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時空社會學視域下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研究

2023-04-07 01:17史成虎
理論月刊 2023年2期
關鍵詞:時空空間政治

□史成虎

自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以來,學術界圍繞黨內政治文化的內涵、構成要素、建設路徑等諸多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但到目前為止,從時空社會學視角對黨內政治文化進行的深入探討還較為少見。本文試以時空社會學基本理論為依據,對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進行分析,以為深化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略盡綿薄之力。作為社會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時空社會學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出發(fā),以社會時空特性為基點,采用時空分析模式,對社會的時空結構及運行過程加以分析。20 世紀末,中國學人開始將時空社會學理論應用于研究,并在二十多年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按照時空社會學理論,時空是對社會結構與時代變遷產生影響的核心因素和關鍵變量,彰顯著歷史發(fā)展和時空運動的高度統(tǒng)一性。時空也對黨內政治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這種影響既體現為時空形塑著黨內政治文化,也體現為黨內政治文化自身塑造著時空。一方面,時空為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提供了條件,使它能夠按照既定的建設目標有序推進,并最大限度地破除和消解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對黨員價值觀的侵蝕,正是有了特定的時空條件,黨內政治文化才能發(fā)揮應有作用。另一方面,時空條件又在一定范圍內制約著黨內政治文化發(fā)揮作用的范圍和程度。所以,從時空視角來考察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及其功能和特點,既是掌握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規(guī)律的現實需要,也是探究如何充分發(fā)揮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整合、行為規(guī)范、理想引領、心理培育等功能的理論要求。

一、時空是黨內政治文化生成與發(fā)展的核心要素和內生變量

明晰黨內政治文化與時空存在著何種關系,是探討時空對黨內政治文化產生影響的基礎和前提。人們關于時空的認識經歷了從 “實體時空觀” “關系時空觀” 到關注時空主觀因素的轉變,在此期間,學者們也對時間和空間進行了劃分。對于時間,學者們將它劃分為社會時間和自然時間。關于時間的本質,馬克思指出: “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fā)展的空間?!盵1](p532)顯然,馬克思將時間的本質與人的積極存在等同起來,即時間與人的社會實踐是渾然一體的關系。對于空間,人們將其分為若干類別如社會空間(關系空間)、地域空間(地理空間)、表象空間(精神空間)等。關于空間本質,恩格斯指出: “空間是一切生產和一切人類活動的要素?!盵2](p875)當引入空間作為我們認識與思考周圍世界的概念時,就為確立可用以解決社會問題的空間觀念提供了可能??臻g作為社會的產物, “只有當社會關系在空間中得以表達時,這些關系才能夠存在”[3](p97)。關于時空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有學者指出,時空不能 “與人的實踐活動相脫離”[4](p18),這一觀點道出了時空和社會生活關系的本質。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針對當代西方社會理論忽視研究時空的問題時指出: “社會系統(tǒng)的時空構成恰恰是社會理論的核心?!盵5](p196)它并不是行為的外部環(huán)境,而是認識社會秩序形成和時代變遷的內在變量。就政治文化而言,它是 “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普遍奉行的一整套政治態(tài)度、信仰、情感、價值等基本取向”[6](序p3),而這一基本取向的形成就是時空作用的結果,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當然也不例外。

