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艷
(江蘇商貿職業(yè)學院 通識教育部, 江蘇 南通 226011)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共同富裕的理念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老子就提出“天之道,損有余以補不足”,認為人應效法天道,富裕者要接濟貧窮者??鬃又鲝垺安换脊讯疾痪保嵝呀y治者應避免貧富不均的兩極分化,防止給社會穩(wěn)定造成巨大隱患。可以說,共同富裕,天下大同,一直是幾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并為之不懈奮斗的人生理想。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先驅張謇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提出“國家之強,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實業(yè)教育,而彌縫其不及者,惟賴慈善”[1]430的理念并付諸實踐,“為通州民生計”,“為中國利源計”[2]6而興辦實業(yè);為傳播知識,傳授技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而發(fā)展教育;為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基本生活而投身慈善。他改革傳統善堂善會,變革中國傳統慈善事業(yè),借鑒西方經驗,興辦近代新型的慈善公益機構,在南通構筑了一個體系完備的近代慈善組織網絡,成為影響和推動中國慈善事業(yè)近代化進程的重要人物。當代學界對張謇慈善事業(yè)的研究起步較早,關于其慈善思想、慈善活動和慈善影響的研究成果豐碩。然而,以共同富裕為視角開展的研究尚不充分。為此,本文以共同富裕為視角,對張謇慈善事業(yè)既扎根于傳統慈善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傳統慈善的局限,體現出的繼承與超越性進行深入探究。
張謇熟讀儒家典籍,畢生服膺儒家學說,其經營實業(yè)、興辦教育、投身慈善等均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所謂“道德學問經濟文章,皆由善讀經傳來也”[3]。仁愛思想是儒家慈善思想的主要內容。從內涵上來說,“仁”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愛?!墩撜Z》中樊遲曾經向孔子問仁,孔子的回答是“愛人”,《禮記》解釋為“上下相親謂之仁”[4]652,“仁者,可以觀其愛焉”[4]859。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解釋為“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5]。諸多儒家典籍都將“仁”解釋為對他人的愛。張謇多次在其慈善相關論述、演說中引用儒家經典,闡明其興辦慈善事業(yè)的動因,也鼓勵和號召更多民眾加入慈善事業(yè)。1876 年,他對科舉考試正場題答曰“求仁于施,則施不博不可謂仁矣;求仁于濟,則濟不眾不可謂仁矣”[6]4,將博施濟眾與儒家的仁愛緊密聯系在一起;1922 年,在《南通第三養(yǎng)老院開幕啟》中,他引用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表達“院之老人,棲息得所矣”[2]235;1924 年,在《救濟太嘉昆寶常五縣難民募捐啟》中,他呼吁“視天下之饑猶己饑,視天下之溺猶己溺,為得位之圣人言之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凡人之欲為仁者言之也”[2]257。己饑己溺、推己及人的理念均出自儒家《論語》《孟子》等經典。
