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鵬程,趙紹昕,陳清亮,牟少志,蘆成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汽車翼子板部件形狀復雜,表面質量要求高,在整車上與多種零件存在匹配關系。因此,翼子板沖壓模具在汽車制造中是最難成形、尺寸問題最多的零部件。采用ATOS 掃描分析配合AutoForm 模擬的數字化方法,為我們解決翼子板模具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某車型翼子板為例,針對此車型翼子板與大燈匹配平度差的缺陷,采用數字化方法,利用ATOS 掃描及三坐標測量設備,分析確定造成翼子板尺寸偏差的工序及原因,通過AutoForm仿真尋求最優(yōu)方案并對相應工序模具進行優(yōu)化。最終完成對翼子板A 面尺寸優(yōu)化,解決此車型翼子板與大燈平度差問題。
翼子板是遮蓋車輪的車身外板,因車身上該部件形狀及位置似鳥翼而得名。在整車上,翼子板與大燈、前保險杠、車門、側圍、發(fā)動機蓋、輪罩襯里等十幾種零件存在間隙和平度的匹配關系,相鄰零件的公差帶要求在±0.5mm 以內,重點部位楔形量甚至需要控制在0.3mm 以內。眾多零件搭配及在整車中的位置,決定了翼子板形狀的復雜性。同時,翼子板為典型的外表面件,A 級曲面占絕大部分,對表面質量的要求非常高。形狀與表面的高要求決定了模具成形工藝的高難度與復雜性。我公司所產車型的翼子板沖壓模具一般由六序構成。通過六序模具的依次工作將完整的翼子板零件制作出來。每一款車型的翼子板模具都需要反復地調試、整改,從而在單件質量和生產效率上達到要求。
圖1 所示的ATOS 掃描設備,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可以快速準確地獲取物體表面的三維數據,與接觸式測量技術相比,光學測量設備可以快速掃描被測物的整個表面,并且沒有任何盲區(qū)。在圖像采集過程中,光源強大的LED 投影頭通過釋放藍光,精確地將藍色條紋圖案投射在三維物體表面,完成產品的數據采集和三維逆向建模。
圖1 ATOS 掃描設備
在模具維修中,可通過對零件表面與模具型面的掃描獲取所需三維數據。將逆向獲取的三維數據與產品數模進行比較,辨明尺寸偏差出現(xiàn)工序。針對偏差工序進行模具優(yōu)化,達到質量提升的目的。
某車型自投產以來,翼子板與大燈的平度一直存在波動(圖2),無法達到設計上的理想狀態(tài)。整車設計要求此處位置翼子板與大燈平度需要達到(-0.4±0.5)mm,翼子板不能低于大燈0.9mm。實際生產中部分整車平度達到-1mm,超出公差帶要求。通過測量大燈與翼子板零件,發(fā)現(xiàn)翼子板與大燈搭接位置型面低于產品數模0.5 ~1mm 不等,如圖3 所示,加大了總裝調裝翼子板的難度。由于生產節(jié)拍的需求,在單節(jié)拍內部分車調整不到公差位置,需要將整車下線,然后針對此處進行精細調整,保證整車質量符合標準。這嚴重影響整車生產節(jié)奏,制約生產的產能。因此對翼子板型面的Y 向尺寸優(yōu)化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圖2 翼子板與大燈匹配
圖3 翼子板尺寸
針對此翼子板的尺寸偏差,對翼子板的成形工藝進行分析。此翼子板成形共六序,如圖4 所示。與大燈匹配位置的Y 向型面區(qū)域由OP20 拉延一次成形取得,后續(xù)經過對輪廓區(qū)域的修邊、翻邊等工序,最終得到成品零件。
圖4 翼子板成形工序
當前三坐標測量設備只能測量成品零件,無法對各工序零件進行定量分析提供相關數據。為探明各模具工序對此處Y 向偏差的影響量,制定相應措施,對成形后的各個工序件進行ATOS 掃描,將掃描結果與成品件數模進行對比。圖5 為各工序掃描對比結果。從掃描對比結果可以看出,OP20 拉延工序完成后即出現(xiàn)了明顯的尺寸偏差。
圖5 各工序掃描結果
綜合掃描與模擬數據,制定兩個更改方案。方案一:將OP20 拉延工序中與大燈匹配位置做局部隆起處理,利用AutoForm 軟件模擬補償量,將全工序模具補焊、機加工、研修。方案二:將后序翻邊序中與大燈匹配位置做局部隆起處理,利用AutoForm 軟件模擬補償量,將翻邊序模具補焊、研修。
對當前生產需求及模具狀態(tài)進行評估,模具檢修時間只有10 天,后續(xù)需要連續(xù)生產,供應焊裝成品件,不能繼續(xù)更改模具。查看拉延模具,如圖6 所示,已經經過電鍍處理,按照方案一更改需要將拉延模具進行整體脫鍍,燒焊研修,周期較長,成本較高。在10 天內無法完成整體的模具調試工作,影響整車生產計劃。綜合評估后決定,按照方案二對翻邊序模具進行更改,如圖7 所示。
圖6 OP20 拉延模具
圖7 OP40 翻邊模具
與大燈匹配存在缺陷區(qū)域主要集中在靠近虎口的半段內,此部分翻邊工序主要集中在OP40。對OP40翻邊模具進行燒焊研修,通過AutoForm 軟件模擬出前端位置需要隆起0.8mm,成品零件在此處位置有0.4mm 的好轉,表面質量沒有明顯的惡化,如圖8所示。
圖8 模擬及翻邊斷面圖
經過燒焊、研修及多輪次的調試,翻邊序模具優(yōu)化完成,如圖9 所示。大線試生產,表面質量狀態(tài)滿足質量要求,經過三坐標測量,尺寸達到更改預期,Y 向尺寸偏差在公差范圍內。
圖9 更改后模具及測量報告
批量生產階段,車身外覆蓋件的A 面尺寸更改需要綜合考慮表面質量、生產計劃、風險、資源等因素。在各工序著色合格,拉延工序是造成尺寸偏差的主要原因時,通過更改翻邊序將搭接面抬高,有效地降低了更改風險,縮短了更改周期,可作為類似問題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