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國 丁淑紅
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中國燦爛的文明、富有智慧的東方古國形象在阿拉伯世界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盡管阿拉伯古籍對中國的記述十分豐富,但這些記述卻很少探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國文化在古代阿拉伯的影響,更多體現在瓷器、絲綢、茶葉等器物層面。阿拉伯人對于中國的哲學、文學、學術等思想成就,一直存在生疏感和模糊感。直到20 世紀初,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阿拉伯人開始有機會逐漸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體現的中國古代思想。
第一部完整譯成阿拉伯文的中國文化經典是《論語》,于1935 年在開羅問世,其譯者是其時就讀于愛資哈爾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日后的北京大學教授馬堅先生。
新中國成立后,阿拉伯學術界對中國思想的關注度明顯增加。20 世紀50 年代初期,黎巴嫩著名學者、辭典編纂家穆尼爾·巴勒貝基(,1918 —1999)編選、翻譯了一套《自我教育》叢書,其中收入從英語譯成阿拉伯文的林語堂著作《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53 年在貝魯特大眾科學出版社出版阿拉伯文版時定名為《來自中國的哲學》()。林語堂的這部英文作品雖然不是一部旨在介紹、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術著作,但其中也談及“發(fā)現自我”的莊子,兼具“情智勇”的孟子,主張“玩世、愚純、潛隱”的老子,提倡“中庸哲學”的子思,以及“人生的愛好者”陶淵明。因此,這部通俗、有趣的作品頗有助于阿拉伯人了解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及其生活智慧的哲學淵源。由此可見,譯者將其譯為《來自中國的哲學》也有一定道理。
辛特納維在書中還較為詳盡地敘述了孔子的生平及其生活的中國社會背景,介紹了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以及孔子之后儒家學說在中國的發(fā)展,并將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作了簡要的對比。最后,作者對孔子作了如下評價:
許多人認為孔子并未提出新的學說。實際上,他對于教化中國人貢獻巨大。他整理、編輯了上古的文化遺產,為其注入新的精神,使古遺產煥然一新,讓中國人樂于閱讀并從中獲益。他還是一位實干家,唯以現實為重。他提倡克己復禮,一方面尊重君王,同時又敢于批評其不當行為。他重視常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不關注狂徒異人的逆常之舉,也不關注怪力亂神。他還蔑視軍事,視其為次要事務。
這位審慎而忘我的人道主義先哲,在家庭生活中怡然自得。他熱愛音樂,聞詩樂而起舞,和弟子、門徒親如一家人:如有人夭折,他會如喪親子一般慟哭。③同上,第148 —149 頁。
由上述可知,辛特納維在《三賢哲》中對孔子的介紹是比較全面詳盡的,他對孔子學說的理解比較準確,評價也客觀公正,為20 世紀中葉阿拉伯知識界了解孔子和儒學起到了重要作用。
20 世紀50 年代中期,埃及開羅出版了一套《東西方思想家》叢書,其中收入《孔子:中國的先知》(一書,孔子是唯一被列入該叢書的中國思想家。作者為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文學院講師哈?!ぬK阿凡()。該書由埃及復興出版社于1956 年出版,作者主要參考英文著作寫作此書。鑒于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部專門介紹孔子思想的阿拉伯文著作,所以問世后一直是阿拉伯學者了解、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參考書。
該書除《序言》外,共十章,章次分別為:《孔子的生平》《品質和習性》《著作和弟子》《道德哲學》《宗教觀、形而上學和政治觀》《音樂思想》《教育學說》《文學和科學》《作為中國國家宗教的儒學》《儒學和其他中國思想》。該書不僅對孔子的思想作了較詳盡的闡述,而且肯定了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指出:
在不久之前,人們都還認為是古希臘哲學家最早提出值得重視的哲學理論;實際上,至今仍有許多學者持有這種觀點,并認為古希臘人乃是無可爭議的哲學“領軍者”。然而,大多數應和這種觀點的人們并非真的信奉這種觀點,而是出于對希臘及西方文明的迷信,出于對東方人的蔑視,有意要讓東方人以不能自立的落后民族形象呈現。那些認為東方傳統(tǒng)思想在總體上沒有古希臘哲學成熟的傳統(tǒng)觀念,純粹是一種以殖民主義為基礎的觀點,與學術毫無關系,因為它懷有一個政治目的:為西方國家19、20 世紀對東方國家的殖民提供理據,其借口是東方社會是落后的,思維尚不成熟,只適合在那些繼承了希臘文明傳統(tǒng)的西方國家保護下生活。①哈?!ぬK阿凡:《孔子:中國的先知·序言》,開羅:復興出版社,1956 年,第2 頁。
作為一位在法國接受了學術訓練的埃及學者,作者能在20 世紀50 年代提出這樣公允公正的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作者在《序言》中還說明了撰寫這部著作的大背景:
在(1952 年)革命之后,埃及努力加強與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及阿拉伯各國的合作;筆者撰寫此書,也旨在為這些努力添磚加瓦。1955 年4 月萬隆會議成功舉行,并超過所有人的預期,就是這些努力取得的最佳成果。筆者希望,在本書之后,還有更多探討東方國家文化、文明的著作問世,以讓埃及和阿拉伯各國的兄弟們能了解東方各國歷代的文明與文化現象,從而增進彼此的政治、經濟與思想合作。②同上,第3 —4 頁。
由此可見,埃及學者蘇阿凡在介紹孔子和中國文化時,能用不同于西方人的東方視角看待中國文化,這突顯了這位學者對自我身份、自我立場的清醒意識。這是尤其值得稱道的,此書的價值也因此得以突顯。
1971 年,埃及出版總署出版了一部中國哲學史譯作,書名為《從孔夫子到毛澤東的中國思想》),原著作者是美國著名漢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顧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 —1994)。英 文 版 于1963 年出版,阿拉伯文版由阿卜杜·哈米德·賽利姆(翻譯。這部著作選取了中國哲學史上從先秦直到毛澤東為止的重點哲學家,并選擇各自思想中最能代表哲學家特點的部分予以重點介紹。這樣的寫法,能使讀者對每位哲學家的思想特征都有清晰的了解。阿拉伯文版問世后曾多次再版,2007 年又被列入埃及“家庭文庫”叢書再版。出版者在新版《序言》中寫道:
今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占據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無疑,這一地位并非一日之功,它是具有數千年歷史的一個悠久文明的豐富遺產之產物。在公元前數個世紀之前,中國文明的基本面貌既已形成,它為人類貢獻了許多發(fā)明,如紙、墨、貨幣等;中國的思想遺產也同樣豐富,從孔子的智慧之言到毛澤東思想,可謂洋洋大觀,許多民族都從中汲取了思想源泉。①顧立雅著,阿卜杜·哈米德·賽利姆譯:《從孔夫子到毛澤東的中國思想·序言》,開羅:埃及圖書總署,2007 年,第1 頁。
《從孔夫子到毛澤東的中國思想》雖非阿拉伯學者的原創(chuàng)著作,但鑒于該書原作及其作者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力,其阿拉伯文譯本也對中國古代思想在阿拉伯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2011 年,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系主任阿卜杜勒·阿齊茲·哈姆迪()教授翻譯了由何兆武、步近智、唐宇元、孫開太撰寫的《中國思想發(fā)展史》,由埃及最高文化委員會出版。此書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將先秦到五四運動前夕的中國思想史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為體現中國幾千年來思想、文化的豐富性,編寫者除了介紹哲學思想和政治思想外,還對經濟思想、科學思想、史學思想、文學思想以及農民革命思想等都作了簡要系統(tǒng)的闡述。美中不足的是,本書成稿于20 世紀70 年代末,在指導思想、學術觀念等方面受到當時政治、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未能體現我國當代學術界對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最新認識和成果。但是,這部阿拉伯文譯作是第一部由阿拉伯漢學家直接從中文翻譯的中國思想史,也是第一部譯成阿拉伯文的由中國人撰寫的思想史,其學術意義值得肯定。
2012 年,位于貝魯特的阿拉伯世界著名智庫“阿拉伯統(tǒng)一研究中心”出版了由穆罕默德·哈穆德()從法文翻譯的《中國思想史》)。該書作者為法籍華人學者、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程艾蘭女士。此書源于大學講課草綱,法文版于1997 年發(fā)表,后得到國際漢學界高度評價?!吨袊枷胧贰返陌⒗淖g本篇幅達846 頁,譯者在《譯者序》中寫道:
我們對中國所知甚少,盡管近年來我們開始關注這個國家,尤其是經濟層面。本書既全面又細致地給讀者呈現了從2000 年前商朝開始到1919 年五四運動為止中國思想的發(fā)展歷程。這一思想歷久彌新,至今仍然每天都在證明它具有引人注目的卓越能力。先知穆罕默德曾有教誨“知識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這到底表明了中國的遙遠還是富有知識?閱讀此書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先知圣訓的意圖。②程艾蘭著,穆罕默德·哈穆德譯:《中國思想史·譯者序》,貝魯特:阿拉伯統(tǒng)一研究中心,2012 年,第10 頁。
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阿拉伯國家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大,不少阿拉伯大學的博士、碩士論文也以中國思想和思想家為研究對象。例如,埃及青年學者海萊·艾布·法圖赫()女士師從埃及當代著名哲學家、曾任開羅大學哲學系主任的哈?!す遂常?,1935 —2021)教授,在他指導下以孔子為研究對象,分別撰寫了碩士和博士論文。海萊雖然不懂中文,但具有哲學專業(yè)的學術背景,其博士論文《道德與政治哲學:孔子的理想國》()于2000 年在開羅出版。作者從道德、政治、教育三個層面闡述孔子的哲學,認為這三個層面構成了孔子理想國的基礎。論文的結語部分對孔子理想國的特點作了如下總結:
孔子的理想國有許多特點,其中既有與西方的烏托邦理想國相似之處,也有與之不同之處。其最主要特點,在于它不僅設想未來、召喚未來,而且致力于在現實生活中為實現理想的未來而努力。因此,孔子并不像其他思想家那樣僅僅描繪人類應有的理想國圖景,他還設計了建立這一理想國的機制和方式??鬃酉嘈牛ㄟ^文化和教育改變民眾,是建立理想國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啟蒙和教化,是建立公正國家、實現世界和平的道德和政治基礎。
孔子的重要性,不僅在于他是一位垂范萬世的偉大教師,而且在于他將人的幸福和福祉與人的教化聯(lián)系起來,拒絕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沖突,旨在喚醒社會的良知,讓被邊緣化的階層意識到社會的危機。盡管孔子認為人民有權革命,奮起反抗腐敗的社會制度,但他更強調實現文化和教育的革命。他呼吁改變教育方式,讓君王和臣民了解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為應對現實的危機,孔子提出了許多有關政治和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理性設想。這使得孔子學說具有實用性特征。因此,它與東方宗教中常見的逃避現實、不愿實行改良的神秘主義傾向大異其趣??鬃訉W說與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都產生了密切聯(lián)系,也因而得以在中華文明的漫長歷史中得到傳承。①海萊·艾布·法圖赫:《道德與政治哲學:孔子的理想國》,開羅:格巴出版社,2000 年,第201 —204 頁。
在埃及哲學名家指導下完成的這篇博士論文,是一部研究孔子思想的有深度、有新意的哲學理論著作,體現了阿拉伯世界年輕一代學人的學術水準。
中國古代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傳播的將近一個世紀歷程中,出現了多位重要的學者、翻譯家,如中國學者馬堅(1906 —1978)、埃及學者 福 阿 德·穆 罕 默 德·西 伯 勒(1915 —1975)、伊拉克思想家哈迪·阿萊維(,1932 —1998)、埃 及 漢 學 家 穆 赫森·法爾加尼()等,他們?yōu)橹袊糯枷朐诎⒗澜绲膫鞑プ鞒隽送怀鲐暙I。
馬堅,我國著名的回族學者、宗教學家、阿拉伯語語言學家和翻譯家。1931 年作為中國首批留學埃及學生團成員之一,赴開羅愛資哈爾大學求學,1939 年畢業(yè)于開羅大學阿拉伯語學院,并返回祖國。1946 年起,在北京大學擔任阿拉伯語教授。馬堅先生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畢生從事伊斯蘭學術研究和阿拉伯語教學科研工作,其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成就是高水平地翻譯了《古蘭經》全文。此外,他的重要著譯作品還有《伊斯蘭哲學史》、《阿拉伯通史》《回教、基督教與學術文化》、《中國伊斯蘭教概觀》()等。他主持編寫的《阿拉伯語漢語詞典》是我國第一部,也是迄今使用最為廣泛的同類詞典。
