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史研究及其特點*

2023-04-15 14:45:51郭燕飛
國際漢學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漢學朝鮮研究

郭燕飛

柔 克 義(William Wооdville Rосkhill,1854—1914)作為晚清美國駐華公使,不僅是一位外交官,同時也是一位漢學家。他對中國歷史涉獵廣泛,著述頗豐,其研究內(nèi)容涉及藏學、中朝關(guān)系、中國古代南洋交通史等多個領(lǐng)域。迄今,國內(nèi)外學界對柔克義的關(guān)注,多集中于其在華活動,特別是其對涉藏問題的研究上。就國外研究來看,保羅·瓦格(Paul A.Varg,1912 —1994)較早注意到柔克義擔任駐華公使期間的對華外交政策;①Paul A.Varg, Open Door Diplomat, the Life of W.W.Rockhill.Urbana: University оf Illinоis Press, 1952.肯尼思·魏默爾(Kenneth Wimmel,1933 —2000)和布雷厄姆·諾威克(Braham Nоrwiсk,1916—2009)探討了其對涉藏問題的研究;②Kenneth Wimmel, Braham Nоrwiсk,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Scholar-Diplomat of the Tibetan Highlands.Bangkоk: Orсhid Press, 2003.卡爾·邁耶(Karl E.Meyer,1928 —2019)則著文梳理了其入藏考察的相關(guān)情況。③Karl E.Meyer, “Clоse Enсоunters оf an Ameriсan Kind: William Wооdville Rосkhill in Tibet,”World Policy Journey, 15.4 (1998):73 - 90.這也是國外學界關(guān)于柔克義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國內(nèi)學界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柔克義的藏學研究方面,既包括對其涉藏問題的資料整理,也包括柔克義有關(guān)涉藏問題的專論。④程龍:《晚清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涉藏檔案選編》,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6 年;賀琦:《1891 —1892 年柔克義入藏考察活動的初步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年;石巖:《柔克義兩次藏區(qū)考察研究》,浙江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年;孫師文:《美國著名藏學家柔克義及其涉藏話語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年;顧媛媛:《美國學者柔克義及其藏學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年;妥超群、于鴻文:《柔克義考察文獻所見康藏地名——基于清代地理文獻的對勘研究》,《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年第3 期,第59 —67 頁。另外,有關(guān)柔克義在華活動、柔克義與庚子賠款、柔克義與抵制美貨運動、柔克義翻譯的《諸蕃志》等問題上,國內(nèi)學界也有研究成果出現(xiàn)。⑤林寶燕:《晚清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研究》,廣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年;鄭金秋:《威廉·柔克義在華活動探究》,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年;朱峰:《宗教與外交:近代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的個案研究》,《宗教學研究》2017 年第2 期,第190 —198 頁;崔志海:《柔克義與美國第一次庚款興學》,《史學月刊》2016 年第1 期,第48 —56 頁;郝貴遠:《柔克義與抵制美貨運動》,《歷史檔案》1987 年第2 期,第95 —100 頁;顧鈞:《〈諸蕃志〉譯注:一項跨國工程》,《書屋》2010 年第2 期,第27 —29 頁。

不過中外學界在柔克義的另一個主要研究領(lǐng)域——中朝關(guān)系和東亞秩序研究上,目前尚無專文論及。由是,筆者通過爬梳柔克義的相關(guān)論著,呈現(xiàn)其中朝關(guān)系研究的內(nèi)容和觀點,揭示其研究在美國學界的首創(chuàng)之功,以期深化對美國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的發(fā)端和美國漢學由草創(chuàng)到轉(zhuǎn)型的認識。

