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強(qiáng) 張琳娜
高懸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放眼望去,滿山深深淺淺的綠色和云霧、房屋、交織成一幅自在寫意的山河畫卷。一陣微風(fēng)拂過,葉子隨風(fēng)搖曳,好似層層碧波翻滾蕩漾,惹人駐足觀望。隨著層層盤旋而上的階梯,我的眼睛眺向遠(yuǎn)方,就這樣與桂林的梯田撞了個滿懷。
從云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仿若一幅山水田園畫,顏色相宜,集磅礴柔美為一體。這么矛盾的話,突然從我心里冒了出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讓我驚嘆,甚覺今日相見,三生有幸。
游梯田可以從遠(yuǎn)處的木棧道一路向四周觀賞,我本著求新的心態(tài),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路。找當(dāng)?shù)厝私枇穗p筒靴,挽起褲腿,便下了田。第一次下田,我被興奮包圍,新奇地向四周探望,桂林多山,雨水充沛,因此梯田大多依山而建,這里群山奇峻,四面環(huán)水,我仿佛置身于一只大碗之中,而梯田青青綠綠,似清湯在碗邊流轉(zhuǎn)。我在清湯中游蕩,渾身都被濕氣浸潤,而我早已成了一個“濕人”。
往田埂上走,幾位小伙子正在給梯田換水,他們褲腿高卷,袖口露出了漂亮的小臂肌肉線條。第一階梯的舊水先排盡,緊接著他們將第二階梯之間的泥口挖開,清冽的泉水從上方流淌下來。伴隨著一股山泉與泥土混合的清香,小伙子臉上露出了笑容,仿佛流動的不再是清澈的山水,而是天藍(lán)水清,更像金銀財寶。
時間飛逝,夕陽逐漸深吻地平線,天邊的晚霞與梯田的水面交相輝映,點(diǎn)綴著一些忙碌的身影,各種各樣的顏色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攝人心魄的動態(tài)水墨畫卷。天空之鏡,美得令人如癡如醉,它是自然之美與人類文明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遺留下來的產(chǎn)物,更是古老農(nóng)耕大國文明的縮影與體現(xiàn)。我不禁再次感嘆山水之美、梯田之壯。同時,我不由得暗自慶幸,我選擇了這條路,正是走不尋常的路,所以尋覓到了不尋常的美,感受到了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不尋常的智慧。
從刀耕火種的原始時代,到蒸汽轟隆的汽笛時代,再到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一代代人將莽莽大山和低矮丘陵開墾成浩瀚梯田,改變了山河形式,形成了高山之上壯麗的風(fēng)景,養(yǎng)育著千萬人。
桂林的山水美,美在自然;桂林的梯田美,美在文明。誰說人為不如自然美?在我來看,桂林梯田是人力與自然的完美契合,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是人類智慧的體現(xiàn),這是勞動人民的希望,更是國繁家茂的基礎(chǔ)。
(指導(dǎo)老師:文相/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