在開羅留學期間,馬堅曾于1934 年應邀在開羅伊斯蘭促進會發(fā)表學術演講,介紹中國文化及中國伊斯蘭教的發(fā)展情況。演講稿后作為單行本出版,書名是《中國伊斯蘭教概觀》。在這次演講中,馬堅對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指出孔子是一種學說,有別于宗教。他說:
中國人十分尊敬孔子,就像穆斯林尊敬眾先知一樣。他們在各地修建孔廟,供奉祭祀,因此他的學說被一些人視為中國的宗教。但事實上,孔子的學說并不是宗教,孔子本人并沒有說他在傳播“天啟”或預言未來,他也沒有像其他眾先知那樣顯現出奇跡?!墩撜Z》中記載的他的一些言論,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個學生(季路)問他,死是怎么一回事?鬼神是怎么一回事?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學生還說:“子不語怪、力、亂、神。”②馬堅:《中國伊斯蘭教概觀》,轉引自李振中編著《馬堅傳》,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44 頁。
馬堅在演講中還談及道家哲學與道教:
《道德經》一書是純哲學,沒有一點宗教的味道,說的完全是政治和道德的基本原則,其基本理論是“道”——即自然法則,它是最高的“法”,它先于天地,是萬物的始和終。老子認為一個真正的人應該掌握天地之奧妙,通曉萬物之真諦,而對人們的褒貶可以不屑一顧,把人們的贊成和反對置之腦后……老子的道德原則有別于孔子的道德原則,后者主張以善對惡,前者主張以惡對惡,主張“知足不辱”“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認為“柔能克剛,弱可制強”。①李振中:《馬堅傳》,第45 頁。
他還指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老子的思想更接近于哲理,而不是宗教。道教不是建立在老子的思想基礎之上,而是由道家思想衍生出來的,其中夾雜著許多迷信,在老子去世500 多年后才出現。道教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儒家不能完全滿足中國人的宗教需要,而佛教的傳入刺激了這種宗教欲望,于是到處修建寺廟道觀。②同上,第46 頁。
由此可見,1934 年的馬堅雖然未屆而立之年,且常年在國外求學,但他對儒家、道家思想的認識是準確到位、客觀公正的,顯示出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功底。作為一位虔誠的穆斯林學者,他在行文中對儒、道思想充滿尊重,并未因為儒家或道家并不屬于“天啟”宗教的范疇而狹隘地予以貶低,說明他思想開明,心胸開闊。
1934 年,馬堅應埃及友人之邀開始將《論語》譯成阿拉伯文,譯本于1935 年在開羅出版。他在《譯者序言》中說明了此項譯事的緣由:
馬堅不僅精通漢語和阿拉伯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也有深厚造詣,而且治學態(tài)度嚴謹,從事翻譯時字斟句酌、一絲不茍。《論語》中出現了大量具有中國文化和儒家思想特色、與阿拉伯文化背景有很大出入的詞語和術語,這給翻譯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馬堅卻總能準確把握中文的原意,翻譯成地道、典雅的阿拉伯文,這顯示出他對阿拉伯語語言文化知識具有很高的造詣。例如,在翻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仁”這個概念時,馬堅采用了阿拉伯語中與“人”同源、表示“完美人格”的一詞。這個譯詞的選擇是十分精當的,因為儒家學說中的“仁”也著眼于“人”④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保ā墩撜Z·顏淵篇》第22 節(jié))“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保ā睹献印けM心章句下》第16 節(jié));在中阿語言中,這兩個詞的對應性和契合度是最高的。因此,筆者和敘利亞著名學者費拉斯(前幾年在合作重譯《論語》時,經再三斟酌,決定沿用馬堅先生的譯法翻譯“仁”這一概念。
總體而言,馬堅的《論語》阿拉伯文譯本準確達意、通順流暢,文采斐然,達到了很高的水準。無論就譯作問世的時間還是達到的水平而言,馬堅都當之無愧地堪稱用阿拉伯文譯介中國文化經典的第一人。為馬堅作傳的李振中教授對馬堅先生翻譯《論語》這一壯舉予以高度評價:
(馬堅)時年僅28 歲,就能把這樣一部內容豐富、哲理深邃的中國重要古典文獻譯成阿拉伯文,說明了馬堅先生的勇氣和信心。這種勇氣和信心來自他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功底,也來自他的阿拉伯語言和文學的深厚功底……聯(lián)想起來,60 年前馬堅先生還在開羅留學期間,就將該書譯成阿拉伯文并出版,不能不令人暗暗佩服,肅然起敬。⑤李振中:《馬堅傳》,第72 頁。
馬堅先生的學生、北京大學著名學者仲躋昆教授曾經記述過這樣一件往事:
記得1980 年,我們幾個在開羅進修的同志去拜訪大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時,他回憶說:“給我印象最深的兩本中國書,一本是講一個人力車夫的故事,另一本則是孔子的書,是一個中國留學生翻譯的,是我們的同學,他很用功,后來成了中國的東方學者,還來開羅訪問過……”他說的兩本書,一本是由英文轉譯的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另一本就是馬堅先生當時在開羅翻譯并出版的《論語》。由此可見,馬先生當時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多么深刻,他的譯著在國外又有多么大的影響了。①仲躋昆:《憶馬堅先生》,轉引自李振中編著《馬堅傳》,第64 —65 頁。
福阿德·穆罕默德·西伯勒,埃及外交官、學者、翻譯家,在埃及外交部任職近30 年,曾擔任埃及駐印度尼西亞大使。在從事外交工作之余,他一直筆耕不輟,發(fā)表的著譯作品有《埃及在文明構建中的作用》()、《湯因比的歷史觀》()、《中國哲學》()、《政治圣徒甘地》()等。
1967 年、1968 年,西伯勒撰寫的兩卷本《中國智慧》()先后由開羅知識出版社出版。鑒于阿拉伯文中經常用“智慧”()一詞代指“哲學”(),所以書名可以譯為《中國哲學》。這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水平,并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哲學史專著。此書出版迄今,在阿拉伯國家問世的大多數關于中國哲學的著作,都把該書列為最重要的參考文獻之一。
《中國哲學》一書主要有三個特點。首先,作者對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史的地位予以高度評價,認為了解、研究中國哲學具有重要意義,他在《序言》中寫道:
在我們這個時代,任何旨在實現世界和平的全球性政治、經濟秩序的努力若要取得成果,都必須作出真誠而強有力的行動,去縮小不同文化、不同思維方式之間的差距。在這方面,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忽視像中國這樣偉大國家的思想風格。這不僅因為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因為它繼承了一個悠久的文明遺產,而其人民也決心再現昔日榮耀,在國際社會履行自己的文明使命。②西伯勒:《中國哲學·上卷》,開羅:知識出版社,1967 年,第6 頁。
