察中國西部古文化及其傳播的研究理路。如葛維漢將其在四川南部收集到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以及葉長青在華西地區(qū)采集的新石器石斧,同歐洲新石器時代晚期阿舍利石斧(Acheulean)聯(lián)系起來,此外還將華西地區(qū)史前石器文化傳播范圍擴大到岷江流域及長江流域,并認為其可能與中亞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著交流(34)葛維漢《華西協(xié)和大學古物博物館的石器》、《四川省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中國石器瑣記》,秦學圣譯,李紹明、周蜀蓉選編《葛維漢民族學考古學論著》,巴蜀書社2004年版,第199-205、206-208、209-211頁。。相較于葛維漢提點式的比較研究,鄭德坤則以詳細的石器陶器分類為基礎,再參照不同時期的考古材料依次詳證四川古文化與其他地區(qū)文化的交流史。

在《華西的史前石器》暨《四川史前文化》中,鄭德坤將四川史前遺址出土的石器,根據技術的精粗分為“打制石器-打磨石器-打琢磨石器-磨制石器”四類,這四類石器從功能上說也有逐步進化的趨勢。鄭氏梳理第一類打制石器的年代多系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共41種;第二類打磨制石器共11種,系由打制石器演進而來,其中有7種在其他區(qū)域新石器時代前期遺物中出現(xiàn)過;第三類打琢磨石器為一種特殊技術之產物,此類石器共5種,在東亞分布不廣,其區(qū)域偏于東北部之華北、滿洲、黑龍江流域及岡札德加等地區(qū),其中有3種在其他地域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中有發(fā)現(xiàn);第四類磨制石器17種,其中有16種在東亞及五大洲其他地區(qū)有發(fā)現(xiàn),年代屬于新石器時代后期。經過一番比較后,鄭氏指出四川史前文化相較于華北及華南地區(qū)有較強的地方特點:(1)四川史前文化獨特流行打磨石錛,四川打琢磨與磨制石器類別與華北出土的石器均相似,但四川無大宗石鏃出土;(2)四川打琢磨石器與磨制石器形式雖與江浙閩粵云貴各省均無二致,但吳越文化有大宗石鏃,與四川史前文化有別。此外,從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之史前文化對比角度,鄭氏考察了四川史前文化與其之異同,認為:(1)安南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與四川同時代文化在技術上有較強相似性,兩地都無石鏃出土,文化發(fā)展程度近似,而兩地石器形式上之略異即地方特色差別;(2)馬來半島新石器文化與四川、安南史前文化在打制、打磨石器時代均有較強共性,而磨制石器時代馬來半島流行的鴨嘴石錛、長形石斧及石鏃均與安南、四川的史前文化有異。(35)鄭德坤《華西的史前石器》,《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89-92頁;鄭德坤《四川史前文化》,《學思》1942年第2卷第9期,第7-8、11-14頁。

從以上梳理可知,鄭德坤對四川史前文化的梳理和跨域比較研究均已超越葛維漢等人。根據他對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華北、華南地區(qū)史前文化與四川史前文化的綜合比較研究,可以初步得知,自打制與打琢磨石器時期始,四川便與安南、馬南半島的史前文化存在密切交流;在磨制石器時代,四川已與安南及馬來半島史前文化別為異系的發(fā)展;在打琢磨與磨制時期,四川開始受到華北與華南地區(qū)史前文化的影響,不過,四川史前文化在這一時期仍繼續(xù)保持著獨立發(fā)展的特色。

根據鄭德坤建構的四川古文化演進體系,史前文化的繼承者是廣漢文化,因為廣漢文化并沒有出土銅器(36)可作說明的是,當時并非沒有出土商周時期的巴蜀青銅器,比如衛(wèi)聚賢在《巴蜀文化》中就列舉出自成都白馬寺的大批青銅器,但是不少學者對這批青銅器的真?zhèn)未嬖诤艽蟮拇嬉?如商承祚甚至撰文斥其全部作偽,鄭德坤顯然也是存疑派代表,他在《四川古代文化史》中就不提這批青銅器。,故將版巖葬文化看作四川古代銅鐵器文化的代表。這時期的四川古文化,同樣保持與周邊古文化的密切交流。如鄭氏將理番地區(qū)版巖葬出土的銅器分為兩類:一為容器、禮器,二為武器及裝飾品。青銅容器僅以銅鍋為見;陶器中的容器及禮器有罍、壺、瓿、尊、簋等,這些禮容器與中原禮容器的形制和風格一致;武器及裝飾品如甲盾、銅劍、連珠盾飾、鈕釘、鐸鈴、雕環(huán)等數(shù)目繁多,這些器物的形制風格與河套銅器一致,而河套銅器主要出自長城一帶的河套、東蒙、冀北地區(qū),為草地游牧民族之遺物。鄭氏根據對版巖葬出土陶器上銘文的釋讀及出土漢代錢幣的辨識,得出其時代為秦漢時代。鄭氏認為,版巖葬的銅器文化是秦漢時期古蜀或中原的漢人屯居在川西北高原的草地地帶所創(chuàng)造的,在地理上可與長城地帶的游牧民族發(fā)生交流,因而受到中亞草原游牧文化的影響。(37)鄭德坤《版巖葬文化》,鄭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六章,第61-63頁。由此可知,鄭德坤主張銅鐵器時代(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的巴蜀即以岷江為通道與華北乃至北方草原地區(qū)存在著密切的文化交流。