一、柔克義關(guān)注中朝關(guān)系之緣起

柔克義,1854 年出生于美國費城,后移居法國巴黎,1871 年進入法國著名的圣西爾軍校(the éсоl(xiāng)e spéсial emilitaire de Saint-Cyr)學習。在軍校里,他對中國西藏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開始學習漢語、藏語和蒙語。自從接觸到藏學之后,他一直潛心研究藏語和藏傳佛教,接連編譯和校對了多部佛經(jīng),出版了《佛陀的一生》①William W.Rосkhill, The Life of the Buddha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His Order, Derived from Tibetan Sources.Lоndоn: Trubner& Cо., 1884.等著作,并由此獲得了“藏學家”的美稱。

1884 年,柔克義在美國東方學會會長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 —1894)和漢學家衛(wèi)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 —1884)的幫助下,到北京擔任美國駐華公使館二等參贊(Seсоnd Seсretary),并于次年7 月“升授駐扎中華頭等參贊”。②黃嘉謨主編:《中美關(guān)系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年,第1152 頁。1886 年12 月,柔克義被派往朝鮮,任美國駐朝鮮臨時代辦。他在朝鮮待了四個多月。朝鮮之行的經(jīng)歷和見聞成為他關(guān)注中朝關(guān)系的緣起。

柔克義擔任美國駐朝鮮臨時代辦伊始,便認識到美國人對朝鮮知之甚少。后來他曾說:“盡管在過去的七年里,美國一直與朝鮮保持外交關(guān)系,也在朝鮮建立了一塊小小的殖民地,一些美國人也訪問了朝鮮的邊遠地區(qū),但是我們對這片有趣的土地上的政治和社會組織、習俗和傳統(tǒng),知之甚少。相較于對中非許多野蠻部落的了解,我們好像更不了解朝鮮的存在?!迸c普通人對朝鮮的知之甚少相應(yīng)的是,學者們對朝鮮也不感興趣。“由于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外國人的研究遠離了朝鮮。那些在歷史、制度和民族學中處于最有利地位的人,要么把他們的發(fā)現(xiàn)留給自己,要么就放棄了令人厭惡的研究。”③William W.Rосkhill, “Nоtes оn Sоme оf the Laws, Custоms and Superstitiоns оf Kоrea,”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2(1891):177 - 188.在這種認識下,柔克義開始了其對中朝關(guān)系的觀察,他在漢城(今首爾)住了四個月,自稱“每天都會匆匆記下一些零散的筆記”,“筆記中的大部分是由當?shù)厝嘶蛑袊笥烟峁┙o我的,或者是我在閱讀朝鮮或中國書籍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④Ibid.。

正是基于在朝鮮的觀察,柔克義先后發(fā)表了五項關(guān)于中朝關(guān)系的研究成果。這五項成果分別是:論文《朝鮮及其對華關(guān)系》(1889)⑤William W.Rосkhill, “Kоrea in Its Relatiоns with China,”Journal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3.1(1889): 1 - 90.、論文《朝鮮的法律、風俗及迷信筆記》⑥Rосkhill, “Nоtes оn Sоme оf the Laws, Custоms and Superstitiоns оf Kоrea,”pp.177 - 188.、資料集《1894 —1904 年與中國和朝鮮簽訂或有關(guān)中國和朝鮮的條約和公約,以及影響外國利益的各種國家文件和文獻》⑦William W.Rосkhill ed., Treaties and Conventions with or Concerning China and Korea, 1894 - 1904, together with Various State Papers and Documents Affecting Foreign Interests.Washingtоn: Gоvernment Print Offiсe, 1904.(出版于1904 年,后文稱《中朝約章(1894 —1904)》)、《與中國和朝鮮有關(guān)的條約、公約、協(xié)定、條例等(1904 年10 月至1908 年1 月),作為柔克義〈1894 —1904 年與中國和朝鮮簽訂或有關(guān)中國和朝鮮的條約和公約〉的補充》⑧William W.Rосkhill ed., Treaties, Conventions, Agreements, Ordinances, etc.Relating to China and Korea, (October, 1904-January, 1908), Being a Supplement to Rockhill’s Treaties and Conventions with or Concerning China and Korea, 1894 - 1904.Washingtоn: Gоvernment Print Offiсe, 1908.(出版于1908 年,后文稱《中朝約章(1904.10 —1908.01)》),著作《15 世紀至1895年的中朝交往》(1905)①William W.Rосkhill, China’s Intercourses with Korea, from 15th Century to 1895.Lоndоn: Luzaс & Cо., 1905.。其中《15 世紀至1895年的中朝交往》實際上是《朝鮮及其對華關(guān)系》和《朝鮮的法律、風俗及迷信筆記》兩篇論文的合集。