在書中,他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給予了很高評價:
孔子是人類歷史舞臺上出現的極少數仍然留下深刻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歸功于他強有力的個性、超凡的文化稟賦和杰出的思想成就。作為一個教育家、傳記家、注釋家、文化與文學遺產的創(chuàng)造者,他極為成功地塑造了中國人別具一格的思維和品德。在中國歷史中,再也找不到像他這樣對本民族思想留下那么深刻影響的人物……一個中國人也許會信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或基督教,但他依然保有儒者的本性,因為儒家思想不僅是國民信奉或表達的一種信仰,它還成了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跟中華民族的總體思想合為一體,甚至成了“中國人”這個稱謂的指稱意義。儒家的經典著作不僅僅是一個學派的立法和原則,而且是屬于全民族的思想遺產。③同上,第63 頁。
對于和儒家思想一起構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緯的道家思想,作者也有十分精當、獨到的評價:
道家在中國思想中的地位僅次于儒家。除了儒家以外,再沒有別的流派像道家那樣經久不衰,迄今依然保持著對中國人大腦的吸引力。盡管兩個流派差異很大,但二者在許多情況下都是互補的,像兩股激流一樣,在中國古代思想與文化的沃土上平行奔涌……當儒家哲學家——在多數情況下——雕琢文辭、評判是非、關注抽象邏輯的問題時,早期道家的作品卻另辟蹊徑,具有愉悅的風格,洋溢著詩意,熱衷于文字游戲,其中還不乏蘇非式的冥想和形而上的主題……
道家以其卓越的思想成果,豐富了中國的詩歌和想象力,并為中國人的心靈披上了之前缺少的哲學外衣,糾正了儒家的一本正經。于是,當中國人在生活中得意時,他便是個儒家;當他失意了,就變成了道家。道家催生了大量與神秘主義和詩歌有關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道家,中國思想就會淪為膚淺和僵化。①西伯勒:《中國哲學·上卷》,第210 頁。
此外,作者對于魏晉時期的玄學、宋明時期的理學和清代的經世致用之學也都有很中肯、積極的評價。
其次,對古今中國哲學的介紹與分析十分系統(tǒng)、全面,是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哲學通史。全書共分上、下卷,上卷共七章,378 頁,章次是:第一章《中國智慧的肇始》、第二章《儒家及其代表人物》、第三章《墨家學派》、第四章《道家》、第五章《法家》、第六章《(儒家和道家的)融合傾向》、第七章《佛教》。下卷共五章,405 頁,章次是:第八章《儒家的復興運動》、第九章《西方的入侵及其結果》、第十章《辛亥革命及借鑒西學運動》、第十一章《中國共產主義的起源》、第十二章《中國共產主義思想傾向及其背離》(主要探討毛澤東的矛盾論、辯證唯物主義、新民主主義等思想,也探討了“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思想傾向)。由此可見,全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國哲學的主要流派、傾向及其代表人物。
最后,資料翔實、豐富,其中不乏通過訪談、對話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作者在《序言》中說明他撰著該書的主要依據:1.譯成英文的中文著作;2.歐洲和美國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專著;3.作者和中外哲學家與學者的多次談話;4.作者于1957 年、1963 年、1965 年對中國進行的三次訪問。作者曾于1965 年4 月12 日在武漢采訪過毛澤東主席,內容有關積極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據作者回憶,毛澤東主席在采訪中表示:中立和不結盟的立場不僅應體現在政治、經濟領域,還應體現在文化領域;中國愿在全世界率先實現這一目標,并愿意為之奮斗和作出犧牲。②同上,第14 頁。
總之,西伯勒的《中國哲學》一書,是阿拉伯學者迄今用阿拉伯文撰寫的最全面、最有深度、最有價值的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著作。作者雖然并非專職學者,但其取得的學術成就,奠定了他在阿拉伯學界研究中國哲學思想的先驅者地位。
哈迪·阿萊維,伊拉克著名學者、思想家。1956 年畢業(yè)于巴格達大學經濟系,青年時信仰馬克思主義,并參加左翼政黨活動。1976 年,為躲避伊拉克國內的政治迫害,他經友人介紹,來到中國外文局工作,擔任阿拉伯語專家。1981 年離開中國回國,1990 年再度來華,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擔任阿拉伯語專家至1994 年。此后他前往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定居,直至1998 年去世。
阿萊維共發(fā)表了20 本著作,包括《歷史與遺產的若干驛站》()、《政治和文學中的呈現與隱匿》(、《伊斯蘭歷史中的坦蕩人物》()等,這些著作表現了他深刻的學術見解及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歷史的全新解讀。
20 世紀70 年代,阿萊維在北京工作期間,結識了時任《今日中國》主編的著名國際主義戰(zhàn)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1915 —2005)。在愛潑斯坦的鼓勵、幫助和引導下,阿萊維在工作之余開始學習中國語言、文化和哲學,并通過英文閱讀了大量中國典籍。經過幾年的學習,阿萊維不僅對中國文化,特別是道家思想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初步具備了用中文閱讀的能力。1980 年,他翻譯的阿拉伯文版《道德經》在貝魯特出版。1994 年,他在大馬士革出版了《中國拾珍》()一書,書中收入他于20 世紀兩度在華工作時完成的部分研究和翻譯成果。1995 年,他的譯作《道德經》在貝魯特另一家出版社再版,新版中還收入他翻譯的《莊子》內篇(7 篇)。
《中國拾珍》全書共336 頁,分為四部分,分別為:第一部分《地理與歷史》、第二部分《哲學》、第三部分《文學作品選譯》、第四部分《中國與伊斯蘭》。其中,第二部分共有158 頁篇幅,分三章探討中國哲學:《哲學史概述》《自然哲學選讀》《社會哲學選讀》。在《前言》中,阿萊維介紹了他寫作此書的初衷:
通過延續(xù)了600 多年之久的貿易往來,穆斯林了解到中國的工藝,但并沒有像鉆研古希臘人的哲學和薩珊人的政治制度一樣,深入了解中國的哲學和政治制度。一些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的穆斯林融入了中國社會,他們在阿拔斯王朝之初穆斯林涌進中國的早期就到中國做官。在做官之前,他們先參加科舉考試,不少人在考試成功之后得到任用。這些考試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儒家學說。但是,我難以解釋的一個奇怪現象是:伊斯蘭遺產一直在談論希臘的哲學、印度的智慧、中國的工藝和波斯的政治……但是沒有穆斯林知識分子想去了解一下中國的藝術和工藝背后的理性知識。
