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姚雨
有的中學年年出第一名,有的中學雖然很少奪魁,卻保持了穩(wěn)定的重點上線率……那么,哪類學校更適合你呢?
其實,這兩類學校代表的正是效率和公平。恰好,經(jīng)濟學的使命就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配置,解決效率和公平的問題。
“效率”就是高效。意味著要把稀缺資源充分利用,還要用在刀刃上。
“公平”就是平均。古人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這個意思。
“效率”和“公平”也是財經(jīng)熱詞,分別叫“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
古往今來,有一個比賽人盡皆知,就是赫赫有名的“田忌賽馬”。這個故事教會我們?nèi)绾芜\用長處反敗為勝。但從經(jīng)濟學角度看,田忌的做法一定好嗎?今天,我們從“效率和公平”視角重讀這個故事——
故事內(nèi)容不變,我們只做一個小小的假設:勝出的三匹馬保留,輸?shù)舻娜ヱR將被宰殺。那么,“效率”就意味著讓快馬盡量活下來;“公平”則意味著無論快馬慢馬,都應有活下去的希望。
第一次賽馬,齊王的三匹馬都活下來了,而田忌的三匹馬都被宰殺了。
第二次賽馬,齊王的上等馬活下來了(導致田忌的下等馬被宰殺了),同時,田忌的上等馬、中等馬活下來了(導致齊王的中等馬、下等馬被宰殺了)。
通過改變策略,田忌轉(zhuǎn)敗為勝,但對全社會而言,總有一匹相對優(yōu)秀的馬慘遭不測。怎樣才能讓最快的三匹馬活下來呢?
沒錯,只能改變比賽規(guī)則:讓六匹馬同時站到起跑線上!
如此,必然是最快的三匹馬得以幸存。但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上面三種情況,有一匹馬自始至終都沒活下來過……
對應到現(xiàn)實,就意味著這世上總有人深陷困境。可見,效率和公平是件很難兩全的事情。
對學校而言,若一味追求“效率”,就等于只保留“快馬”。換句話說,師資力量會更側(cè)重于培養(yǎng)尖子生,對后進生就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了,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但一味追求“公平”就好嗎?按照“木桶原理”,為了確保人人都能聽懂,老師必須把“最后一名”同學是否學懂了作為標準,確保不讓一個人掉隊。對其他同學,就會產(chǎn)生“教得太慢”“講得太久”“個性和特長無法發(fā)揮”的困擾。
現(xiàn)實中,一所好的中學往往是兼顧效率和公平的,但多少會在二者中產(chǎn)生傾斜,我們怎么分辨呢?比如,一個在中高考中常產(chǎn)生“第一名”的學校,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效率為導向的。這里的“第一名”并不單指個人,也指群體——比如,一所高中有所謂的“重點班”“保送班”,有各類學科競賽獲獎者,甚至有提前入讀大學“少年班”的學生等。
如果一所中學沒有很多尖子生,但也沒有太多低分考生,每年都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的上線率,那這所學校整體上就是以公平為導向的。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事關孩子、國家的未來,公平比效率更重要!所以“學科競賽加分”“校長實名推薦”等有利于尖子冒頭的渠道逐漸減少了,更多學生站在了中考、高考相同的起跑線上,誰能順利過獨木橋,全靠自己的實力!
正在求學奮斗的你,更傾向“效率”,還是“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