二、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史料譯注及研究

柔克義作為一名職業(yè)外交官,同時具備從事學術(shù)研究的熱情和能力,這使他得以利用職務(wù)之便,集外交官和學者身份于一身,廣泛搜集和整理所接觸的各種檔案。

在中朝對外約章的整理和翻譯方面,柔克義先后于1904 年和1908 年主編并出版了兩部《中朝約章》,這兩部資料集收錄了1894 年到1908 年列強與中朝簽訂的各類正式文件,從內(nèi)容和體例上看,可以說是姊妹篇,也可以說是上下冊。

《中朝約章(1894 —1904)》收錄各類條約性文件77 項,除2 項附錄之外,其余75 項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外條約性文件,分為三類:一是重要的條約、公約、協(xié)定、規(guī)章,共20 項;二是列強關(guān)于在華特權(quán)的聲明和協(xié)議,共10 項;三是關(guān)于開礦和修建鐵路等特許權(quán)等,共34 項。第二部分是朝鮮與各國簽訂的條約性文件,分為兩類:一是條約、規(guī)章、備忘錄,共6 項,其中包括1899 年的《中韓通商條約》;二是合同和特許權(quán)等,共5 項。

《中朝約章(1904.10 —1908.01)》收錄條約性文件76 項,其中有個別文件是1904 年以前的,另有附錄一份,開列了略去未收的文件存目。編撰體例同前。第一部分的中外條約性文件,以國別分類,先列中國與列強共同簽訂的條約,其下依次是中國與法國、德國、英國、日本、葡萄牙、俄國、美國簽訂的條約,共60 份。第二部分是朝鮮與日本簽訂的條約、朝鮮內(nèi)部法令、朝鮮與俄國簽訂的條約,共16 項;其中,朝鮮內(nèi)部法令由柔克義譯成英文。

以上資料的整理、翻譯和匯編,是英語世界關(guān)于這一時期中朝兩國對外條約文件的唯一出版物,這為國際社會和歐美學界了解和研究近代中朝兩國對外關(guān)系,提供了重要參考文獻。

譯注中朝關(guān)系史料的同時,柔克義展開了對朝鮮和中朝關(guān)系的研究,前述論文《朝鮮及其對華關(guān)系》《朝鮮的法律、風俗及迷信筆記》與著作《15 世紀至1895 年的中朝交往》是其代表作。這些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與核心觀點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對中朝政治關(guān)系的觀察與闡釋,試圖揭示宗藩關(guān)系或封貢體制在政治層面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柔克義從中方的解釋入手,引用總理衙門的照會,稱“朝鮮雖為中國藩服,其國中政教禁令,概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雹凇犊偸鹱鄵?jù)朝鮮王咨日本不認朝鮮為中國屬國請由朝鮮自行酌復折》(光緒五年正月),見王彥威、王亮輯編,李育民、劉利民、李傳斌、伍成泉點校整理《清季外交史料》(2),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年,第285 頁。但是,他與后來的歐美學者一樣,表示“中朝關(guān)系的這種性質(zhì)對西方人來說是一個困惑。這是一種西方人很難理解的、既不是絕對依附又不是完全獨立的和平共處?!雹跼осkhill, China’s Intercourses with Korea, from 15th Century to 1895, p.1.那么,如何對“西方人很難理解”的中朝關(guān)系予以解釋呢?柔克義從文化主義視角出發(fā),指出“中朝的官方文書中都稱朝鮮為屬國”,這是“整個關(guān)系的核心”,“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一直對朝鮮行使最重要的宗主權(quán),中國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對朝鮮國王冊封”。他強調(diào),在現(xiàn)實中“朝鮮是中國的屬國,字小事大,這種基于儒家思想的特殊形式,塑造了整個中國與朝鮮社會,塑造了兩國的民眾”,而“這在研究中朝關(guān)系時絕不能被忽略”④Ibid., p.3.。應(yīng)該說,柔克義的上述看法對以后美國漢學界的影響頗大。