以考古文化交流為據,鄭德坤對于古代巴蜀對外的文化交流認識已較當時學者更為深刻。在《巴蜀之交通與實業(yè)》中,鄭氏根據文獻記載,初步梳理了巴蜀與域外的交通情形,繼而又結合考古文化上的史前石器、陶器及銅器遺物,描述了古代巴蜀以長江為孔道東向與荊楚地區(qū)的交通,以川西北高原聚居西南夷為媒介向西北同中亞的文化通道,以川西南高山聚居西南夷為媒介向南亞的交流通道,以牂牁江為孔道向南抵南海及東南亞的通道,進而指出,“巴蜀中部平低,岷、沱、涪、嘉縱橫其間,舟船便利,自史前已然”,“巴蜀對外交通,路線縱橫,四通八達,實為亞洲大陸上交通之樞紐”(38)鄭德坤《巴蜀之交通與實業(yè)》,《學思》1943年第3卷第11期,第11-14、9、11頁。。經過努力,以考古文化為依據,結合歷史文獻記載,他已將古代巴蜀地區(qū)自史前至秦漢時代對外的文化交流網絡初步建立起來。那些原本囿于文獻失載而無法言說的巴蜀古史諸問題,自此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載體,即亞洲大陸文化交流網絡。在這一文化交流網絡中,巴蜀文化的歷史長卷可以借鑒不同時期其他地區(qū)(域外及鄰近)古文化面貌來作復原和補充。

(二)文化共同體的建構:“華西”、“四川”、“巴蜀”諸概念的整合

面對一個文獻記載奇缺、傳說與歷史混雜的巴蜀古史,如何重建一個有據可信、一脈相承的巴蜀文化,確為一個時代的難題。鄭德坤立足于考古文化,將古代巴蜀文化的重建工作置于亞洲大陸文化交流樞紐中去考察,從而為巴蜀文化重建樹立了新視野。不過,以文化交流網絡視角去重建巴蜀文化只是一個初步架構,如何進一步將四川地區(qū)不同性質的考古文化與歷史有機地結合起來,還需借助于更多的學科知識去填補因材料短缺而留下的邏輯缺憾。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鄭氏在努力建立四川“史前文化-廣漢文化-版巖葬文化-漢墓文化”的歷史演進脈絡時,已經嘗試運用“調整文化年代”(39)1946年,鄭德坤改變此前遵從葛維漢對廣漢文化年代的看法,將廣漢土坑出土的陶器作為文化年代的上限置于新石器時代末(即公元前1200年),并認為坑中出土的玉器反映了“祭山埋玉”現(xiàn)象,其文化年代的下限定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00年-前500年)。經過改作后的廣漢文化年代范圍有較大的增幅,它與古蜀國歷史有了更大程度的重合。為了論證版巖葬文化是廣漢文化的承繼者,鄭氏在考古材料短缺的情況下斷言:“四川上古文化之演進或未經正式銅器時代,由新石器末期一進而為鐵器時代矣?!?參見:鄭德坤《版巖葬文化》,鄭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67頁。)也就是說,廣漢文化之后,古蜀國直接邁入了鐵器時代。參照當時中國范圍內鐵器時代約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公元前500年)以及理番版巖葬墓中出土之半兩錢等遺物,推定版巖葬文化的大致年代范圍在戰(zhàn)國時期秦國至西漢(公元前500年-前100年),約400年。經過對“廣漢文化”年代的調整,鄭氏構建起“廣漢文化(公元前1200年-前500年)-版巖葬文化(公元前500年-前100年)-西漢早期(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文化演進序列。與“嫁接論證”(40)此處所謂“嫁接”語義,采借農作物學上將不同種植物嫁接在一起成長,以起到人為改良作用,嫁接成功的原因在于不同種類植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共性。據此,本文以“嫁接”術語表示研究者主觀上將異族之間文化近同現(xiàn)象視作同一個文化共同體現(xiàn)象來論證的方法。鄭德坤在處理版巖葬文化與廣漢文化關系時,將版巖葬文化的族屬與文化主體分開而論,他認為族屬與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并不影響版巖葬文化與成都平原蜀文化之間的密切交流乃至文化趨同(參見:鄭德坤《版巖葬文化》,鄭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61、67頁)。其言下之意,即版巖葬之戈人已深受秦漢時期成都平原蜀人文化的熏陶,在文化上二者可以視為同一文化體。這一論證的理路,不但將版巖葬文化成功嫁接到古蜀文化范疇之內,還可以進一步擴充古蜀文化的地理范圍,從而擴充巴蜀文化研究的內涵。的手段。因此,初步呈現(xiàn)出來的四川古代文化演進體系,事實上還存在不少漏洞。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跨地域、跨民族的考古遺物文化有機地整合為同一個共同體文化。