通過《中國拾珍》這部書,我希望阿拉伯人獲得的對東方文化的知識,能相當于他們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還希望他們能重新認識自己,不僅通過他們自己的遺產,而且通過與他們同出一脈的東方傳統(tǒng)來認識自己。寫作本書并非為了討好中國,盡管中國在我不為阿拉伯祖國所容時賜予我安寧的生活。本書針對的讀者是阿拉伯人,他們癡迷于西方,已經丟失了人性的根基,尤其需要找到智慧的源泉。
本書哲學部分所占篇幅最大,因為我在其中發(fā)現了西方有些開明之士希望找到卻又難覓的東方智慧。我們阿拉伯讀者可以從中得到仁愛和慈憫,并且在飽受統(tǒng)治者的壓迫和列強的霸權之后,找到捍衛(wèi)自己、抵抗權貴的武器。中國智慧和伊斯蘭教中積極的蘇非主義一起,構成了人類覺悟互為補充的兩個寶庫,為勞苦者提供慰藉,同時又陶冶了自由的人格,賦予人蔑視權貴專制的力量。①阿萊維:《中國拾珍》,大馬士革:境界(Al-Mada)出版社,1994 年,第9 —10 頁。
作為一位阿拉伯思想家,阿萊維對中國哲學有不少視角獨特、新穎深刻的見解。他如此評說中國哲學思想的特點、長處與不足:
中國的哲學家們對宇宙規(guī)律、自然現象、政治、倫理、社會組織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究。他們擁有獨到的認識論,我們可以從墨家和名家那里有所領會。他們對宇宙的產生、物質的變化、生命的演化、存在的本源、萬物之間的關系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他們表達了反對妄想與迷信的開明思想,致力于使正義成為人類存在之本,讓民眾明確他們的自然權利,向治理國家的君主闡明他們對百姓負有的義務。他們的方法論是直覺與辯證邏輯的混合體。就一般的邏輯問題而言,他們傾向于使用歸納法確定本質,而非使用論證的方法;這體現在他們選擇用名稱而不是界定來下定義。他們主要的不足,是沒能將邏輯學發(fā)展到希臘哲學經亞里士多德之手達到的水平。中國理性主義的水平相當于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希臘哲學(從泰勒斯到柏拉圖),中國的哲學語言亦如是,不過這沒有影響各學派在充分進行探究和推理時具備的廣度和深度。②同上,第102 頁。
阿萊維還認為,以毛澤東為首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也得益于道家的辯證法思維,因此具備較強的處理各種復雜矛盾的能力:
中國的共產主義者,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毛澤東,都熟諳在他們不同階段的政治活動中與矛盾有關的問題,他們在妥善處理這些矛盾時也表現出超過蘇聯(lián)人的水平,后者常常在這一領域顯得左支右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經典的吸收是出了名的。毛澤東的成功,以及他的領導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承自道家的智慧。③同上,第103 頁。
在阿萊維看來,中國哲學的另一成就體現在為政之道。孔子、荀子和法家提出了很多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原則,而道家、墨家等學派則提出了實現社會公正和民主的設想。這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遺產。哈迪還指出,中國哲學強調以人為本,對人的關注勝過對自然的關注,這與伊斯蘭蘇非思想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阿萊維是在當代阿拉伯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他關于中國思想文化的著譯成果雖然不算十分豐碩,但鑒于他的影響力,以及他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真知灼見,他為阿拉伯知識界了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價值及魅力,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雖然他在中國生活的時間不算很長,但中國文化為他的學術生涯和思想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譯作《道德經》出版時,封面上有他自己手書的中文名字“老海”——這是他在華工作時中外朋友對他的昵稱。他自稱為“兩個文明的傳人”;在他大馬士革的寓所門上,懸掛的門牌寫著“兩個文明的高地”——確實,由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哺育,又受到中華文明滋養(yǎng)的哈迪·阿萊維,通過自己的畢生求索,已經登臨兩大思想高地,并飽覽了兩大文明的無限風光。
穆赫森·法爾加尼,埃及人,1981 年從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畢業(yè),是埃及高校設立中文系后培養(yǎng)的第一代漢語人才,1987 年獲得碩士學位,1995 年獲得博士學位。現為艾因·夏姆斯大學語言學院中文系退休副教授,埃及最高文化委員會翻譯委員會成員,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中國語言文學專家組成員。
在大學學習漢語期間,穆赫森在中國老師的啟發(fā)、感染和指導下,對中國語言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大學期間就嘗試翻譯中文作品。畢業(yè)留校任教之后,在埃及著名小說家杰馬勒·黑托尼(,1945 —2015)等文化名流的鼓勵下,他開始翻譯中國古典文化、文學作品。迄今他發(fā)表的主要譯作有《四書》《道德經》《戰(zhàn)國策》《列子》《孫臏兵法》《離騷》《老殘游記》等。此外,他還翻譯了多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穆赫森在譯介中國文化、文學經典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了中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贊揚。
穆赫森對于母語阿拉伯文和中文都有很高的造詣,在翻譯中國文化經典時還經常參閱英文和法文資料。他對待翻譯態(tài)度認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譯文總體上準確精當,地道流暢,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善于在原文基礎上做必要的靈活變通,以適應阿拉伯讀者的閱讀習慣。不過,由于其譯文“是參照白話文譯出的,中國古典語言的簡練、優(yōu)美與雅致就未曾得到很好的體現。這雖說有些遺憾,但翻譯本無盡善盡美之說。穆赫森的翻譯,在阿拉伯翻譯界來說,已經是實現了極大的突破?!雹氽や吆啤⒍∈缂t、宗笑飛著:《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阿拉伯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5 年,第392 頁。