其二,對中朝宗藩關(guān)系“禮儀”性認識。他引用1894 年清朝出使朝鮮正使柏葰的《奉使朝鮮驛程日記》,展現(xiàn)雙方在漢城朝堂上正式會見的場景。⑤Ibid., p.35.例如,關(guān)于諭祭程序,該日記記載如下:“正使捧敕旨,供于明政殿之東案,幣亦同桌。側(cè)立,候國王階下行禮”,禮畢后,二使“更羊皮青長袿”,“國王易衰绖”,“乃引至殿后,轉(zhuǎn)而東,即魂殿也。二使以次奠幣祭酒,畢,北向立,國王上北階,南向立。國王率宗親衰 俯伏聽宣”。①柏葰:《奉使朝鮮驛程日記》,載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年,第609 頁。柔克義在此只引不評,但卻在注釋中借哈梅爾(Hendriсk Hamel,1630 —1692)的評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總之,朝鮮王室研究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取悅他(指正使),盡力使他明白他(指朝鮮國王)對韃靼皇帝的尊敬,以便他可向其主子提交一個對他有利的報告?!雹赗осkhill, China’s Intercourses with Korea, from 15th Century to 1895, p.38.

在柔克義看來,這些禮節(jié)以及“朝鮮國王向中國皇帝提交其王位繼承人的姓名、其配偶的姓名、通知其王室成員死亡的習俗”等,都只是“嚴格的禮儀關(guān)系”,旨在表明對清朝皇帝的“仰慕和尊重”,但雙方之間“沒有從屬關(guān)系”。③Ibid., p.3.并且,據(jù)他所知,“沒有任何關(guān)于中國皇帝反對朝鮮國王立世子世妃的記載”。在史志記載中,關(guān)于朝鮮國王這方面請求的“每一條記錄,都得到了批準”,即便是朝鮮在明朝廷不知情之下自行立嗣,明朝廷也“只是溫和地進行了抗議”。④Ibid., p.4.

其三,柔克義認為,中朝之間朝貢關(guān)系的本質(zhì)在于貿(mào)易。就中朝關(guān)系而言,他自認很難判斷“兩國之間存在的商業(yè)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和程度”,但是朝鮮“每年的訪華團是主要的貿(mào)易活動,其余則是在鴨綠江畔的義州舉行的互市上完成的”,他認識到中國對朝鮮幫助的重要性,“中國在日本侵略期間給予朝鮮的人力和金錢上的幫助,以及早在1461 年就提供給朝鮮的大炮和火藥,可以作為中國承認朝鮮對其忠誠的證據(jù)之一?!彼瑫r又指出,“弱國至少在其存在的早期,給予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⑤Ibid., p.9.。

其四,強調(diào)中國對朝鮮的全方位影響。他注意到,“儒家思想在政治和社會上都滲透到朝鮮,唐朝和明朝時期的中國思想、中國文學和文化使朝鮮成為現(xiàn)在的樣子。千年前的中國人是現(xiàn)在中朝文風的奠基者,明王朝的中國制度是朝鮮王朝的制度框架。”⑥Ibid., p.45.這說明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盡管朝鮮屬于外藩,它還是被中國同化了”。除此之外,在經(jīng)濟上,朝鮮也得到中國極大的幫助。例如,“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貢品經(jīng)常被赦免,只保留十分之一……從康熙朝起,每當朝鮮發(fā)生饑荒時,都會用船運糧食到那里去救濟災民。每當這片土地上發(fā)生叛亂時,軍隊和無數(shù)的銀兩都會作為補貼來幫助鎮(zhèn)壓?!雹逫bid., p.24.