從時間維度分析,黨內政治文化的孕育、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歷史性過程。黨內政治文化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而萌芽,在 “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7](p3)的偉大斗爭實踐過程中初步生成并發(fā)展起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黨通過各種形式如延安整風同黨內錯誤思想作斗爭,尤其是在堅決破除 “左” 和右的政治傾向過程中,逐步培育黨員的求實精神和對黨的忠誠意識,不斷強化黨員的政治意識,統(tǒng)一全黨的政治意志。同時,黨也自覺將自己投入領導中國人民推翻 “三座大山” 的具體斗爭中,開創(chuàng)性地將無產階級政治文化和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革命文化,這一文化 “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zhàn)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zhàn)線”[8](p708),成為黨內政治文化的源頭。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黨內政治文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時間中展開。改革開放后,黨內政治文化迎來繁榮發(fā)展的春天。四十多年來,我們黨一方面頒布實施諸如《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黨內規(guī)章,為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提供制度支撐;另一方面,以市場經濟改革為契機,推動黨內政治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互動結合,堅持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9](p169),不斷同黨內 “好人主義” 、不良思想傾向、腐敗現象作斗爭,使黨內政治文化始終代表中國 “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新時代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 “黨內政治文化” 這一概念,并指出: “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tài)、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tài)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盵10](p110)這不僅明確了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戰(zhàn)略地位,而且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提供了治本之策。新時代以來,黨中央通過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夯實黨內政治文化的制度柱石;通過傳承和倡導共產黨人價值觀,筑牢黨內政治文化價值根基;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塑造黨內政治文化的靈魂;通過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涵養(yǎng)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土壤;通過堅定黨的理想信念,補足黨內政治文化的精神之鈣。經過長期不懈努力,黨以高度政治自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持續(xù)取得新進展,使其內容不斷豐富、內涵持續(xù)拓展,使黨內政治生態(tài)持續(xù)改善、黨內政治生活日益健康,偉大工程建設的文化根基更加牢固。百年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實踐表明,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時間中持續(xù)展開的,時間既是影響黨內政治文化的關鍵因素,也是它的內生變量。

同時,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還需要一定空間。這里的空間指的是黨內政治生活的空間,是培育和發(fā)展一定黨內政治文化的前提,這一空間不僅產生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也生成其他政治文化。因此,同一空間的政治文化是多元的, “任何一個政治共同體的政治文化都不是清一色的,完全均一的。清一色的政治文化在政治時代已不可設想,可能在任何時代都無法存在”[11](p166)。但是,政治文化的多樣化存在對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發(fā)展構成了挑戰(zhàn)。同時,黨內政治生活空間既是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條件,也是黨內政治生活的結果。因此,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著將產生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空間,而且直接關系黨內政治文化的健康與否,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10](p108)同樣,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也就有了基礎。關于如何開展好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 “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12](p62)。這一要求同時也賦予了黨內政治生活空間區(qū)別于其他社會空間的特征。實踐證明,在百年黨史的各個階段,是否注重黨內政治生活的 “四性” 問題對生成什么樣的黨內政治文化均關系重大。因此,黨內政治生活與黨內政治文化的彼此影響、相互作用,表現為黨內政治生活空間既是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外在條件,也是黨內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的內生變量。因為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當黨員聚集在一起,在嚴明的黨紀規(guī)范下、在黨內民主機制作用下、在共同價值目標指引下、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黨員之間經過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思想交流和觀點碰撞,共同的理想、統(tǒng)一的認識、趨向一致的價值觀便在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得以形成和強化,最終變?yōu)橐还沙絺€人的強大政黨內聚力。當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生成之后,又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先進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指引。

在揭示時空既是黨內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的外部條件,同時也參與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之后,怎樣在時空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理念中把握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工作,認識黨內政治文化與時俱進的發(fā)展特點,最大限度延長某一時空中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以文化人的周期,怎樣在新時代的時空特性中把握黨內政治文化的作用機理和發(fā)展路向,便成為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的問題。

二、不同時空形態(tài)中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再次強調要 “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7](p28)??梢?,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一以貫之的既定戰(zhàn)略。那么時空與培育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如前文所講,時空形態(tài)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從黨內政治文化的秉性出發(fā),筆者著重探討社會時間和心理時間在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以及黨內政治文化在社會空間(關系空間)、地域空間(地理空間)、表象空間(精神空間)的培育和發(fā)展。

(一)時間形態(tài)中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與發(fā)展

探討時間形態(tài)中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間斷性問題,因為這牽涉黨內政治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發(fā)揮效用的周期等問題。

1.社會時間中黨內政治文化的三種時態(tài)

