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若玉
打開淘寶在搜索框中輸入全世界最貴的東西,彈出來的頁面不是黃金,不是玉石,而是一條條一元助力愛心鏈接。這些微公益瞄準當前中國鄉(xiāng)村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和需求,通過網(wǎng)絡匯聚善意,希望幫助更多的小朋友們擺脫困境。
“干飯啦小朋友們!哥哥即將畢業(yè),很多事留有遺憾,但希望你們的人生可以少一點遺憾,至少不該為吃不飽飯而遺憾?!薄靶∨笥褌兒醚?,姐姐今年開始重新畫漫畫了,沒有什么學歷只能試試這條路,希望明年做出好的作品集,你們一定要好好把握讀書的機會,下個月我會再來的。”在這些鏈接的評價區(qū)下面滿是大朋友對小朋友的祝福與期許,“無心插柳”形成的樹洞見證了相互治愈的彼此。
文本解讀
角度一:分享生活。
淘寶平臺留言的可匿名性保護了隱私,卸下了部分人的顧慮與羈絆,使得他們更加自在也更加真實地傾訴。統(tǒng)一的ID“匿名賣家”和一致的淘寶頭像下面是千千萬萬個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地區(qū)、不同經(jīng)歷的大朋友們,近三百萬字的買家秀樹洞里,有的在分享生活中的喜悅與明媚,更多則在吐槽工作中的不順與遺憾。
角度二:真誠的表達。
學業(yè)、生活、工作壓力接踵而至,但是有時候自己的煩惱難以向家人和朋友訴說,大部分人選擇了自己默默消化或還未來得及疏解就被下一波的壓力沖擊,這樣一來,累積的情緒包袱越來越大,也愈加逼近爆發(fā)的臨界。這些無處安放的傾訴欲便借用這樣一個樹洞,他們說著“矯情”的話,真誠地表達著自我,既燃盡了內(nèi)心的雜草,又獻出愛心溫暖了孩子們的童年。
角度三:期待與勉勵。
在進行線上捐贈時,被捐贈的對象不是某一個具體形象的個人,而是小朋友這個整體概念和符號。小朋友通常就是希望和活力的代表,捐贈者們喜歡用小朋友三個字作為留言的開頭,看似嘮叨煩雜的碎碎念下,包含了對祖國未來一代的美好祝愿,同時也暗含著對自己的期待與勉勵。
運用示例
在現(xiàn)實世界可能罵罵咧咧,但在電子世界里卻溫柔善良,有網(wǎng)友把這些在電子世界積德行善之人稱為“電子善人”。在樹洞里傾吐的成年人似乎也具有“電子善人”的某些特質(zhì),他們矯情卻極為真實的表達引起了處于類似境遇內(nèi)大部分人的共鳴,點進去看評論的人也會受到觸動,收獲雙倍溫暖。當我們被奔涌著的向前的時代洪流所裹挾之時,也要記得給自己的傾訴欲找尋一個樹洞,讓情緒焦慮在訴說中緩解。
(編輯:關(guān)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