如何去完成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共同體重建,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這里僅對鄭氏從學術概念上進行整合的做法作一分析。首先,從考古學上說,鄭德坤秉承華西大學博物館考古研究視野,側重于用地理概念之“華西”與“四川”來整合史前時代巴蜀地區(qū)各考古遺址及遺物的文化。他在此基礎上寫成《華西的史前石器》與《四川史前文化》,從而將史前時代的巴蜀古文化的面貌呈現(xiàn)出來。其次,他將成都平原為核心地區(qū)的古蜀的文化與地理概念之“華西”、“四川”古文化做約同的處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鄭德坤在馮漢驥《成都平原之大石文化遺跡》(41)H. Y. Feng, “The Megalithic Remains of the Chengtu Plain,”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ⅩⅣ, (1945):15-22.基礎上擴充地理范圍、增加考古遺物材料而寫成《大石文化遺跡》一文。在這篇文章中,他將古蜀的大石文化遺跡推廣至整個華西地區(q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認同成都平原的古蜀族與川西南、川西北地區(qū)的西南夷存在著密切的內在文化聯(lián)系(42)鄭德坤《大石文化遺跡》,鄭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三章,第24-30頁。。最后,鄭氏為了進一步論證古蜀族與西南夷的文化關系,將歷史概念上的古蜀族與西南夷整合起來。如他先從地方文獻記載入手,以譙周《蜀本紀》、漢晉時期的《蜀紀》(《蜀王本紀》)及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的巴蜀古史是與中原史傳別為支系,以此證說古蜀文化是獨立于中原文化的一支;再根據《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將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古蜀文化的范圍擴展到成都平原、川西高原、甘南、陜南及川東大部分地區(qū)(43)鄭德坤《巴蜀始末》,《學思》1942年第2卷第11期,第3-4、6頁。,而這些地域在先秦時期也是西南夷的聚居地。由此得知,西南夷文化與古蜀文化不僅同處一隅,而且都是有別于中原的區(qū)域文化,以顯示二者在邏輯上的連貫性??傊?以上論述表明,鄭氏通過文獻記載的古蜀族、西南夷與中原文化的差異,并聯(lián)系到考古文化上的異同比較,將先秦時期古蜀人文化與西南夷文化視為有別于中原文化的跨地域共同體文化。

經過鄭德坤的整合,巴蜀文化(四川古代文化)中的“巴蜀”概念,既包括地理概念上的華西和四川,也包括歷史概念上的古代巴、蜀、西南夷。根據這樣的“巴蜀文化”概念和他主張的亞洲大陸文化交流網絡,巴蜀文化的重建工作便具備了橫向的考古材料支撐和縱向的歷史脈絡線索。因此,他在《四川古代文化史》中論述先秦時期巴蜀古文化時,有意在“史前文化”與“廣漢文化”之間特別設置了“大石文化遺跡”,從而在邏輯上補充論證了“華西”與成都平原“古蜀”、川西高原“西南夷”諸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最后,以四川漢墓考古文化為尾聲,其間補充秦漢時期四川政治、經濟諸歷史記載,完成秦漢時代巴蜀文化整體面貌的架構。

三 蜀文化之古與異:衛(wèi)聚賢 “巴蜀文化”研究理路的淵源及特征

大約與鄭德坤同時發(fā)起對古代巴蜀進行研究的衛(wèi)聚賢,則顯露出與之完全不同的研究理路。衛(wèi)氏不僅對“巴蜀文化”的概念進行了全新的闡釋,還著力于從內涵上對古代巴蜀文化進行深入研究。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衛(wèi)聚賢遷居重慶,在重慶接觸到的一些漢磚遺物引起了他的關注,隨后他與郭沫若一道在北碚培善橋發(fā)掘一些漢代古墓,并從中搶救出一批漢代遺物(44)常任俠《整理重慶江北漢墓遺物紀略》,《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41-43頁。。有此經歷的衛(wèi)聚賢,很早就認為漢代巴蜀地區(qū)的文化已很高,但限于材料,當時他對漢代以前的巴蜀文化亦難詳論。不過,巴蜀地區(qū)不斷發(fā)現(xiàn)的新史料,為衛(wèi)氏探討“蜀文化之‘古’與‘異’”提供了新的契機。

(一)蜀文化之古:由大禹史傳的新發(fā)現(xiàn)說起

全面抗戰(zhàn)時期,衛(wèi)聚賢在渝繼續(xù)創(chuàng)辦《說文月刊》,以弘揚學術。衛(wèi)聚賢對巴蜀文化產生研究興趣,與他關注莊學本在川西北羌民地區(qū)的田野調查活動有關。1936年,受莊學本在川西北調查發(fā)現(xiàn)羌民流傳“禹生石紐”傳說的影響,陳志良撰寫了《禹生石紐考》,很快引起了學界對大禹問題新的討論(45)參見:陳志良《禹生石紐考》,《禹貢半月刊》1936年第6卷第6期,第39-48頁。另,由“禹生石紐”傳說而引起的關于大禹問題的新討論,主要是古史辨學者和古史新證派學者的論爭。具體可參見:龔偉《論20世紀40年代古史研究思潮對早期巴蜀古史重建的影響》,《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第190-198頁。。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衛(wèi)聚賢居住的陪都為當時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的學術中心,故他能對學界的新材料、新發(fā)現(xiàn)給予及時的關注,因而較早參與到對大禹問題的討論中。如衛(wèi)聚賢在其主編的《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0年第2卷第6/7期合刊之《編后語》中寫道:

“禹生石紐”問題自陳志良先生撰文發(fā)表后,頗為海內學者所重視,于右任、賢聚衛(wèi)(衛(wèi)聚賢)先生等,為了實物作證計,特作石紐探訪之游?!~為羌民社祭之地,是古代一民族的禁地,則為確切的事實,無庸討論。(46)《編后語》,《說文月刊》1940年第2卷第6/7期合刊,封三。按:引用時標點略有改動。

由上述記載來看,衛(wèi)聚賢和于右任先生為了將“禹生石紐”傳說坐實,生發(fā)了親自前往石紐調查的計劃。從事后的調查結論看,他們認為,羌民流傳至今的“禹生石紐”傳說與傳世文獻記載的“禹生石紐”說法全然相合,屬于確切的事實?!坝砩~”傳說的真實性,也從側面證實了古代羌與禹夏為同源族群的結論。原來,早在1933年,衛(wèi)聚賢在《中國民族的來源》一文中就把羌族視為中國的土著南方民族,是炎帝族系的一支,而把夏視作北方的外來民族,即黃帝族系的一支(47)衛(wèi)聚賢根據20世紀二三十年代考古學者在黃河流域發(fā)掘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花紋,與殷墟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陶器花紋顯示出的不規(guī)則形與幾何形差別,并進一步結合上古神話炎黃兩系、古民族語言單復音節(jié)兩系以及文字筆畫粗細不同,而將中國古代民族系統(tǒng)劃分為南、北二系,認為夏為外來的民族,殷為中國的土著且是由南方沿海北上的。參見:衛(wèi)聚賢《中國民族的來源》,《史地叢刊》(上海)1933年第1輯,第1-20頁。。這一觀點,因其親身考察石紐,目睹“禹生石紐”這一千古流傳的真?zhèn)髡f而發(fā)生改變,進而認同羌與禹夏古屬同一族群。同樣,大禹傳說在四川地區(qū)的流傳,也影響了衛(wèi)聚賢對古代巴蜀文化的看法?!坝砩~”傳說的真實性,表明大禹與岷江上游羌民的關系密切。岷江上游自古就為古蜀國之范圍,故古蜀之文化來源有自、淵源甚古。比如他在汶川石紐考察途中留意的并在華西大學博物館觀摩到的川康境內采集的石器形制,認為這些石器與黃河流域出土的石器相同,反映出“蜀人文化之古”。

在初步認識到古蜀文化淵源有自、時代既久的同時,他更關注“蜀人文化之異”的問題。他關注到廣漢太平場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黑陶、玉刀及大石璧,認為這些古物材料可以反映古蜀文化的獨特性,可惜苦于數(shù)量少、不成系統(tǒng)而難以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而作罷(48)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1頁。。不過,這一缺憾很快隨著他進一步關注到成都西門外白馬寺出土的青銅兵器而得到彌補。

經過衛(wèi)聚賢細心搜集,以成都白馬寺出土散落的青銅器上異形花紋為線索,旁及巴蜀地區(qū)出土各類古器物上的相近異形紋飾,隨著古物數(shù)量及信息的不斷擴充,他對古代巴蜀文化的認識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起初,他僅在1941年4月、6月、8月三次在成都搜集到有特色花紋的青銅兵器30余件,在此基礎上曾作《蜀國文化》一文(49)“今年(1941)四月余到成都,在忠烈祠街古董商店中購到兵器一二,其花紋為手與心,但只有一二件,亦未引起余注意。六月余第二次到成都,又購到數(shù)件,始注意到這種特異的形狀及花紋,在羅希成處見到十三件,唐少波處見到三件,殷靜僧處兩件,連余自己搜集到十余件,均為照,拓,描,就其花紋,而草成《蜀國文化》一文。”“八月余第三次到成都,又搜集到四五件,在趙獻集處見到兵器三件,殘獵壺一?!眳⒁?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1頁。。隨后,他將該文寄給華西大學博物館林名均,林氏看后提示趙世忠在《華西學報》1937年第5期上發(fā)表過《記錞于》并附有拓本,其上花紋有與白馬寺青銅兵器近似者。經過購閱和補充相關出土器物上的異形紋飾,衛(wèi)聚賢得知四川萬縣、什邡及湖北慈利、長楊、峽來等地亦有近似花紋的兵器出土,再結合錞于上的異形紋飾及其所出土的區(qū)域,衛(wèi)聚賢對《蜀國文化》一文進行了補充,并更改篇名為《巴蜀文化》(50)“林名均先生并指出《華西學報》第五期(二十六年十二月出版)有錞于圖,其花紋類此,購而讀之,知萬縣,什邡(四川),慈利(湖北),長楊(湖北),峽來亦有此特異的花紋兵器等出土,包括古巴國在內,故又改此文為——《巴蜀文化》?!眳⒁?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1頁。。在《巴蜀文化》一文中,他匯集各類考古發(fā)掘和古物購換所得的材料,包括白馬寺出土青銅兵器等(51)“白馬寺壇君廟后窯工掘土,于民國十年(1921)左右,即掘有銅器,以兵器為最多,以其上鉗金銀花紋者為貴,有花紋者次之,素的最下……故各收藏家多有此物,(聞英國人搜集去的四五百件,四川博物館有四五十件。)但因空襲疏散于鄉(xiāng)間,又以兵器不為重要古物,而且不大,都東一件西一件,夾雜在別的古物中,余到各處去借,都一時找不到,茲就其已找到的,加以推論?!薄笆掠嘧晕鞅笨疾鞖w來,路過成都,又續(xù)得十余器,在重慶有收藏家讓出七八件??聢螋程幙吹轿寮?成都又寄來盔甲一副,大件十三,小釘子二十,已讓給王獻唐先生?!狈謩e參見: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2-3頁;1942年第3卷第7期,第47頁。,經過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后明確提出了“巴蜀文化”這一學術命題。