社會時間的概念最早由埃米爾·涂爾干(Emile Durkhem)提出,他也對時間的社會屬性進行了闡釋: “時間是一種由社會所建立的制度,用以促成集體行動的發(fā)生,同時這種制度也會構筑出有相應韻律的社會集體生活?!盵13](p21)涂爾干賦予時間濃厚的社會生活意蘊,同時也將它與心理時間的概念區(qū)別開來,將其納入社會學的研究視域。因此,若要揭示黨內政治文化和社會時間的彼此作用和相互聯系,并從管理社會時間的視角來把握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過程,進而最大限度拓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發(fā)揮功能的時間周期,就要首先研究社會時間中黨內政治文化的時態(tài)特征以及時間取向問題。黨內政治文化具備三種基本時態(tài),即黨內政治文化過去時、黨內政治文化現在時、黨內政治文化將來時。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同時兼具三種時態(tài)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是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14](p431),這既是對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歷史的總結與概括,又是當前培育和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基本遵循。將黨內政治文化三種形態(tài)有機貫通,可使其既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又具備新時代豐富的黨建實踐支撐,并含有對將來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前瞻和價值預估。

所謂黨內政治文化的過去時態(tài),一是指黨內政治文化在歷史上所呈現的狀態(tài)及其生成和發(fā)展的特點。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政治文化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萌芽和生成,其主基調是革命;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內政治文化在改革推動下創(chuàng)新發(fā)展,其主旋律是改革。二是指某個歷史階段黨內政治文化因為黨在指導思想上的失誤而呈現曲折發(fā)展的態(tài)勢。例如, “文革” 時期,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總體上呈停滯狀態(tài),因為它的指導思想 “明顯地脫離了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軌道”[15](p809)。改革開放以來,這些錯誤理論在黨內政治生活中已經難以發(fā)揮作用了。

所謂黨內政治文化的現在時態(tài),即黨內政治文化的當前發(fā)展狀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通過各種形式,采取多種手段,以標本兼治的方式和破立并舉的戰(zhàn)略,大力破除不良政治文化,努力培育和弘揚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新時代, “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10](p110)等共產黨員價值觀得到大力弘揚和充分彰顯,先進、健康、富有生機活力的黨內政治文化正在生成。毋庸諱言,當前 “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10](p110)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西方資產階級價值觀在個別黨員中仍有一定市場。對此,我們黨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持續(xù)強化黨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大力破除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對黨員的影響,黨內政治文化總體上呈現積極健康的良好狀態(tài)。

所謂黨內政治文化的將來時態(tài),是指黨內政治文化可預見的未來發(fā)展狀況。其包括兩種可能的發(fā)展趨向:一種是黨內政治文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繼續(xù)保持積極健康的發(fā)展態(tài)勢,黨內政治生態(tài)在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滋潤下更加清明;另一種是黨的指導思想受到錯誤理論支配,從而使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誤入歧途。鄧小平指出: “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盵16](p375)一旦黨內政治文化受到這些錯誤思想指導,必將出現嚴重問題。因此,必須毫不動搖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堅持以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最新成果指導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其實,黨內政治文化的將來時態(tài)還可能因黨在未來某個歷史階段提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新目標而以非預期結果出現,至于什么樣的建設目標,現在難以判斷,這也是由黨內政治文化與時俱進的發(fā)展特征所決定的。

在闡釋了黨內政治文化的三種時態(tài)后,還需對三者之間的關系加以探討,因為這一問題關系到黨內政治文化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時態(tài)特征的。例如,黨內政治文化是否在歷時態(tài)中形成了一定的結構(實踐證明,在黨內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它本身也逐步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內在結構,包括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層次、處于中間的政黨價值觀層次和外層的政黨心理層次[17](p17-25)),這種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黨內政治文化將來時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等等。對上述三種時態(tài)關系的把握,可以黨內政治文化的現在時態(tài)為突破口。帕特里克·貝爾特(Patrick Baert)指出,現在 “既是一個朝向新的象征性重構的過去的出發(fā)點,也是一個朝向未來目標和期望的起點”[18](p79)。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是在時間流逝中生成和發(fā)展的,其間,它至少要解決回望和前瞻兩個問題?;赝瑑煞矫娴膬热荩阂环矫媸菍I(yè)已形成的黨內政治文化的主體部分進行肯定和認同,總結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是對其中落后的因素加以否定與破除,按照新時期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目標,正確處理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實現變與不變的再生,從而超越過去并獲得新的發(fā)展樣態(tài),我們黨對這一樣態(tài)的肯定和認可使其成為現在時態(tài)?;赝粌H有利于為黨內政治文化把脈,更可為黨內政治文化增添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新內容,在保證黨內政治文化內核不變的基礎上實現整體上的守正創(chuàng)新。前瞻即立足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現狀,通過借鑒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歷史經驗,解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的現實問題,并根據當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任務,提出未來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推進戰(zhàn)略與措施?;仡櫯c前瞻都是為了走好當下的路,把當前的政治文化建設好。總之,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既在時間維度中展開,也在賡續(xù)傳承中保持自身結構的相對穩(wěn)定性,并相機尋求自身的發(fā)展。