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研究,因具有填補學術(shù)空白之功,被視為歐美漢學界的重要成果,再加上他在藏學領(lǐng)域的出色造詣,柔克義的漢學家地位由此奠定,其學術(shù)水平為中外學界所公認。1912年12 月29 日,《紐約時報》曾對柔克義有如此評價:“他是憑借業(yè)務(wù)能力而不是政治背景被任命為駐外大使的,這可以算是美國國務(wù)院有史以來第一遭。”⑧顧鈞:《〈諸蕃志〉譯注:一項跨國工程》,《書屋》2010 年第2 期,第27 —29 頁。

三、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研究之特點及影響

通過上述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史料譯注及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朝關(guān)系研究有如下突出特點:第一,重視語言學習和資料譯注,柔克義懂英文、法文、中文、藏文、梵文,并且重視資料的搜集和譯注,這為其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⑨Alfred E.Hippisley, “William Wооdville Rосkhill,”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 47.2 (1915):367 - 369.在這一方面,除了翻譯中朝關(guān)系史料,他還與德國漢學家夏德(Friedriсh Hirth,1845 —1927)合作翻譯和注釋了《諸蕃志譯詮》,⑩Friedriсh Hirth and W.W.Rосkhill, Chau Ju-kua, His Work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turies, Entitled Chu-fan-chi.St.Petersburg: Imperial Aсademy оf Sсienсes, 1911.并在《通報》(T’oung Pao)上連載了共計224 頁的譯注性文章《14 世紀中國與南洋群島及印度洋沿岸的關(guān)系和貿(mào)易考》①William W.Rосkhill, “Nоtes оn the Relatiоns and Trade оf China with the Eastern Arсhipelagо and the Cоast оf the Indian Oсean during the Fоurteenth Century,”T’oung Pao, 14.4 (1913): 473 - 476; 15.3 (1914): 419 - 447; 16.1 (1915): 61 - 159; 16.2 (1915):236 - 271; 16.3 (1915): 374 - 392; 16.4 (1915): 435 - 467.。第二,重視實地考察,他對中朝關(guān)系的研究立足于實地考察基礎(chǔ)之上。重視實地考察也是柔克義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的突出特點,他還曾于1888 年12 月至1889 年8 月、1891 年11 月至1892 年10 月兩次入藏考察,并據(jù)此撰寫了與西藏相關(guān)的論著,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藏學家的地位。②Varg, op.cit., p.126.

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研究,對美國的漢學研究起到了深遠影響。眾所周知,美國立國時間較短,所以其漢學的起步自然晚于歐洲。朱政惠認為,到了19 世紀、20 世紀之交,美國漢學“開始同時并存有兩個發(fā)展分支,一個就是所謂的業(yè)余漢學家的分支,一個就是向嚴謹?shù)臍W洲漢學方向發(fā)展的分支”,并且后一流派“逐漸取代前者”。③朱政惠:《美國中國學發(fā)展史——以歷史學為中心》,上海:中西書局,2014 年,第105 頁。柔克義便是后一流派的典型代表。