仁者愛人、惻隱之心、推己及人等理念是儒者最基本的人生信條,而張謇興辦慈善事業(yè)的實踐遠超上述理念范疇。他以儒家思想為根基,推而廣之,矢志力行,立足南通,放眼全國,將慈善事業(yè)與地方自治和國家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張謇雖然提出慈善主要彌縫實業(yè)和教育之所不及,但亦認為“失教之民與失養(yǎng)之民,茍悉置而不為之所,為地方自治之缺憾者小,為國家政治之隱憂者大也”[1]431。按照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解釋,社會財富的調節(jié)分配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即市場調節(jié)、政府調節(jié)和道德調節(jié),且“人類在市場調節(jié)和政府調節(jié)出現之前,主要靠道德力量進行調節(jié)。有了市場調節(jié)和政府調節(jié)后,道德調節(jié)也在發(fā)揮作用”[7],當社會發(fā)生大動亂時,市場失靈,政府癱瘓,但人類社會仍延續(xù)并發(fā)展,就是依靠道德力量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張謇身處近代中國內憂外患之時,軍閥混戰(zhàn),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他興辦慈善事業(yè),并認為慈善可以“濟政之窮,與政所不能及”,是一項“通于政”的事業(yè)[6]373,這樣的思想認識非常超前。
此外,張謇對傳統慈善理念進行了批判性吸收。當時善惡有報的理念影響甚廣,不僅存在于佛教和道教的教義中,亦記述于諸多儒家典籍中。《易傳》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尚書》載“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善惡報應之說深刻影響了當時普通民眾的行為選擇,成為根深蒂固的慈善倫理傳統。對此,張謇卻有著理性且清醒的認識。1922 年,張謇在第三養(yǎng)老院開幕演說中提出:“夫養(yǎng)老,慈善事也。迷信者謂積陰功,沽名者謂博虛譽。鄙人卻無此意。不過自己安樂,便想人家困苦,雖個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濟,然救得一人,總覺心安一點。”[8]508推己及人,不圖回報,只求心安,這樣的觀念相較于傳統善惡有報的理念顯然更加理性和豁達,體現出崇高的精神境界。
儒家倡導的仁愛是一種等差之愛。孟子指出“墨氏兼愛,是無父也”;《中庸》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祭義》載“立愛自親始”;《論語》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相較于佛道等諸家流派,儒家重視血緣親情,主張通過血緣親疏來界定仁愛次第,并將仁愛由家庭成員逐漸推廣到社會成員,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論,即傳統社會中,個人以自己為中心形成遠近不同的網絡,就像投石入水,以石為中心,向外形成一圈一圈波紋,波紋遠近就如社會關系的親疏。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傳統慈善事業(yè)往往以血緣、地緣和業(yè)緣為紐帶,呈現出宗族性、區(qū)域性和封閉性等特征。
張謇的慈善事業(yè)深受家庭的熏陶和影響。他四歲時,“通海大旱,蝗”,蝗蟲遮天蔽日,“落地積厚二三寸”,“饑民滿道”,“先母雜蠶豆作飯,見乞者恒輟箸予之”。此時,年幼的張謇已能“俯檻拾棒擊蝗”[9]。1911 年,張謇在華洋義賑會演說中說道:“鄙人髫齡,聞先父母述道光二十八年之大水、咸豐六年之大旱,鄉(xiāng)里被災之酷狀、一家處困之情形。先父母即以治河為地方水旱預備之要,常常申說?!盵8]196童年的經歷和父母的教導,讓張謇對水旱災害有了深刻的認識,他致力創(chuàng)辦社倉、疏?;春印?chuàng)辦保坍會等,始終將救災防災、賑濟災民放在重要位置。
張謇的慈善事業(yè)始于鄉(xiāng)里而不局限于鄉(xiāng)里。自1884 年起,他在家鄉(xiāng)海門創(chuàng)辦社倉,預防饑荒引發(fā)社會動蕩;恢復溥善堂,專門收容無主尸體;借款平糶賑災,救濟災民;設立公厝,暫時停放棺木。此后,張謇慈善事業(yè)由點到線,由線及面,覆蓋生老病死,兼顧日常保障和災害救濟,致力于構建一個“人人能自養(yǎng),人人能自治”的理想社會?!抖Y記·禮運》篇為世人描述了一個“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的大同社會,張謇數次引用《禮記》中的文字闡述自己的慈善理念。如:1904 年為通州新育嬰堂題寫的對聯“養(yǎng)幼少,作新民”;在《南通養(yǎng)老院記》中引用“老幼孤獨不得所,大亂之道也”[6]372。他在1916 年《殘廢院開幕演說詞》中說道“比念古稱窮民者四,鰥寡孤獨,而老居其三,幼居其一,故先營育嬰堂、養(yǎng)老院。