2.心理時間中黨內政治文化的建設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當與喜歡的人或物在一起,或者觀賞一部有趣的影視劇時,時間有種變快的感覺;反之,盡管經歷的時間比較短但卻給人特別漫長的感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時間畸變” 。由此可見,心理時間是人對時間的主觀感受與表征,并不一定與物理時間相等。對個體而言,絕大部分心理活動都不是在物理時間上開展,而是在心理時間中進行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心理時間可能是比物理時間更為真實的存在。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同樣受心理時間影響,主要表現為黨內政治文化中各種文化元素在黨員心理上停駐時間的長短不同,進而導致黨員對不同黨內政治文化認可的時間長短、信仰的強弱等存在差別。如何延長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作用于黨員心理上的時間,是研究心理時間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影響的最終目的。從現實看,有些 “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毒”[19](p459),如特權意識、官僚作風等,在個別黨員心理上留駐的時間較長,這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需要著力破除的。黨大力提倡弘揚的以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為主要內容的共產黨人價值觀由于受到政治亞文化的沖擊而在個別黨員心理上留駐的時間較短,如果任其發(fā)展,將對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形成侵蝕,導致黨內思想混亂。

延長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在黨員心理上的作用時間,牽涉黨內 “硬件” 設施和 “軟件” 系統(tǒng)建設問題。 “硬件” 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制度之維,為延長黨內政治文化的心理時間注入制度內涵,即以制度固化我們黨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史中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信念,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目標,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等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元素,都需要以制度形式加以確認和承載。制度為黨員的行為提供硬性規(guī)范,向黨員發(fā)出 “必須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應該做什么” 的行為命令,使黨員把自己的行為及時納入黨內政治文化所倡導的范圍之內,最終使制度承載的黨內政治文化內化為黨員的思想和行為,實現黨內政治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鄧小平指出,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問題 “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20](p293)。所以,在推進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為黨內政治文化的有效運行提供系統(tǒng)平臺,并通過制度讓廣大黨員切實感受到黨內政治文化的內在價值,在黨內逐步形成一種思想習慣和行為作風。當然,要真正保證黨內政治文化對黨員的濡化和引領作用,還需要 “軟件” 系統(tǒng)的配套。 “軟件” 既包括黨員的各種素養(yǎng)如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對各種社會思潮的認知辨析能力、黨性修養(yǎng)等,也包括黨內政治文化自身的特征,即這種文化體系的理論徹底性與邏輯自洽性、文化體系與黨員個人價值觀的相通性、黨內政治文化與共產黨人價值觀的交互性,等等,所以,加強 “軟件” 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化工程,其中黨性和理論教育是關鍵一招。這樣,將黨內的 “硬件” 設施和 “軟件” 系統(tǒng)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建設,可以最大限度使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元素長時期作用于黨員的心理,實現黨內政治文化心理作用時間的正向調適,推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

(二)黨內政治文化在空間形態(tài)中的培育和發(fā)展

空間是人們自身存在和從事生產實踐、社會實踐、政治實踐等的場域??臻g作為政治實踐的場域,有著多方面的政治意蘊。與傳統(tǒng)社會空間相比,現代政治生活空間具有政治信息傳播渠道多樣、政治認同差異性大、政治情感復雜等特點,這使得空間表象在呈現異質化的同時也使人們對其的認知與評價日益分化。同時,海量信息及各種價值觀念通過日?;木W絡空間得以快捷傳播,并不斷對人的認知形成持續(xù)性沖擊。探究黨內政治文化在各種空間形態(tài)中的存在狀態(tài),既可在主客觀統(tǒng)一的前提下把握黨內政治文化在不同空間形態(tài)中的整體聯系,也可為掌握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影響的廣度與深度、生成的狀態(tài)特征等提供線索。