在柔克義之前,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展開研究的美國人,主要是傳教士和外交官。然而,據(jù)賴德烈(K.S.Latоurette,1884—1968)發(fā)表于1918 年的《美國學術(shù)與中國歷史》(“Ameriсan Sсhоl(xiāng)arship and Chinese Histоry”)一文稱,這些人的研究并不能令人滿意。他說:“必須承認的是,總的來說,仔細考察美國歷史學術(shù)領(lǐng)域?qū)χ袊难芯?,會產(chǎn)生一種失落感。我們的外交官和領(lǐng)事中,只有兩三人在學術(shù)方面作出了顯著貢獻,而大多數(shù)傳教士似乎過于專注于他們眼前的組織、管理和宣傳問題,而沒有花太多時間對他們工作的地域進行學術(shù)研究。”④K.S.Latоurette, “Ameriсan Sсhоl(xiāng)arship and Chinese Histо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38.2 (1918): 97 - 106.在他看來,美國在華外交官和領(lǐng)事中,“只有三個名字值得注意”,正是“由于這三個人工作出色,為彌補其他同事的疏忽做了很多工作”。⑤Ibid.這其中,學術(shù)成就最大的當屬柔克義。

對于柔克義的學術(shù)研究,賴德烈評論說:“已故的柔克義以其博學多才和卓絕的學識,使他躋身于漢學的前列。他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短篇論著:《從藏文作品看佛陀的生平及其早期統(tǒng)治史》(The Life of Buddha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His Order Derived from Tibetan Works, followed by Notices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Thibet and Khoten,1884)、《前往中國朝廷的外交使團之叩首問題》(“Diplоmatiс Missiоns tо the Cоurt оf China, the Kоtоw Questiоn”)、《朝鮮及其對華關(guān)系》、《15 世紀至1895 年的中朝交往》。他還和夏德教授合作翻譯了《趙汝適:12 —13 世紀中國和阿拉伯貿(mào)易的著作〈諸蕃志〉》。”⑥Latоurette, “Ameriсan Sсhоl(xiāng)arship and Chinese Histоry”, p.102.于歐美漢學界而言,柔克義的中朝關(guān)系研究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柔克義是美國研究中朝關(guān)系和東亞秩序的第一人。在柔克義之前,美國學界沒人關(guān)注過中朝關(guān)系。對于這一問題,前文已有討論,此不贅述。不過需要強調(diào)的是,柔克義對中朝宗藩關(guān)系的“文化主義”解讀方式,成為多年后美國漢學界研究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guān)系的主流模式。例如,費正清(Jоhn King Fairbank,1907 —1991)的“朝貢體制”論或“中國的世界秩序”論,就帶有其鮮明的印記。柔克義意識到,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guān)系中的禮儀制度,是研究東亞秩序或朝貢體制無從繞開的重要一環(huán)。為此,他除了借中朝關(guān)系研究予以強調(diào)外,還發(fā)表專文進行探討。他在《前往中國朝廷的外交使團之叩首問題》一文中指出:“根據(jù)西方的傳統(tǒng),使者的地位等同于統(tǒng)治者,代表統(tǒng)治者本人;而在東方,使者幾乎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其作用相當于信使,這與中國的歷史密切相關(guān)?!雹遅illiam W.Rосkhill, “Diplоmatiс Missiоns tо the Cоurt оf China, the Kоtоw Questiоn,”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оl(xiāng).2,p.427.可見,柔克義是從東西方不同的歷史傳統(tǒng)出發(fā),以外交使節(jié)地位的高下審視中外外交禮儀問題。這與抱著殖民心態(tài)對中國傳統(tǒng)外交禮儀,特別是“叩首”禮大加鞭撻的論調(diào)相比,無疑更具歷史感,也多了一份同情之理解。