值得一提的是,穆赫森不僅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且對中國文化經典作品有著頗為深刻、獨到的思考和見解。他的這些思考和見解,既體現在譯文的字斟句酌中,也體現在他為每個譯本撰寫的詳盡剴切的序言或導讀文字中。這些文字往往思緒蹁躚,文采飛揚,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例如,他在《論語》的譯者《序言》中對儒學的精神價值及其在當代的復興作了以下評價:
儒家思想能夠歷久彌新,繼續(xù)影響當代中國,因為儒學在本質上既不同于基督教,不是一種高高在上、脫離現世的宗教(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教以失敗告終),也不是一種絕對意義上的、專注于藝術和美學思考的哲學流派,而是一個將認知和美學融為一體的思想體系。因此,20 世紀90 年代儒學在中國的復興并不為奇,盡管在20 世紀初(即五四時期),當中國在科學與民主等激進現代化思潮的裹挾下邁進新世紀門檻時,儒家文化曾被打倒,但它現在又東山再起。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對儒家學說表面上的批判,其實暗含著對儒家精神價值的堅定認可。中國那一代啟蒙思想家都有傳統(tǒng)教育的深厚根基,都受過儒學的熏陶;對他們而言,批評孔子的某些言論容易,但是拋棄儒家的傳統(tǒng)卻絕非易事。這二者差別巨大。
事實上,當今中國正以間接的方式,為儒學的復興敞開了大門。當前這一歷史階段見證了世俗時代文化的盛行:光怪陸離的城市、飛速的現代化進程、劇烈的社會變動、高物價和各種證券、摩天大樓、車流滾滾、歌星閃耀……一個新的時代正在開辟,這對中國的精神構成了威脅,對內部的和諧形成了壓力。儒家學說得以興盛的條件又一次具備了,于是儒學被再次喚醒。②穆赫森譯:《論語》,開羅:埃及最高文化委員會,2000 年,第11 頁。
穆赫森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也深受埃及當代文化精英黑托尼等人的文化革新理念的影響。因此,他往往以中國文化、中國經驗作為鏡鑒,映照自己身處的阿拉伯文化和社會中的一些弊端。他對阿拉伯社會盛行的盲目崇古、泥古不化等落后思想,尤其懷有清醒的批判和反思意識。在《列子》的譯本序言中,他說明了自己翻譯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初衷,并闡述了對于“傳統(tǒng)”和“現代”這對矛盾的獨特見解:
然而,我對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視,卻并非出于這樣的認知,即認為前人在哲學和思想領域的實踐探索,包括那些具有宗教特征的遺產,是神圣而高高在上的。我絕非那種回歸過去思想的倡導者,不認為應該從過去的話語中獲得靈感,或從其智慧中覓得安慰。相反,我在生活中一向信奉的,是諸如“進步”“向前看”“古為今用”之類的話語。當我還是年輕大學生的時候,我就從中國老師們那里受到這種思想的熏陶;而他們身處的中國社會,一直在滿懷希望,不懈努力,追求進步。我認為,我習得、記住的關于中國文化、語言和文學的那些知識,已經成為我信奉的理念和意識的一部分。我之所以認為中國古籍值得翻譯,是因為我在現當代中國中發(fā)現了體現現代理念,證明人的偉大的天才般創(chuàng)舉。是的,在現當代中國能發(fā)現更偉大的成就:在民族復興的先驅者身上,在為國家進步奠定基礎的幾代知識分子和作家們身上,在那些追求知識和文明、拋棄過去的神話、拒絕落后傳統(tǒng)的人們身上,在建設國家的“新長征”的壯舉中,在夢想為人創(chuàng)造更美好未來的幾代革命者的奮斗中……在這一切之中,在為創(chuàng)造明天而奮斗的所有人身上,有著比所有的過去、所有的遺產更持久、更永恒的成就。①穆赫森譯:《列子》,開羅:埃及國家翻譯中心,2011 年,第33 —34 頁。
在《戰(zhàn)國策》的譯者《序言》中,他進一步闡明了自己對待古代遺產的觀點——“任何古代遺產的價值,都在于其能否照亮當下”。他寫道:也許,翻譯可以照亮那些文本背后的秘密,希望這能夠釋放我們借鑒他者的能量,讓這種借鑒意識不斷增強,讓人的理性道路不斷延伸。在我看來,任何古代遺產的價值,都在于其能否照亮當下?;蛟S我的言辭略顯唐突,但這點說明還是必要的,因為我們身處的時代,是一個膜拜遺產,神化過去和先人,甘愿躺倒在靈柩和墳塋之中的時代。②穆赫森譯:《戰(zhàn)國策·上卷》,開羅:埃及國家翻譯中心,2008 年,第27 頁。
穆赫森對中國文明在世界的地位及其與西方的關系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中國古代思想很早就通過各種途徑傳到了歐洲,影響并滋養(yǎng)了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但是,“西方對東方事物的關注,重點關注‘形而下’的‘術’和‘技’,對東方‘形而上’的人文精神只是持娛樂調侃的態(tài)度,殊不知東方的社會人文心理是人群根本價值的承載。西方試圖將自身的‘形而下’工具理性用暴力凌駕于東方人文價值之上,這是不可取的?!雹埸S學呈、張福貴、哈賽寧:《和合兼容的中華文明是“一帶一路”的文化起源》,《華夏文化論壇》第22 輯,第354 頁。他還認為,西方國家需要反思自我,東方古老思想的價值需要重新挖掘。中華文化內部具有務實而溫和的調整機制,尤其體現為關注人類、自然和整體利益,這對于全球化時代的世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由上述可知,穆赫森博士是一位摯愛中國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埃及“中國通”。中國前駐埃及使館文化參贊陳冬云博士稱贊他“是迄今翻譯中國古代經典最多的阿拉伯學者,厚樸執(zhí)著,學識淵博,學風嚴謹端正,翻譯精益求精,是阿拉伯世界最了解古代中國的一人”。④同上,第342 頁。對于這一評價,穆赫森博士當之無愧。
《論語》是最早被譯為阿拉伯文的中國典籍,馬堅譯本的出現結束了阿拉伯人通過游記和西方的介紹來認識中國的漫長歷史,開啟了近代阿拉伯世界探索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新階段??v觀中國古代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傳播歷程,可以發(fā)現其中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速。阿拉伯世界對中國思想的研究和譯介,迄今只有100 多年歷史,這和中阿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史很不相稱。直到1935 年,埃及才出版了馬堅先生的《論語》阿拉伯文譯本。在新中國成立前,阿拉伯世界關于中國思想的研究成果同樣寥寥無幾。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中阿外交關系的建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國力的增強,阿拉伯學術界對中國文化和思想的關注度明顯增加,不僅出版了轉譯自英、法、德文的有關中國哲學的譯著,而且還出版了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及思想家的專著。21 世紀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中阿關系得到不斷鞏固,精通漢語的阿拉伯漢學家也逐漸成長起來。由于阿拉伯漢學家的加入,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許多典籍被直譯成阿拉伯文,其中老子《道德經》的阿拉伯文譯本最多,迄今已有十個譯本;《論語》也有至少四個阿拉伯文譯本。此外,《尚書》《易經》《莊子》《孟子》《大學》《中庸》《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列子》《荀子》《韓非子》《戰(zhàn)國策》《天工開物》等中國古代思想經典,也都有了阿拉伯文譯本,而能體現相關研究深度和廣度的專著以及博士、碩士論文等研究成果也不斷面世。