1.黨內政治文化培育和發(fā)展的地域空間(地理空間)

地域空間為事物的生成、發(fā)展提供場域,它通過環(huán)境和條件的改變對事物發(fā)展施加影響。雖然人們認為事物的特殊本質和生產性要素不是由純粹的地域空間決定的,但它為各種事物的存在發(fā)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不爭的事實。從宏觀上分析,中國的地域空間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的前提,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煥發(fā)出了應有的生機??梢哉f, “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8](p534);離開中國特點來談論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政治文化,也只能是抽象空洞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前期,黨內流行著 “言必稱希臘” 的教條主義歪風,就是脫離中國革命的實際特點而照抄照搬蘇俄革命理論的結果。所以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必須要反對 “馬教條” ,也要反對 “古教條” ,今天更要反對 “洋教條”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具有中國特點和中國氣派的黨內政治文化。從微觀層面考察,無論是我國的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中國的東部、中部還是西部,因黨的各級組織所嵌入的單位、領域和部門不同, “使黨內政治文化在總體上呈現統(tǒng)一性外還表現為多元化樣態(tài)”[21](p107)。例如,企業(yè)文化、機關文化、社區(qū)文化都會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產生影響。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尤其是基層黨組織在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地將所嵌入單位具有的優(yōu)良文化加以創(chuàng)造性吸收,為黨內政治文化添加更多有價值的因素,最大限度減少所嵌入單位的不良文化對黨內政治文化的侵蝕。

2.黨內政治文化培育和發(fā)展的社會空間(關系空間)

21 世紀以來,隨著空間轉向研究的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日益關注社會空間理論。有學者指出,空間作為一種社會建構物, “對于理解人類社會的不同歷史以及作為文化現象的產物至關重要”[22](p1)??梢哉f社會空間是人集體活動的產物,它產生于集體活動之中,區(qū)分空間社會性的依據是集體活動中的群體分類和差異化的情感。黨內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不僅依賴一定的黨內政治生活空間,而且它同樣生成自身的黨內政治生活空間。黨內政治生活空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空間彌漫著各種黨內關系。性質不同的政黨,黨內關系的價值定位、內容結構、內在特質和運行機制存在很大不同。中國共產黨的黨內關系是指 “黨的組織和黨員之間、黨員之間和組織之間的相互聯系”[23](p3331),它是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遵循,由黨內多元政治主體圍繞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而形成的交織互動關系,具有強烈的政治性。黨內關系更多時候表現為一種黨內交往關系,是我們黨開展政治實踐的基礎。黨內關系本質上是一種嚴肅的組織關系,要與日常交往中的社會關系嚴格區(qū)別開來。不可否認,黨的十八大以前黨內曾存在圈子文化,嚴重污染了黨內政治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曾痛切指出: “你有圈子,我有圈子,大家競相找圈子、入圈子、織圈子,把人際關系搞得越來越庸俗,一些干部甚至因此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盵24](p81-82)圈子文化導致黨內關系庸俗化,銷蝕了黨內關系的政治性和平等性,使黨內政治生活空間彌漫著濃厚的 “潛規(guī)則” 文化。同時,圈子文化也是塌方式腐敗頻發(fā)的誘因,是逆淘汰現象在干部選任中發(fā)生的重要源頭。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綜合治理,例如,提升黨內政治文化的統(tǒng)攝力,加強領導干部的觀念塑造;堅決破除特權這一滋生圈子文化的溫床;通過民主決策和程序公開,讓權力運行進一步透明化,防止公權力異化,杜絕掌權者被 “圍獵” ;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決履行純潔黨內關系的主體責任;等等。這樣就逐步為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創(chuàng)造了清朗的關系空間。