可以說,衛(wèi)聚賢先是受到“禹生石紐”傳說以及川康和廣漢出土石器、陶器、玉器等材料的共同影響,初步得出“蜀人文化之古”。此后,在“蜀人文化之異”的指引下,他又細心搜集與成都白馬寺出土青銅兵器上的特異花紋相近的其他古器物,并參考已經發(fā)表的川渝地區(qū)考古出土的錞于,使反映古代巴蜀文化特色的材料逐漸豐富起來,進而提出了“巴蜀文化”這一全新學術概念。

(二)蜀文化之異:來自吳越文化研究的啟示

衛(wèi)聚賢注重從“文化之異”的視角研究巴蜀文化,實得益于他此前研究吳越文化的經驗和啟示。

1937年,《江蘇研究》第3卷第5/6期合刊上發(fā)表“吳越文化”專號,后改版為《吳越文化論叢》,作為專書出版。這本專集匯聚了以衛(wèi)聚賢為核心,包括蔡元培、呂思勉、羅香林、何天行、陳志良、施昕更、慎微之等學者研究吳越文化的論作,從而為吳越文化研究開山啟林。吳越文化命題的提出,起初也未得到學界的重視。不過,隨著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和江蘇兩省陸續(xù)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遺址及陶器、石器和玉器等遺物,學界開始逐漸接受這一學術概念。如1930年,衛(wèi)聚賢在南京棲霞山的甘夏鎮(zhèn)發(fā)掘六朝古墓時發(fā)現(xiàn)零星的石器,這一信息終因材料稀少而被李濟等學者否認,從而難以動搖長江以南地區(qū)在石器時代未有文化的主流認識。隨后,衛(wèi)聚賢在杭州古蕩公墓收集到三十多件石器,此一發(fā)現(xiàn)引起杭州文博界的關注。緊接著,衛(wèi)氏又與西湖博物館聯(lián)合在杭州古蕩進行考古試掘,再次發(fā)現(xiàn)六件石器和少量陶片,并撰寫《杭州古蕩新石器時代遺址之試探報告》。因古蕩遺址試掘活動啟發(fā)了施昕更,施氏遂于1936年11月在杭縣良渚鎮(zhèn)棋盤墳試掘到山東城子崖遺址出土的黑陶器百余件,并于事后撰寫了《杭縣第二區(qū)遠古文化遺址試掘簡錄》。受施昕更的影響,何天行繼續(xù)在家鄉(xiāng)良渚鎮(zhèn)收集黑陶器,他收集到相當重要的黑陶器、石鉞等器物,并將其整理成《杭縣良渚鎮(zhèn)之石器與黑陶》一文。這些不斷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遺物,逐漸改變了學界對于江浙地區(qū)古文化的認識。衛(wèi)聚賢在《江蘇古文化時期之重新估定》一文中稱:“就文化立場講,江浙文化并不晚不低,是有實物可證的?!?52)衛(wèi)聚賢《江蘇古文化時期之重新估定:在鎮(zhèn)江本社講演》,《江蘇研究》1936年第2卷第6期,第2頁。蔡元培在吳越史地研究社成立大會致辭中指出:

……自古蕩、錢山漾、嘉興、金山等處先后發(fā)現(xiàn)古代器物陶石器后……證明江浙兩省,在五六千年以前,已有極高文化,當非如傳說所云:在春秋時代,江浙尚為野蠻之區(qū)……(53)蔡元培《蔡氏致辭》,衛(wèi)聚賢《吳越考古匯志》,《說文月刊》1940年第1卷合訂本,第384頁。

隨著吳越地區(qū)出土的考古材料越來越豐富,對于吳越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學界開始探討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系以及吳越文化在中國古文化上的貢獻等問題。吳越古文化最先得到重視的是浙江杭縣良渚鎮(zhèn)出土的黑陶器,經學者將其與山東城子崖出土黑陶器相比較,初步確立了吳越古文化的年代上限及其與北方古文化發(fā)生過的文化交流。此后,隨著吳越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所出土的陶器、石器與玉石器越來越多,學界逐漸發(fā)現(xiàn)吳越古文化與中原古文化之間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1937年,衛(wèi)聚賢根據浙江古蕩遺址中出土的時代最早的石戈、石鉞以及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石矛、銅矛,論證了黃河流域后來的戈、鉞和矛都由江浙的吳越古文化傳入的(54)衛(wèi)聚賢《吳越文化傳播于黃河流域的說明》,《東方雜志》1937年第34卷第10期,第63-64頁。。另外,衛(wèi)聚賢進一步聯(lián)系文獻記載的殷人古文化中的鳥崇拜及斷發(fā)、文身、黑齒、雕題等古風俗所顯示的殷人出自南方的江浙地區(qū)、后經山東入海西進中原(55)衛(wèi)聚賢《殷人自江浙遷徙于河南》,《江蘇研究·吳越文化專號》1937年第3卷第5/6期合刊,第1-5頁。之事實,于1939年撰成《中國古代與南洋的關系》一文,特別提出長江以南新石器考古遺址出土的石鉞和石戈與南洋地區(qū)土人使用的石鉞工具有極強的相似性,而這兩類石器工具在黃河流域全無發(fā)現(xiàn),進而推測吳越與南洋古來屬于同一族群,南洋的土人是由吳越地區(qū)遷徙過去的(56)衛(wèi)聚賢《中國古代與南洋的關系》,《南國少年》1939年第2期,第1-2頁。。