第二,傳播主體呈多元態(tài)勢。中國古代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吸引了阿拉伯世界各方人士的關注和探究。就國別而言,埃及是阿拉伯漢學的誕生地,來自埃及的學者、翻譯家一直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傳播的主力軍;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沙特阿拉伯等文化事業(yè)一向比較發(fā)達的阿拉伯國家,也有人一直重視中國思想的研究和譯介。阿拉伯學者和翻譯家哈迪·阿萊維、費拉斯·薩瓦赫、侯賽因·伊斯梅爾()、穆赫森·法爾加尼、阿卜杜勒·阿齊茲·哈姆迪()、伊斯拉·哈桑()等人,在傳播中國思想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部分中國學者也以向阿拉伯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并取得不少成果,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馬堅先生;中國翻譯家王復、王有勇、薛慶國等人,也在中國思想經典的阿拉伯文翻譯方面有過重要建樹。
在阿拉伯世界傳播中國思想的人士中,就社會身份而言,有思想家、作家、學者、翻譯家、漢學家、外交官。就語言背景而言,早期研究中國思想的阿拉伯人,一般都借助英、法、德等西方語言;進入21 世紀以來,漢語教學在阿拉伯多國逐漸普及,僅埃及就有十所大學設立了中文系,埃及、黎巴嫩、約旦、阿聯(lián)酋、巴林、摩洛哥、蘇丹、突尼斯等八個國家迄今已開設13 所孔子學院,埃及、阿聯(lián)酋和沙特阿拉伯已將漢語教學納入其國民教育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漢語直接研究、譯介中國思想,已成為新的趨勢。
第三,體現東方視角,具有獨特立場。從20 世紀前半葉開始至今,阿拉伯學者總體上對中國文化和思想持論公允,能從不同于西方人的東方視角和身份出發(fā),去理解、欣賞中國思想,意識到其中蘊含的重要精神價值。多位學者還注意到中國哲學的獨特性,認為現當代中國取得的重要建設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功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中的積極因素。譬如,埃及外交官西伯勒在《中國哲學》一書中,對西方學術界盛行的“西方文化中心論”予以批駁:
西方學者在談論黑暗中世紀的文化衰落到極點的時候,卻忘了中國在這個時候(即公元618 —906 年的唐朝),正在經歷文明的啟蒙,文化的昌盛達到了頂點。在這個朝代,第一本印刷的書籍問世了。西方學者偏愛希臘羅馬的文明遺產,視之為人類文明之大全,卻無視中東、遠東的歷代先人留下的燦爛的文明遺產。①《中國哲學·上卷》,第6 頁。
值得稱道的是,西伯勒還能正確認識中國哲學的獨特性,沒有拿西方哲學的方法論、價值觀、術語和目的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衡量、評判中國哲學。他敏銳地指出,中國哲學家通常不是為純粹求知而求知,不屑作無意的詭辯,而是更看重把知識應用到日常行為中,以實現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寫道:“中國哲學家中多數學派的目標,都是注重對‘內圣外王’之道的追求?!畠仁ァ?,就是人要建立自身的美德;‘外王’,就是在世界上成就偉業(yè)。人類的最高目標,就是集美德、智慧和君王之業(yè)于一身,成為圣人,或像柏拉圖所說的‘哲人之王’?!雹佟吨袊軐W·上卷》,第9 頁。因此,盡管從表面看中國哲學缺少西方哲學的方法論,但“從實際內容來看,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是強大而別致的,并不遜色于西方哲學?!雹谕?,第12 頁。
作者還對社會主義在現代中國取得的成就表示欽佩,并認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這種成就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中國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功,贏得了四分之一人類的擁護,這主要歸結于領導人能嫻熟應用中國哲學,而中國哲學是曾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一個悠久文明的結晶?!雹弁?,第13 頁。
由此可見,西伯勒先生在《中國哲學》中的立場,與某些貶低中國古代哲學的成就、對新中國懷有偏見的西方學者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曾在華工作過的伊拉克思想家阿萊維酷愛中國文化,他認為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具有天然的親緣性,二者都體現出“人文主義”的本質,不同于西方的精神虛無主義和物質主義。在其著作《中國拾珍》里,他認為中國哲學不像西方哲學那樣追求邏輯的嚴密性,但是以辯證法見長,這尤其體現在道家思想中,他對道家思想中體現的辯證邏輯給予高度評價:
辯證邏輯在中國哲學的最大成就之一是道家。道家思想首先超越了事物間形式上的聯(lián)系——正如亞里士多德的邏輯所描述的那種,認識到事物之間一方面相互交錯、彼此互動,另一方面又相互對立。在道家思想中,任何事物都不能離開其他事物而存在,任何存在著的事物都有其對立面,這是事物與眾不同的基礎和得以存在的奧秘。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其對立面存在的結果,唯有事物的對立面保持存在,事物才能保持存在。道家邏輯不承認亞里士多德的無矛盾律,即便是在需要無矛盾律對事物進行必要區(qū)分的情況下。如果說,在亞里士多德那里,白是黑的對立,那么在道家那里,二者則是同一體。對立面相互轉化的規(guī)律是道家邏輯的一個根本,死源于生,生源于死,一方的存在并不會根據亞里士多德的無矛盾律消滅另一方的存在,而是會喚起另一方的存在。同樣,道家的學說中也沒有排中律。在道家看來,山并不是非靜即動,動和靜是兩個相對的狀態(tài),沒有絕對的動,也沒有絕對的靜。正如后世的薩德爾丁·設拉齊④薩德爾丁·設拉齊(1572 —1640),出生于波斯名城設拉子的中世紀什葉派哲學家、蘇非派大師。所言,自然是流動的原質。道家和設拉齊都意識到掌握辯證法的困難。設拉齊曾說過,理解辯證法需要強大的洞察力,憑借其靈光可發(fā)覺消逝者乃是永恒者。道家則表示,對真理的覺察超越了人們對待事物慣常的方式,人類在變化中迷茫了太久,因而難以把握其背后的真相。這體現了研究對立與交錯之間相互關系的困難。⑤《中國拾珍》,第103 頁。