可見,黨內政治生活空間既被黨內關系所支持,也創(chuàng)造黨內關系并被黨內關系所塑造。因此,聚焦黨內政治文化的社會空間,就要掌握黨內政治文化所面向的黨內政治生活空間,它具有相對性和多樣性等特點,這些特點由黨內關系所決定。黨內關系既是一定黨內政治文化的反映,同時也產生各種價值理念、文化觀念、政治情感、政治態(tài)度、思維方式,等等,它所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空間區(qū)別于其他政黨黨內政治空間的特征和邊界。

3.黨內政治文化的表象空間(精神空間)

所謂表象空間是 “以身體知覺為基礎的具有形象性的關于空間狀態(tài)或空間關系的感性認識,而這種表象空間又受到人們接受或認可的某種知識的規(guī)定”[25](p49)。從一定意義上講,表象空間 “既是一種物理客體,諸如一尊雕像、一座紀念碑、空間之一地這樣的物質現實,也是一種符號象征,或是某種具有精神意義的東西,某種附著于并被強加于這種物理現實之上的為該群體共享的東西”[26](p204)。從這個角度看,表象空間就是一種精神空間。因此,黨內政治文化的表象空間也是黨內政治文化在百年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空間。掌握黨內政治文化表象空間的關鍵是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因為紅色文化資源是 “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27](p4)。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把紅色資源、紅色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利用好、發(fā)揚好與傳承好[28]。紅色文化資源包括紅色精神、紅歌民謠、紅色文獻、革命紀念館和博物館、烈士陵園、名人故居等象征性事物與精神。紅色文化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物化形態(tài),主要由英雄人物、歷史事件、歷史遺存等要素構成,是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外化;一類為精神形態(tài),如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兩彈一星” 精神、抗洪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集中體現黨的價值觀念、理想信仰,是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內化。這兩類紅色資源再加上黨的各種紀念、慶祝儀式等一起構成了黨內政治文化的表象空間。把握黨內政治文化表象空間的重點是通過對紅色資源的運用掌握其中蘊含的優(yōu)秀黨內政治文化,并掌握黨內政治文化表象空間的本質規(guī)定、運行機制、外在表征等。

三、時空條件下黨內政治文化的制約與破解

涂爾干在分析集體意識時,強調時空同在是集體意識產生的一個重要前提與框架,按照這一觀點,時空同在也是黨內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條件。在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空間和社會時間的分離使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具備了更為充分的時空條件,但同時后者也被時空條件所束縛,這不僅表現為多樣化時空樣態(tài)中黨內政治文化自身的制約性,也表現為時空特征對黨內政治文化的制約性。

(一)多樣化時空樣態(tài)中黨內政治文化對自身發(fā)展的制約與消解

從黨內政治文化的自身時空形態(tài)可以看出,黨內政治文化百年發(fā)展歷程中產生的一些文化元素或價值觀念或只在一定時空范圍內發(fā)揮作用和影響,或在其他時空條件下雖然仍舊發(fā)揮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另一種更符合政黨發(fā)展規(guī)律的文化元素或價值觀念正逐漸取代其主導地位。具體來說,從黨內政治文化的三種時態(tài)分析,有些黨內政治文化可能在黨事業(yè)發(fā)展的某些階段發(fā)揮過巨大作用,但隨著時空的變換其影響逐漸式微。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反傳統(tǒng)與外部模仿在黨內政治文化中表現比較突出,但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推進和黨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黨內政治文化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元素愈加凸顯。從空間形態(tài)視域下黨內政治文化的建設來看,三種空間(地理空間、社會空間、表象空間)的黨內政治文化內容多樣,且呈現出時態(tài)互異的交織狀態(tài),這種交織狀態(tài)使得某些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在黨內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使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并不能一帆風順。從時空二重維度掌握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過程,并對其發(fā)生功效的范圍和深度加以分析,是發(fā)揮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引領和濡化功能的關鍵。