細心梳理,衛(wèi)聚賢對于吳越文化研究的推進主要得益于江浙地區(qū)不斷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與出土遺物,故而能較早確立江南是與黃河流域淵源相當?shù)墓爬衔幕瘏^(qū)(57)衛(wèi)聚賢《江蘇古文化時期之重新估定:在鎮(zhèn)江本社講演》,《江蘇研究》1936年第2卷第6期,第1-3頁。;其次通過對《史記》等文獻史料記載和吳越地區(qū)古遺址出土石器和陶器紋飾的初步分析,得出吳越古文化自有的獨特文化特征;最后采借林惠祥對臺灣地區(qū)土著民族的文化人類學分析方法,以斷發(fā)、文身、黑齒、雕題及語言、風俗等維度,分析古代吳越民族史料呈現(xiàn)出的與中原文化的差異性(58)衛(wèi)聚賢《吳越民族》(1930年8月20日),《進展月刊》(北平)1931年第1卷第2/3期合刊,第59-78頁。該文后來再刊于《江蘇研究·吳越文化專號》1937年第3卷第5/6期合刊,第1-13頁;吳越史地研究社編輯《吳越文化論叢》,江蘇研究社1937年初版、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影印再版,第310-356頁。??傊?衛(wèi)氏系統(tǒng)性論述了吳越文化的內涵。這一研究經歷可作三個方面的總結:(1)明確吳越文化的范疇,包含了吳越古文化的年代、地域范圍及其文化內涵;(2)提出吳越文化的研究方法,總體上說,衛(wèi)聚賢綜合利用了考古、文化人類學和歷史文獻學等不同學科的材料和方法去重建吳越古文化;(3)逐步明確了吳越文化研究的學術目標,即通過分析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內涵差異,去進一步論證吳越文化在中國古文化演進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面抗戰(zhàn)前,衛(wèi)聚賢成功推動了吳越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方法去比較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差異,進而不斷深化對吳越文化的認識。全面抗戰(zhàn)后,巴蜀成為中國抗戰(zhàn)的大后方,學界雖然空前關注巴蜀的歷史與文化,但對于先秦時期蜀國、巴國的歷史尚處于懷疑階段。衛(wèi)聚賢鑒于此前吳越文化的研究經驗,認識到從文化之異的視角去開展巴蜀文化研究是可行的路徑。為此,他十分留心那些年代較早的巴蜀地區(qū)考古遺址和已出土的風格獨特的古器物。如1941年8月25日,他在撰成的《巴蜀文化》一文中指出:

去年八月余到汶川訪石紐,聞有石器發(fā)現(xiàn),路過成都參觀華西大學博物館,見有石器甚多,皆川康境內出土,其形狀除一種扇面形外,多與黃河流域同。故知其蜀人文化之古,而不知其蜀人文化之異。陶器在川北,找到彩陶一二片,但塊甚小,花紋也看不清。在廣漢太平場則有黑陶,但亦多系碎片,惟有一玉刀(實為玉璋——引者注),形狀特別,并有二尺以上的大石璧,其時代則在石銅之交,已引起我的好奇心,但無他物為證而罷。

今年四月余到成都,在忠烈祠街古董商店中購到兵器一二,其花紋為手與心,但只有一二件,亦未引起余注意。六月余第二次到成都,又購到數(shù)件(見圖四十七),始注意到這種特異的形狀及花紋……(59)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1頁。

由衛(wèi)聚賢的自述可知,他對巴蜀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的石器、陶器之形制和紋飾保持關注,重視的是其與黃河流域相同的文化因素,以此確立古蜀文化的年代甚古。不過,他更好奇于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古器物,如扇面石器、玉璋、石玉璧、手心紋銅兵器等。在他看來,后者屬于古代巴蜀文化特有的文化因素,據此可以分析古代巴蜀的文化內涵。在《巴蜀文化》(1942)一文中,他特別重視對“巴蜀文化之異”一類器物作分析,并結合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論證,以小見大地推論古代巴蜀文化的年代、內涵和古文化地位等問題。以下略作總結,并分例加以論述。