之四者外,其窮而無告者,則為篤癃殘廢之人。蓋其得天不全,而可悲憫與鰥寡孤獨等,乃更設殘廢院、盲啞學校于狼山之麓”[8]340-341??梢姡瑥堝来壬剖聵I(yè)關注的對象不局限于某一類群體,而是致力于實現“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體現了仁者愛人、天下大同的精神內涵。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這是根本途徑。共同富裕不能“等靠要”,不能養(yǎng)懶漢,慈善事業(yè)亦是如此。以工代賑和教養(yǎng)兼施是張謇興辦慈善事業(yè)的兩個重要特征。面對頻繁發(fā)生的淮河水災,張謇積極主張以工代賑,疏?;春铀溃瑥母旧辖鉀Q淮河泛濫問題。1887 年,在主持河工計劃時,張謇致函河南巡撫倪文蔚,建議乘黃河決口朝廷賑災之際,采取以工代賑的方法,疏浚黃河,“夫施工之人,應賑之人也”[10]32,“蓋大災未弭,為工程增一役夫,即為草野去一盜賊”[10]37。1906 年淮河水災,張謇建議除發(fā)放急賑物資外,應以工代賑,募集部分災民疏浚廢黃河,引洪澤湖之水由廢黃河入海。張謇指出,“水道不修,則水災尤必有之事,有災即又須賑。徒賑無益,甚且養(yǎng)成一般人民之依賴性,故以工代賑,為中國向來辦賑至善善策”[8]197。
傳統慈善事業(yè)重養(yǎng)輕教,忽視了受助對象生存技能的培養(yǎng),效率低下,容易滋長人的惰性,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張謇在慈善事業(yè)中改革傳統善堂善會,注重教養(yǎng)兼施,培養(yǎng)受助對象的技能,以期其自立于社會。他創(chuàng)辦狼山盲啞學校,指出,“盲啞學校者,慈善教育之事也…… 夫人人能受教育以自養(yǎng),則人人之能自治,豈惟慈善教育之表見而已。此愚兄弟創(chuàng)設斯校之微旨也”[8]350。張謇對通州舊有育嬰堂進行革新,“力去普通嬰堂腐敗之陋習,參用徐匯教會育嬰之良法,開辦一載,活嬰千余,成效照然”[2]105。育嬰堂的兒童達7歲被送入幼稚園。之后,女童中聰穎的升入師范附小,畢業(yè)后升入女子師范,師范畢業(yè)后可自謀生路;魯鈍的進入女工傳習所、女子蠶桑講習所,以求得一職業(yè)。男童則進入貧民工場,習得技能,掌握謀生的本領。此外,張謇設立的棲流所還教授乞丐各項手藝,讓其能夠自謀生活。據1925 年陳翰珍撰寫的《二十年來之南通》記載,在棲流所內“習有小藝而分遣各處作工謀食者已有八九百人之多”[11]。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雙富裕。慈善不僅具有物質救助功能,也具有風俗教化意義。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同善會曾明文規(guī)定,對不孝不悌、賭博健訟、酗酒無賴,及年少強壯、游手好閑以致赤貧者不予救助,試圖以此整頓社會道德秩序。王衛(wèi)平指出,勸人為善歷來是慈善事業(yè)的題中應有之義。近代以來,人們依然行善與勸善并重,致力于教養(yǎng)兼施,物質幫助與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兩不偏廢[12]。這一慈善內涵在張謇慈善實踐中充分體現:其慈善事業(yè)不僅關注民眾物質生活的救助,也注重社會風俗的教化。
張謇長期身體力行,致力于慈善事業(yè),刊登募捐和鬻字啟示,進行勸善演說,其意義不僅在于慈善經費上的募集,更是對社會民眾勉敦善行的引導和教化。在《常樂老老院開院啟》中,張謇明確指出慈善具有化民成俗之意,“欲興教化,厚風俗,使后生小子油然動其孝弟之心而樹之聲,其必自養(yǎng)老始”[2]227。在為殘廢院募捐的啟事中,張謇呼吁社會各界予以襄助,“除為勸募金錢外,凡飲食所屬米草油鹽面麥糕餅之類,衣服所屬棉絮布帛被褥衣褲鞋帽之類,無論大宗小件,均所拜受”,并指出“人之欲善,誰不如我?自治之責,匪在一人……寸縷粒粟,可以為善”[8]341。在1916 年《為殘廢院盲啞學校鬻字啟》中,張謇說道:“諸君雖略損費,然不論何人,皆可牛馬役仆,又可助仆致愛于篤癃無告之人,而勉效地方完全之自治,使城南山水勝處,不復有沿途群丐之惱人,倘亦諸君之所愿聞乎?!盵2]167-168張謇號召帶領社會民眾廣泛參與和支持慈善事業(yè)的言行具有提高民眾道德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意義。