有的學者還將中國思想和阿拉伯伊斯蘭思想進行對比,為未來中阿文明的深層次對話做了重要的理論鋪墊。埃及漢學家穆赫森翻譯了大量中國文化經典,還將其研究心得寫入譯本的序言和導讀中,以微知著,獨具慧眼。例如,在老子《道德經》的譯本《序言》中,他比較了以道家哲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和埃及文化對于生命與死亡的不同認知,并對其原因做了很有新意的解讀:
道家哲學和所有中國哲學一樣,沒有專注于對死亡的思考,“死亡”這個字眼對歷代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忌諱。也許,中國和埃及兩個古老文明相互間沒有交集的原因,在于埃及文明一直被死亡之念糾纏著,直到被埋在泥土之中;而中華文明卻堅執(zhí)于生命,在喧囂的生命之穴中孤獨守望。也許,中國數目巨大的人口讓中國人產生一種足以抗拒死亡幻影的心理機制,而埃及歷史上艱辛、粗糙的生活,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消極的抗爭心理,不甘沉溺于安逸生活的危險之中。還可以得出一個自然且符合邏輯的看法:中國的人口增長為華夏大地生生不息提供了常燃的薪火,而尼羅河谷的人口增長卻成為一種心理重負,讓泥土之下的不朽靈魂難以承受。兩大文明最鮮明的不同,體現為道家發(fā)明了旨在讓人長生不老的中草藥,而法老的埃及卻發(fā)明了堪稱“生命之面具”的木乃伊制作法。①穆赫森譯:《道德經》,開羅:埃及最高文化委員會,2005 年,第9 頁。
當然,也有部分學者習慣以伊斯蘭教的概念和術語附會中國思想,其觀點和立場值得商榷。2011 年,畢業(yè)于沙特阿拉伯烏姆·古拉大學(即麥加大學)的納賽爾·舍赫拉尼博士出版了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完成的著作《儒家:歷史、現狀及伊斯蘭對其立場》)。這位博士曾來中國做過實地考察,但并不懂中文。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伊斯蘭宗教色彩較濃的阿拉伯學者對中國文化的觀點,在此值得作一簡介。
作者認為,儒學并非人們通常理解的一門哲學,而是一門宗教。不過,他的判斷是基于用伊斯蘭教的概念和術語附會儒家思想。比如他根據《論語》的阿拉伯文譯文,將“圣人”理解為“先知”,將“順天命”理解為“順應神的命令”②舍赫拉尼:《儒家:歷史、現狀及伊斯蘭對其立場》,利雅得:費薩爾國王伊斯蘭研究中心,2011 年,第250 頁。等。因此,在全書的結尾部分,他歸納了幾點結論:1.孔子的學說是中國的古老宗教而不僅僅是哲學;2.儒教對祖輩的亡魂過分尊崇;3.孔子對形而上的事物持否定態(tài)度;4.儒教對中國的影響深遠而廣泛,甚至連入侵者也信奉其學說;5.為傳教所需,17 世紀、18 世紀的歐洲傳教士曾將基督教與儒教作調和;6.儒教在其發(fā)展歷史上多次試圖革新,當代的“新儒家”也是這種革新的體現;7.鑒于儒教是“人為宗教”,而非“天啟宗教”,所以伊斯蘭教并不接受儒教學說;8.阿拉伯伊斯蘭世界一向忽視研究中國的文化、宗教與哲學,此狀況應努力改變;9.伊斯蘭教是當前人類唯一的精神棲息地和安全庇護所,為此,伊斯蘭民族必須實現團結。③同上,第520 頁。
由此可知,作者從狹隘的宗教觀出發(fā)評判孔子學說和中國文化,其觀點不乏牽強附會之處。需要指出的是,“伊斯蘭教不接受儒家學說”這一說法,不僅在研究儒學和中國文化的阿拉伯學者中頗顯另類,而且也有悖于沙特政府近年來大力提倡的“文明對話”“文明互鑒”的理念。
第四,中國古代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傳播得到中阿雙方各界的助力和推動。近年來,隨著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友好合作關系的深入發(fā)展,中國思想文化經典的翻譯得到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和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秘書處共同啟動的“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立項的“大中華文庫”、中國五洲傳播出版社和華文出版社等推出的“絲路文庫”叢書等出版工程,都為中國思想典籍的阿拉伯文譯介和出版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多位阿拉伯漢學家獲得中國政府頒發(fā)的各種獎項,如埃及漢學家穆赫森在2011 年第43 屆開羅國際書展上獲得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新聞署前身)頒發(fā)的“中國文學翻譯與出版獎”,2013 年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fā)的第七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16 年作為10 名為中阿友好作出杰出貢獻的阿拉伯人士之一,受到正在開羅訪問的習近平主席接見。在近幾年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和“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青年成就獎”的獲獎名單中,還有來自埃及、摩洛哥、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等國的多位作者、譯者和出版人。
自21 世紀以來,發(fā)展中阿友好和合作已成為阿拉伯知識精英和各界有識之士的普遍共識。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埃及作家黑托尼、埃及思想家歐斯福爾(,1944 —2021)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阿拉伯文化名流,都呼吁重視中國文化和思想,視其為中國成功經驗的一部分,從中汲取有益于當代阿拉伯文化發(fā)展的營養(yǎng)。中國思想文化經典的研究和翻譯也得到阿拉伯國家政府部門的推動和支持,如埃及最高文化委員會設立的“國家翻譯計劃”、阿拉伯思想基金會資助的“同一文明”翻譯工程,都資助出版了多部中國古代思想經典的譯作。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互利合作關系將日漸密切,雙方精神層面的交流和理解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思想與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傳播呈現出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