1.由白馬寺出土異形青銅兵器論古蜀與中原文化之關系

衛(wèi)聚賢認為,古代的兵器名稱,最早可追溯的文獻是《尚書·顧命》:“二人雀弁執(zhí)惠,立于畢門之內。四人綦弁,執(zhí)戈上刃夾兩階戺。一人冕執(zhí)劉,立于東堂。一人冕執(zhí)鉞,立于西堂。一人冕執(zhí)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zhí)瞿,立于西垂。一人冕執(zhí)銳,立于側階?!?60)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阮元??獭妒涀⑹琛飞蟽?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40頁。不過,歷來注疏家對于《顧命》里提到的“惠”、“戈上刃”、“劉”、“鉞”、“戣”、“瞿”、“銳”均不能合理解釋,衛(wèi)聚賢認為主要的原因在于這些古兵器在中原地區(qū)少有發(fā)現(xiàn)。根據衛(wèi)氏的分析,這些古兵器均與成都白馬寺出土的兵器形制特征相合,他還將白馬寺的異形青銅兵器按照功能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直擊兵器,包括戣、銳、矛、劍、劉;第二類為橫刺兵器,包括戈、瞿、戟;第三類為勾擊兵器,包括斤(鉞)。這一分析,說明成都白馬寺所出異形青銅兵器在形制命名上與《尚書·顧命》記載的古兵器名稱相合,又因《顧命》記載的古兵器時代約在西周早期以前,進而推論至遲于西周早期古蜀文化已有同于周文化的部分。這一文化近同的現(xiàn)象是如何發(fā)生的呢?衛(wèi)聚賢選擇從異于中原文化的石鉞入手,認為白馬寺所出青銅鉞的形制,實導源于新石器時代江浙吳越文化區(qū)的石鉞,石鉞演進為青銅鉞,在青銅時代有將銅鉞頭部做空,以曲木柄插入空頭中成為斤,白馬寺出土的為銅斤。(61)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48-51頁。按照衛(wèi)氏的論證,青銅鉞起源于南方地區(qū),后傳播于中原,其傳播路徑可印證于古代南方興起的長柄兵器群,自四川沿江而下,經江浙沿海北上傳入中原,為殷人所保留(62)衛(wèi)聚賢認為,白馬寺出土的青銅兵器中的戈、矛、鉞都屬于長柄兵器,長柄兵器以古代南方苗民祖先蚩尤部族為慣用兵器,后來這一風習自四川沿江而下,經江浙沿海北上傳入中原,為殷人所保留;而青銅鉞正是沿著這一文化傳播路徑流入中原的。參見: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51頁。。總之,衛(wèi)聚賢先通過論證白馬寺兵器形制命名上同于《尚書·顧命》古制,從而確立古蜀文化不晚于西周早期,再通過分析異于中原文化的青銅鉞去論證早期古蜀文化如何與中原文化發(fā)生關系的問題。

2.由巴蜀異形青銅器紋飾論古蜀的獨特文化內涵

衛(wèi)聚賢在《巴蜀文化》一文中詳細列舉了白馬寺青銅兵器上的花紋,包括手與心紋、龍紋、人紋、饕餮紋、蛇蛙魚花紋。這些紋飾,大多屬于當時巴蜀地區(qū)特有的現(xiàn)象,常常因為與中原文化差異巨大而無法解釋,向被學者視為偽作。這些巴蜀所特有的紋飾,正屬于衛(wèi)氏極力關注的“蜀人文化之異”的范疇,他并未因其難釋而統(tǒng)歸為作偽,反而頗費工夫地聯(lián)系文獻、考古和民俗諸多知識對這些紋飾的文化內涵進行闡釋。分而言之,衛(wèi)聚賢認為兵器上的手與心紋在中原未曾出現(xiàn),僅為巴蜀地區(qū)特有,再從會意的角度將其解釋為:不必以心欲達其目的,以手擲出則中,取得心應手的意思。此外,他將手臂上的花紋看作是文身,為古蜀人雕題,引證吳越文化也有雕題文身,二者同俗。衛(wèi)聚賢將白馬寺兵器上龍紋分為飛龍、乘龍、操蛇三類。引人注意的是白馬寺兵器上的飛龍(背上有翼)。衛(wèi)氏除引證《周易·乾卦》爻辭外,還舉出近時長沙出土戰(zhàn)國晚期楚銅鼎上也有飛龍(背上有翼)的新材料,以此證明這一紋飾出現(xiàn)的年代范圍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對于白馬寺兵器上的人紋,衛(wèi)氏分為持矛人、椎髻人、帶(戴)三齒帽人。其對于椎髻人和三齒帽人的解說,分別采借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及西康羅羅(彝族)的“英雄結”和長沙出土的楚漆器上的人物形象(人頭戴三齒帽)等材料,從而論證巴蜀與西南夷、荊楚同俗(63)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52-54頁。。