那么如何消解不同時空形態(tài)對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制約呢?這就需要我們在推進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及時審視黨內政治文化的健康狀況, “以銳利的政治慧眼識別出哪些是要一以貫之地予以繼承和弘揚的,哪些是要毫不手軟地加以清理和改造的”[29](p21-31)。黨無論處于何種時空條件下,都會受到時空中同時存在的不良政治文化影響,總會有各種消極落后的政治文化浸入黨內,對黨內主流政治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對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蝕。這就需要我們黨做到:一是把準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時空方位,擦亮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時代底色,及時回應不同時代黨建的總體要求,并與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時代主題相契合,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深化黨內主流政治文化的文化感召,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為指導,突破教條思維的桎梏,革新僵化觀念,淘汰落后文化理念,不斷增強黨內政治文化的先進性;二是隨著社會轉型和執(zhí)政使命的變化及時調整黨內政治文化的發(fā)展方向,使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順應黨的執(zhí)政目標、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理念;三是加強對黨內政治文化的歷時性和共時性研究,從歷時性角度分析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哪些需要傳承和發(fā)揚光大,哪些需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哪些需要毫不猶豫地拋棄,從共時性角度總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政黨甚至資產階級政黨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堅持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原則,以兼容并包的情懷推動黨內政治文化實現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二)當代社會的時空特征對黨內政治文化的束縛及其破除路徑

當代社會的時空特征表現為時空壓縮和時空延伸。時空壓縮是一種闡釋因通信與交通技術發(fā)展而在空間與時間方面引起人際交往變化的理論。戴維·哈維(David Harvey)在其著作中系統(tǒng)總結了時空壓縮在當代社會的新趨勢與新特點,明確了時空壓縮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性,強調 “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對付我們的空間和時間世界‘壓縮’的一種勢不可擋的感受”[30](p300)。可見,一方面,時空壓縮作為一種客觀現象,是指各種社會現象在時空中的聚積和社會發(fā)展的提速;另一方面,作為主觀感受,時空壓縮是指人的觀念意識對這種聚積與提速的感受和體驗,這種體驗使人們充滿興奮、壓力和不安全感,這些感受是作為客觀存在的時空壓縮導致的主觀體驗, “能引起多種多樣的社會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反響”[30](p300)。例如,當前各種網絡文化充斥在互聯網這一獨特的社會空間中,尤其是抖音、快手、微信等傳播著大量網絡亞文化(如粉絲文化、二次元文化、 “飯圈文化” 、佛系文化等),形成了 “對于主流文化的儀式性和風格化的抵抗”[31](p20)。而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空間的信息加速更新與匯集,網絡短視頻更以驚人速度發(fā)展,《第5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指出,截至2022 年6 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 “達9.62億,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占網民整體的91.5%”[32](p1)。這些短視頻雖不乏富含正能量的作品,但同時也充塞著低品位、庸俗化、消極化、媚俗化的產品,讓沉迷其中的人們的心理體驗和思想觀念發(fā)生飛速變化,尤其是資本的涌入更是裹挾著各種低俗的價值觀不斷沖擊人們的神經。時空壓縮體現在黨內政治文化中,就是黨內各種政治文化的聚集和加速變化,給廣大黨員帶來各種不確定的心理感受。網絡空間聚集的多元文化在現實黨內政治生活中多有折射,使得黨內主流政治文化的認同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

時空延伸的概念由安東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社會的構成》中首次提出: “社會理論中的根本問題,即‘秩序問題’……就是要解釋清楚,人們如何可以借助社會關系跨越時空的‘伸延’,超越個體‘在場’的局限性。”[5](p101)與時空壓縮一樣,時空延伸的內涵也可從兩方面領悟。一方面從客觀存在看,時空延伸是指現代社會的政治生活、社會生產等各個領域在時空中的擴展和加速發(fā)展。時空延伸使各個地區(qū)與外部世界的時空關系也出現了相應延伸,導致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空間迅速擴張,也使社會關系激增并日益龐雜和分化,就像涂爾干所說,社會內部關系變得愈來愈多,并突破了先前的界限,向各個方面擴張[33](p214)。并且,在社會關系大幅增加的同時,其性質也變得愈加多樣化和復雜化,這促進了多元政治文化的產生,它們可能是理性的、先進的政治文化,也可能是感性的、落后的政治文化。面對這些不同的政治文化,如何在堅持黨內主流政治文化的同時摒棄落后的政治文化,是時空延伸帶來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問題。另一方面從主觀感受看,時空延伸是指客觀的時空擴張和差異化事實在人們意識中的體驗,它對人們的心理感受和主觀體驗產生著重大影響,例如,時空延伸帶來人員流動性的增強,對人們的心理感受形成持續(xù)性沖擊,進而不斷更新著他們的價值觀念。改革開放以來,人員在城鄉(xiāng)之間、南北之間、東中西部地區(qū)之間加速流動,其中也包括大量的黨員流動,他們各自的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文化素養(yǎng)等都存在很大差別,對黨、國家和社會的認識與理解也存在不同之處。另外,網絡社會的時空延伸也呈現出新特點, “時空內容在不斷豐富,時空結構在日益發(fā)育,時空活力在不斷增強,時空變化的速率也在不斷加快”[34](p25)。瞬息萬變的網絡世界使得各種文化不斷逾越時空界限。黨員尤其是年輕黨員身處這種復雜且急劇分化的現實關系中,其心理感受和主觀體驗不斷更新,從而給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帶來了重大考驗和挑戰(zhàn)。

