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藝嘉
規(guī)則可以改變一個人,底線是不可替代的。《史記》云:“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蔽蚁胝f,“守‘線篤實,久久為功?!笔睾玫拙€,堅持高線,方可為功。
有人認為,道德底線低的人更占優(yōu)勢,其實不然。陳蔡之圍中,眾弟子紛紛議論應降低道德倫理標準,一向寬仁的孔夫子大怒斥之,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苯档偷拙€的小人,終會“濫”矣。即使困厄,堅守底線仍是今日今時今世要沿襲的人生大道。
那么如何堅守底線?司馬遷曰:“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翻開“往事”,雋永的詩篇與理性的文字閃耀著古人的思想光輝。面對“固時俗之工巧兮”,屈原大嘆“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離慜而不遷兮,愿志之有象”,這是屈原的“底線”;面對士大夫“同俗自媚于眾”的邪流風氣,王安石更言“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終成就“千古名相”,這是王安石的“底線”。我們遇見了太多對道德底線的堅守,所以說,以恒念之心,不忘初心使命,固守道德,方可守“線”篤實,久久為功。
風云變幻,浪潮舒卷?,F(xiàn)在的我們,面對著快節(jié)奏的生活壓力,面對著吸引人心的利益誘惑,守住沈從文所言的“希臘小廟”,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是對于我們新一代新青年的更大的挑戰(zhàn)。我們明確自己的道德標準,更要懷警醒之心謹防墮落,畢竟禍患多積于忽微。我們風華正茂,未來很長,更需銘記:即使歲月磨我少年志,時光涼我少年心,總有人間一縷風,填我十萬八千夢。要有“昨日之深淵,今日之淺灘”的意識,于千般求索、萬般蹀躞中,守“線”篤行,久久為功,東風浩蕩,行己大道。
時序更替,歷史坐標中始終清晰的是堅守底線的身姿。更需有守“線”的深刻認知;有守“線”的恒毅之心;有守“線”的警戒意識。鴻鵠之志藏于心中,篤實之行鋪于腳下,相信必將行穩(wěn)致遠,久久為功!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