3.由巴蜀青銅器特異花紋論古代巴蜀文字的問題

1937年12月,《華西學報》第5期發(fā)表了趙世忠的《記錞于》,此文后經林名均介紹給衛(wèi)聚賢,以幫助衛(wèi)氏補充完善《巴蜀文化》一文的考古資料?!队涘T于》一文的材料是20世紀30年代在今重慶萬縣考古出土的錞于,錞于上有形制特異的花紋,其中一些近似文字(64)趙世忠《記錞于》,《華西學報》1937年第5期,第1-2頁;《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1年第3卷第4期,第33-34頁。。后來,衛(wèi)聚賢將這批材料與白馬寺出土的青銅兵器上的花紋聯(lián)系起來,發(fā)現(xiàn)二者在花紋上有不少近似之處,進而主張這些巴蜀地區(qū)出土青銅器上的紋飾和近似文字都應屬于巴蜀特有的花紋和文字(65)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61-64頁。。為此,他引用《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冉駹夷的“王侯頗知文書”及《華陽國志·南中志》的“今南人言論,雖學者亦半引夷經”的記載,指出這些“文書”、“夷經”就屬于古代西南夷自有的文字作品。根據錞于和白馬寺異形青銅器上的文字符號都大異于漢字的情況,他進一步指出西南夷的這些文字作品反映了其與漢字完全不同的書寫系統(tǒng),如現(xiàn)在羅羅摩些人(彝族)的文字也與漢字不同(66)衛(wèi)聚賢《巴蜀文化》,《說文月刊·巴蜀文化專號》1942年第3卷第7期,第64頁。。據此,他指出古代巴蜀人同屬西南夷,文化發(fā)展程度遠高于苗民,因此,巴蜀自來就有文字,并不是秦滅巴蜀后巴蜀仿效漢字造出的文字。從衛(wèi)聚賢的論證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廣泛采借西南少數(shù)民族古代與現(xiàn)代的文字知識,并用此與漢字的差異去論證古代巴蜀文字問題。

四 結語

回顧20世紀30-4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的學術史,不難發(fā)現(xiàn)早期研究的重要目標是重建一個科學而體系化的“巴蜀文化”。鄭、衛(wèi)二氏根據各自學問所長,在具體重建“巴蜀文化”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學術研究理路。鄭德坤以“亞歐大陸文化交流網絡”為線索,從廣域的世界史視野出發(fā),結合域內外古文化和本土有限的歷史記載,完善了巴蜀文化的演進脈絡;衛(wèi)聚賢則以“古蜀人文化之異”為視角,將巴蜀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的具有特色內涵的古器物與民族學、民俗學和歷史學材料密切結合,通過與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的比較研究,較為全面地構建起古代巴蜀文化的內涵。在鄭、衛(wèi)二氏的共同努力下,古代巴蜀的縱向脈絡與橫向內涵都獲得了全新的研究視野。大約同時,其他學者也在當時僅有的新材料和新發(fā)現(xiàn)基礎上持續(xù)跟進對巴蜀文化的研究。這些研究不僅改變了學界對先秦時期巴蜀地區(qū)無可信歷史文化的認知,還真正推動了巴蜀文化這一地方性學問的新學轉型。

毋庸諱言,鄭氏以考古學文化為主線,結合歷史學方面的材料,在中外文化交流與比較的視野下構擬出的古代巴蜀文化演進脈絡,顯然是受當時考古學界普遍流行的“考古編史”傾向的影響。為了完成對古代四川蜀國歷史的重建,鄭先生不惜對廣漢文化的年代做出主觀改移、對大石文化與廣漢文化關系做嫁接論證的處理,諸如此類的論證導致鄭氏之論難免顯露出牽強之處。由此來看,鄭氏所構擬的古代四川文化演進脈絡及內涵都還只是一個初步架構,但不可否認的是,鄭氏這樣的努力,至少使原來對古代四川沒有文化的偏失認識得到極大的糾正。

衛(wèi)氏以考古器物所體現(xiàn)出的“蜀人文化之異”現(xiàn)象為視角,結合巴蜀地區(qū)的考古器物、民族、民俗以及巴蜀史料等多方面證據,論述了巴蜀文化的年代、文化內涵及文化地位等問題。毋庸置疑,以現(xiàn)在的學術規(guī)范來看,衛(wèi)聚賢所做的許多考證都有欠妥當,很多舉證顯得隨意附會,故而其許多結論現(xiàn)在看來多是疏闊無據。但是,在80多年前“巴蜀文化”研究尚處于疑信兩可的階段,全方位的考古工作和系統(tǒng)的民族調查工作亦系闕如,考古學與民族學乃至古史學界的科學研究方法也處于草創(chuàng)時期,這些時代局限必然造成衛(wèi)聚賢不可能提供在今天被視為更科學、更信服的那些材料和研究方法。不過,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理論方法支持下,衛(wèi)聚賢較為靈活地運用這些有限知識去論證古代巴蜀文化,亦不失為巴蜀文化研究作出了篳路藍縷的貢獻。

從學術史角度來說,今天的巴蜀文化學術概念及其研究無疑是對20世紀30-40年代古代巴蜀研究理路的繼承和發(fā)展。在今天人言言殊、各說各話的熱烈討論中,早期先賢融匯創(chuàng)新的氣度似乎有所湮沒。追本溯源,“巴蜀文化”概念自提出之始,就不是單一學科討論的對象。為了更好發(fā)揚先輩們在巴蜀文化研究上的學理貢獻,繼以巴蜀地區(qū)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材料為重心,秉持多學科融合共進的研究理路,仍然是今后推動巴蜀文化研究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石器巴蜀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青年共建“雙城圈” 攝影同話“巴蜀情”
川渝兩地攜手共建“巴蜀電影聯(lián)盟” 聯(lián)合打造巴蜀特色電影
四川:不只辣,還很甜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書法綜述
石器部落
災后兩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