針對兩種時空特征給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帶來的困擾,在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采取辯證態(tài)度。一是要持續(xù)加強黨內主流政治文化建設,以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制約黨內政治亞文化的發(fā)展。只有加強黨內主流政治文化建設,才能不斷弱化不良政治文化對黨內政治生活的沖擊,最大限度降低它們對共產黨人價值觀的侵蝕,這能使絕大多數黨員在政黨價值、政黨情感、政黨原則等問題上形成與現實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相適應的基本共識,消弭黨員之間的觀念分歧,阻斷可能造成思想混亂的源泉,使黨內政治文化在相對純潔的意識形態(tài)指導下發(fā)展。二是要大力培育和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以它作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中軸線。從普遍性意義上看,文化雖然存在差異,但總會有一種價值準則是人所公認的,否則大到一個社會小到一個政黨也就失去了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文化支撐。法國學者迪韋爾熱指出,一種文化 “如果它不包括大家所公認的一套價值標準和價值,就不成其真正的文化。它的多元性總是有限的”[35](p99)。黨內政治文化也是如此,因此,應當加強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為廣大黨員提供一套成熟、先進的價值和標準,充分發(fā)揮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熏陶和濡化作用,不斷弱化黨員之間在政治思想觀念上的差異,不斷增強黨員價值觀的趨同性。三是要強化對互聯網意識形態(tài)的引領,積極展開針對互聯網中不良政治文化的斗爭。首先要加大網絡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占領互聯網的話語主陣地,牢牢掌握黨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主導權,最大限度消除其他網絡雜音;其次要對受網絡空間不良政治文化影響的黨員開展心理疏導,提供更多符合黨內主流政治文化的紅色電影、著作等,滿足廣大黨員尤其是青年黨員的精神需求。

四、結束語

新時代,堅持以積極、健康、富有生機活力的黨內政治文化引領黨的建設各個領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從時空角度著眼,一方面需要使得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具備三種時態(tài)相互交融的特點,也就是既要具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要有當代建設實踐的支撐,還要包含對將來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謀劃和憧憬;另一方面需要精心構建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發(fā)揮評價、規(guī)范、形塑、引領、濡化等功能的平臺,這就要進一步發(fā)揚黨內民主,進一步保障普通黨員的主體地位,在潛移默化中強化黨員對黨內主流政治文化的認同。只有深入掌握不同政治文化生成和發(fā)展的特點,才能使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引領和濡化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猜你喜歡
時空空間政治
跨越時空的相遇
空間是什么?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鏡中的時空穿梭
創(chuàng)享空間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時空之門
杭州市| 双桥区| 孟村| 鹿泉市| 邵阳市| 凉城县| 原阳县| 元谋县| 甘孜| 政和县| 西乡县| 城步| 滦平县| 隆化县| 米泉市| 内丘县| 临夏市| 迭部县| 德钦县| 云龙县| 景泰县| 湘潭县| 密山市| 和林格尔县| 友谊县| 贡嘎县| 阳东县| 阜康市| 余干县| 巫溪县| 黎城县| 上饶县| 府谷县| 和平区| 三门峡市| 满城县| 故城县| 邳州市| 临江市| 黔南|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