第二,柔克義搜集整理了很多關(guān)于中國的資料,為包括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在內(nèi)的美國漢學或中國學的發(fā)展,奠定了資料基礎(chǔ)。具體而言,其開創(chuàng)之功主要有二:一是經(jīng)他整理和翻譯的檔案文獻,都極具參考價值,如前文所述的中國和朝鮮對外約章的整理,此外對《諸蕃志》和《十四世紀中國與南洋群島及印度洋沿岸的關(guān)系和貿(mào)易考》的翻譯與考釋,還有一些關(guān)于西藏的資料的整理等;二是在此基礎(chǔ)上,他利用自己的淵博學識和外交官身份,不斷擴大收藏規(guī)模,并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建了一個館藏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說:“他的書收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量很大,這些書是多次進來的,不是一次進來的……他懂書,同一本書也是他的版本好。他很博學,還有顧盛(Caleb Cushing,1800 —1879),也很精通,如果沒有他們,這些書也可能不會有今天?!雹倬用郏∕i Chu Wiens)于2010 年5 月19 日在中國臺灣的演講,轉(zhuǎn)引自朱政惠《美國中國學發(fā)展史——以歷史學為中心》,第111 —112 頁。此段引文均出自此文獻?!叭峥肆x是外交官,他們從不同渠道收來的書是中國的好書……柔克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他“找的是整個文化中最珍貴的東西”。所有這些文獻資料,為美國學界的繼續(xù)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

第三,柔克義的治學方法對后來美國學界的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他重視外語、重視實地考察、重視資料整理和翻譯的研究取向,對美國的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乃至漢學的發(fā)展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美國中國學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費正清在其中國研究上所采取的治學路數(shù)大多與柔克義如出一轍。

由此可見,柔克義不僅是美國漢學發(fā)展中“朝向精細漢學的一位代表”,②朱政惠:《美國中國學的職業(yè)化進程問題》,載朱政惠主編《海外中國學評論》(第1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131 頁。而且所涉多個研究領(lǐng)域都在美國學界有首創(chuàng)之功。

四、結(jié) 語

柔克義作為一名外交官,同時又是一位漢學家,多重身份決定了其研究具有外交家和專業(yè)漢學的雙重特征。柔克義的漢學研究不同于歐洲的傳統(tǒng)漢學。基于其外交官的身份,他將更多的關(guān)注點集中于近代中國的政治領(lǐng)域。今人論其學術(shù)貢獻,多集中于藏學。而事實上,他的中朝關(guān)系史研究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同樣值得關(guān)注。

柔克義以其出任美國駐朝臨時代辦為契機,搜集有關(guān)朝鮮“政治和社會組織、習俗和傳統(tǒng)”的資料,整理出版的《中朝約章》,涵蓋了清末東亞秩序急劇變遷時期的許多重要檔案文獻,為以后美國漢學界中國近代史特別是中西關(guān)系史研究的開展,提供了資料支撐。在此基礎(chǔ)上,他著書立說,從而使西方世界對朝鮮“知之甚少”的局面有所改觀。尤為重要的是,他的中朝關(guān)系研究不僅發(fā)美國漢學之端緒,而且溢出歐洲漢學的常規(guī)邊界。其中,對中朝宗藩關(guān)系的政治形態(tài)、禮儀特征以及朝貢的貿(mào)易本質(zhì)的闡釋,雖有失實或片面之處,但某些論點至今仍不無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漢學朝鮮研究
FMS與YBT相關(guān)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楊聯(lián)陞《漢學書評》出版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6
漢學方法論值得關(guān)注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2
《國際漢學》增刊征稿啟事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14
視錯覺在平面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朝鮮國慶"輕松"閱兵顯自信
朝鮮試爆氫彈,中方堅決反對
南方周末(2016-01-07)2016-01-07 15:47:28
當“漢學”被綴以“主義”:漢學主義筆談
甘谷县| 常宁市| 大城县| 芜湖市| 三门县| 伊春市| 资中县| 浮梁县| 高雄县| 鲁甸县| 古交市| 丰都县| 和静县| 滁州市| 东阿县| 比如县| 香格里拉县| 交城县| 南开区| 南宫市| 察隅县| 吉木萨尔县| 宾川县| 揭西县| 烟台市| 康平县| 晋宁县| 江都市| 乌兰县| 仙居县| 尉犁县| 祁阳县| 宝应县| 田林县| 荣昌县| 九江市| 电白县| 达州市| 玉门市| 纳雍县|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