此外,張謇在創(chuàng)辦慈善機構時就注重其社會教化功能,力圖提高民眾道德水平,從精神層面改造社會。如:創(chuàng)辦女子師范學校時,提出“女子無學,則家庭教育不良;家庭教育不良,則社會趨向不正”;創(chuàng)辦慈善機構貧民工場時附設惡童感化院,注重對孩童的品德引導和教育;建設公園、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致力改變“風俗日益澆薄,賭博妨害社會”[8]365等社會問題;張謇指出,“教育以通俗為最普及,通俗教育以戲劇為易觀感”[8]444;“改良社會,文字不及戲曲之捷,提倡美術,工藝不及戲曲之便”[10]636,建立更俗劇場,發(fā)揮戲劇移風易俗的作用??梢?,張謇的慈善事業(yè)兼顧物質救助與精神教化,生動體現了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統一。
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周秋光指出:“近代慈善事業(yè)興起、發(fā)展之際,正是西方列強加緊侵略、瓜分中國,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生存危機之時……正緣于這一特殊的歷史氛圍,近代慈善事業(yè)在某種程度上亦成為抵御外侮、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個手段,催發(fā)了國人的民族意識?!盵13]張謇投身慈善事業(yè)也有弘揚民族精神、維護民族自尊及增強民族自豪感的背景因素。
張謇參觀西方教會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養(yǎng)老院時,發(fā)現“行其庭穆然,洞其室涓然,辨其事秩然,相其人溫然”,于是“退而思之,惘惘然,恤恤然,我中國未嘗有也”。張謇認為“安老云者,猶孔子意”,尊老敬老乃中國之傳統,西人在上海所辦養(yǎng)老院井井有條,回到南通后頗有感觸,于是捐資建設養(yǎng)老院,“博采良法,訂為院規(guī)”[6]373。1911 年,張謇專門就美國紅十字會委派工程師來華勘導淮河一事致函盛宣懷,建議“推誠相商,待以賓師之禮,以無負鄰邦美意”;同時,在勘導過程中要注意美方委派人員的考察,如“其人果系熟于河海工程,將來或即聘為工程師”,為我國所用。但是,勘導淮河主動權應由我國掌握,“一切勘導經費,誠如前教,應由自籌,以存國體”[14]。1912 年,張謇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會晤,李提摩太稱中國非真能實行普及教育、公共衛(wèi)生、大興實業(yè)、推廣慈善四端,必不能共和,必不能發(fā)達。行此四事,一二十年后,必躋身一等強國;能行二三事,亦不至落三等國。并問中國究竟有幾省能試行一二。張謇猝無以應,勉強答之:或者沿江各省州縣能行者,但一時不易遍及。李提摩太回應說,有三兩處作模范即善,愿他日待望。張謇深感慚愧,遂于次日作《感言之設計》,對將來推廣慈善事業(yè)做了通盤計劃[8]236。上述體現了張謇在興辦慈善事業(yè)過程中弘揚民族精神、維護民族自尊的思想意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并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近代中國墜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面對內憂外患,張謇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于是興辦實業(yè)、教育和慈善事業(yè),嘔心瀝血,矢志力行。他立足中國實際,“對于世界先進各國,或師其意,或擷其長,量力所能,審時所當,不自小而諉,不自大而夸”[1]524。張謇的慈善事業(yè)一方面植根于傳統慈善文化,儒家的仁者愛人、以民為本、天下大同、以義為利等傳統慈善理念在張謇慈善事業(yè)中均有淋漓盡致的體現。同時,張謇擁有開放的胸襟和洞明世界的眼光,積極學習西方慈善機構先進經驗,通過興辦慈善事業(yè)以“濟政之窮”,在慈善活動中注重以工代賑和教養(yǎng)兼施,融物質救濟與精神教化于一體,注重弘揚民族精神,維護民族自尊,致力于構建一個“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的理想社會。這些特質超越傳統慈善事業(yè)的范疇。張謇的慈善理念和實踐對發(fā)展當代慈善事業(yè),培育慈善意識,促進共同富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